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卫红:东汉简牍所见亭长及基层社会治安】
2010年在距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中心约120米处,新出土了一批东汉简牍。该批简牍主要为东汉和帝(88—105年在位)至安帝(106—125年在位)时期,长沙郡及门下诸曹、临湘县及门下诸曹的下行文书,临湘县、临湘县下属诸乡、亭的上行文书。2015年12月、2018年10月中西书局相继出版了《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以下简称《选释》)、《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壹)(贰)》(以下简称《壹》《贰》),学术界得以管窥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一斑。这批简牍中有大量与司法、治安相关的内容,给我们研究东汉时期的亭长与基层社会的治安实态提供了新的材料。

【亭长的人选】
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秦汉亭长的职务、性质,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陈梦家、于振波等学者的研究,居延汉简、尹湾汉简中的亭长,秩次为佐史,低于斗食。何人能为亭长?《汉官仪》载:“材官、楼船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民就田。应合选为亭长”,亭长人选之一为年老的退役军人。而《汉书》《后汉书》记载,仇览“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朱博、吴汉、逢萌等一般平民因家贫,给事县为亭长。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木两行CWJ1③:325-2-11“祖给事县,署西市亭长”,便是如此。《壹》木两行2010CWJ1①:94“贪、祉、熊以故吏给事县。熊元兴元年十二月不处日,署长赖亭长”,熊以故吏给事县后署为亭长。侯旭东认为给事是秦汉以来官、民为官府工作的一种方式,西汉时基本不占编制。虽然亭长秩次低,但正式进入政府吏员编制。

【亭长的迁除】
如何署为亭长职任,史无详载。最早由《选释》披露的木两行CWJ1③︰193“廷书曰:故亭长李嵩病,邮亭掾赵竟勑楮溪例亭长黄详次领嵩职”,其中故亭长李嵩生病,由邮亭掾赵竟勑楮溪例亭长黄详次领李嵩的职务。“次”,《选释》注释云“按次序”。勑,通“敕”,《说文》:“勑,诫也。”简牍中多处出现了“敕”,因此《选释》对其注释为教诫、指令、命令等意。此处“敕”前的主语虽为某部邮亭掾赵竟,而从《壹》2010CWJ1③:165A面“丞优诣府对、掾隗议请:勑庾亭长伦亟召汣等”、《选释》CWJ1③:325-5-21“丞优、掾畼议请:敕理讼掾伉、史宝实核治决”这两枚都签署“诺”字的“君教”木牍来看,“敕”要经过县廷批准才下达,那么“楮溪例亭长黄详”次领李嵩亭长之职也要由县廷批准下达“敕”才生效。

《壹》木两行2010CWJ1③:199-3“今年九月不处日,良以吏次署杅亭长,将缣之亭”,其中载“良以吏次署杅亭长”,何谓“以吏次”?《选释》在木两行CWJ1①:113“普以吏次署狱掾”注释云“以吏职相近代行狱掾之职”,即认为“以吏次”为“以吏职相近”之意。肩水金关汉简、居延汉简中所载,地方吏员的迁除,多见“以功次”“以秩次”“以近秩次”。从连云港尹湾出土西汉元延(前12—前9年)前后《东海吏员簿》东海郡所辖各县(侯国、邑)各色吏员的顺序“令(长、相)—丞—尉—(官、乡)有秩—令史—狱史—啬夫—游徼—牢监—尉史—佐(官佐、乡佐、邮佐)—亭长”看,狱掾与狱史的秩级相当,为斗食吏,亭长秩次低于斗食,都属于低秩级的吏员,其迁除标准为“以吏次”,其依据之一可能便是任吏职的时间。而根据“良以吏次署杅亭长”,“楮溪例亭长黄详次领嵩职”的“次”也应为“吏次”。

【亭长的职责】
虽然亭长的秩次很低,但其与基层社会的治安密切相关。《续汉书·百官志》载亭长主要职责为“禁盗贼”,其本注云“主求捕盗贼”。从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大量案件卷宗可见,亭长直接主持调查案件并形成文书上报。《壹》木楬2010CWJ1①:112正面载“男子谢佑杀周苌亡本事。驷望亭主”。《贰》木楬2010CWJ1③:261-118A面载“男子谢孟杀由绥本,广亭主”。亭长为亭的负责人,那么也可将这两个案件理解为由驷望亭、广亭亭长主持。百姓碰到盗、贼,也会向亭长报案,《贰》木两行2010CWJ1③:261-23“置初舍笼中,十月廿五日出之市,还,不知缯五十五匹所在。诣御门亭长丁寿,告寿,收毄初……寿书到”,在这个案件中,缯的失主在第一时间到御门亭长丁寿处报案,丁寿收系嫌疑犯初,就形成文书上报。

直接捕、杀犯人。《选释》木两行CWJ1①:110“延平元年十月乙巳朔八日壬子,兼狱史封、行丞事永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案诊男子刘郎大奴官为亭长董仲所格杀爰书、象人一读”。《贰》木牍2010CWJ1③:261-18也详细记载了阳马亭长种写文书上报在掩捕小盗男子刘郎所有奴吉、官时,“官以矛刺种,种以所持刀斫官,创三所”而导致官死亡、并将吉捕系于亭的案情经过。

考实、实核治决案件。《选释》木牍CWJ1③:325-5-21“……属主记为移长刺部曲平亭长寿考实,未言,两相诬。丞优、掾畼议请敕理讼掾伉、史宝实核治决”。在以上的案件中,虽然委托曲平亭长寿考实,仍未查清。在此之后,丞、掾议请敕理讼掾伉、史宝实核治决。而从《选释》木牍CWJ1③:325-4-43“理讼掾伉、史宝、御门亭长广叩头死罪白:廷留事曰……伉、宝、广叩头死罪死罪。奉得留事……实问……复言”可见,亭长也参与这种实核治决。

亭长还与贼捕掾、游徼配合调查、考实案件。《选释》木两行J1③:325-1-54正面:“延平元年二月己酉朔廿七日乙亥,左部劝农贼捕掾浩、游徼兴、庾匀亭长栩叩头死罪死罪敢言之。廷书,男子樊柱自言,与姊丑争财物。”《壹》木两行2010CWJ1②:124A面载“永初元年正月癸酉朔廿日壬辰,东部劝农贼捕掾迁、游徼尚、驷望亭长范,叩头死罪敢言之:廷书曰言:男子吴辅斗伤弟妻爢,亡”,以上左部劝农贼捕掾毛浩、东部劝农贼捕掾黄迁与游徼、所部亭长就某一案件配合核实,之后形成文书上报。《续汉志》:“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游徼和亭长负责乡、亭中的治安,各部劝农贼捕掾是县廷派驻各部负责农事、捕盗的属吏,庾匀亭、驷望亭分别是左部和东部劝农贼捕掾驻扎的亭部,因而县丞、廷掾要求各部贼捕掾带领其所部游徼和亭长共同负责核实案件信息。

奉命传召嫌疑人、证人。《选释》木牍CWJ1③︰165A面“左贼史迁、兼史修、助史详白:府赵卒史留事,召男子张阳、刘次、次舍客任惠将诣在所。教今白。丞优诣府对,掾隗议请勑庾亭长伦亟召次等,将诣廷”,便是敕庾亭长伦传召本亭部次等嫌疑人。《壹》木牍2010CWJ1①:4载“永初四年三月乙酉朔廿五日己酉,书佐修叩头死罪敢言之:□廷前受遣赍赦,与南山、高置亭长纯、护逐召证人赦。即日到南山亭,辄与□□逐召赦,人在高置亭。”此牍记载南山亭长到南山亭逐召证人赦,因赦在高置亭,因此高置亭亭长护也参与了此次行动。

检举罪行。《选释》木牍CWJ1③:71-26“冯□建格,物故。亥、□及泛等别劾。永元十六年七月戊午朔十九日丙子,曲平亭长昭劾,敢言之。”《选释》注释“劾”为“检举罪行”。

上述亭长的职任反映出当时临湘基层社会的治安实态。亭长所调查的案件,不仅有侵犯他人衣物、田地、财产的经济罪,还有殴杀、格杀、射伤等杀人、伤害罪,涉及民事、刑事等多方面。案件发生的地点有的在临湘县内,还有的在长沙郡不同县。所涉及的人不仅有临湘本地吏、民,还有来自其他郡县的流民或客、商人等。在司法案件中对嫌疑人或证人居住地的调查、书写时,强调其所居住的某乡亭部某丘,可见在治安系统中,在广大的非城镇农村丘陵地区,更注重的是涉案人的房产所在地。随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的陆续出版,期待有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来推进对东汉地方政治和司法治安的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03月14日,转自公众号:秦汉史研究)

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帝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白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根本成淫,轮转三途,比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白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返,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断除淫欲之法】——念诵《楞严经》寺中决定清净明诲
摘录自果卿居士《现代因果实录二》『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要把《楞严经》的「寺中决定清净明诲」背下来,从「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开始。

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背下来之后就能在空闲的时候随时默念,或小声念。如早晚散步时,骑自行车时,乘公共汽车外出时都可以利用。背诵一遍约需十分钟,每天少则一遍,多则更好,尤则临睡前,一定要背诵一遍。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你自然有无量的功德。

如是这般修持,三个月之后,一定是「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断性亦无」,就是连自己已经断了淫欲得念头也没有了。与时俱生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法喜充满的境界,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这是断淫欲得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圣境。

达到这种「身心俱断」之后,可以不再背诵「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当然也可以终生受持),因佛的教诲已铭刻在了心中。

这时才会发现,过去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莫过淫欲」是错误的。淫欲带给人的只是瞬间即无的快感,而不是快乐,因为相继而来的疲劳,精疲力竭,不是乐而是苦,更别说由此而产生的疾病,夫妻间的矛盾,离异,乃至死亡,皆源于淫欲炽盛。

淫欲如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天经地义。除此,应当适度和节制,而修行人则必须断除,因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有个别人在断欲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偶然出现无梦遗精,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会自然除尽。

「精疲力尽」,实指多淫欲的人,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减寿短命。

「养精蓄锐」指的是断除淫欲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体内的精华,会蓄结成坚硬无比的舍利子。断欲得时间越长,圆寂火化后留世的舍利子越多。舍利子是视通佛菩萨的圣物,世人诚心礼拜者会受益多多。

所以,如能戒除淫杀盗妄的修行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https://t.cn/R2LjBy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了这么多,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别再傻傻的沉浸在自己的感觉里,相信是报警、是求渡,你只要有救度天下众生离苦得乐的心,它们终会解脱,你的“感觉”则会自动消失。知道身
  • 在明明的爸爸妈妈看来,他们不允许明明受到哪怕一点的委屈。在明明的爸爸妈妈看来,他们不允许明明受到哪怕一点的委屈。
  • 我觉得一段关系你再对不起我 我还是会想到以前开心的时候 我会去想我们现在为什么这样 就算缘分到头我还是想知道一个答案 哪怕我知道这个答案不尽人意 还总是想和伤害
  • 除了个人防范外,宫延楼还鼓励员工们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反传销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销的危害,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
  • 啊?不认字是吧?
  • 推推车~沙滩排球再贩余量充足#排球少年周边##排球少年#借tag:日向翔阳影山飞雄月岛萤及川彻岩泉一牛岛若利 天童觉 宫侑宫治 木兔 赤苇 天气方音乐会立牌麻将
  • 但你站在舞台上,在我心里你就是闪闪发光的大明星⭐️今天是你的生日想送给你一些祝福:首先希望你能天天开心,遇到事情不要难过,还有不要轻易掉眼泪,镜头下的你超帅的,
  • ”旁边,小五微笑:“你可能认错人了,我也是刚刚认识姐姐没多久……”钟宁一愣,眨了眨眼,对上小五似笑非笑的视线,他有些不好意思笑着抓了抓头发:“那个,也可能是因为
  • 第二次看到有人推荐是一个知识博主学英语推荐的,“这本书超好,书柜里珍宝级别的了,既是写作书也是难得的语法书。有很多版本,大家尽量选择外研社之类的大出版社就可以。
  • 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1️⃣如图2图3所示2019年比利时科学家对全球狂犬病暴露的研究发现➠三级暴露的时候,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时间尽量在伤口暴露48小时之内,
  • 《送别》响起 我们终归要分别 各自送别对方 再次相聚…… 这将近三个多小时的时光里 无疑是我最宝贵的青春记忆 “没有信号”就像是你这几年销声匿迹 在海域
  • 普通苹果生痰,但苹果蒸过以后再吃,就对脾胃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了。我每天都呆在房间里,不想出门,整个人都快自闭了……后来,我开始做各种功课,收藏了很多关于痕的攻略。
  •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我是个盲目的乐观主义
  • 一岁多的夏天爷爷带我第一次回城里,那时几小时的车程,没空调,是爷爷一路给我摇着扇子怕我热出痱子……见妈妈后,爷爷让我叫妈妈,我不叫,叫妈妈为阿姨。晚上洗澡不让妈
  • 和朋友诉说这些事情她们会以为我在为了逗他们而开的愚蠢玩笑……并摇头表示这种运气也是没谁了确实,比运气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点背,和朋友们石头剪刀布还是
  • 在接受《电影岛赏》采访时,滕导谈到:(巴太)“还没有经历过很多世界上的磨难”“非常干净、美好、又纯粹”可是,巴太故意往李文秀脸上抹羊屎,故意把李文秀吓到水塘里,
  • ”   我让他这两天搜集了一些“如约”影楼宰客的新闻,以及和顾客发生过的各种矛盾,全部都整理出来,剪辑出最让人觉得恶心的几个点,全网推送,这是可以用钱买到的事情
  • 我顺便查了一下有关脱发的问题,才知道激素也可能导致脱发,医生建议使用米诺地尔,但空总不给女开这个,所以我自己去房买,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就可以了。我这个人听劝,就没
  • 美脚スカートのカラー展開も嬉しい✨#松本桃菜##松本ももな##高岭のなでしこ##高嶺のなでしこ #24.5.13 X#川口苍真[超话]# 先程はCLキャス配信あ
  • 但是面对国内造车新势力崛起的势头,长安汽车发展明显缺乏竞争力,一直以来,长安都在寻求智能领域的突破,但由于起步较晚且研发团队技术受限等因素始终原地踏步的情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