【探访天津“地震大装置”】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踏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教师刘铭劼像往常一样,朝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举起手机,手指轻点后,画面定格。照片中,一幢约10层楼高、红灰相间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十分显眼,与不远处科技感十足的仿真中心遥相呼应。

这座巨型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亲眼看着地震大装置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内心非常激动。”刘铭劼是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他告诉记者,随着人防、规划、节能、竣工等验收工作陆续完成,地震大装置即将完成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地下“利器”

走进建设现场,只见起重机正将一些大型设备稳稳吊起,运至相应位置供工人们安装。

地上的繁忙是为了“地下工作”。

“地震大装置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刘铭劼踩了踩脚下,笑着说,“在整个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埋深达18米,20米长、16米宽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1/3的大小,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50吨。

“我们在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可以模拟横向、纵向的地震动,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刘铭劼说。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方的巨大空间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我们可以在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七层楼高的建筑物,比如住宅楼、医院和学校等,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刘铭劼说罢,指了指实验中心的另一侧,“那边的水下振动台台阵是这个装置的另一‘利器’。”

水下振动台台阵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还可以模拟河流、海流、海浪等涉水环境,能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海洋中的“超级工程”提供实验环境,助力工程建设。

精雕细琢

“地基不稳,实验不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纰漏,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实验的精准度。为实现“造地震”的设想,“打地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两个大型设备要在地下10多米的深基坑内安全、有效运转,光工艺设备埋件就多达7000余个,最大预埋件的单件重量超过10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预埋件设计精度达到±1毫米,获得的地震模拟试验数据才精确有效。”刘铭劼说,这好比让重量堪比“400头大象”的实验器物“震起来”,但运动的精度却要求是毫米级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为实现地下施工的精之又精,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进行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设备连续运转了60多个小时,近300人明确分工,项目成员轮岗值守,实时监测混凝土性能指标,严格控制温度影响。不仅如此,每寸施工材料都被“精雕细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试验承重和牢固等方式,确保地震大装置在高频抗震试验过程实现功能。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事务部成员杨政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团队已连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40余项,设施的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已进入国际同类装置领先行列。

“国外常见水下振动台台阵是圆形,防水效果更佳,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效果,我们将台阵设计为方形,这就对如何提升防水性能提出了挑战。”刘铭劼说。

从2017年着手研究,到2021年设计定型,项目团队与材料、力学、机械、流体等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和设备生产厂家团队进行了多轮论证,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分析方法,一遍遍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29岁的何金明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他对本刊记者说:“我以工地为家,到现在已住了近3年,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能如数家珍。每天一推开窗,就能看到项目的进展,像是在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张简易床、一个办公桌,是他屋内仅有的大件家具。“一到冬天,活动板房里的室温和屋外一样冷,电暖气是唯一的取暖依靠,偶尔遇上停电,只有蜷缩成一团再盖上好几层棉被才能睡着。到了夏天,屋里又像桑拿房,酷热难耐,大伙儿经常‘抢’唯一的淋浴喷头。”何金明说。

“但我们都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内心无比自豪、干劲十足。”何金明说,“地震大装置是一本土木工程的‘百科全书’。世界范围内可遵循的建设经验不多,很多难题是第一次面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一个个新问题,面对一个个新挑战。”

“为了将停留在纸面的科学设想落在实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将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反复演练,预判可能出现的隐患风险并做出有效化解。”何金明说。

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人造地震”?

刘铭劼的思绪回到2008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正是从那时起,天津大学的学者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人造地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而工程结构的失效和倒塌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搞清楚,楼房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抵御地震的破坏?”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燕翔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跨海超长桥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对抗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刘铭劼介绍,最初抗震研究主要通过震后观测开展——研究人员将观测仪器设置在震区的房屋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但实际发生的强地震相对较少,靠真实的地震来获取研究数据,不仅机会非常少而且周期长。

后来,国内外开始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真实境况,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对抗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因此,建设地震大装置的想法应运而生。团队的设想是: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从行不行到怎么行,从理论到实践,项目团队十年酝酿,经历了上百次论证,终于在2018年8月,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9年10月,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

“为了让项目建设精准完成,我们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甚至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与上一个阶段的规划环环相扣,我们力图完善每一处细节,按时完成每一项节点任务。”杨政龙说,各个部门都建立了清单和工作台账,将节点、任务、负责人、监督人、协调人等事项逐一精细化,“大大小小的清单、台账摞起来有半个人高”。

2022年8月,地震大装置即将迎来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用好是关键

2022年以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和四川阿坝州“6·10”马尔康地震牵动着项目团队的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地不少房屋建筑和桥梁隧道在地震中抗震性能良好,这显示出我国工程领域近年来抗震水平不断提升。”刘铭劼认为,如果建筑物不会在地震中被损毁,地震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出前人做不出的成果。地震大装置建成后,用得好才是关键。”他说,项目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在建成第一天就能立刻投入地震模拟实验。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不仅如此,年轻的团队还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世界地震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全社会普及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了对外开放端口,希望通过设施、数据、成果共享,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杨政龙说。

据介绍,现在已有上百家工程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关注着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进展,前来调研并提出合作设想。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用户库,希望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需求,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准备。

“我们‘制造’的‘地动山摇’,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平安美好。”刘铭劼说。
https://t.cn/A6SwCsyo

【探访天津“地震大装置”】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宋瑞 编辑陈融雪

踏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教师刘铭劼像往常一样,朝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举起手机,手指轻点后,画面定格。照片中,一幢约10层楼高、红灰相间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十分显眼,与不远处科技感十足的仿真中心遥相呼应。

这座巨型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亲眼看着地震大装置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内心非常激动。”刘铭劼是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他告诉记者,随着人防、规划、节能、竣工等验收工作陆续完成,地震大装置即将完成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地下“利器”

走进建设现场,只见起重机正将一些大型设备稳稳吊起,运至相应位置供工人们安装。

地上的繁忙是为了“地下工作”。

“地震大装置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刘铭劼踩了踩脚下,笑着说,“在整个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埋深达18米,20米长、16米宽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1/3的大小,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50吨。

“我们在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可以模拟横向、纵向的地震动,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刘铭劼说。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方的巨大空间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我们可以在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七层楼高的建筑物,比如住宅楼、医院和学校等,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刘铭劼说罢,指了指实验中心的另一侧,“那边的水下振动台台阵是这个装置的另一‘利器’。”

水下振动台台阵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还可以模拟河流、海流、海浪等涉水环境,能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海洋中的“超级工程”提供实验环境,助力工程建设。

精雕细琢

“地基不稳,实验不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纰漏,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实验的精准度。为实现“造地震”的设想,“打地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两个大型设备要在地下10多米的深基坑内安全、有效运转,光工艺设备埋件就多达7000余个,最大预埋件的单件重量超过10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预埋件设计精度达到±1毫米,获得的地震模拟试验数据才精确有效。”刘铭劼说,这好比让重量堪比“400头大象”的实验器物“震起来”,但运动的精度却要求是毫米级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为实现地下施工的精之又精,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进行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设备连续运转了60多个小时,近300人明确分工,项目成员轮岗值守,实时监测混凝土性能指标,严格控制温度影响。不仅如此,每寸施工材料都被“精雕细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试验承重和牢固等方式,确保地震大装置在高频抗震试验过程实现功能。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事务部成员杨政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团队已连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40余项,设施的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已进入国际同类装置领先行列。

“国外常见水下振动台台阵是圆形,防水效果更佳,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效果,我们将台阵设计为方形,这就对如何提升防水性能提出了挑战。”刘铭劼说。

从2017年着手研究,到2021年设计定型,项目团队与材料、力学、机械、流体等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和设备生产厂家团队进行了多轮论证,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分析方法,一遍遍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29岁的何金明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他对本刊记者说:“我以工地为家,到现在已住了近3年,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能如数家珍。每天一推开窗,就能看到项目的进展,像是在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张简易床、一个办公桌,是他屋内仅有的大件家具。“一到冬天,活动板房里的室温和屋外一样冷,电暖气是唯一的取暖依靠,偶尔遇上停电,只有蜷缩成一团再盖上好几层棉被才能睡着。到了夏天,屋里又像桑拿房,酷热难耐,大伙儿经常‘抢’唯一的淋浴喷头。”何金明说。

“但我们都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内心无比自豪、干劲十足。”何金明说,“地震大装置是一本土木工程的‘百科全书’。世界范围内可遵循的建设经验不多,很多难题是第一次面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一个个新问题,面对一个个新挑战。”

“为了将停留在纸面的科学设想落在实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将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反复演练,预判可能出现的隐患风险并做出有效化解。”何金明说。

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人造地震”?

刘铭劼的思绪回到2008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正是从那时起,天津大学的学者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人造地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而工程结构的失效和倒塌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搞清楚,楼房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抵御地震的破坏?”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燕翔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跨海超长桥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对抗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刘铭劼介绍,最初抗震研究主要通过震后观测开展——研究人员将观测仪器设置在震区的房屋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但实际发生的强地震相对较少,靠真实的地震来获取研究数据,不仅机会非常少而且周期长。

后来,国内外开始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真实境况,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对抗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因此,建设地震大装置的想法应运而生。团队的设想是: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从行不行到怎么行,从理论到实践,项目团队十年酝酿,经历了上百次论证,终于在2018年8月,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9年10月,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

“为了让项目建设精准完成,我们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甚至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与上一个阶段的规划环环相扣,我们力图完善每一处细节,按时完成每一项节点任务。”杨政龙说,各个部门都建立了清单和工作台账,将节点、任务、负责人、监督人、协调人等事项逐一精细化,“大大小小的清单、台账摞起来有半个人高”。

2022年8月,地震大装置即将迎来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用好是关键

2022年以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和四川阿坝州“6·10”马尔康地震牵动着项目团队的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地不少房屋建筑和桥梁隧道在地震中抗震性能良好,这显示出我国工程领域近年来抗震水平不断提升。”刘铭劼认为,如果建筑物不会在地震中被损毁,地震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出前人做不出的成果。地震大装置建成后,用得好才是关键。”他说,项目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在建成第一天就能立刻投入地震模拟实验。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不仅如此,年轻的团队还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世界地震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全社会普及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了对外开放端口,希望通过设施、数据、成果共享,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杨政龙说。

据介绍,现在已有上百家工程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关注着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进展,前来调研并提出合作设想。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用户库,希望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需求,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准备。

“我们‘制造’的‘地动山摇’,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平安美好。”刘铭劼说。

环城生态公园:通“绿脉”佩“绿环”,共建清洁美丽成都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成都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格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持续开展“五绿润城”行动,其中大手笔擘画建设的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公园,分别作为“活力绿脉”“超级绿环”,将进一步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到2025年,成都各级绿道将超10000公里,一幅清洁美丽世界的成都画卷,在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徐徐展开。
天府绿道•365公益坊开展夜观寻虫公益活动。
天府绿道•365公益坊开展夜观寻虫公益活动。
  在成都,绿道不仅仅是慢行系统,公园也不仅仅是市民游乐之所,它们俩更是生态环境的颜值担当,是美丽成都对外的绿色名片。年初,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100公里的成都绕城绿道全环贯通的时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算太大,直到“绕城骑行”成为潮流生活方式,无数本地人踊跃打卡,无数外地人羡慕点赞,大家才真切感受到,这个跨经12个区、跨越78座桥梁、串联121个特色公园,像给城市戴上了一条“翡翠项链”的绕城绿道,如此多娇。
  在成都一家企业做文员的霞倩,属于早早去打卡的那一群人。“三圣花乡到环球中心之间,有大片大片的花海,那段路实在太美了。可惜那会马鞭草没开,现在已经是一片紫色的海洋。”霞倩说,她喜欢骑行健身,以释放压力。骑车畅游绕城绿道,让她觉得“生活在成都真的很幸福”。

  事实上,绕城骑行的霞倩可能没意识到,她不仅欣赏到了美景,更为低碳贡献了力量。某品牌单车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即4月30日至5月2日,该品牌单车绕城绿道的骑行量大幅上涨,骑行总里程环比增长139%,相当于骑了3665圈绕城绿道,减少了17.84吨碳排放。在一些榜单中,成都成为了“低碳骑行”最活跃的城市,天府绿道功不可没。
  绿道+公园的美,滚动在骑行爱好者的车轮之下,也定格于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之中。网友“有仙森”热衷于拍摄成都的绿道与公园,公园城市的绿色让他着迷。其中金沙农田湿地和锦城湖两侧,是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两处“出片圣地”。“特别是金沙农田湿地,绕城两边的麦田,随风摇逸,绿道穿梭在其中,别有一番意境。”他说。
  如霞倩这样的骑行爱好者和“有仙森”这样的摄影爱好者,他们能纵情于绿色生活,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到,成都已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4.9平方米,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愈发亮丽。
  近来在成都掀起的露营热也是生态环境之美的体现。为了给市民营造方便、舒适的露营环境,目前成都天府绿道公司所属的绿道、公园,已开放部分区域供市民搭帐篷。6月2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出台《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并正式发布了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的22个具体点位,其中环城生态公园就独占6个,其他区域的点位也多与环城生态公园有关。更多园区美景等待市民探索发现。
  公园城市的生态本底是绿色,而绿色其实是非常需要保护的,也离不开公益与志愿服务的支持。在扮靓成都生态环境之美的队伍里,有一支队伍很特别,叫“天府绿道•365公益坊”。
  “天府绿道•365公益坊,即以365天全方位公益志愿服务、党员示范行动、绿道特色体验,积极向市民游客展示绿道新场景、推广绿道新产品,共建共享共治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公益坊负责人武旭昭解释了队伍名称由来。
“有仙森”拍摄的金沙农田湿地。
“有仙森”拍摄的金沙农田湿地。
  据介绍,目前环城生态公园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江家艺苑等园区已对外开放,天府绿道•365公益坊也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组织开展了众多特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大家对园区的了解认识,同时也带领大家亲近自然,实地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的秘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天府绿道•365公益坊组建的天府绿道志愿服务队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除了通过园区智慧显示屏、温馨小标识等方式开展环保宣传外,还积极组织市民开放日、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小比拼等活动;积极组织环境保护活动,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特殊节点,在绿道内组织开展植树、绿植认养、刷树护绿、节约用水等主题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主题活动,立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观鸟爱鸟、夜观寻虫、植物科普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绕城骑行、绿道公益跑、夜跑等主题活动。
  如今,天府绿道志愿服务队已吸收社会各领域志愿者230余人。3岁小女孩“小米”和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其中的一员。“小米”一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天府绿道志愿服务队每月的志愿活动。在绿植认养的活动中,小米妈妈带着小米认真完成了绿植栽种并坚持完成“绿植日记”,和小米一起见证了由种子变成绿叶,再成功开花的全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绿道,成为小米一家健康跑、游玩的不二场景。
  “可以说,小米一家就是很典型的绿色生活倡导家庭。随着环城生态公园的落成,周边生态环境的日渐修复,我们也感觉到,水更绿了,草更青了,人更美了,我们切实享受了公园城市带给大家的绿色福利。”武旭昭说。
  当越来越长的绿道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公园不断落成,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价值,是成都正在思考的问题。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提出,为进一步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成都将持续开展“五绿润城”行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建设天府绿道“活力绿脉”、建设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建设锦江公园“精品绿轴”,构建起蓝绿交织的公园体系。
  其中针对“绿脉”天府绿道、“绿环”环城生态公园,上述行动计划还着重提到了创新低碳场景构建。提出创新城市生态绿地、湿地、森林等碳汇场景,提升以生态价值转化为关键的生态碳汇能力,推动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的碳汇向资产转化。在加快绿道建设方面,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园1260个,建成天府绿道10000公里。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举世瞩目。在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即将“串珠成链”之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在接受《先锋》杂志采访时就评论说,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重塑了曾经被城市蔓延日益侵害的生态系统,同时兼顾城市发展的环境性需求和可持续潜力,逐渐化解着空气污染、声音污染、光污染等社会快速发展阶段所遗留的生态问题。它不仅提供了绵延的公园和贯通的绿道以实现生态价值,更深层次上,它还蕴藏了城市进一步往前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就拿上述提到的金沙农田湿地来说,这样高品质、景观化的农田,其实是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大创举。有专家认为,实际上是农业用地的空间和载体实现了城市的生态功能,一方面符合了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一方面又使得这些耕地既高产又带来景观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
  而在推进天府绿道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成都的“绿道+”模式也被不断印证。据悉,天府绿道在“绿道+生态涵养”方面,通过保育生态资源“存量”,梳理1.15万平方公里生态基底,设置三级共73条生态廊道,实行重要生态绿隔区内用地减量政策;出台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紧贴城市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增绿筑景,推动绿道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等。天府绿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绿道将以绿道为脉络,为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https://t.cn/A6XRol2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摩登兄弟[超话]# [咖啡]刘宇宁卓不凡[咖啡]刘宇宁天行健[咖啡]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
  •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完美所有的一切都是顺应天意,顺其自然回首研究生三年,好像都是匆匆被推着前进着常常在想自己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自
  • 然后发的猫猫是暴露碰见的 表情就是:你最好有大事,拍照角度是重要的 这么看感觉这是瘦瘦的小猫,我还看了远景感觉没这么瘦……[挤眼]又发了我偷来的段子了,老师,我
  • ”  兰月眼前一亮,“好,咱们就回大王庄。”  小姑娘的声音奶声奶气,“我们刚从大王庄逃出来,他们肯定想不到咱们还会回去。
  • 6⃣ 参与实时热搜话题,发表看法,切勿频繁蹭 禁短期内批量删除微博 禁频繁切号 多次转发同一条微博7⃣公益加入熊猫守护者、森林驿站、养竹子、养熊猫森林驿站熊猫守
  • 1   欧米茄手表,虽然属于一类二等表,但制表实力毫不逊色于在它之上的品牌,从它多次走上月球,走下深海的战绩来看,就知道它有多不简单。1   欧米茄手表,虽然属
  • 龙宝宝:越念越喜欢的女孩名南乔:塞北今惟一韦叡,江南前此几陈乔洛夏:洛阳堰上新晴日,长夏门前欲暮春予诺:子如不忘一块顽,予亦敢负千金诺羽昕:雕笼摧羽就羁栖,心识
  • ”不说魂魄关系,单说这个时刻喜欢游离的魂,家乡民间说人在熟睡的时候,这个不老实的魂就开始四处游荡,这就是梦,一旦魂流连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
  • 《三国志》 28、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晋书》 37、 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
  • 每一次看着你,我的心都会为你跳动,我的眼中只能看到你,我的灵魂只有你。#每日一善[超话]# [抱一抱]#每日一善# 青春正能量,岁月蹉跎,不去珍惜,它只会荒废,
  • (当时在课上看到sss直播的时候,一进去就看到dy提示我与森森#冒个泡# 距离1km,我震惊去看wb发现,他就在我们学校,下课就直接冲了过去,差一点赶不上。#神
  • 第一次知道这个牌子还是很多年前,一位香圈大大的分享,说这个牌子东西不错,无论是从包装瓶身还是味道品质,都很具有性价比。‘’#另类”的 #艾多美,#坚持原则中心
  • ”我得去看看,我太太太好奇粉丝是怎么组织接机了,我一开始就说过我是星星的粉哈哈他知道滴。! 刚开始的几首歌中,有一首中途她有提到快乐,大声的讲祝我们快乐,让现
  • 5.15 周三#你从春天走来# 起个大早又是去医院复查 一查 结果不是很好 医生都开始建议住院了 no直接给俺仨整emo了 住院证明都开了春春随即决定换个医院继
  • 】 [草泥马]以前点开微博的“发现”界面,推送给我的视频大部分都是EXO、防弹等等爱豆团体的视频,应该是因为平时关注韩流娱乐新闻比较多,但是最近(微博热搜改版之
  • 这篇真的强推,这还是我自己刨到的[馋嘴]我真的真的一直在找好看的末世文,想在站内找,但我基本都看完了[泪]。Repo:优点是…沉浸式是没错的,跟着场景移动,互动
  • 最近的碎碎念:有个bb senior姐和我说躁郁的人会不停push自己做得更好,但是精神状态会很美丽,压力出口可能是sex/alcohol/workout,很难
  • :Magical_续写茄丸诗【大耗】Majq_ 焦糖马祺朵【小耗】:MagicQ-亓雪诗棠花备注:辞涔0713年龄假的 喜欢看一些小说和漫画 还喜欢一些小说角色
  • 入手的时候来了,原价:99.9 卷后价:29.9 澳洲NOFN复活草保湿面膜舒缓补水提亮肌肤亚马逊泥膜深层清洁85[鲜花] 【限时特惠】亚马逊白泥清洁面膜!
  • #杨幂[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心]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学会支撑自己,失败时给自己多一些激励,孤独时给自己多一些温暖,努力让自己的心灵轻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