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大师对弟子们讲,
生死事大,

你们这些人,
终日修行只重视福报,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

我们现在这样的修行人很多,
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朝,
禅宗寺院里居然也有这样的景象。

五祖大师继续开示,
自性若迷了,
福又如何能救呢?
  
福与慧给生命带来的利益,
性质是不同的。

福能够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
长久的寿命、
健康的身心,

乃至于也能获得禅悦法喜,
但是不能了生死。

了生死要靠破除迷执,
打开不生灭的本心。

福与慧因果不同,
谁也不能代替谁,

这在我们佛教传统里讲得很清楚 :

“ 修福不修慧,
大象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
罗汉托空钵。”

现在很多宠物,
天天被抱着,
还穿着小衣服,
好吃好喝,

俨然一家子的中心,
比很多人的生活都好,
修福修来的,
但是没有智慧,
畜生道;

有些人虽然修行很认真,
但修行的资具有时候很匮乏。

这都是修福与修慧的偏差带来的。

这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祖师讲得很清楚。
  
所以祖师告诸众人 :

“ 汝等各自去看智慧,
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
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
付汝衣法,
为第六代祖。”

如果你们能够有智慧,
那就传衣钵,
做第六代祖师。

“ 火急速去,
不得迟滞。”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
“ 思量即不中用 ”,

一动思维那就错了,
不是般若智慧。

“ 见性之人,
言下须见 ”,

见性的人,
当下就要见,
而不是用思维。

所以古人道 :

“ 触目不会道,
运足焉知路。”

一思维就错了,
一思维就落入生死凡夫的境界。
  
“ 若如此者,
轮刀上阵,
亦得见之。”

如果真是见性的人,
拿着刀上阵跟人拼命,
佛性亦不失。

这就是前面讲的,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打开本来清净的自性以后,
即便抡刀上阵跟人打仗,
照样不受影响,
这样的心才可以直了成佛。
  
神秀大师在大家的期盼下,
也为了求法,
写了首偈子,
想呈给五祖大师。

但是在护法龙天的安排下,
在五祖大师的加持下,

天天跟老和尚在一起的教授师,
居然十三次连方丈室的门都进不去。

这是很奇妙的。

“ 是夜三更,
不使人知,
自执灯,
书偈于南廊壁间,
呈心所见。”

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千顷楚南禅师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福州张氏子。初参芙蓉,蓉见曰:“吾非汝师。汝师江外黄檗是也。”师礼辞,遂参黄檗。檗问:“子未现三界影像时如何?”师曰:“即今岂是有邪?”檗曰:“有无且置。即今如何?”师曰:“非今古。”檗曰:“吾之法眼,已在汝躬。”住后,上堂:“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乃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因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修?”师曰:“未有阇黎时体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师曰:“体者亦无。”问:“如何是易?”师曰:“著衣吃饭,不用读经看教,不用行道礼拜,烧身炼顶,岂不易邪?”曰:“如何是难?”师曰:“微有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诸菩萨云:佛所护念。”师虽应机无倦,而常寂然处定。或逾月,或浃旬。文德元年五月迁化,塔于院之西隅。大顺二年宣州孙儒寇镜塘,发塔,睹师全身俨然,爪发俱长,拜谢而去。鸟石灵观禅师福州鸟石山灵观禅师,﹝时称老观﹞。寻常扁户,人罕见之。唯一信士每至食时送供,方开。一日,雪峰伺便扣门,师开门,峰蓦胸搊住曰:“是凡是圣?”师唾曰:“这野孤精!”便推出闭却门。峰曰:“也秖要识老兄。”铲草次,问僧:“汝何处去?”曰:“西院礼拜安和尚去。”时竹上有一青蛇,师指蛇曰:“欲识西院老野孤精,秖这便是。”师问西院:“此一片地,堪著甚么物?”院曰:“好著个无相佛。”师曰:“好片地被兄放不净污了也。”引面次,僧参,师引面示之,僧便去。师至暮,问小师:“适来僧在何处?”小师曰:“当时便去也。”师曰:“是即是,祇得一橛。”﹝玄觉云:“甚么处是少一橛。”﹞问:“如何是佛?”师出舌示之。其僧礼谢。师曰:“住!住!你见甚么便礼拜?”曰:“谢和尚慈悲,出舌相示。”师曰:“老僧近日舌上生疮。”僧到敲门,行者开门,便出去。僧入礼拜,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适来出去者,是甚么人?”僧拟近前,师便推出,闭却门。曹山行脚时,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我若向你道,即别有也。”曹山举似洞山,山曰:“好个话头,祇欠进语。何不问为甚么不道?”曹却来进前语,师曰:“若言我不道,即哑却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却我舌。”曹山归举似洞山,山深肯之。罗汉宗彻禅师杭州罗汉院宗彻禅师,湖州吴氏子。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骨剉也。”﹝师对机多用此语,时号骨剉和尚。﹞问:“如何是南宗北宗?”师曰:“心为宗。”曰:“还看教也无?”师曰:“教是心。”问:“性地多昏,如何了悟?”师曰:“烦云风卷,太虚廓清。”曰:“如何得明去?”师曰:“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相国裴休居士相国裴休居士,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也。守新安曰,属运禅师初于岭南黄檗山舍众入大安精舍,混迹劳侣,扫洒殿堂。公入寺烧香,主事祇接。因观壁画,乃问:“是何图相?”主事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主事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公曰:“可请求询问得否?”于是遽寻檗至,公睹之欣然曰:“休适有一问,诸德吝辞,今请上人代酬一语。”檗曰:“请相公垂问。”公举前话,檗朗声曰:“裴休!”公应诺。檗曰:“在甚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示人克的若是,何故汨没于此乎?”寺众愕然。自此延入府署,执弟子礼,屡辞不已。复坚请住黄檗山,荐兴祖道。有暇即躬入山顶谒,或渴闻玄论,即请入州中。公既通彻祖意,复博综教相,诸方禅学咸谓裴相不浪出黄檗之门也。至迁镇宣城,还思瞻礼,亦创精蓝,迎请居之。虽圭峰该通禅讲,为裴之所重,未若归心于黄檗而倾竭服膺者也。又撰圭峰碑云:“休与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于教为内外护。”斯可见矣。仍集黄檗语要,亲书序引,冠于编首,留镇山门。又亲书大藏经五百函号,迄今宝之。又圭峰禅师著禅源诠、原人论及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皆为之序。公笃志内典,深入法会。有发愿文传于世。长庆安禅师法嗣大随法真禅师益州大随法真禅师,梓州王氏子。妙龄夙悟,决志寻师,于慧义寺出家。圆具后南游,初见药山、道吾、云岩、洞山、次至岭外大沩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清苦炼行,操履不群,沩深器之,一日问曰:“阇黎在老僧此间,不曾问一转话?”师曰:“教某甲向甚么处下口?”沩曰:“何不道如何是佛?”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子真得共髓。”从此名传四海。尔后还蜀,寄锡天彭堋口山龙怀寺,于路旁煎茶普施三年。因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群峰矗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树,围四丈余。南开一门,中空无碍,不假斤斧,自然一庵。时目为木禅庵,师乃居之十余载。影不出山,声闻于外。四方玄学,千里趋风。蜀主钦尚,遗使屡徵,师皆辞以老病,署神照大师。上堂:“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举前话。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师已殁。僧再至投子,子亦迁化。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肚上不贴榜。”问:“僧甚处去?”曰:“西山住庵去。”师曰:“我向东山头唤汝,汝便来得么?”曰:“不然。”师曰:“汝住庵未得。”问:“生死到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曰:“谁受供养?”师曰:“合取钵盂。”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个众生为甚骨裹皮?”师拈草履龟背上。僧无语。问:“如何是诸佛法要?”师举拂子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尘尾拂子。”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是我自己。”曰:“为甚么却是和尚自己?”师曰:“是汝自己?”问:“如何是大随一面事?”师曰:“东西南北。”问:“佛法遍在一切处,教学人向甚么处驻足?”师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问:“父子至亲,歧路各别时如何?”师曰:“为有父子。”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高五尺。”曰:“学人不会。”师曰:“鹘仑砖。”问:“和尚百年后法付何人?”师曰:“露柱火炉。”曰:“还受也无?”师曰:“火炉露柱。”行者领众参,师问:“参得底人唤东作甚么?”曰:“不可唤作东。”师咄曰:“臭驴汉!不唤作东唤作甚么?”者无语。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赤土画簸箕。”曰:“未审此理如何?”师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问:“僧讲甚么教法?”曰:“百法论。”师拈杖曰:“从何而起?”曰:“从缘而起。”师曰:“苦哉!苦哉!”问:“僧甚处去?”曰:“峨嵋礼普贤去。”师举拂子曰:“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礼拜。师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这僧。众僧参次,师以口作患风势,曰:“还有人医得吾口么?”众僧竞送药以至,俗士闻之,亦多送药。师并不受。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坐而逝。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有四种因缘,爱着的程度有轻有重,但一旦起了贪爱心,即远离解脱道。”

佛接着举了一个譬喻:“譬如有一男子拥有四位妻子,第一位妻子最受男子宠爱与重视,行住坐卧都形影不离,举凡盥洗沐浴、装扮所需,乃至有美味的饮食、种种五欲之乐,都会优先给她享用;天寒、酷暑、饥饿口渴等大小事,总是小心呵护、用心照护着,一切都随顺她的心意,两人从未有过争吵。

第二位妻子,则是起居言谈常陪伴在左右。男子得到这位妻子,便很欢喜;若得不到,便心生忧愁,乃至因忧愁而衰老、生病,有时为了得到她,甚至和人发生争讼。

第三位妻子,和男子偶尔聚在一起,会互相问候、关怀生活中的甘苦,但若遭遇穷困,便彼此感到厌烦,互相讨厌,可是疏离一阵子后,又会开始想念对方。

第四位妻子,则是任由男子使唤,忙碌地操持着各种家务,再困难的事都能应对,但男子对她则不闻不问,疏于关心、照护,全然不放在心中。

一天,拥有四位妻子的男子即将死去。想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男子便唤来第一位妻子,对她说道:‘你应该随我一同离去。’第一位妻子回答:‘我不愿相随。’男子一听,说道:‘我最宠爱你,大大小小的事都顺着你,提供生活所需,爱护你、照护你,让你称心如意,为什么不随我一起离开?’妻子说道:‘你虽然宠爱重视我,但我终究无法随你一起离去。’听闻妻子如此说,男子只好含恨地走开。

男子接着唤来第二位妻子,说道:‘你应当随我一起离开。’第二位妻子回答:‘你最宠爱的第一位妻子都不愿相随,我也不会跟随你离开的。’听到她的拒绝,男子说道:‘想当初我在追求你时,历经的辛苦,实在难以言喻,遭遇严寒、酷暑、饥饿、口渴,又经历了水灾、火灾、官司、盗贼,且和人争夺,费尽心思才得到你,为什么不跟我一起走?’第二位妻子回答:‘是你自己贪图利益,强要追求我,我并没要求你这样做,为何要对我说当初的辛劳困苦?’男子听后,只好含恨走开。

男子又唤来第三位妻子,说道:‘你应该随我一起离开。’第三位妻子回答:‘我受过你的恩惠,所以会送你到城外,但终究无法随你远行到你将去的地方。’男子只好再度含恨离开。

最后,男子找来第四位妻子商量:‘我将离开此地,你就随我一同离去。’第四位妻子说道:‘我离开父母来到你家,就是要让你使唤,生死苦乐都会相随。’男子无法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三个妻子自愿相随,只有貌丑,自己不甚喜欢的第四位妻子愿意随他一起离去。”

佛接着说道:“前面所举的譬喻,男子就如同是人的神识,第一位妻子就如同是人的身体,人对自己身体的爱惜呵护,远远超过男子对第一位妻子的爱护。当人命尽时,神识会随着人生前所做的罪福之业离去,身体则僵直地倒卧在地,无法跟随。比丘们!若不能随顺四种正行,便无法得到解脱。是哪四种?一、知苦,二、断集,三、慕灭,四、修道。要趋向解脱之道,当行八正道,并体证四圣谛。”

佛继续解说:“第二位妻子是譬喻人的财产,得到了很欢喜,得不到就忧愁。当命尽时,财产会留在世间,并不会跟随自己离开。第三位妻子,是譬喻父、母、妻、子、兄弟等亲人,以及朋友、奴婢。人活着的时候,和亲戚朋友相亲相爱,互相思念,一旦命终,亲友也只是啼哭着送至城外坟墓间,然后便舍弃亡者,各自回家。对亡者的思念不超过十天,便又如往昔一样聚会吃喝,把亡者忘得一干二净。第四位妻子,是譬喻人的心念。天下少有人能爱惜、守护自己的心念,一般都是纵心恣意,任凭滋长贪心、瞋心、痴心,不信正道,如此死后当堕三恶道,或堕入地狱,或投生为畜生,或为饿鬼,此皆是由于放纵心念所导致的果报。”

佛告诉比丘们:“修道者应当端正自己的心念,去除痴心,不造作愚痴行,止息恶念、不行恶行;不造作恶行,就不会招来苦果的祸殃;没有苦果的祸殃,就不会来三界受生;不受生,则不会有老、病、死;无生老病死,便得出离生死轮回,得入涅槃。”

闻佛说法,比丘们皆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省思:

古德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佛以男子对四位妻子爱着与亲疏的不同程度,巧喻人对色身、财富、亲眷、心念的不同执着及关心程度,为开示生时爱重不已、勤苦求索,一旦命终,万般带不去,神识但随所作罪福之业而受生,以此警示修道之人,当端心正意,去除贪心、痴心,勤行八正道,如理思惟体证四圣谛,才能逆生死流,至解脱彼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一条小路,银溪样地流去;两棵小白树,生出许多黄枝子,各各抖着,仿佛天刚亮。稍远还有两棵树,一个蓝色,一个棕色,潦草
  • 今天乐了冷知识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娱乐圈里的大导演张艺谋,平时的打扮是怎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若干年前,也是这个时节,周六周日去“小婴儿之家”看护孩子们​有
  • 善念,开出最美的花朵微阅读 今天转自: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中有一些人对人处事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恶口、两舌他人,在甲面前说乙不好,在乙面前说甲太差,且自作聪
  • 好評発売中『アップトゥボーイvol.320』完売してしまっていた金村さんソロポストカードですが、本日正午より若干数追加いたしました❗️このチャンスにぜひお買い求
  • 一位故友的QQ空间,在今天这个到处都是保研喜讯的pyq和空间,他给了我另一个活法,放弃浙大保研,做自己喜欢的事,开猫舍,收入也很客观,至少是我毕业在混吃等死的那
  • 斋戒第四十九天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结婚了。 你没有。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月入过万了。 你没有。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过的挺好。 你没有。 然后呢? 身边
  • 不是厨艺白痴,但是之前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她聊天说儿子喜欢吃粉条可是自己不太会做,也不知道鸡蛋炒得蓬松又好吃的小技巧。第四个姐姐,也是齐刘海,工作能力没的说,我也爱
  • KinKi Kidsと見取り図、ニューヨークの共通点“コンビ”に関連して、「愛が深まった出来事は?」という武田真治の発案で“3人目のKinKi Kidsオーディ
  • 通过八字五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通过八字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命局的五行强弱特征; 二是命局的十神喜忌及组合特征;
  • 正当大家垂头丧气的时候,有人开口说道:好像不是石头,你们看露出来的像是个铁块。”  1.受心智不全,是真的小傻子  2.前幾章受是隻海獺,後面變人  3.摻雜着
  • 】      曲——「誇りと驕り」(《骄傲与傲慢》)    唱段——双人:  华恋:私にも見えるはず…(我也应该能看见…)  天堂:いいえ、見えはしない——(不
  • 这28天,幸好这个学期没什么课,一边忙着学校里的南星梦想计划,时刻盯着群消息,有消息就回,不停地转达、转达、转达,真的快吐了,好几次崩溃,不想干了,会很难过,
  • 那些非凡的勇气、思辨的精神、激扬的斗志,极尽人们对青春年华的无限想象 一个人为什么会喜欢上另一个人啊,我说的是那种喜欢,至少不要那么喜欢吧,这不就是给自己脖子
  • 還有15塊錢的蛋糕波波奶茶,這真是天花板了[666]因為七寶萬科廣場負一層廣場去地鐵的通道關閉,所以只能從一樓走過去,經過一片草地的時候竟然遇到一隻阿咪哈哈,抱
  • 在签了单后的几个月我们还见了几次面,它无还我500蚊回佣不在说还要向我私底下借多15000蚊,说是家庭有困难借来周转一下,我心软又看错它们是老实人!我去完平安公
  • 要想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一切随缘,不强求不可得,不执着已失去,淡定悠然,随遇而安。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你多少……@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一念关山#
  • 有些风景,只能喜欢却不能将它收藏就像有的人,只适合遇见却不适合牵手一样原来这扑面而来的热情,只不过是你的一时兴起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毕竟这穿越
  • 「First Love初恋」新作 Part2 ⛄️✨「明日(あした)の明天的今顷(いまごろ)には这个时候あなたはどこにいるんだろう你会在哪里谁(だれ)を想(おも
  • 这两天的事儿,想起自己初中,那会儿自己发明一个词儿—-有效反击初中特别特别胖,还有胡子,所以一些坏孩子,会组团欺负我(那会儿会很生气)后来觉得一帮人欺负你,我骂
  • 不过让球迷担心的还是这场决赛中的第四局和第五局,偶然的断电有可能会丢掉这个冠军,所以比赛还没有结束,就要一个劲的往前冲,而不是让防守的能力体现大于进攻,因为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