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这座新城,不搞工业“做慢功”,这番“蛰伏”为了啥?】

7月17日,烟台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核突破,两带提升,三环支撑,三港协同,五城驱动”的“12335”建设思路。作为烟台“1+233”工作体系和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的重要组成板块,也是“五城驱动”中最有条件率先突破、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板块,开发区八角湾新城的建设正是烟台打造属于自己的科技引擎的深度筹谋。

“八角湾新城的建设,将跳出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思维定势,不再是简单地承接产业溢出,而是更多地承接创新要素溢出。”推进服务中心副主任江荣说,新城将通过为区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要素支撑,以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八角湾新城将成为烟台谋求创新动能变革的“大脑”,进而支撑起烟台进入新时代后的一系列变革。

眼下,在这块1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个科研院所加速集聚,一批批高端人才加速引进,一个个配套项目全力推进,一个个产业项目酝酿孵化……“创新之区、人才之城、会展之滨、活力之湾”的蓝图日益清晰,一个集人才培育、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学术交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溢出效应正加速释放。

日前,记者走进八角湾新城,走进这片孕育着活力与潜力的发展新蓝海,探访八角湾的新未来,感受这里蓬勃的发展脉动。

拉开建设大框架

科教协同创新格局业已成型

10月27日上午,记者驱车走进位于八角湾新城内的烟大科教园区项目现场,入耳的是50多台机械设备此起彼伏的轰鸣声,眼前是400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扑面而来的是澎湃发展的热浪。

作为八角湾新城重点引进的载体平台,烟大科教园区以烟台大学本部为依托,围绕烟台开发区产业格局,布局化学化工、生物食品、海洋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群,是烟台开发区加强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契合度,共谋产教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不只有烟大科教园区。承载着“创新驱动”的使命,八角湾新城已经成为“创新要素”的集合地:

10月29日,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开工建设。基地规划分批开办近海工程、城市规划、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专业学科,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学科共建,积极培育和申报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首个落户的项目烟台哈工程研究院于2018年10月率先开工,已于2020年9月11日正式启用。院区以“大海工”为主要专业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围绕烟台市建设海洋强市、中国东方航天港及“百箱工程”重大项目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努力打造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创新平台。

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创新中心是八角湾新城内引进的第一所以特色农业为主题的科研院所,主要布局特色果蔬、葡萄与葡萄酒技术研发中心、蔬菜检测中心等板块,组建“三个100”人才创新团队,全面提升胶东半岛农业科技含金量。

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以中科院兰化所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搭建公共研发平台、研究中心,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等,重点开展高端装备润滑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全力支撑烟台市先进材料与资源化学领域科技创新。

……

“目前,新城内已有1个项目投用,13个项目在建,6个项目正在筹备中。”江荣说,眼下,八角湾新城已经形成了建成投用一个,开工建设一批,筹备落地一批的“三个一”良好发展态势,总建筑面积超2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200亿元的大开发大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记者了解到,新城内已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中科院兰化所、烟台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华为、慧科教育等一批多元化、高水平的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全国首个核电核岛领域计量测试中心、全省首批省实验室、全省首家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产学研一体化科教协同创新格局快速成型,形成了带动全区、辐射全市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高端人才集聚区。

瞄准未来布局现在

创新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同频共振的,是正在加速释放的科技创新溢出效应。

走进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智慧化生产车间,生产线上一袋封口不严密的产品被“挑选”出来,整个过程全部由生产线自动完成。

支撑这种自动分拣实现的,是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基于华为云企业人工智能服务为新时代打造的智能质量检测系统。

“我们生产的产品有近百种,工厂自动化程度高,但质检方面仍然依赖人工,特别是在粉剂类产品的封盒袋数检测和封口夹粉检测两个场景上,一直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CIO焦玉玺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时代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可能。“依托华为云技术,我们为新时代打造了智能质检检测系统。”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系统投用后,解决了现有人工抽检率低、实时性低、可靠性低的问题,抽检准确率和效率显著提升,每条产线100%无遗漏检测,检测时间达到毫秒级,实现全自动无人质检。”焦玉玺介绍说。

像新时代健康这样受益的企业还有很多。入驻八角湾新城一年多来,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经与烟台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开展联合创新26项,带动企业自发投入资金5800余万元,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十大行业,实现了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项目被华为总部评为2020年度“标杆案例”奖。

在烟台开发区、在烟台,每天都有大量的创新实践在发生,这种创新的溢出效应还在持续显现。

以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为例,这是新城引进的第一所“211”高校合作项目,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

目前,该研究院已经引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个,达成校企合作项目49项,落地校企联合实验室8个;探索建立的“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入选首批自贸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

正在建设的国际科创中心定位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和加速载体,已经布局了八角湾实验室装备与材料研究中心、小分子药中试基地、省产研院烟台分院、北京绿圃孵化项目加速器等4个项目。

“新阶段的发展不能再依靠工业项目拉动税收、创造GDP来实现,而必须要搞科研,这就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目前,新城建设产生的实际效益可能并不明显,但是我们更看重未来。”谈及新城“蛰伏”的背后,江荣如是说。

这一发展路径,正是烟台开发区对标苏州工业园,经过通盘考量后划定的。“瞄准创新的苏州工业园在十多年前就布局了大量的创新型、初创型的小萝卜头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井喷,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这里集聚,上市企业已有48家。”江荣介绍说。

锚定先进地区,八角湾新城的未来也值得期待。眼下,这里还是马不停蹄的建设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载体平台以及其辐射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定当带来无穷无尽的放大效应。

举全区之力推进

释放湾区无限能量

八角湾新城是烟台破题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浓度的关键布局。这样的初衷也奠定了新城建设的重心:不落户产业项目,而要为高端人才提供高品质宜业宜居的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行走在八角湾新城,从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到产业文化中心·城市之窗,从威斯汀酒店群到八角河公园,所到之处都是繁忙的建设场景,勾勒起的正是新城日益清晰的未来。

这未来,藏在建设者的日夜劳动中,更藏在烟台开发区举全区之力的推进中。

烟台开发区成立了八角湾新城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任组长,分管人才、建设和教育工作的工委管委领导任副组长。为确保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开发区完善实施了“三重”工作“10+1”调度推进机制。八角湾新城作为开发区的“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过程中实行“10+1”调度推进机制,成立八角湾新城工作专班,以专班推进工作,坚持“一个周一调度、一个月一督导、两个月一集中汇报、三个月一现场观摩”。在建设过程中实行挂图作战机制,积极对上反映遇到的难题。中科院兰化所在建设过程中遭遇资金瓶颈,就是依托挂图作战平台在一个月内解决了1.36亿元的建设资金。

从机构设置到机制保障,烟台开发区举全区之力护航八角湾新城的建设。也正是这样的保驾护航,让这一湾区的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在科研机构、项目的落地转化上,八角湾新城也很有一套。瞄准央企、知名上市公司、五百强企业,加大招引力度,采取产业与地块联动开发、PPP项目融资等模式建设科教园区、双创基地、人才社区,打造精品湾区。采取“园区+公司”的模式,组建双招双引平台公司,用于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PPP项目建设和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

如何提升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八角湾新城也有着充分考量。接下来,八角湾新城将按照“国际一流、国内最好”标准,筹划启动八角湾国际医院、八角湾体育公园、东岛咀海岸公园“三大民生引领工程”建设,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达的交通路网,真正打造成为面向未来的城市精品。

未来已来。随着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区、会展文旅区三大板块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不久的将来,这片湾区定能释放令人震惊的巨大能量。

来源:烟台日报

#南昌市“百场校招”活动启动#
10月23日,南昌市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百场校招”活动启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红军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钟志生、陈德勤、王水平、刘光华、肖志华、江明成,部分驻昌高校负责同志,市长万广明,市委副书记钱昀出席。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余正琨主持启动仪式。市领导胡晓海、王万征、梅峰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出席。

驻昌高校负责人代表、优秀大学毕业生代表、驻昌企业代表分别在启动仪式上发言,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负责同志通过视频汇报人才工作、推介发展环境,并介绍分会场情况。

此次活动旨在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良好平台、实现供需对接。活动采取“1+3”联动模式,分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主会场和高新区江西师范大学、经开区东华理工大学、小蓝经开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3个分会场,进场企业达530家,现场提供就业岗位32000余个。活动还采取“云直播”方式对现场情况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在招聘方式上实行线上线下同时招聘。

自古以来,南昌就是一座聚才、兴才、爱才的人文荟萃之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更涌现了徐孺子、王安石、王勃、朱熹、王阳明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名人。近年来,南昌传承崇尚人才的优良传统,秉承用事业留人、用环境留人、用机遇留人的理念,以强烈的人才意识、鲜明的用才导向、良好的成才环境,努力让南昌这座天下英雄城成为各路英才施展抱负、大显身手的城市。截至去年,全市人才总量达160多万人,安排人才发展经费上百亿元,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和企事业单位选择南昌、落户南昌、扎根南昌。

追梦何必北上广,英雄城里正当时。当前,南昌正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的目标要求,主动对标一流、自我加压奋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素质人才是不可替代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同时也为广大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绝佳沃土。

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南昌正逐步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重要地区。南昌是四面逢源唯一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闽东南三角区三个地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江西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把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摆在全省战略层面,强调要充分发挥南昌核心引领作用。全市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力建设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米字型”高铁网,与沿海发达地区加速融合,打造“1小时高铁经济圈”和北上广深“4小时交通圈”。综合实力、战略机遇、独特优势叠加的南昌已成为各类人才大展宏图的优选之地。

产业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南昌致力于用产业留人育人成就人,始终把加快产业发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已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4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一百余家,江铃集团成为千亿企业,各类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全省80%以上的省级金融机构汇聚南昌。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刚刚在南昌闭幕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南昌世界级VR产业中心加速形成,国产C919大飞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均为“南昌制造”,“新经济”成为全市发展新引擎,涌现了一批市场潜力大、成长速度快的新兴服务业企业。这充分彰显南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平台。

全市山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拥有“一江三河串十湖”的发达水系网络,城市绿化率超43%,梅岭素有“小庐山”之称,空气质量连续六年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被誉为“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瑶湖、艾溪湖、象湖、青山湖、九龙湖、赣江等星罗密布,城市绿道、“邮票绿地”等随处可见,城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体风貌日渐显现。“一江两岸”灯光秀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滕王阁、秋水广场等地游人如织。如今的南昌,可以说是城市即风景,满眼皆风光,充满生机活力,成为广大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理想家园。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聚集了全省最优质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各级各类学校近千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46%,60多家大型医院为市民就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城市大脑”正式上线运行,在全国首创政务服务“百事通”,企业群众“网上办、就近办”成为新常态;遍地开花的商业综合体,一站式享受吃、喝、玩、乐、购,社区邻里中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独具特色的“雪亮工程”和“智慧平安小区”,使南昌成为极具安全感的城市;越织越密的高铁和公路交通网络,以及相继开通的地铁线路,逐渐成型的“城市三环”快速路网,将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生活在南昌、扎根在南昌,会让大家感受到越来越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南昌正倾尽一座城市的热情与力量,拿出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尊重创业者、褒奖奋斗者,让人才成为倍受推崇的“耀眼明星”。南昌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先后推出人才22条和人才10条政策,每年集中征集12万个以上的优质就业岗位,重点开发国有企事业、优秀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优质岗位,常态化开展月度招聘会,安排百亿元人才发展经费,构建了资金补助住房、医疗服务、子女就学、配偶安置、创业帮扶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实行人才政策“一键兑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双创“一帮到底”、人才服务“一码供给”,全力打造快捷高效“全链条”服务,让大学毕业生来南昌落户有奖励、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购房有实惠,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当前的南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成就人才。

【双创活动周∣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奔腾,英才各路汇集,绿城大地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汇聚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花落”中部地区城市的郑州,迎来高光时刻!一场创意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令万众瞩目聚焦于“出彩中原龙子湖”。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城大地上“重彩”连连: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接连挂牌后,总部确定入驻郑州中原科技城智慧岛的河南省第三家省级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国家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创黄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河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成功跻身全国20强。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营造最优创新生态。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郑州正为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波澜起
  进入10月,在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的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白沙工厂里一直人机并行,运转未停。
  “攻克了‘减速器+电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解决了智能机器人‘中国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生产的城市管养机器人、智能巡检安防机器人和智能代步车的订单不断。”中原动力CEO林杰深有体会:“看准创新,一定能赢!”

  如何让创新的春风吹拂,令绿城勃发生机?
  郑州拿出了:孵化、真金、舞台“三板斧”!
  近年,郑州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提升载体孵化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的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
  北斗孵化器仅是一个缩影,在郑州各类孵化载体如雨后春笋。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5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
  同时,在形成孵化载体的过程中,郑州也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构建起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众创空间达到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8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业横空出世;中悦科技、飞轮威尔等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递次涌现。同时,孵化载体的“高质量”,还让郑州进了“国家队”。
  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6月,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郑州市学校国家级平台建设新突破。
  2020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段写进第十二次郑州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明确标识出郑州面向未来投掷目标的发力点。
  用“真金”,看“真心”。
  2020年度,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第2位。

  2020年度新增入孵企业(团队)232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262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量4483件,获得投资企业数497个,共获得融资资金6.04亿元。
  收获是付出的“果实”。仅在2020年,郑州市就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刚刚过去的9月,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郑创汇”,而令郑州再上“热搜”。
  为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自2015年起,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连办7年,赛目过万,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
  除此之外,郑州还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创新“生态”环境,使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快马加鞭。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各路英才聚绿城
  新近,郑州又迎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项目。
  他们中包括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涛领衔的低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领衔的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院、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及印前处理工作站、智能无线光通信项目、功能性CVD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中心、Hawkeye视频芯片项目等6家人才团队项目。

  广纳人才的视野投向全球,收揽才俊的手臂伸向世界,郑州牵住“人才”带动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人才强,城市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国家人才高地。打好人才“王牌”,已然成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必有之选。
  靠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3.0版的郑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给予了充分的诠释。
  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拿出城市东部的“黄金”地块64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依托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平台优势和辖区23所高校50万高等人才基础优势,围绕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省内外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大院名所、创新团队等创新要素,和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智联网数据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的快马加鞭,一批批科创人才向郑州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不久前举行的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30个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中原科技城。
  此次签约后,中原科技城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统计显示,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中原科技城以“一城”之力已引进项目达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
  郑州人才集聚平台作用愈加明显。以中原科技城为重点,省市区三级联动、“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人才引进大平台出炉。
  在二七区,“人才+平台”互动孵化,“产业+技能”搭建基地,依托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马寨产业集聚区科创中心、双创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建设,量身定制人才引育“菜单”;
  在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集聚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00名精英骨干人才,引培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在上街区,通过开展产学研对接、“双招双引”及“百千万”工程,引导企业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技术合作等方式,丰富引才引智渠道。
  引来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成就人才。郑州铆足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启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优质生态,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打开手机‘郑好办’APP,来郑如何落户、子女如何上学、住房就医如何保障……只要进入人才‘一件事’专区,就能线上办理补贴、认定、奖励、服务等各种事项。”第三批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创远科技团队带头人赵章红感叹,这些便捷的保障措施,让来郑人才感到贴心,能够专心研创。
  创新绘重彩,英才树砥柱。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与“努力”是乘法倍增效应。
  郑州,蓄势储能,高质量发展勇攀高峰。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深知我自己的笔下贫瘠,大概描摹不出他们的万分之一,如果你能因为这些文字更喜欢他一些,我很开心。如果你跟我还有文字之外的共鸣,那我还要再多说一句感谢。
  • 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回应学生毕设代做事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暂停两学生毕设答辩#昨天可能是有点充实,忘了更新……上午火急火燎
  • 玩:渔人码头、华盖路步行街、七星岩、鼎湖山吃:楠哥带我去吃了一家在城中村巷子里没有名字的粥铺,还是问了路人找到的[允悲]人超多,粥超好吃又超大一碗,点了牛肉猪肝
  • 长期旅行推荐:Usim store团体旅行推荐:WIFI Dosirak1日免费推荐:SK电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租赁网络的其他信息,请关注 @ DiscoverS
  • 宝宝喝了不上火,Spring Sheep给我满分安全感给宝贝转奶的时候可把我惆怅的不轻,试了几款奶粉都有上火的问题,还好后来发现了这款Spring Sheep婴
  • P2————专业1.是正规的,有资格开展脱毛项目的医疗美容机构脱毛看似简单,但其实准入门槛是很高的,可不是刮一刮打一打就行。我自己也做过私密脱毛,流程就是备皮-
  • 如在南京,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了医疗救护车,并救助了500 余名伤兵,掩埋队则掩埋遗体700 多具。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中国红十字会决定从会费中凑出大
  • 关于星星陪我开心画图到深夜我真的会乐死xx已经迷迷糊糊啦我让他去睡觉 xx说不能睡觉我问xx为什么不能睡觉xx断断续续的说要陪宝宝去卫生间……然后过了一会沉默许
  • 这个长年扎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一线、民警平均年龄仅29岁的基层单位,它的优秀“密码”是什么?梁婕妤主动克服双警家庭困难,将双胞胎女儿托付给家里老人照看,主动带队进
  • 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我的不能发你告诉我哪个可以不就行了避重就轻在这恶心谁呢,我就不相信全国这么多城市你杰西卡都不能发?杰西卡这波操作真的让我很费解……追完
  • “其实学校有班车送学生去火车站的,上午、下午各有几班,只不过我错过了,没有约上。他索性起床开始整理行李,并且再次确认了路线——他的公司宿舍在平凉路2325号,在
  • 毕竟,我一直以为,其实我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生活碎片才是我通向快乐星球的秘密通道啊哈哈[doge]附一张前年在厦门的图 球球了 让我瘦吧 我真的会谢。but这些搁
  • 我使用完第二天泛红过敏的情况就改善了很多,坚持用了一段时间,我感觉痘印也淡了不少,亲测对皮肤维稳修护真的很管用,不愧是院线护肤品牌,就是专业!它真的就像灭火器一
  • 我的幸福不多,爱情于我无补,但爱情有其崇高之处,使我的生活既甜蜜,又轻松,因为我常听得背后有人把话儿吐:“上帝啊,你有什么高贵之处使人们的心儿如此秀美玲珑?”出
  • #时事满谈# 那如果是突发的bug,瑞幸应该说明是怎么出现的错误,后续如何避免发生类似问题,至于处置于处理所谓的“异常订单”应该按订单发货,因为用户没有错,如此
  • 线路二:盖揽川河度假游 川河盖—黑洞河峡谷—千丘梯田—婆婆山生态旅游地 川河盖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被誉为“悬在云端的花园”平均海拔1200米,全年平均气温1
  • 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件事过去仅仅半个月后,李小龙就突然暴毙在了红颜知己丁佩的家里,一代功夫巨星的陨落,关于他的死亡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但没想到与成龙拍的片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超话]#[微风]#书香满凌##武职端午大秀##端午我在武职赏汉秀# 【今日推荐《愿所有遗憾都是成全》】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一个人、一棵树、一片
  • 不认同的地方在于,很多记录在他册正史中的「灵验」的故事没有考证,甚至不提一字,这就有点不客观了。当他的知觉跟至尊的知觉吻合时,这种不自然的重复生老病死的生活即能
  • ”周家成说,虽然此前有4000多米的高原科考经验,但到了这个高度,每增加几百米,生理感觉就会很不一样。”农忙时节,休息时她在田间地头讲述丰收的喜悦;外出打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