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 | 单月激增确诊逾10万 死亡过百宗 专家指长幼疫苗接种要快】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刚过去的七月新增确诊累计超过10万宗,死亡个案更超过百宗,几乎是六月死亡个案五倍之多。

目前香港新冠重症数字和一个月前相比也上升一倍多。而就在今天,一个22个月大婴儿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经过几日救治,依然不幸离世,令人痛心。种种情况都显示,香港仍然面临不小的疫情压力。

专家接受《橙新闻》采访表示,现时香港疫情仍然是缓慢向上升,而随着变异病毒BA.5个案上升,一个月后确诊个案可能会再度急升,令香港医疗系统受压。专家呼吁政府尽快推动长者打第三针,推进幼儿疫苗接种,以及做好医院及院舍人手安排,应付新一轮爆发。

呼吸系统科专家梁子超对《橙新闻》指出,今年六月疫情反弹,香港每周确诊数目当时一度出现增加九成的情况,进入七月后,虽然延续上升趋势,但升幅已放缓,每周增幅约一成六。

他认为,这与透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发挥群体免疫有关。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变异病毒BA.5个案不断上升,已由早前的每日个位数,增加到现时逾两百宗,而每日新增的BA.5本地感染个案已远超BA.5输入个案。

他指出,BA.5传播能力强,具免疫逃逸,“病过可以再病”,而目前亦没有确实证据指BA.5杀伤力较其他变异病毒弱——例如丹麦有初步研究发现感染BA.5令住院率上升。

梁子超说,BA.5已逐渐变成主流病毒,欧美、日本、南韩、澳洲、新加坡等多地近日疫情显著反弹,也是因BA.5扩散所致。以现时香港的防疫措施,他看不出何以躲过BA.5的爆发,故未来一个月,香港每日新增的确诊个案有机会超过一万宗。

不过,他认为不会出现第五波疫情严重时每日新增数以万宗的情况。他说,随着确诊数目增加,重症个案自然会增加,死亡个案亦难以避免,7月数据已反映上述情况。

由于香港人口老化,确诊个案上升,潜藏更大危险。梁子超称,香港两成人口达65岁以上,较欧美一成六至一成九要高;香港人口的年龄中位数是45岁,比美国的40岁要大,而长者确诊个案一旦上升,无可避免增加对治疗服务需求,当局要花更多资源去照顾染疫长者。

不过,现时香港第三针疫苗接种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合资格人口接种率维持在六成多,而40万名80岁长者中,甚至只有四成人接种了第三剂疫苗,而接种首针也是仅得七成。

梁子超指出,长者接种率不足,令防疫留下一个风险很大缺口,政府必须争取在BA.5爆发前,推高长者疫苗接种率,除了宣传教育外,他建议设立一些奖励鼓励长者接种疫苗,例如之前有发展商推出“打针抽楼”,社会反应都好热烈,带动到接种疫苗气氛,政府现时有需要创造氛围鼓励长者快打针。

梁子超指出,政府也要扩大接种疫苗至三岁以下小童,令更多人受到保护。而卫生署联合科学委员会已经通过,3岁以下幼童接种新冠疫苗。香港医学会会长郑志文早前曾表示,有关建议于临床数据上是可行。郑志文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6月中已通过,让6个月至5岁小童接种新冠疫苗,至今未有严重事故发生,但香港不少家长担心疫苗产生严重副作用,因此不愿子女接种疫苗。郑志文认为,家长们此类看法偏颇,政府及医学团体应加强解说工作。

第五波疫情爆发,院舍成为重灾区,伤亡惨重,而虽然早前死亡个案数字下降,但进入七月,又增加至过百宗。对此,梁子超说,政府预备新一轮爆发时,不能只顾医院的人手安排,要应吸取教训,为院舍、隔离设施安排足够人手应付。

梁子超还指出,因为安老院舍长者不少也有其他慢性病或行动不便,院舍一旦出现爆发,员工便要疲于奔命应付,担心最终令长者得不到适切照顾。他又指当局应短时间内做好个案追踪工作,尽力阻止病毒出现多代传播。不过,由于个案上升,追踪工作确实存在困难。

“香江智汇”会长周伯展医生亦向《橙新闻》称,7月的确诊数目是很多专家预计之内,虽然天气酷热,病毒理应没有这么活跃,但确诊病例每日仍然在四千多宗水平拉锯,死亡个案持续出现,甚至有一天达到10宗死亡个案,令人惊讶。他指出,无可否认社会已出现“抗疫疲劳”,街上人头涌涌,假日商场食肆迫爆,除了仍见市民戴着口罩外,已不见到大家对防疫保持高度警觉性。

周伯展说,BA.5目前未肯定“有多恶”,但已见在外地的确诊个案不断增加。香港的BA.5个案亦有上升,若再来一次爆发,染疫人数急升势必加重公营医疗体系的负荷,连带影响到对其他病人的治疗。

他指出,政府当务之急是增加长者接种率,加强宣传教育,要令市民明白新冠肺炎绝非大号流感,入院率和死亡率要比流感高,而且还有长新冠,15%至30%患者会有后遗症。而市民亦不应松懈,减少聚会聚餐,没有必要尽量避免出街。

周伯展又表示,政府要坚持动态清零,便应参考内地和澳门的防疫策略,但他看不到政府目前朝着彻底斩断社区传播链这个方向而行,从医疗角度,保护生命出发,他认为应收紧现时防疫措施。

有消息指,政府计划缩短海外入境检疫时间,配合使用红黄码,将现时7天酒店检疫时间减至5天或4天,余下2至3日则以黄码取代。周伯展指出,防疫基本策略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虽然现时输入个案占比不多,但政府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放宽入境检疫,难免令确诊个案上升,他建议入境人士一连七日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这样便更加会有保障。

至于“红黄码”制度,周伯展亦认为不应只限用于确诊者和入境检疫人士,还应该扩大应用范围至密切接解者,否则会削弱防疫效果。

而梁子超则认为,现时输入个案每日约百多宗,而BA.5输入个案少于BA.5本地个案,放宽入境人士检疫按排是可以理解。他强调,以目前疫情走势,没有空间再进一步放宽其他社交距离措施。https://t.cn/A6aDbH9G#香港新闻# #疫情# #香港#

#天津疫情# 【春节前天津这轮疫情能平息吗?张伯礼最新研判】据津云APP报道:2022年1月11日,在第165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就天津本轮疫情情况作一一介绍。

治疗中的孩子们都很乖,我们有信心!

发布会上,张伯礼院士介绍,这次奥密克戎的变异比较多,有32个变异点,还有一些逃逸变异点也出现了,因此,这次疫苗对它的保护作用是在下降的。但是这次病情整体比较轻,重症少,这也是疫苗保护作用的体现。 “因此,我依然提示大家尽量接种疫苗。”

张伯礼表示,对于症状轻也不能掉以轻心,关于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是一个研究的课题,根据国外报告显示,30%-50%的病人有各种后遗症,比国内的报告要高,国内器质性病变没有那么重,而且康复以后比较好。

“对于儿科的治疗我们非常重视,即使现在没有症状,也要给药,把关口前移,阻断病势发展。在这次治疗中,小朋友非常配合,吃中药都很乖,我们有信心尽快将他们治好。”

张伯礼表示,“我们不主张没有问题的孩子都去吃药。少聚集,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这些措施是绝对有效的,要坚持下去。对于儿童特殊的群体,特别要注意他的消化道,很多孩子吃的太多,手心热,舌苔厚,是有食热了,一着凉就非常容易感冒。幼儿要注意积和寒,不要捂,积极做好预防。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可以用些有针对性的药来治疗,比如小儿至保定就挺好。”

天津本轮疫情三成患者无症状

张伯礼院士在发布会上介绍, “我们是第一次亲历奥密克戎病毒感染的新冠肺炎,从目前来看,它的隐秘性更强,传播性更强。天津一发现就至少是第三代了。”

张伯礼表示,之所以说隐蔽性强,是患者症状相对轻,有些人没有症状。所以我们在查体或者密接筛查时才发现。说传播性更强,是因为已经有一个人传染十几个人的情况,并且传染很快。

张伯礼院士表示, 本轮疫情的症状相对很轻,三成是无症状的,轻症患者占到一半,还有一些是普通型,重症的少。无论是在儿童还是成人中,基本都是这个规律。有一部分人开始时候是无症状,但是在两三天以后慢慢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多为咳嗽、咽痛、发烧,即便是发烧也是中度发热,为38 °C到38.5 °C,喘憋比较轻,病症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大气管,消化道症状比较少,这一点与之前的新冠肺炎症状是有变化的。

张伯礼院士说,“这次中医症型也有变化,之前湿毒多,而这次为外感风热,出现鼻塞,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过几天表现为肺热咳嗽。到了后期,部分患者感到乏力、倦怠、疲劳。整体状况和以前德尔塔等有同有异,表现为传染性更强,症状轻。

张伯礼院士特别提到, 基于先期治疗的经验,中医药治疗将在这轮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患者转阴的时间比较快,复阳比减少,转重率比较少,以往在中医里体现的作用这次更加突出。

张伯礼表示,这轮疫情发烧患者占的比例不高,且温度不高,中医药效果很好。我们也根据新的情况做了药物调整,开始宣肺解表、清热,第二阶段,甘寒清热,止咳化痰,最后一个阶段益气养阴。 “在预防方面,我们出了一个新的处方供密接人员服用。而一般人群服用清感冬饮就可以,这个药去年用了100多万盒,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群众反映效果也很好。 目前,这个药已经纳入医保,市民很方便就可以买到。 这轮疫情以外感风热为主,少部分外感风寒,因此用伤风败毒比较对症。 外感风热用连花清瘟的效果也很好。 ”

张伯礼院士还提到, 本轮新冠疫情的患者人群开始是儿童比较多,现在看成人不少。所以这个病并不是儿童易感,只是因为最初的爆发地是托管班,后期成年人、老年人发病趋于常态。

张伯礼院士说:“我们对这批感染儿童格外关注,派驻三名医师进入病区,已经查看了所有病人。目前,孩子们整体情况比较好,有几个孩子有发烧症状但体温也并不是很高,其他主要是咳嗽咽痛,无症状孩子占了半数。目前,孩子们的状态很好,我们会尽全力尽快将他们治愈,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

天津这次疫情给全国带来什么经验?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天津这次的疫情防控给全国带来了什么经验?

张伯礼院士回答:全国是一个整体,当年的武汉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但是给全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所以我们说武汉人是英雄的,天津这次面对奥密克戎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首当其冲,遭遇了第一波的阻击战,全国人民是支持天津的。今天我来的时候,好几个企业联系我,要给天津捐药。

天津有责任,总结好我们的经验,为全国做贡献。从国外的经验看,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确实非常强,但我们寄希望于天津能够尽量减少往外扩散,但是也不能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目前来看,短短的几天,天津在防控工作中体现了“早”, 8日发现,9日开始全市大筛,反应非常快。一个80多岁老太太告诉我,说20分钟就完成了筛查。流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传染性强,3天、5天就是一代,如果不快的话,等到再发现可能又是一代、两代过去了。

二就是“严”, 说足不出户就足不出户,并且是三位一体,落实到位。

三就是“准”, 整个干预治疗每一步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精准,对全市没有太大影响,分不同的区域精准的进行防控。

另外,既考虑到防控、大筛和病人的救治,也考虑到了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对于就诊就医的问题都是未雨绸缪想到的,做的非常好,老百姓给予充分的肯定。 市委市政府给全市老百姓送信,大家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就像自己家人在那说话似的,大家都能理解和体谅。

我来之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召集现场会,来对奥密克戎的感染制定中医药应对的方案。

我们参与救治了许多病人所以有了基础的资料,我们希望把它总结出来,从中医角度怎么去用药。这些经验出来以后,一个对天津尽快把病人治好,第二个对全国也是一个贡献。

独家专访张伯礼:春节前天津这轮疫情能平息吗?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参加完第165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后,接受了津云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张伯礼院士表示,这批患者儿童比较多,第一时间把他们收治在海河医院以后,就派驻了儿童医院的儿科主任作为病房的主管,已经给了很好的医疗照顾。昨天又把中医的儿科主任们派进来了,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

“我们要求对这批孩子们格外给予关照,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治好他们的病,让他们痊愈。”张伯礼院士说,“我们一直也跟他们保持着动态的联系,孩子们精神状态都挺好, 现在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症状,有少部分的孩子有症状,还有几个孩子有发烧的,但是都通过用药得到了控制。”

张伯礼院士说:“我们现在今天把中药给孩子们服用上了,我想,这一两天就会看到明显的好转,儿科的整体治疗比成人要相对简单一些。我让他们把每个孩子都仔细盯住了,随时注重病情的动态变化,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先照顾好孩子,让他们尽快痊愈。”

对于这轮疫情的走势,张伯礼表示, 要看整体筛查的状况,乐观估计到春节前,天津疫情整体上应该能够平息,新发的病人就没有了。

张伯礼院士表示,春节是市民聚集的一个高峰期,聚餐聚会都是最多的。因为现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所以特别希望大家顾全大局,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也保护好我们天津,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少聚会,争取能够平安度过春节。https://t.cn/A6JG82Dv

(津云新闻客户端)

怎样测量和管理孩子的身高? #增高长高# #大长腿#
维心;LJH160806

宝爸宝妈们都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可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长高了,自家的孩子好像没怎么长高,心里就会犯嘀咕:现在这样算正常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测量管理孩子的身高。

合理的连续身高测量管理,可以让父母们早期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早纠正,以免留下遗憾。首先,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定期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身长或身高、体重、头围等各项指标,我们今天就只来讨论身高问题,体重和头围等放到以后有机会再专门讨论。


孩子的身长是以躺的姿势测量,身高是以站立的姿势测量,国内通常以3周岁为界,3周岁以内测量身长,3周岁以上量身高。在家测量身长时,可以两人配合,等宝宝熟睡时进行。测量时躺的台子要硬一些,脱掉帽子、鞋子,让他平躺,拿一本书轻轻抵住头,把双腿并拢伸直,拿另一本书抵住脚掌,然后把宝宝轻轻移开,再测量两本书之间的距离。测量身高时,可以让宝宝脱掉鞋帽,站直在墙边,双脚脚尖分开大约60度,脚跟并拢贴墙面,臀部、后背、头部紧贴墙面,用书本或者直角三角尺放在头顶,用笔画下刻度,再测量从地面到刻度的距离就是孩子的身高。以上只是在家里测量身高的粗略方法,可能会有一些误差。建议定期到专门的儿童保健门诊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医生用专业的工具测量,会准确得多。至于测量的频率,1岁以内至少每3个月测量一次,1到3岁每半年量一次,3岁以后每年量一次,这是最起码的,如果可能的话,就争取更频繁一些。最好连续测量,并在一月差不多的日子、一天中差不多的时间测量。

其次,要选择一个身高对照标准。标准就是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孩子身高是否达到标准,是需要跟公认的儿童生长标准进行比较,才能够确定的。目前常用的标准有三种:第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儿童生长标准。早前在国际上使用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世界卫生组织(NCHS slash WHO)的“儿童生长参考(1977年版)”是以1960年~1975年间美国儿童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而制定。1993年WHO经全面审查后认为,这个参考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幼儿期的生长情况,所以,1997年~2003年期间,WHO在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等6个国家进行了多中心研究,以8440个不同种族、母乳喂养、母亲不吸烟并得到母亲充分照顾的健康儿童为样本,进行包括一个从出生到24个月的纵向随访和一个对18~71个月儿童的横向研究,研究了他们的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后,于2006年4月发布了“学龄前儿童(0~5岁)生长标准”。这项研究还同时观察到5岁以内的儿童,尽管处于不同的研究地点,属于不同的种族,但是生活在良好环境之下并且遵循适宜养育方式的健康儿童具有惊人相似的生长模式。所以,WHO的“学龄前儿童(0~5岁)生长标准”描述了在最佳环境条件下从出生到5岁的正常儿童生长情况,可以适用于世界所有地方的所有儿童,无论属于哪种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和喂养类型。2006年,WHO还试图去开发一个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国际成长参考,因为考虑到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多中心研究不可行,建议采用现有历史数据为这些年龄组构建成长参考。WHO随后从几十个国家获取了现有历史数据集,但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数据集在多个方面有极大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生长曲线的构建。最终还是以1977年版的“NCHS slash WHO儿童生长参考”依据的数据为基础,增补了1997年~2003年的多中心研究的数据,并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重新分析后,于2007年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5~19岁)生长参考”。生长标准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分为很多方面的指标,比如:年龄别身长/身高指标、年龄别体重指标、年龄别头围指标、年龄别臂围指标等。每种指标都提供了百分位数曲线图和Z分数曲线图。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在WHO官方网站或者百度搜索并下载。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身长和身高的测量,WHO的标准是以2周岁(24个月)为界,2周岁以内数值是身长测量值,2周岁以上是身高测量值。经过研究,同时测量身长会比测量身高数值大0.7厘米左右,所以,最好是按照要求测量,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可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

第二种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简称首都儿研所)生长发育研究室在2009年制定和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和“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从1975年开始,中国卫生部门每10年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国范围内9个较发达城市(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昆明)的城区及其郊区县的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一次调查研究,迄今为止一共5次,最近一次调查是2015年。首都儿研所根据2005年,第4次调查中69760名城区儿童为参照人群,制定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和标准化生长曲线”。2009年,当时的卫生部发布了这个标准,这可以从现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或者百度搜索下载。同一年,首都儿研所还发布了“0~18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标准和标准化生长曲线”,这个标准的数据来源是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了24542名6~19岁健康汉族学生的体格发育状况),和2005年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研。这些标准化生长曲线同样包括了百分位数曲线和Z分数曲线,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下载。

第三种是某些地区的地方标准,比如上海市每十年会经过调查研究发布一次“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最近一次是2015年发布的。

这三种标准数据,都对应编制了生长曲线图。不同地区的儿童保健单位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种类的生长曲线图。有些专家认为年幼儿最好选用WHO的标准,年长儿应该选用首都儿研所的标准;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全部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选用WHO的标准。虽然儿科专家们的观点不是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公认的,就是年幼儿可以采用WHO的标准。这也跟2013年,当时的卫计委发布的文件《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相符合,这个文件中采用的就是WHO的学龄前儿童(0~5岁)生长标准。这一文件可以从现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搜索找到。

这个系列我们只讨论身高问题,所以这里就解释一下年龄别身长/身高曲线图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年龄别身长/身高曲线图的构成。下面的横坐标是孩子的年龄,单位为:周、月或者岁,左侧的纵坐标是身长或身高,单位为厘米。如果是百分位数曲线图,中间的几条参考曲线分别代表跟右边数字对应的百分位数值,比如这条是第3百分位曲线。百分位数的意思就是:假设100个孩子按身高从低到高排队,排在第3个的就是第3百分位,就是只有2个孩子个子比他矮,其他97个人都比他要高;排在第50个的就是是第50百分位,接近于平均水平。如果是Z分数曲线图,Z分数(Z-score),也叫标准分数,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数距离平均数有多少个标准差?在这个图上,中间的几条参考曲线分别代表跟右边数字对应的标准差值,比如这个0代表平均数,2代表两个标准差。

年龄别身长/身高曲线图的使用方法。每次测完孩子身高后,在生长曲线图上仔细找到对应的位置标注圆点,然后把圆点连成线,就成了孩子自己的生长曲线。先看单次测量的数值是否在第3和第97百分位参考曲线之间或者在正负两个标准差曲线之间,在两者之间是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出了两条参考曲线以外,那就是有异常了。除了看单次的测量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动态观察生长曲线的走向跟参考曲线的关系。如果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始终是平行的,说明生长良好。如果生长曲线增长放缓,逐渐与参考曲线走向偏离;或生长曲线不增,与横轴平行;以及生长曲线下降,与参考曲线方向相反出。出现这3种情况都说明有异常的可能。在连续测量孩子身高并绘制生长曲线图时,如果发现异常,就需要提高警惕,排查原因,设法纠正,或者寻求医生的帮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主街熙熙攘攘,带着女儿购物的佩特拉·约翰逊对记者说:“我们不会像往年那样买那么多圣诞礼物,花费可能会减少30%左右。毕马威英国零售业主
  • ——林语堂10、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11、爸爸
  • ”市综治(网格)中心主任郑琴告诉记者,我市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网格熟的优势,针对排查出的简单纠纷,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并做好登记;对于复杂纠纷,及时上报村、社
  • 2024年,管好自己 一、管好形象。 1、天天刮胡子,周周剪指甲,月月理头发。 2、衣服,不一定要名牌,但一定要拿得出手的精品。 3、出门前,面对镜子微
  • 背背背看看看很好,这个坑很大以后不跳了大家都崩了 我也崩了我怒炫了一根烤肠和一根丸子和一块提拉米苏一块大面包(当然要好好安慰自己啦,又不是天天都会这样[泪])晚
  • 【玩趣堂】 开奖啦! 恭喜中奖的小可爱 中奖者:可可**开心了 请这位宝宝找客服12月5号之前拍运费链接兑奖 本次的中奖名单已公布,没有中奖的宝贝不要灰心,后面
  • 可惜的是,我这次来恰巧在岁末,自是看不到洛阳花开满城,但是洛城之美,在于它四时之景皆不相同,此时的洛阳,恰逢冬日,访风景于崇阿,老君山上,凭栏远眺,自是美不
  • 做法应该是正常的拿铁+几泵桂花糖浆+一个铁观音茶包(因为喝完之后里面还有一个茶包泡着在虽然如此 但也没喝到茶的味道 咖啡味还是有的它就像是甜过爱情的桂花拿铁[哆
  • ”扁鹊很诚实,他说:“我的大哥医术最高明,因为他给人讲养生之道,人们按照他的建议去生产、生活,可以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声却出不了病人的一家,只有这一家人知道
  • #和成毅点亮微博之夜#cy#成毅#⁽⁽ଘ(* ⁰̷̴͈꒨⁰̷̴͈)=͟͟͞͞➳ ²º²⁴/₀₁.₀₄ ꕤ·CHENG^YI ·ଓ⁾⁾驻足在古老与现代,气息交融之
  • 可以参加100集的拍摄和乡村振兴100个城市的音乐下乡活动,欢迎你的加入。可能有时候不是世界不放过你,而是你自己没有放过你自己,以后只为自己活着就挺好.18岁快
  • 这是OTA更新5.0版本后的第一次郊区自驾游,再次体验了理想软件更新后的各种功能,其实能体验的新功能真的很多,让我细细道来!#智能的家理想的家##我和理想L8的
  • #任嘉伦[超话]# 6✦────── ʚ ɞ─────✦ · ⋆ ·✶· ⋆嘉伦平安喜乐⋆ ·✶· ⋆ ·❥⇢ ᐝ 想和你一起在晚风里,说些可爱的
  • ”参加工作近20年的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朱晓彦表示,当下,随着我国科技与信息事业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对懂原理、会操作、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 我喜欢吃双层的生耶可可,外面是巧克力涂层,里面是脆脆鲨一样的口感,一口下去像在吃好吃的小甜品,也不会齁甜,有年前刷脂计划,或者想代替外卖吃的更健康的姐妹直接冲!
  • 老王给我签的时候我实在想不出来让她签什么了我就说随意发挥吧 老王给我画了一只阿福 一边画她一边笑 我也狂笑10月后来还去跑了一次小苏的第一序列 也玩得很开心11
  • 为什么古来大智慧者广行利益众生的事,因为当你能够利益众生的时候,你的福报就来了,福报有了,你也拥有了宇宙的智慧。能够如此,即使是末法下愚的罪人,一心称名,与佛世
  • 但不可否认的是,除却生活的一地鸡毛,工作的酸甜苦辣,看自己的旅行轨迹,和家人,和朋友,和五爷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这确认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鉴赏古旧之美的意识,审美
  •   如今,在万江社区,群众提出的家中下水管道老化、公交车站无座位、斑马线绿灯时间短、垃圾分类不规范、水表箱损坏、电表箱老旧和老年人用餐需求等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
  • 其实最能让我们难过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恋爱了” 也不是什么“×状态不好” 更不可能会是“×失败了” 你知道的 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失败去减少爱只会让这份感情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