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广州人为何怀念过去的深夜大排档?美食评论家庄臣说,就是因为食客能看见师傅在眼前做菜,烈火烹油,做完端来就吃,有种镬气。所谓镬气,有时候也称作锅气,首先是指有热度,菜肴出锅热气弥漫,让人眼睛发亮;再有就是菜肴色相好,油色清亮,芡汁透明如琉璃;同时菜品还要香气四溢。

广大排档入室经营后,如果仍然要保持镬气,除了厨子的功力之外,还要看餐馆的管理,即出锅装盘之后,服务员是否能够迅速上菜。和当地的一位美食摄影师张张无忌聊天,他就说道,广州“老饕”一进餐馆,先要打量一下厨房和餐桌的距离。如果还要上上下下,进出电梯,那么也就心里有数,这家饭菜会镬气尽失。“周星驰在《功夫》里有句台词,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说是‘天下美食唯热不破’。粤菜小炒一定要趁热来吃。”

最能体现镬气的宵夜品类,粤式小炒算是其中一种。其中又以干炒牛河为代表。另外一个便是啫啫煲。“啫”字本读zhě,在粤地则读为juē。它是指当食材放于瓦煲后,经过极高温的烧焗,瓦汤汁不断快速蒸发而发出“嗞嗞”声。仅仅看名字,其中饱含的镬气便已经跃然纸上。

干炒牛河是块试金石

于平凡处见真章。干炒牛河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餐厅的采购、厨师的技法、服务员与厨房的配合,乃至餐厅对菜品的坚持都浓缩在这一盘中。

完美的干炒牛河是从有讲究的选材用料开始的。牛肉要选择牛里脊肉,去掉筋膜,然后横纹切,保证每片厚薄一致,又不能太薄。可以用蛋清腌制提高滑嫩度,但放嫩肉粉的结果就是矫揉造作的嫩,没有任何牛肉味道。粉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手工制作的沙河粉,最早因沙河镇出产而得名。它是用米浆混合山泉水,但这种米粉只能保存两到三天,在广州据说是在一家叫沙河粉村的餐厅才能吃到师傅现做,而那里很遗憾没有宵夜。所以基本上所有餐厅只能用机器制作的河粉,采购者需要判断是否天然加工,没有添加物。另外就是芽菜,一定要当天新鲜,口感才水灵灵地脆爽。正宗的一盘干炒牛河里,配料是芽菜和韭黄,额外加了鸡蛋的则属于胡乱发挥了。

为我介绍完这些原料,老字号“胜记”餐厅的总厨欧永雄便让一位年轻的师傅演示做法。牛肉先要下锅拉油。“拉到六成熟,让汁水仍然锁在牛肉里。炒完河粉后,牛肉再回锅,增加两分熟。”河粉放下去后,则要考验师傅“颠勺”和翻炒的技巧,尤其是加了豉油,更是一刻都不能停。我的观察是,“颠勺”多过于翻炒,这样食材能够同时腾起落下,均匀加热,起落瞬间功夫,豉油与河粉充分混合,变得棕黑油亮起来。“当厨师,胳膊上是有点力气的。”欧永雄说。“胜记”厨房用的是一尺五的双耳铁锅,5斤重。炒个河粉下来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全程猛火再加“颠勺”,小师傅已经满头是汗。“这算是粤式小炒的基本功。”

“胜记”的厨房是明厨,离餐桌不过咫尺,上菜都要求一分钟内端到客人面前。我在北京茶餐厅吃到的干炒牛河是油汪汪地趴在盘子里,吃完后盘子里的油足可以再炒一盘牛河。这盘牛河则是符合“干身”标准的典范,没有多余的油和豉油存在碟中,这便是“炒”的功夫到家。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火爆的大排档,“胜记”一直保持着大排档时期经典菜肴的制作水准,牢牢抓住了老主顾的胃和心。

另外一家位于番禺的“大哥”茶餐厅,我是慕干炒牛河之名而专门前往。去了才知道餐厅已经把小炒类别的菜,全部放到对面后开张的“佬佬”餐厅。它家干炒牛河的特点是“黑色”,连菜单都要在旁边标注“很黑色”,提醒食客谨慎下单。

餐厅老板荣吴卉棠,别人也叫“荣太”,从小生长在广州老城区“西关”,后来到香港发展,又随丈夫一起回到番禺定居。她告诉我,乌黑的色泽并不是因为用了老抽,那样炒出来发酸焦苦。她的方法是先将白糖熬成焦糖,再加入生抽豉油提色。如此方法炒出来的牛河即刻上桌,热气腾腾中有种糖香。荣太说她记忆中大排档的干炒牛河出锅时,就是透着一股焦糖般甜蜜的气息。她想强化记忆中的味道,于是有了这款牛河。

啫啫煲的魔力

在广州宵夜时点过几次啫啫煲,每次都会让场面热烈起来:服务员一面小跑着端着还在冒白烟的煲仔来到桌前,一面喊着“让一让,小心烫”。揭开盖子的一瞬间,猛然涌出一股食材与酱汁混合加热的浓郁香气,伴随着“嗞嗞”的响声,那些食材在还没消散的热力中微微地颤动着。然后是几人齐动手,伸出筷子翻搅一番,让酱料充分混合。待到食物入口,味蕾便一下受到那炙热醇厚的刺激完全打开。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呷一口冰啤酒,吃一口啫啫煲,最后就是那些蒜头干葱也不想放过。

这道自带气场的啫啫煲据说诞生于大排档刚刚兴起的80年代。为了能够留住客人,有厨师把北方炒菜加水焖煮以浓缩菜香的特色,和粤式小炒的急火快炒结合,想出了啫啫煲的点子。是谁首创无从考证,但一家名叫惠食佳的餐厅做得最为出色便没有争议。惠食佳旗下有一家专门做啫啫煲的餐厅“啫八”餐厅,将这项啫啫煲的技艺发扬光大。

惠食佳的餐桌区域正对着开放厨房,一个师傅对应一个炉灶,一个瓦煲,整个烹饪过程便如同一场精彩的表演呈现眼前。制作啫啫煲就是将瓦煲烧热下油,将生鲜食材直接放进去炒制,砂锅的储热能力强,能瞬间将食材表面逼熟,快速锁住水分,再配以葱姜蒜和各种酱汁爆香,盖上锅盖淋少许米酒。火苗“嗖”一下蹿起来,啫啫煲便大功告成。

别看流程简单,但有不少掌握火候时间的学问。比如,质地越小越细嫩的食材越要文武火,蚝烙这一类要做到底香脆而表面滑嫩,只有小火,水分大的像是蔬菜一类就要开大火。啫胖头鱼嘴要慢慢来,啫大肠速度则要快,10秒钟即可。啫的程度还有视客人坐的远近程度而定。客人坐得近,那么啫到八成熟走到客人跟前刚好;如果远的话,则要五成熟就关火。

“做好这道菜一定要舍得扔煲。”惠食佳的市场部总监告诉我。下面是猛烈大火,上面是生冷食材,一冷一热地两面夹击,对瓦煲的杀伤力极大。惠食佳的瓦煲都是一次性的,还要用铁丝箍紧,以防裂掉。他们还专门做了改良,把底面做得宽些,煲身矮些,这可让每一样食材都充分接触煲底受热。

之前在别处吃的不过是鳝片、肥肠、田鸡之类脆嫩的食材,只觉得啫啫煲和它们配搭才相得益彰。在惠食佳这里,则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最精彩的一道莫过于啫啫木瓜。软烂香甜的木瓜在咕嘟咕嘟翻滚的红糖浆里更加明艳动人,临关火前撒上一把柑橘皮丝又在醇厚中增加一缕清香。再配上惠食佳特制的姜撞奶冰淇淋,冷热交融,甜涩相织,心中便对此创意赞叹不已。啫啫煲就仿佛一个魔法宝盒,打开、关上再打开,平常食材便幻化成意想不到的珍馐美味。

《广州宵夜关键词:镬气》文 | 丘濂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美国自称抗疫全球第一#【深度解析美国为何能成为“全球抗疫第一”】美国媒体彭博社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抗疫韧性榜单”,把美国排在了第一名,成为全球抗疫最好的国家。细究“排名”背后,靠的是彭博社“偷梁换柱”。美国的“全球抗疫第一”来自于以往排名中最为关键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等要素被删掉,引入“重新开放度”等作为新的排名因素,将“正常化”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并将执行封锁和出入境防疫管理政策视为负面因素。 https://t.cn/A6fHLG2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线上寻味“食”运亨通 大健康园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6月26日,集合了当地的网红达人,坐落在山西榆次的保罗(太原)大健康产业园牵头发起“保罗寻味记”线上“食
  • 高光Time‼TiNACON日抛の上新时刻云端遐想/花椰灰/桃酥棕/蓝莓黑/蓝可乐黑这一众新品华丽来袭 我直接挑花眼啦少女心爆棚的神仙颜值 给你一整个夏天的美一
  • 千万别得罪女人,不然让你熬过了冬天,也能让你冻死在春天……[偷笑][偷笑][偷笑]#养森总代依梦13408615755##艾米粒养巢包##妇女节# 嗨团✅✅朵拉
  • 每股收益:0.03元每股净资产:5.42元机构持股比例(%):51.30机构持股市值(元):18.79亿机构持股数量(股):2.91亿总市值:51亿7、东旭蓝天
  • #健康养生# 节段型白癜风怎么护理呢? 首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冒,发烧,扁桃体炎。 二、做到饮食相关事宜进行合理,避免贪嘴。不要吃一个部
  • #日本伊东# #伊东观光# #伊豆半岛[超话]# #日本旅行[超话]#2022.7.25.晚20:00 今晚含li量很大的一期,意思就是单价偏高的一期哈哈哈,但
  • 《每个日子,都有生命的礼物》黑玛亚 著黑玛亚,追求将时尚精神化,是中国第一位从美学的高度系统阐述时尚的美学专家,是拥有国际化视角的形象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品味传
  • 我们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但不可以困在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里 ——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福斯特·莱士 ​​愿风裁取每一粒微尘,愿灵魂抵达记忆的
  • 拥有茶壶一样的“大肚量”不和小人纠缠,不汲汲于小事,就是在善待自己。这条路,确实需要用一辈子去修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高度,用一次又一次的封神战绩去检验自己的投资
  • 4、你看这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4、你看这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
  • 今日主题:党支部活动——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可爱]闺蜜问我事儿时候,我们畅聊起在顺义上学三年都没去过一次,今天却去了[嘻嘻]上午、活动结束后均已骑行方式完成
  • 学者叶祝弟认为:“傅亦衔几度造访的河湾,这个未被张炜命名的地方,表面上看是闲暇之余的修身养性之地,背后可以上溯到以陶渊明的桃花源为代表的复杂文化系统,其实也是现
  • [允悲]作图的那位我可不是从你那里存的图,不过你技术不错,可惜了,sj我VB的人可以转告她。改玩欧美圈了就退出江湖了,要不是为了俊俊都不爱回来玩,现在的粉圈在我
  • (来源:渝中文旅)#大田湾体育场预计国庆开放# 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对重庆人而言,不仅是一座体育场,还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凝聚点,更是一种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
  • 2018年,燎原村在立地条件好的月桂村流转50亩土地,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全县第一个“飞地”种植基地,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见效的良好开局。”村党支部书记徐龙仿说
  • 陈盈洁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也让黑道老大刮目相看,也从陈盈洁身上看到了一个明星艺人的气节,黑道老大也向蔡头他们道了歉,顺便还把蔡头他们的账也结了。 不过节
  • 比福缘居&金猪的豆腐更碎,所以吃起来也相对更油一点,介意的可以不点,但是我是很喜欢的。本来想吃笋的,但是因为不是应季菜被老板娘劝退了,换成了这一道。
  • 百合腰豆炒脆骨百合、腰豆搭配藕片、鸡脆骨的做法并不多见,几种食材都突出一个“脆脆”的口感,且鸡脆骨提前腌制后,加其它原调料简单翻炒即可出锅,上菜速度很快。天方快
  • -☑️原切雪花肥牛糟粕醋火锅里的必点,每一块肉都超大,涮几秒就可以吃啦,入口即化!现场撕开,忍不住直流口水-☑️田园拼盘有四种蔬菜混在一起,可以解决每样都想尝尝
  • 此病中老年女性多见,多以双眼睑痉挛为首发症状,后续发展至口周面部,严重的话会出现睁眼困难,吞咽困难等。(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宝华)#健康# 梅杰综合征与面肌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