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产业看聊城 | 传统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全面起势的“制造强市”https://t.cn/A6SzDTe8
新黄河记者:薛冬

黄河文明和运河文明的共同孕育,“江北水城”聊城绵延千年的血脉闪耀着文明光辉,光岳楼下、东昌湖畔,历史风吟,荡气回肠。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产业”。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聊城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升。进一步壮大企业群体,在推动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同时,每年筛选、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千年古城,正在追逐着发展的浪潮,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奏响时代最强音。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被誉为工业机械的“关节”。6月27日,在轴承之乡——聊城临清市烟店镇,一家家轴承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

“小零件”到底能发挥多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中国轴承之乡”,临清市给出了答案:聊城轴承产业集群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如今烟店的轴承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参与人员最多的轴承专业市场,年市场交易额超200亿元;临清轴承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

回顾过去,临清轴承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国外大品牌和国内大企业高端产品的挤压,它曾一度陷入困境。

如何破解瓶颈?轴承产业的“掌舵人”们瞄准了智能化。他们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大力推广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以新一轮技改推动轴承“制造”向“智造”转变。

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线

在工业机器人、医疗机械手等产品的关键部位,轴承承受着轴向、径向、倾覆等方向的综合载荷,其中薄壁轴承是核心配件。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业生产薄壁轴承的企业。

“我们加大投入,专注轴承类产品的深度研发,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其中薄壁轴承连续三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告诉记者,拳头产品“薄壁轴承”其体积小、重量轻,符合现代机械对回转机构设计紧凑、简化和轻量化的要求,市场前景可观。“过去是拼资源、拼低成本,如今形势有了新变化,我们要拼创新、拼研发。”

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员工正在一线工作

近年来,临清轴承产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研发设计,先后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4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1家、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7家,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10项;7家企业参与了21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

从“分散开花”到“串珠成链”,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临清轴承产业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由强到专精特新的转变,昂首挺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加快产业链重塑,高质量打造制造业强市

制造业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聊城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八大行动计划”,推进“六个一批工程”,落实四大保障,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以“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为“面”,以“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链招商行动”为“线”,以“干部助企远航行动”为“点”,以20条政策作为支撑,初步形成“面线点”的立体工作体系,力争通过三年攻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1800家,营业收入56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铝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在这个领域,聊城拥有“话语权”,位于茌平区的信发集团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经过近几年的有序发展,茌平区铝产业上游领域已逐渐完备,铝产业发展的重点向铝精深加工领域延伸,茌平区铝加工企业采用铝液短流程工艺,直接利用电解铝液加工成铝材产品,已形成汽车交通用铝产业链、新型功能铝产品产业链等2条较为完整的先进铝深加工产业链。”茌平区工业技改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冯铁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作为茌平区的龙头企业,信发集团不仅专注铝业,而且先后投资300多亿元对全产业链升级改造,走低碳引领、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了“能源、有色、化工、环保”四大产业链条。“上下产业衔接,左右工序相连,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能量,变为下一家企业所需的能源、原料,实现了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年可减少固废存量8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告诉新黄河记者。

信发集团员工正在一线工作

产业链是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核心抓手。聚焦十大制造业,聊城市围绕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轴承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升,力争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为此,聊城市打造“助企远航行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鲜明导向大大鼓舞了企业家斗志。以信发集团为例,今年1—5月份,信发集团茌平区域实现销售收入373.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6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缴税金24.7亿元,同比增长39.5%。

新兴产业未来可期,推动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让传统产业“活”起来,更要让新兴产业“长”起来。不仅是高端装备制造,还有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高端新兴项目,聊城的产业集群“朋友圈”越来越多。

在聊城萌宠小镇,边牧犬Little正跟它的主人亲密互动,接下来它们要进行一个精彩的飞盘表演,在场的聊城市民纷纷拍手叫好。受到热捧的萌宠小镇,是聊城依托宠物食品龙头企业乖宝宠物食品集团,重点打造的全新业态。

而新兴产业中,聊城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出口宠物食品安全示范区,依托乖宝宠物食品集团、坤源宠物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围绕宠物产业发展,持续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宠物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宠物食品出口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吸引了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科研团队前来聊城投资创业。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技术人员专心科研

如今,养宠物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宠物犬,成为饲养最多的宠物。不少消费者宁可给自己消费降级,也要让宠物吃得更好、享受更好的服务,这就为宠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宠物产业看似与其他传统制造业并无两样,但它无污染、发展快、市场大,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聊城市开发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员工正在一线工作

不久之前,聊城产业发展的好消息再度传来,聊城市3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3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4家企业纳入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动态管理,奔跑的力量正在积蓄。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正在涌动,聊城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上全面起势。

#三门峡城市服务台# 【从0.62%到1.92%——探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
  这是一组重要的对比数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0.62%增加到2021年的1.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分别是2016年的3倍、2.8倍和4.7倍,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以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为动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一季度,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省排名第一位,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0.62%到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倍增,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创新驱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列入“十大战略”之首,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以“一号工程”推进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5月5日,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点火、投料和生产一次成功并达产达标。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复杂原料处理,通过“造锍捕金”和“三炼炉”生产金和银,综合回收铜、硫、硒等元素,将矿物质“吃干榨净”。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宝武铝业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热土上。2020年12月20日,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时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建立起了完整的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精深加工的铝工业产业链,不但盘活了上下游产业、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品牌。
  在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的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人员依托省级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到关键金属铑,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生产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关键金属的深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可为企业新增上千万元的产值。
  企业厂房林立,发展蒸蒸日上。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城东产业园“中国铜箔谷”,金源朝辉铜业公司专注于压延铜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产品填补了国内压延铜箔领域空白。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定位导航及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精度达到了1厘米以内;推出的系列消杀机器人产品,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所。
  目前,我市依托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以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现雏形。
  聚焦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研发活动。我市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建设二级研究院及平台载体13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为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我市多次组织央地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宝武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有研集团等65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特别是新增加了中国黄金、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3个百亿元级企业,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亚洲技术最先进的千亿元级黄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完整的千亿元级铝产业链。
  科教兴市
  创新引领,科教先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市始终把科教兴市作为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谋划创新高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推动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和直道冲刺。
  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提质量”,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名师梦之队”、推进“飞地办学”;职业教育“彰特色”,加快产教融合示范市、“双创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技能培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争首批”,以高等院校承接高端人才、凝练一流课题、开展研发攻关。
  科教兴市,亮出了一张张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2021年11月26日,三门峡5G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加快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2021年12月10日,我市举办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暨第二届“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活动,发布25个新科技成果。2021年12月16日,河南科技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领域合作,联合成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岸边,景色宜人。5月6日,在市职教园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规划建设展示大厅环境优雅,氛围宁静,市科技局和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在忙碌工作。进入2022年,随着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三门峡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天鹅湾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创业大厅内,6名大学生开设“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沙龙、培训、大赛和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创业者相互启发、资源共享。目前,该区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孵化基地,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为转型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我市坚持政、产、学、金、服、用全流程发力,以创新大厦、职教园区“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育新苗,以中试基地促转化,以“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促成长,以3亿元高科技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创新保险强服务,引进军工芯片、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三门峡落地转化,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241%,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加快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聚焦科教兴市,围绕关键金属、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等方面,推进重点工作,对今年“任务清单”作出特别安排——
  加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在三门峡布局建设中试基地,首批计划落地特种合金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关键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中心等4个中试平台。实施新一轮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争取2022年研发投入总量超过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实施三门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高企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市、县联动贯通产学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机构、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持续性研发活动。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引领,大力营造科教兴市的环境氛围。我市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盯科技创新难点弱项,成立“市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创新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战略重点工作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成立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靠前服务,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做好科技局重塑性机构改革,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实施“天鹅湾科创走廊”“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高新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攻关”“‘双创’园区全覆盖”“紧密型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回归”“本土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项目,引领和支撑创新发展。
  人才强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经济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市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制定出台了“1+8”人才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创业沃土,人才近悦远来。
  留美博士后党亚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柴松波先后“回归”,带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三门峡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三门峡籍中科院院士何满潮被聘为“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在卢氏县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携手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
  人才出彩,崤函精彩。一个个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水平团队的背后,是三门峡围绕“四个一流”、强化人才战略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流平台,提升创新支撑力。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专业研究机构7个,引进专家团队6个,聚集专家50余人。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设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本地的“双飞地”研究基地。
  培育一流主体,强化创新带动力。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围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6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
  汇聚一流人才,彰显创新引领力。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6个、高层次人才1339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崤函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全职引进超百名博士硕士。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每年1.4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三门峡市人才港,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成功引进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各27个。
  构建一流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评价机制,在沿黄长达20余公里的城市带状地区建设科创走廊,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强化人才、金融、设备、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要素支撑。加快科技部门重塑性改革,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2021年以来,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全市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智慧充分奔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是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所在,也是转型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宝贵密码。
  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燕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强市,政策先行。我市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聚焦破解人才发展短板瓶颈,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人才科技政策30条”,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打造“1+8”人才政策升级版,实现人才政策广度、深度、力度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我市人才科技的春天已经来到。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人才发展、科技振兴、产业转型必将踏上新征程、步入快车道。(作者: 文/本报记者 刘建设 何东升 图/本报记者 苏慧)

#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预期,实现良好开局 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先】面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我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为经济发展‘全年红’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兆兵说。

靶向发力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今年是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开局之年,我市锚定目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一季度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37个在统大类行业,有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62.2%。

我市骨干企业运行向好,12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667家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54.0%,比1—2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领军企业50强1—2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6.5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市坚决克服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解决影响开工问题78个、运输受阻问题1335个,全力保障工业企业生产加速恢复。4月初,全市因疫情停工的工业企业全部复工。

精准投资 蓄积高质量发展后劲

投资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同比增长14.5%,高于全省4.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1%。

细分来看,我市工业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1%,比1—2月份加快6.4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6%,比1—2月份加快16.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比1—2月份加快9.9个百分点。我市新动能投资持续发力。一季度,我市“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9.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8%。我市重点领域投资加速恢复。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1%,占全部投资比重68.9%,较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季度,299个省、市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76%。我市建筑业产值稳步提升。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6.1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以专项债券项目之“进”支撑投资之“稳”,我市84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到位资金63.67亿元,完成投资4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6%;18个项目纳入第二批专项债券项目国家发改委反馈清单,资金需求55亿元。

项目为王 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项目是驱动发展的“强引擎”,是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一季度,我市27个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7.9%,24个省优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6.1%,8个省重点签约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2%,26个省补短板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2.6%;214个市重点实施类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1.1%。

接下来,我市将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加快716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上半年完成投资400亿元、全年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加快前两批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紧跟国家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再策划储备一批债券项目;加快推进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泰安西互通立交、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济广高速、济微高速、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大清河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全年完成投资72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2×30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华电肥城200MW光伏电站、泰安高新区晶优高效光伏组件等一批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全年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大汶河砖舍拦河闸、柴汶河防洪提升、东平县沿湖排涝河治理、尚庄炉水库增容、田山灌区(肥城)干渠与河湖连通工程等一批水利设施项目,计划全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引黄入泰、泰城“供热一张网、污水一张网”、燃气管线改造、智慧停车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我市还将加大重大项目策划力度,计划全年策划重大项目不少于500个,形成滚动实施、接续推进的良好格局。

年内计划实施 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

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是实现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接下来,我市将加快编制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规划、产业链专项行动计划,科学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我市将厘清13条产业链边界,确定产业链“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加强“小升规”企业培育,年内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围绕“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做好项目策划工作,年内计划策划重大产业项目300个以上;推动“雁阵形”产业集群与重点产业链相衔接,年内6个省“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争取更多集群和企业纳入省级“盘子”。

本土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最宝贵的财富,接下来,我市将强力推进企业培植,强化要素保障水平,聚焦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推进各要素、各环节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提升、规模化生产,年内计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同时,完善细化招商图谱,明确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招引品牌企业,攻关行业龙头和核心配套企业,落地一批延链、补链、扩链项目,筹办重点产业招商推介签约活动。此外,我市将扎实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平稳发展的各项政策,帮助企业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要素、争试点、争平台。(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王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苍润,青翠滋润,同时带有苍劲滋润的意境,正好比此茶的滋味,香甜却不失厚度,为当年我们“怡鼎香”重点推出的一款生茶!小户赛在双江的名气可不小,一些茶友甚至称小户
  • 不少人认为,“嫦娥奔月”中的“月”是嫦娥的目的地,“奔”对应于《现代汉语词典》“奔”bèn的义项①“直向目的地走去”应读bèn,据此断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处
  • 真正的谈恋爱如果在一起久了,两个人都变得有些随意,这不是腻了不要拿刚恋爱时候的行为和将来做比较,真的毫无意义!刚在一起的时候他八点钟出现在我家楼下,还让我慢慢准
  • 就好比说古代的地方叛乱,多权谋的可能想的就是解决叛乱的人,未必是从根子上解决产生叛乱之人的因素。所以说,扬雄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没有否定朱博的才干,但是并不适合做
  • 每当我看到实盘客户出金买车买房之时,成就感顿时上升,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我想我做到了,我希望以后我能帮助到更多信任我的投资者,实现投资的初
  • 十三年前的深秋我坐在老校区畅志园的长廊上的紫藤花下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那时我肤浅幼稚的认为,这个孩子没有了可以再生一个代替。接触过新闻的人都知道,尽管新
  • 在那15分钟里我俩没有任何交流,我一直看着她,想要把她的模样刻进我的脑子里,当时我想说很多话,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5.朋友圈已关,小红书什么的我可能也暂时不更
  • 【投稿】大四法学狗现在对未来很迷茫,想来求助一下有经验的各位[/ee909d.png][前提:不打算考研,法学能力不强,想尽量留在广州]1本人对法学内容感兴趣,
  •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八(十三)   旧冬承翰教。谓人生五十。不知性命所在。此为诚言。非套子语也。当知。此事万劫难逢。千生罕遇。既知有此关棙。若不发明。肯甘心耶
  • 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鼓掌]~那么,接下来让传传为大家介绍一下“反乌托邦三部曲”吧[酷]!这里的人都很热心❤️,这里的人们说话会让你觉得很亲切最后祝看到
  • 比如,有的孩子考空姐,身高必须过160cm,矮1cm,孩子都会和梦想失之交臂,这就是身高的重要性。那么,爸妈就可以尝试通过后天的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身高的增高,让
  • 大姜:我啊 不止24呢 30了呢大乐:啊 难以置信大学刚毕业,能和在读小学的璇屁仙很聊得来去年快满30岁之前,秋游认得这位大乐小朋友她也和我很聊得来的感觉,过一
  • 龟龟皮肤敏感的时候用这个也没有问题[求饶]9、 谷雨 仙人掌水乳+送面膜4片!#新力金融 sh600318[股票]##文山电力 sh600995[股票]##拓
  • 大学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都卡不到这类菜品的画风,都是火锅串串加日料是标配,工作后的饭局都是这个画风了,接触的也不都是同龄人了,职场上什么年龄段的甲方乙方都有,所
  • 感谢陪伴~️嗨,我是刚出生细莫宝宝,我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害羞][害羞][害羞]---小坚果,因为我的妈妈在孕前吃红糖坚果茶,才有了我‼️而整个孕期都吃营养坚果
  • Skat, sover du? Kan du hvile i morgen? Jeg savnede dig så meget i dag. Du tager
  • 直播中,成都市纪委监委机关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成都中院、成都市纪委监委驻成都中院有关负责同志,将以“转作风改作风提质效,厚德崇法为民重落实”为主题展开互动交流,权
  • ps. 画古典画真的太难了…这两朵花画了我一个多小时…真画出来了三万以下绝对不卖[微笑] #肖战[超话]# 是肖战的味道,少年感雪松,清新与温暖兼具,同时还带着
  • 对于男人来说,车既是交通工具,还是是男人的知己,男人的大玩具,更是男人的私密空间,的确如此,当下班回到地下车库,静静听一段音乐,吸一支烟,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或者
  • 2015也是在五大方面十分了得的人,叫做张益俊,虽然是三人知名度较低的,但是与张静的经历是十分相似的,从舞蹈转行到演艺圈的动作指导,然后又转行当演员,虽然在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