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孝养父母“

第一是孝养父母。提出一个“孝”的观念,这个观念正好跟我们中国本土文化非常地吻合。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孝”。你看《论语》,孔子的心法是传承给曾子。曾子在孔子的大弟子里面,是以孝顺著称的。曾子为了孝敬他的父母,宁可放弃高官厚禄。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古人都很厚道,要热情招待客人。曾母这时不知所措,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赶快回来。古人又没有手机,又没有通讯设备,怎么能够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呢?但是曾母有办法。这时候曾母就用牙齿咬自己的中指。这一咬,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心口就疼痛一下,他就想肯定是母亲有什么事找他,赶紧回来。果然是母亲要他回来。你看,由于他这种孝心,母子天性相关,都有感应啦,感应!这就是孝,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天经地义的一种做人的准则。做人有孝的基础,他就能够在朝廷是忠臣。孝的扩大,就会“老吾人以及人之老”。所以孝的观念,确实是做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儒家很强调,佛家的圣人也强调。大家读诵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号称是佛门的孝经。地藏菩萨的大愿之王,他的最初的这种动力就是孝。他有一世做婆罗门女,知道自己的母亲邪见,讥毁三宝,不信因果,母亲死后去处必然不好。那婆罗门女是个孝女,所以她就把一切财产变卖,去供养佛。当时,是佛的像法时代,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她就供养。这时候,她的那种悲痛,希望佛加持她,让她知道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要超度她的母亲。这一念的至诚心,感得虚空有一个声音告诉她: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这婆罗门女回家,就开始念佛。念了一昼夜,忽见自身到了海边地狱。无毒鬼王接待了她。这时候,无毒鬼王告诉她,由于她的这种供佛的因缘,尤其是念佛功德,她的母亲已经超度出去了。不仅是她的母亲超度出去了,与她母亲在一起的地狱众生,都出去了。那么这个婆罗门女这时候能够到地狱,她已经证得了念佛三昧了。她不是去地狱受罪,而到地狱看望囚犯,她的身份资格不一样了。她这时候就证得了一种同体。才发现,不仅是这一世的母亲是她的母亲,地狱里面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啊!她由这一念的这种现量,同体的证悟,才感觉到,哎呀,要把所有的母亲、父母救度出来,要把所有的地狱众生救度出来!所以,才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由这一念孝心的扩大,所发起的大愿。

佛教的孝,除了世间的赡养、承欢之外,尤其要把令父母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圆证本具的佛性,这个目标,作为大孝的内容。所以,佛教传到中国,能够在中国本土生根开花,它与本土很多文化理念,是很耦合的。从中看到,儒道释三家的文化,这种圣人之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就像一家医院一样,只是他们开的门诊科类不同。虽然有的开儿科,有的开外科,有的开内科,然而他们治病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么,孝养父母到了现在,这应该是优良的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然而,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比较严峻的挑战。现在受那种功利主义文化,自我中心主义文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年轻人孝养父母的观念比较淡薄,现在很多父母都感到很失落啊!自己养大的这个子女,跟自己的隔阂感太大。在大陆,很多大学生跟父母很少交流,很少写信。如果他要是写信,就是要钱。但是,父母还是父母的一片痴心,希望知道子女在学校怎么样。可是,如果这个子女不要钱,他就不写信。于是,父母就给他设计一封提供标准选择性回答的信,你最近身体怎么样,是好,还是不好,还是一般,让他打勾。打完勾,给父母寄过来。你看看,在孔子的《论语》里面讲,如果一个做子女的,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都是不孝啊!那你可以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做一个调查,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啊?!那现在父母要管他的一辈子啊,小时候要管,念大学要管,现在有很多人念完大学,觉得薪水低,他不愿工作,父母用他的养老金来养他,而且还认为父母是应该的呀。

所以,这个孝一定要张扬出来。一个不孝的人,他什么都免谈。孝还是规范自己行为的一个最好的理念。他孝养父母,就必然要想到我做这个事,父母欢喜不欢喜,愿意不愿意。父母都是对子女一片爱心,都希望子女走正路啊。这一念的孝心,也就使他能够规范行为。孝顺父母,孝顺三宝,孝名为戒,孝本身就有戒的意思在里面。

孝养父母,这种文化,我们一定要传承下来。

很安定,
很安詳,
不會多動,
這是出家人的本色。

出家人無欲無求,
甚麼都不在乎,
甚麼都不希求,
只是專一地去做一件事,

就是「 唯道是務 」,
唯有向道,
唯有向解脫向涅槃,
唯有修戒修定修慧,
是出家人唯一的工作。

這段經文,
顯示了出家主要在於發出離心,
要出離煩惱,

出離三界,
出離一切人所愛染的。

世俗人可以發增上生心,
希望有進步,
希望明年比今年進步,
希望來生的福德比今生好,
這是人天乘所發的心。

我們出家人,
學大乘的就講發菩提心。

但無論大小乘,
出家人都要發出離心,
要離煩惱出三界,
放棄一切財物眷屬,

如果不發出離心,
我們就不可以受用到出家的好處。

你們不是為了解脫而出家的嗎?

第三 ,
我再引用
《 雜阿含經 》 :

「 出家之人,
卑下活命,
剃髮持缽,
家家乞食,
如被禁咒。

所以然者,
為求勝義故,
為度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究竟苦邊故,

諸善男子,
汝不為王賊所使,
非負債人,

不為恐怖,
不為失命而出家,
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

佛教誡當時的比丘 :

出家的人,
是要「 卑下活命 」,
要持缽乞食,
要把頭髮剃除。

世俗人很注重頭髮的裝飾,
有頭髮才可以裝飾,
沒有頭髮就不能裝飾,

無論是做官或是做其他職業,
無論是男是女,
把頭髮裝飾好,
就代表他的身分地位。

但出家人把頭髮剃光,
就不可以裝飾了,
不需要把時間花在打扮上。

佛制時,
每個出家人都是三衣一缽,
不可以有四件衣,
不可以有兩只缽。

釋迦牟尼佛以前是太子,
他有很多兄弟都是皇子,
還有一些王官大臣,
後來跟隨他出家,
他們也一樣在僧團中過簡樸的生活。

當時的比丘,
每天上午拿著缽在俗家人的門外,
靜默地站著,

如果他們對三寶有信心,
願意種福田,

他們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
拿著食物,
恭恭敬敬地跪著供養出家人。

而出家人不可以因為某家富有就去那家乞食,
或某家是我的親人,
就去某家乞食,

一定要依著次序去乞食,
最多只可受七家的供養。

如果一家的供養已足夠,
就可以不再乞,

但如果當天乞了七家仍未夠,
即使挨餓,
也不能再去乞食。

這就是
「 卑下活命 」。

就算出家前是皇子或大官,
有權有勢,
有地位,
有財富,
有錦衣美食,

但出了家就要全部放棄,
就要這樣生活。

他們放棄榮華富貴,
過著簡樸的生活,

好像被人念了禁咒,
被人咒到傻了一樣。

印度人很喜歡念咒,
醫病要念咒,
捉蛇要念咒,
害人也要念咒。

「 禁咒 」
即是被人害。

他們有大好家庭不去享受,
卻到處去乞食,

到底是為了甚麼?

他們是為了求勝義,
也即是為了求涅槃求解脫的緣故,

為了度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所以不惜犧牲一切世俗的享受。

如果我們不盡形壽來修諸梵行,
被眷屬財物牽制著,

就沒法子放下一切專心修行,
就沒法子度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現在的世間人,

都未能免除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等種種憂悲苦惱,

確實是苦海無邊,
只有放下一切來修行斷煩惱,
破我執,
斷無明,

才可解脫生死,
超出三界,

才可以永度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盡了苦的邊際,
就可以登彼岸。

中國古代的人,
如果犯了法,
欠了債,
出了家就沒事了。

但佛制時的出家人,
很多都不是被國王所逼害而出家,
也不是因為犯了法而出家,

不是為了避債而出家,
不是為了避免恐怖的事情而出家,
不是為了保存性命而出家,
而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出家。

佛對比丘說 :

你們不是為了解脫而出家的嗎?

既然是為了解脫而出家,
就要精進修行,
要無所罣礙,
把甚麼都放下。

這段經文點明了出家是為了甚麼,
而且說得非常明白。

第四 ,
我再引用
《 雜阿含經 》,
經中有一婆羅門問阿難 :

「 阿難,
汝何故於瞿曇所出家?」

「 瞿曇 」
是指釋迦佛的姓,
釋迦是族名。

釋迦佛有三十二相,
阿難尊者有三十一相,

他的相貌非常英俊,
差不多有佛那麼圓滿,
他非常聰明,
很令人歡喜,

又是比丘中最年輕最英俊的,
所以那個婆羅門看見他跟佛出家,

就覺得很可惜,
也覺得很奇怪。

阿難簡單地回答 :
「 為斷故。」

婆羅門復問 :
「 斷何等?」

阿難回答說 :
「 斷貪欲,
斷瞋恚,
斷愚癡。」

貪欲、
瞋恚、
愚癡是三毒,

也是根本煩惱,
如果斷了三毒,
就可以破無明,

斷除一切煩惱,
就可以了生死,
得解脫。

我們出家剃頭不是為了貪圖涼快,
不是為了別人叫我們師父,
而是為了斷貪瞋癡。

從以上的幾節經文,
我們可以體會到出家的作用,
主要是要破除世人的自私心和狹隘性。

世俗人因為被自己的家和自己的親族束縛著,

要牽掛自己的父母、
子女、
兄弟等等,

他們一定有自私心和狹隘性。

而出家就全部捨棄,
放棄了世人所執著的自私性和狹隘性,
放棄了自我,
放棄了家庭,
放棄了親族,
放棄了一切財物,
放棄了名聞利祿,
把一切都放下了。

出家也有
「 消極 」的一面

有的人會想 :
這樣會不會很消極?

這到底是不是消極呢?

或者有人以為,
那些事業失敗,
情場失意的人,
為了逃避現實才會出家。

這種想法是錯的。

如果有人這樣出家,
他的動機就不正確。

我們出家,
純粹是為了斷煩惱,
了生死,
得解脫,
是為了普利眾生。

這樣的出家,
絕對不消極,
絕對不是逃避現實。

如果講出家有消極的一面,
那是消極於自我,
消極於財利,
消極於世人所貪愛的一切。

但另一方面,
卻是積極於向解脫,
積極於向寂滅,
積極於修梵行,
積極於修戒定慧。

這種大積極,
世間上的人都做不到。

這種不是逃避現實,
而是超現實。

世間的現實并不理想,

生老病死有甚麼理想可言?

有親愛就有別離,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有甚麼理想可言?

所以我們要超脫它,
改造它。

我們出家就是要超脫現實,
改造現實,

由不理想而達到理想,
這就實現了所謂出煩惱家。

我們出家,
並不只是形式上剃了頭,
穿上僧袍那樣簡單,
主要是為了出煩惱家,

出了煩惱家才達到解脫、
自在的目的。

所以,
依佛制,

就要用無家、
無私、
無我這種平等的方式來修學出家法,

修學佛法,
修學解脫法。

在僧團裏,
所謂的六和共住,

就是無我、
無私、
平等。

大家住在一起,
所有人都要持戒,
不管你在家時怎樣有地位,
怎樣有財富,
出了家,
人人都要守戒律,
要戒和同遵。

大家都要智信三寶,
見解是一樣的,
就是見和同解。

大家的受用是一樣平等的,
不會誰厚誰薄,
人人都是三衣一缽,
就是利和同均。

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2010/08/04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凶眉恶色。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色相,未来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报。

三,佳言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出柔轻语,无粗恶语。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辩才,所出之言,人皆欢喜,信受奉行。未来成佛,得四辩才,是名第三大福报。

四,身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起迎礼拜,于一切人处,常怀恭敬谦逊。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端正身,长大身,人见人敬身。未来成佛,如大榕树,无有能见顶者,是名第四大福报。

五,心施:虽以上述四种方法行供养,而心不和善,不名为施。善心和善,和善功深,是名心施。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明净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

六,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为铺床座请其安坐,乃至以自己所用安乐坐位,请之安坐。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是名第六大福报。

七,房舍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请于自己所有房舍之中,得行来坐卧,予以欢喜安乐。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于一切时得宝莲花座,是名第七大福报。

以上七施,全由心作,均不损财,皆得大福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万晓泉指出,从8月底开始,发改委积极调控生猪市场,主要是引导产业正常运行,保障市场充足供应,稳定生猪价格。魏鑫指出,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
  • 也许是你被命运的捉弄,还没等到苦尽甘来你就带着美丽的梦想和伤心的委屈魂归大海!满目星河天地苍穹到处浮现你的影子,你已注满我的心海以占据了我梦中的位子,对你朝思暮
  • [作揖][微笑][烟花]饼是摩羯座吗…第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我都讲过…我觉得这种情感的本质就是悲观 没有任何由来的悲观 不是说对两个人的感情悲观、不自信 是被这种
  • 佩洛西访台,甚至从其提出访台,就是对中国的挑衅,就拉开了“危机”的序幕,展开了大国博弈的“棋局”。正如有些网友说的,我们每一次谴责都有后续行动,可能大家没有留意
  • 双11种‮攻草‬略:益生菌​‎ ͏ 这‮成是‬箱囤‮女男‬老少无‮件条‬吃的益生‮这菌‬个东‮不西‬需要见效快你‮需只‬要慢慢‮感的‬受身‮的体‬变化说‮话实‬
  • 专注欧韩潮流女装,每日更新,免费代理,严格质检,7天退换,让代理们售后无忧轻松赚钱!专注欧韩潮流女装,每日更新,免费代理,严格质检,7天退换,让代理们售后无忧轻
  • 我!没有误会没有坏人作妖打直球的剧yyds顺便还有拍得很适合成年人看这点很好还有就是很配绝配哈哈哈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娱乐圈来点我喜欢的喜事吧哈哈哈不要我讨厌的人最
  • 有种相识,在过往的旅途中,暖然在心,令人感动;有种相知,早已封存在心,似曾相识,淡然一笑。有些人命里注定遇见,从相识到相知,似乎都是一种缘分,缘分到了,自然有人
  • 」#浪花# 想象你是一个茶杯你这个完整精美的茶杯被打碎了,碎了一地于是,你渴望时光倒带,回到被打碎前一瞬间这一次改变剧本,被温柔接住,安稳无伤这就是人生脚本,写
  • 第一次见到小时候喜欢过的巫刚老师,实在太紧张了和老师合照的时候我整个人灵魂都是游离在外的剧真的超好看,让我又哭又笑,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剧院看[加油] ✨20
  • #分享时刻# 【若你认真对待生活,生活也一定会给你回馈】人生的路很长,你留下的每一步脚印,都或深或浅地记录着成长。从现在开始,随时随刻全力以赴,让好高骛远翻篇,
  • 很遗憾我跟你只是走了一段没有结果的路 ,但你要记得,在那段同行的时光里,我是真心实意向着你的 。感谢你来过我的青春,也许我可能会喜欢上另一个, 就像我当初喜欢你
  • 《《LOVE,AGAIN》权相佑:想继续演喜剧 - zumkorea_注目韩国》韩联社首尔10月10日电 “以愉快的方式诠释结婚这一现实题材是这部影片的看点,希
  •   【三世如来同赞叹】:这位地藏菩萨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共同赞叹他。  【我今宿植善因缘】:我,指在法会的人,因为在往昔生中曾种下很
  • 希望这么通透的你能永远开心,希望你不用那么累。生活中开心最重要不是吗希望你好好长大,努力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 时间从不是记忆的对手……到老地方叙叙旧……我们谁都别难受……在眼泪落下之前……我们好好聊聊天…… 最近被眼泪落下之前这首歌深深击中了,可以说是我最近深夜emo
  • 47年过去,在西安,记者见到了当年的测量队员,8名队员已有两位离开人世,其他6位队员也已经白发苍苍!47年过去,在西安,记者见到了当年的测量队员,8名队员已有两
  • [泪][泪]1. “你什么都没有 却还为我的梦加油“是什么神仙歌词啊!2.哈哈哈哈哈 有阿信啊!
  • ——前期car(不过这章还没写到车,1000+我竟然还没写到车,麻了[裂开])ooc归我,人物归原著小说作者。不过秦三见太太的文不是很戳我,看过惑乡之人、春梦之
  • #你对大学室友的第一印象# 不需要取悦大学舍友,能处就处,看不上也不要撕破脸,毕业不联系就好了。宿舍就是小社会,一上来就得罪其它人,说明人格有缺陷,如果不迅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