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林语堂说: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天生就是“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将这两种相反的势力调合起来,便成为中庸的哲学,也是一种“半半哲学”。

正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在这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要经历各种是非对错,苦乐悲欢,虽不能事事如意,却也能半生欢喜。

当我们在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过关斩将,一往直前,这是一种坚韧,更是一种勇敢。

然而,当竭尽能力、百折不挠之后,却发现目标仍然不能实现,这时不妨掉头而回,转弯而返,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不乏是一种智慧之选。

杨绛说:

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缺憾。当圆满了事业,就可能忽略了家庭;当欣赏了日出,就可能错过了夕阳...

正如恒愚法师所写的《半点禅》: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半”字入景,诗便渐至佳境;“半”字入人生,生活就不会“山穷水尽”,反而处处是“柳暗花明”。

懂得了“半命半天”随机遇,所以“半贫半富”心也安;懂得了“半取半舍”是行善,所以“授人玫瑰”心也甜;

懂得了“半智半愚”是圣贤,所以“难得糊涂”人称赞;懂得了“半欲半禅”皆随缘,所以人生快乐似神仙!

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选择题,从不圆满,也不全是遗憾。

有苦,自我释放;有乐,欣然品尝,人生的路,悲喜都要走,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路遥说: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正如这首《复字诗》中所写出的淡然:
月缺月圆月高悬,月暗月明月似盘。月亏月盈月有信,月清月淡月中天。
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万物循环,四季轮回,这是自然规律,外物不可改变。
即使世界不公,知道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享受坚持的过程,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这其中经历的时间,不一定要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能看透许多东西。

有些事,做不到就放下吧,别再执着;有些人,感动不了就放手吧,别有执念;有些路,终究都是要一个人走的。
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学会释然,生活才能和和美美!

林清玄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正因为人生多曲折,所以更要努力的去生活,走过万水千山,体会百味人生,最终修得一颗平常心。

正如这首《数字诗》所写出的豁达: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永远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若心中有风景,处处皆风景;心中常豁达,事事可豁达。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而唯有热爱,可抵御岁月漫长!

生命已过半,剩下的漫漫路程,愿你常怀欢喜心,常看快乐事,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哲学家梭罗曾说:

当你简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将更加简便;孤独不会孤独,贫穷不会贫穷,也不虚弱无力。

有时候,简单也是一种美。简单做人,简单做事,简单生活。

正如这首《一字诗》所描绘的简单: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过得简单,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追求一个面面俱到的结果,渴望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人生哪有百分百的完美。

更多的时候,越是放不下,越是被执念束缚,越是追求圆满,越是容易失去。

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所有的幸福,懂得知足,给心灵减负,人生才能快乐。

人生如要无遗憾就坦荡,生活要想不烦就简单,坦坦荡荡过生活,简简单单走人生。

知秋说:

淡,是人生美到极致的精彩。于女子而言,它是青荷出水的那一抹婉约,嫣然生香;于男子而言,它是淡泊名利的那一份洒脱,淡而生韵。

人生的路上,若能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当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了。

正如这首《同头同心诗》所写的悠然自得:

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独享一朝闲。

人生路上,我们都在追求一种简单而平实的拥有,追寻一份诚挚而温暖的缘分。这一路,现世光年中,追觅一袭风的自由飞扬。

心持简单的人生态度,便可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真实的快乐。穿过人世风雨,一处烟火檐下的蜗居,便是人心稳稳安落的福祉。

无论光阴荒野无涯,还是葱茏繁盛,固守一份淡泊与宁静,摒弃凡尘中各种琐事的缠扰与牵绊,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这才是我们的所想所愿!

万事都不必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

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美好就会天天围绕在你身边。

拥有了这种好心态,才能看山山青,看水水秀,看花花美,看人人亲。

你就会时时与快乐相伴,天天与幸福有缘!

时光里有很多个黄昏,于蝉鸣蛙叫中来到,有时候我会望着悠湖的水,听岸旁清风来拂,有时候,我会踩着微灯的影,寻街角流年而轻。即便,我们的人生里,有很多不经意的相逢,却终究悄然于岁月的河流,能常伴左右的,或便是这晨起朝暮里,简单又重复的日子,虽无太多悲欢交织的波澜,却也静宁而安,让人舒心坦然。

#网络中国节七夕# 七夕又至,如今这个节日在人们印象中似乎就是中国版“情人节”。这种印象没错,“七夕”当然是和爱情有关的。  “牛郎织女”的传说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七夕”起源,并不一开始就是个爱情故事,而是古人在走近科学的时候,发现的天文奥秘。初秋之夜,仰望夜空,古人发现在银河两端,各有一颗星:织女星位于银河之西的天琴座中,牵牛星则位于天河之东的天鹰座内,和织女星遥遥相对。两颗星难以相聚,于是被附会成了自古以来、人人有感而发的爱情悲剧。
  大概在东汉末,有一首古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写的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两颗星已经化身为人,碰不到面,于是就以泪洗面。然后,就变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南朝梁武帝时殷芸在《小说》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大致的轮廓已经出来了:牛郎织女,各在天涯,一年一聚。
  顾颉刚先生有个观点——“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即一个原型故事,然后一层一层、一代一代的“添油加醋”,变成了今天的模样。这个思路在神话领域也适用,从星宿的观察现象,再拟人,再出现故事情节,再到“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的节日敲定,再到鹊桥、七仙女的细节添加等等,通过不断的层叠堆积,最后成了一个曲折离奇又动人的爱情故事。
  自古文人多情圣 七夕诗可编“诗三百”
  于是,七夕浓缩成了一个经典故事,也成了古诗的经典题材。
  据蔡镇楚先生的《宋词文化学研究》统计,七夕诗蔚为大观:
  据欧阳询《艺文类聚》所录,自《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以下至唐,七夕诗有 24 位作者 25 首作品;《全唐诗》以七夕为题者,有 54 位作者 82 首诗(无题者未计入内);《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者有 62 位作者 108 首词,若计入无题者,则在 300 首以上。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就写了一段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七夕誓言: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李、杨二人在七夕宣誓爱情,大概是唐朝人尽皆知的掌故。李商隐在《马嵬》一诗中调侃:“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当年在七夕时笑牛郎织女不能相会,又拿想得到后来的马嵬之变呢?
  如果说李、杨二人笑牛郎织女,其实还有人羡慕牛郎织女。比如杜牧的《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里就写了一个女子,在秋意渐起的七夕夜晚,看着牵牛织女。虽然没写她在想什么,恰恰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她应当在羡慕牵牛织女,虽然分离,尚且可以一年一会,然而自己,恐怕一年一会的机会都没有。
  说起七夕,也有做翻案文章的,认为这谈不上悲剧,比如宋代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一反悲苦之情,认为爱情“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倘若感情不谐,一天一天苦捱着又有什么意思,倒不如短暂相逢来的快乐。
  七夕之际吟咏爱情,以上几首只是代表。翻开中国诗词,浪漫随处可见。
  七夕不只是“情人节”,也是“劳动节”
  从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演化,慢慢的七夕就有了“乞巧”的意思,女孩子祈祷自己心灵手巧,手艺进步。
  据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当时风俗云: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巧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七夕,从爱情的吟咏,变成了手艺的乞巧,进而演化出了游戏、欢会的节日内容。
  七夕的劳动内涵,同样进入了诗人的笔调。如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刻画了七夕节日的风俗,即穿针乞巧。能看出来,七夕在唐代已经是广受欢迎的节日,以至于“穿尽红丝几万条”。
  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七夕》,意思格外有趣: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唯恐曙光催。时人休用金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诗把乞巧的重任安在了牛郎织女身上,同时认为他们一年一会,在这一天忙着相聚,生怕天亮再度分离,又哪有时间给人间的百姓送巧呢,大家还是收拾收拾洗洗睡吧。
  当然,诗里的“劳动节”,同样也有唱反调的,比如宋代杨朴的《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这是诗人在“偷换概念”,他把女孩们“手巧”偷换成了“工于心计”,认为人间“巧”已经够多了,还去乞巧干什么呢?诗人在节日里唱唱反调,发发惊人之言可以理解,毕竟乞巧的题材千百年来写了无数遍,当然也翻出新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私は年間150~200本の映画を20年近く鑑賞し続けているが、イギリスのマーク・カズンズ監督がこれまでの人生で鑑賞した総本数は、何と1万6,000作品。そんな“
  • 之前有个学生没有去那个店,他便约着其他同学一起再去一次,还喊了我,我说没什么意思,我在门口长椅等你们吧,等的时候来了一个有些奇怪的人,他头发和胡子已经花白,
  • 《你好 星期六》不再唯流量,更看中艺人的才华和正能量,特别是在焕新季,用心邀请了久未露面的宝藏嘉宾,掀起全网观众的回忆杀。 “国民小花”杨紫也以“紫定”好
  • 后排找当天可以同行的姐妹,我现实有一点社交障碍不知道怎么走也不会张口问同行的话会送一份限量无料还可以请你喝奶茶花了很多心思约稿、找店铺去筹备这次live的无料,
  •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更见证了祖国走向繁荣富强,认为法院干警走进社区进行文明创建和普法宣传非常有意义,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的感怀,也让居民们增强
  • 我记得元旦假期 我们分手 我在回来的飞机上止不住的嚎啕大哭 那种感觉 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李元胜诗里写的【那些绝望的爱和赴死,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沉默】我想 我以后大概
  • !!
  • 我觉得真的要降低期待 中午小丁请我和周老师吃饭 买了四个蛋糕 一天都没有等来小宇的礼物真的有点失落 哪怕是一个小卡片一段话我都会开心的 晚上姑父请吃饭 姐买了D
  • ” 我看到老公的脸色大变,我赶紧抢先说话:“爸,我也不瞒你说,这次妈妈生病,我们只有这3000块钱,多一分钱都没有!” 我看到老公的脸色大变,我赶紧抢先说话:“
  • 迄今为止,张红英经营书店的同时,投入价值200多万元的图书和物资,参与助学助残、扶贫济困的公益活动……详戳【#茂名# 警方两小时成功止付407.21万元被诈骗案
  • #母婴育儿#【孕妇多吃玉米对胎儿大脑发育益处大】玉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特有的胶质蛋白占30%,球蛋白和白蛋白占20%-22%其维生素A对智
  • [心] 秋水长天,孤鹜落霞,多美的风景,秋风荡漾秋水,天高云淡,有风拂面,有水濯心,时光拨动岁月的涟漪,变迁的是季节,不变的是初心。剪一段流年,握一路相随的暖,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
  • #吴磊[超话]#wl#反复爱上吴磊的30天# DAY 17.令你印象最深刻的采访语录 “如果他内心想做一个强者,但是却放弃了,我会觉得遗憾。哈梅尔的魔笛故事,
  • 病例131(无症状感染者):居住于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城子村民小组,其活动轨迹涉及场所:9月28日至10月4日,打洛村城子村民小组;10月5日,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
  • 据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静安办事处,在康复、文化、助残等方面不断互动,搭建起困难残疾人和企业之间的爱心桥梁,探索形成了
  • 突然发现B站上竟然有《刀语》回顾了一下再次被西尾维新的脑洞折服,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能搞出这么多古怪有趣的设定,创造出七实这样印象深刻的角色,看上去柔弱,实际因
  • 【“医者天职,我们自愿出征”】2月8日晚11时57分,完成当天在广惠高速出口防疫保障任务后,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长姚淑婷接到医院电话:医院要派3名护士2
  • 机务维修行业迎来新的春天为切实提升机务维修技术水平,改善一线机务维修人员工作生活条件,促进机务维修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水平提升,今年初,民航局出台了提高机务人员职业
  •   14. 2021王城新春游园会暨王城迎春灯会  时间:2021年2月12日至2月28日  活动内容:举办电音乐团、国潮街舞、行为艺术铜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