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
【“学术预设”与 “摆事实讲道理”】
“完全从‘预设’出发”
2022年7月23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林超民教授的大作 《云南与内地:和谐共融的整体(代主持人语)》,批评了拙作之中文繁体版《流动的疆域》。林超民教授指出:

杨斌的研究,就是先有一个“学术预设”:“一个原本不是属于某国的区域及居民,一个原本不是属于某国尔后成为某国的边疆(领土),其中必然经历此国之占领(无论暴力的还是和平的方式)和行政管辖,从而经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剧烈变化(可以大略理解为同化),而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此区域居民身份认同的转变。”他先有了这个“学术预设”,然后再把云南的历史资料剪裁得适合这个预设。资料的取舍、学术的论证,完全从“预设”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

分析林超民教授的这段话,里面有两个批评:一是批评笔者有某个学术预设;二是批评笔者裁剪云南的历史资料来适合这个预设:“资料的取舍、学术的论证,完全从“预设”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 笔者针对这两点一一加以辨析。

第一,学术研究需不需要一个预设或假设?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以自然科学最普通最基本的方法而言,第一步是观察某一类现象;第二步通过逻辑推理总结出某个“规则”;第三部将这个“规则”应用或解释新的现象;如果解释得通,那么,这个“规则”就成为某种规律或者原理被大家所接受;如果解释不通,那么必须回过头来修正这个“规则”;第四步就是重复上述步骤,接受新发现的现象之挑战。在这四个步骤当中,所谓的“规则”就是“预设”。人文社科科学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重复试验,但其研究采用的逻辑与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并无区别。导师会常常问学生,你的论点是什么?你怎么说明\阐述\证明它?这里的论点,其实就是学术预设。

不妨以安南为例来举个历史学的例子。为什么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一个学术论点,或者说学术预设。为什么它只是一个学术预设呢?因为或许有人会提出安南自秦汉以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在提出“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学术预设之后,我们便加以辨析和论证。首先,自秦始皇以来,中原王朝就派兵征服了安南地区(先不管这一区域的具体称呼变化),派军队驻守,设立郡县,派驻流官实行行政管辖,征收赋税劳役,建立学校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中央王朝对安南拥有的主权和实行的治权,因而,“安南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学术预设就得到了证明,从而从学术预设变成了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结论。这种经过证实、令人信服的结论,便带有真理性。

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安南自十世纪以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同样,我们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安南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自立为国,中央王朝不再派兵驻守,不再派官管辖。因此,安南虽然还在中国的宗藩世界里,但不能说安南在十世纪之后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学术预设可不可以修订改变?当然可以。这正是学术研究的魅力所在。科研人员在一开始提出的假设,不见得能够经得住新的现象的挑战,正如牛顿的经典力学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从而出现了量子力学。因此,学术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研究的过程逐渐被证明、修订乃至证伪。因此,林超民教授批评拙作:“按照这个‘预设’,历史资料被肆意剪裁,东拼西凑,面目全非,” 这大概以为学术预设不过就是一个断言罢了。

事实与道理
林超民进一步批评拙作说:“这种讲道理,摆事实的研究,只会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才能明白林超民教授的意思。林超民教授在文中介绍了方国瑜先生的教导:

方国瑜在谈到历史研究的方法时说过,研究历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摆事实讲道理”,另一种方法是“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先预设一个“道理”再将历史事实剪裁得适合这个道理,这是唯心史观。摆事实讲道理是依据事实,通过占有系统翔实的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寻求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只有唯物史观才能揭示历史的真实,发现历史的规律。

“摆事实讲道理”和“讲道理摆事实”,不过是方国瑜先生在分享他的治学经验,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给大家听。其实,“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为何?原因很简单,因为现象是无穷尽的,单用枚举法(摆事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已经掌握的事实(已知的现象)通过科学的逻辑与方法总结出某个道理(原理);这样的道理,不但总揽现有的事实,而且往往可以预见事实(将来发现的新现象)。

从刚才介绍的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看,其实“摆事实讲道理”和“讲道理摆事实”都是科学研究中必要的来回反复,也就是从一般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学术预设(观点、原理)要经得起事实(现象,特别是新发现的现象)的挑战(这就是所谓摆事实讲道理);而新发现的现象也首先会用既有的道理(原理)来解释;如果解释得通,原来的道理没问题;如果解释不通,那么就需要对原来的道理加以修订(这就是所谓讲道理摆事实)。这是一个可以多次、乃至无限重复的过程。在科学研究当中,事实有新旧,有已经注意到的,也有尚未注意到的,还有尚未发生的;道理也是如此,有已经抽象出来的、被人们接受的,也有尚未被抽象出来的,当然还有曾经被人以为金科玉律的“陈词滥调”。

在历史研究当中,先占有资料,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然后根据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提出一个论点(学术预设),而后进一步以科学的逻辑加以推导、阐述或证明。如果论点不对,便修订原来的学术预设而成为新的学术预设。这个过程,一般在学术研究的物质化成果——专著或论文——当中不予记录而已。但每个学者,必然会有这样的经历。

“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
林超民教授还批评了笔者对中文文献的解析。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便是留下了天文数字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仅是关于中国历代王朝的, 还有关于边疆和四夷的,甚至还有关于异邦外国的。这些文字记录,当然带着统治精英的阶级和文化立场。这个判断,笔者以为,每个历史学者都应该接受吧?

正因为如此,笔者指出,在阅读记载云南或者外国的中文文献时,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辨析中国中心论的色彩。林超民教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

对于历史文献中,云南诸族类与中夏的友好交往、向慕中夏文化、接受中夏文化,主动归附中夏的记录,杨斌则认为不过是“中国单方面的叙事,不能信以为真全盘接受”。他说,“在这些带有深刻文化和价值观印记的语言背后,读者们需要体察和同情边疆族群、社会与政权自身的活力和灵动。他们或不得已而为之,或因自身利益主动迎合,但不表示他们内心真正认同中国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

林超民教授的上述妙论,笔者不敢苟同。

林超民教授进一步批评说:
在杨斌看来,凡是有利于中华一统、凡有利于中华友善、凡有利于中华凝聚的历史记录,也就是不符合他的“学术预设”的文献资料,都要被裁剪掉。只能用那些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这样编排历史资料,不能说是严肃、认真、求实、谨慎的治学态度。

这样一顶大帽子,亏得林超民教授敢于举起来扣下去!这实在不得不让人以为,林超民教授的文章,的的确确是“非学术的关注”。但笔者还是斗胆请教林超民教授这位耕耘云南历史数十年的学者:《云南史料丛刊》十三卷中哪些是“反对中华一统、分裂中华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怎么产生的?应该作什么样的分析呢?

引用文献与注解
林超民教授一再批评笔者没有认真阅读云南文献,因而对云南历史一知半解。用林超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他(指笔者)连手中的石头的特质都没有弄清楚,就慌忙地投射出来,结果不是打到鸟,而是砸在自己的脚上。”近些年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俗语大家真是太熟悉了。

不妨介绍下拙作的引用文献和注释的情况,因为这是许多学者阅读学术著作首先要看的部分。

除了《云南史料丛刊》(主要是前三卷,其中包罗了数百种中文史料),拙作大致引用了中外文献(包括地方志、文集、论文、专著、合著等)396种,书目共21页(pp.317-338)。这个体量,在英文学术界的专著当中,属于一般水平。特别是考虑到拙作涉及的时空宏大,因此,拙作引用文献并不突出。诚惶诚恐之下,笔者推想:林超民教授、李大龙研究员和潘先林教授的著作(无论哪一本),其引用文献一定远远超出拙作了。特别是深耕云南历史数十年、熟稔云南文献的林超民教授,对西方学者关于云南的研究一定是如数家珍了,一定也有学术性的介绍和批评了。

关于拙作的注释,请参看下表(附图)。

拙作共分八章(包括序言和结论),共有1116个注释。笔者也藉此斗胆请教林超民教授、李大龙研究员和潘先林教授,诸位哪本著作的注释超出了拙作?
原创 杨观自在 云水山房一号

#凤阳新鲜事##凤阳凤画# 【凤阳凤画独特造型模式中的 观念性涵义及其文化价值】凤阳凤画是安徽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凤凰为主题的民间绘画种类。

凤阳凤画在历史上更倾向于民间神祇画的存在,神祇画是我国古人假想的宅门府邸的保护神,常见的有钟馗、天官、关公、各路神仙、菩萨等。与绘画艺术追求纯粹审美不同,在文字不普及的古代社会,神祇画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之外,还有适应民俗生活的功能性特征,起着精神寄托、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进而巩固国家统治地位的作用。这大概就是凤阳凤画可以连绵不绝,跨越朝代更迭传承至今的原由之一吧。凤阳凤画是综合了民俗、生活、理想的活态文化体系,与同属于皖北文化区域的灵璧钟馗画,天长天官画为同一类型,因此历史上有“皖北三绝”之称。

凤阳凤画是贫穷的凤阳艺人世代相传的艺术门类,究其造型模式的内涵无外乎是对远古图腾、生命、生殖、神话传说、帝王崇拜、帝乡情结的传承与体现。民间艺人总结的绘制口诀体现了凤阳凤画造型的独特之处,即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鹤腿、鸡爪、如意冠、山羊胡。

蛇头

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也代表着权力和威严。同时,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说文》中说:凤凰取了弯转自如的蛇做自己的颈,但到了明清时期凤凰造型构件中已没有了蛇的痕迹。凤阳凤画中的蛇头实际上包括了头、颈两部分。头部是前端带弯叉的扁卵形,与细长的颈部相连,这一段完全是蛇的摸样。如何使凤凰既具有蛇头的特征,又保有禽类的特点,凤阳的凤画艺人创造性的沿着颈部外端画上一排向后竖立的颈羽,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颈羽长峰突起,既有松软的飘忽感,又有整齐的流畅感,既柔软如羽状,又竖立有型,组成既有规律又参差不齐的五束,民间艺人称五顶峰。五顶峰使凤凰显得更有气势和威严。颈羽也有造型上的缺陷,只适合平面造型,否则会使凤凰呈现出鸟类特有的恐惧、发怒状。因而,凤阳凤画中的凤不管姿态如何,头颈部均采用侧面形象。头部与颈部要连成流畅的一体。脸部通常用暖色加重粉渲染,犹如京剧中花旦的脸部妆容,尽显女性的妩媚与柔和。事物的外在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出该事物的内在气质特点,蛇头的凤兼有禽鸟的灵活与蛇的威仪、神秘。表现出作为帝乡之凤的与众不同,体现出凤阳人对至高无上皇权的崇拜。

龟背

龟在民间被视为灵物,龟背“上隆像天,下平像地”,龟甲图案是星宿或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的象征,龟是最早的历书。加上龟能够通神,显贵,喻寿,在古人看来,国之兴亡,王者之疑虑,均可凭着龟的灵性,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解决。说凤凰之背取材于龟,表面原因是龟的背部隆起,体色较深,和古代人心目中的凤凰之背接近,深层因素是龟崇拜和凤凰崇拜的交融,是凤凰崇拜吸收了龟崇拜的因素。凤阳凤画中龟背的图案比其他地区凤凰背的图案要繁复的多。整个背部由两部分装饰构成,上部分面积较大,由连续性的圆弧线条组成,常称鱼鳞纹,下部分面积较小,分成两块流线型的装饰色块,以翎眼点缀,每部分的色彩都有深浅渐变。背部染好色之后,还有丝毛的工序,这样既可以加强禽类的特点,又与凤凰整体协调一致,不显太突兀。

九尾十八翅

都说“龙在头上变,凤在尾上分”,凤尾是凤凰身上最美丽的部位。其他地区的凤尾形式多样,条数不一,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根据画面或雕刻需要随意变化。但凤阳凤画凤的尾羽必须是九条,不能多也不能少。中间三条是主尾,长而飘逸,卷曲自如。两旁各三条次尾羽,形式变化比三条主尾羽少,长度也更短小些,颜色多是黑色或深色,使凤不管姿态多么变化,颜色多么繁复,整体形象都会显得沉稳、庄重。十八翅指的是每只凤翅由九只硬翅组成,左右双翅共十八只硬羽,称“十八翅”。众所周知民间美术中独特的造型特征、数字运用等都有特别的涵义,不仅仅是形式美的需要。凤阳凤画为什么必须是九尾十八翅,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1.明以前凤阳地区的文化主体为道家文化,《易经》以阳爻为九,代表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与凤凰的象征意义是相通的。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即数中的最大之数,与颈部的五顶峰形成“九五”之数。“九”为阳数最高位,“五”是阳数最中位,含“至尊中正”之意,表现出凤阳的凤凰之不同一般的高贵身份。3.老艺人们世代相传的原因是“九尾十八翅”代表着凤阳府当年管辖着九州十八县。这是凤阳人的荣誉与骄傲。

鹤腿

凤阳凤凰的腿采用的是仙鹤的腿部造型。仙鹤也是人们喜爱的吉祥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鹤是仙人的坐骑,有仙风道骨之神态,有君子的优雅气度。古人把鹤称为一品之尊的贵鸟,与凤凰一样,享有很高的声誉。凤凰之腿取于仙鹤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其一,超凡脱俗,具有高士的气质。其二,寿高望重,是长寿的象征。其三,高雅美德,具有君子雅士之风度。头顶如意高冠,长颈、长身、长尾的凤凰,再配以仙鹤的长腿,才能挺胸昂首气度不凡。

鸡爪

凤阳凤凰是鹤腿鸡爪,因为“鸡”与“吉”谐音的缘故,鸡在民间文化中也是生命力和生殖力的象征,代表着光明与吉祥,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称鸡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这样的品德与人们心目中凤凰的品德也是一致的。鸡爪表达了凤阳人向往红火幸福的生活愿望,也表达了“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群体思想。

如意冠

如意是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吉祥物,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凤阳凤凰的如意冠就是一种灵芝造型。凤阳人不但祈求凤凰带来富贵长寿,还可保家宅平安,无病无灾。所以凤阳民间有遇到嫁娶、乔迁、盖新房等喜庆时买张凤画悬挂家中,以示吉祥的风俗。

山羊胡

传统凤阳凤凰的下巴上有一绺飘逸的山羊胡非常有特点,别的地区都没有这个特征,凤阳凤凰的山羊胡代表的是孝道。传统文化认为羊是最孝顺的动物,小羊跪着吃奶,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通过祭祖而提倡孝道,其重要目的当是相信“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之古训,尊祖敬宗、孝敬父母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明太祖朱元璋尤其重视祭祀,曾说“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可能因为父母贫病早逝,在思念先人上比常人更甚。朱元璋乡情深厚,虽为皇帝,不忘根本,给了家乡很多恩惠与荣耀。虽然朱元璋的龙袍并未使凤阳变成“好地方”,依然是天灾加人祸,“十年倒有九年荒”,但淳朴的乡民却念念不忘朱元璋的恩德,借凤凰图画表达崇敬与祈求之意。

诞生于富贵成长于贫穷的凤阳凤画虽然比不上文人画的艺术成就,但它以其古老丰富的生命象征内涵和艺术象征形象,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凤阳地区发挥了社会启蒙和文化调适的作用,成为凤阳地区民众生存心理中约定俗成,久盛不衰的文化传统。象征的本质使凤画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艺术,直到今天仍然为凤阳人的生存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和情感力量。(□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刘晓玲文/图)

最后一张图为胡家萍插画设计《生肖记》

#小美发布##滁州##凤阳凤画# 【凤阳凤画独特造型模式中的 观念性涵义及其文化价值】凤阳凤画是安徽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凤凰为主题的民间绘画种类。

凤阳凤画在历史上更倾向于民间神祇画的存在,神祇画是我国古人假想的宅门府邸的保护神,常见的有钟馗、天官、关公、各路神仙、菩萨等。与绘画艺术追求纯粹审美不同,在文字不普及的古代社会,神祇画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之外,还有适应民俗生活的功能性特征,起着精神寄托、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进而巩固国家统治地位的作用。这大概就是凤阳凤画可以连绵不绝,跨越朝代更迭传承至今的原由之一吧。凤阳凤画是综合了民俗、生活、理想的活态文化体系,与同属于皖北文化区域的灵璧钟馗画,天长天官画为同一类型,因此历史上有“皖北三绝”之称。

凤阳凤画是贫穷的凤阳艺人世代相传的艺术门类,究其造型模式的内涵无外乎是对远古图腾、生命、生殖、神话传说、帝王崇拜、帝乡情结的传承与体现。民间艺人总结的绘制口诀体现了凤阳凤画造型的独特之处,即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鹤腿、鸡爪、如意冠、山羊胡。

蛇头

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也代表着权力和威严。同时,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说文》中说:凤凰取了弯转自如的蛇做自己的颈,但到了明清时期凤凰造型构件中已没有了蛇的痕迹。凤阳凤画中的蛇头实际上包括了头、颈两部分。头部是前端带弯叉的扁卵形,与细长的颈部相连,这一段完全是蛇的摸样。如何使凤凰既具有蛇头的特征,又保有禽类的特点,凤阳的凤画艺人创造性的沿着颈部外端画上一排向后竖立的颈羽,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颈羽长峰突起,既有松软的飘忽感,又有整齐的流畅感,既柔软如羽状,又竖立有型,组成既有规律又参差不齐的五束,民间艺人称五顶峰。五顶峰使凤凰显得更有气势和威严。颈羽也有造型上的缺陷,只适合平面造型,否则会使凤凰呈现出鸟类特有的恐惧、发怒状。因而,凤阳凤画中的凤不管姿态如何,头颈部均采用侧面形象。头部与颈部要连成流畅的一体。脸部通常用暖色加重粉渲染,犹如京剧中花旦的脸部妆容,尽显女性的妩媚与柔和。事物的外在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出该事物的内在气质特点,蛇头的凤兼有禽鸟的灵活与蛇的威仪、神秘。表现出作为帝乡之凤的与众不同,体现出凤阳人对至高无上皇权的崇拜。

龟背

龟在民间被视为灵物,龟背“上隆像天,下平像地”,龟甲图案是星宿或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的象征,龟是最早的历书。加上龟能够通神,显贵,喻寿,在古人看来,国之兴亡,王者之疑虑,均可凭着龟的灵性,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解决。说凤凰之背取材于龟,表面原因是龟的背部隆起,体色较深,和古代人心目中的凤凰之背接近,深层因素是龟崇拜和凤凰崇拜的交融,是凤凰崇拜吸收了龟崇拜的因素。凤阳凤画中龟背的图案比其他地区凤凰背的图案要繁复的多。整个背部由两部分装饰构成,上部分面积较大,由连续性的圆弧线条组成,常称鱼鳞纹,下部分面积较小,分成两块流线型的装饰色块,以翎眼点缀,每部分的色彩都有深浅渐变。背部染好色之后,还有丝毛的工序,这样既可以加强禽类的特点,又与凤凰整体协调一致,不显太突兀。

九尾十八翅

都说“龙在头上变,凤在尾上分”,凤尾是凤凰身上最美丽的部位。其他地区的凤尾形式多样,条数不一,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根据画面或雕刻需要随意变化。但凤阳凤画凤的尾羽必须是九条,不能多也不能少。中间三条是主尾,长而飘逸,卷曲自如。两旁各三条次尾羽,形式变化比三条主尾羽少,长度也更短小些,颜色多是黑色或深色,使凤不管姿态多么变化,颜色多么繁复,整体形象都会显得沉稳、庄重。十八翅指的是每只凤翅由九只硬翅组成,左右双翅共十八只硬羽,称“十八翅”。众所周知民间美术中独特的造型特征、数字运用等都有特别的涵义,不仅仅是形式美的需要。凤阳凤画为什么必须是九尾十八翅,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1.明以前凤阳地区的文化主体为道家文化,《易经》以阳爻为九,代表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与凤凰的象征意义是相通的。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即数中的最大之数,与颈部的五顶峰形成“九五”之数。“九”为阳数最高位,“五”是阳数最中位,含“至尊中正”之意,表现出凤阳的凤凰之不同一般的高贵身份。3.老艺人们世代相传的原因是“九尾十八翅”代表着凤阳府当年管辖着九州十八县。这是凤阳人的荣誉与骄傲。

鹤腿

凤阳凤凰的腿采用的是仙鹤的腿部造型。仙鹤也是人们喜爱的吉祥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鹤是仙人的坐骑,有仙风道骨之神态,有君子的优雅气度。古人把鹤称为一品之尊的贵鸟,与凤凰一样,享有很高的声誉。凤凰之腿取于仙鹤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其一,超凡脱俗,具有高士的气质。其二,寿高望重,是长寿的象征。其三,高雅美德,具有君子雅士之风度。头顶如意高冠,长颈、长身、长尾的凤凰,再配以仙鹤的长腿,才能挺胸昂首气度不凡。

鸡爪

凤阳凤凰是鹤腿鸡爪,因为“鸡”与“吉”谐音的缘故,鸡在民间文化中也是生命力和生殖力的象征,代表着光明与吉祥,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称鸡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这样的品德与人们心目中凤凰的品德也是一致的。鸡爪表达了凤阳人向往红火幸福的生活愿望,也表达了“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群体思想。

如意冠

如意是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吉祥物,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凤阳凤凰的如意冠就是一种灵芝造型。凤阳人不但祈求凤凰带来富贵长寿,还可保家宅平安,无病无灾。所以凤阳民间有遇到嫁娶、乔迁、盖新房等喜庆时买张凤画悬挂家中,以示吉祥的风俗。

山羊胡

传统凤阳凤凰的下巴上有一绺飘逸的山羊胡非常有特点,别的地区都没有这个特征,凤阳凤凰的山羊胡代表的是孝道。传统文化认为羊是最孝顺的动物,小羊跪着吃奶,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通过祭祖而提倡孝道,其重要目的当是相信“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之古训,尊祖敬宗、孝敬父母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明太祖朱元璋尤其重视祭祀,曾说“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可能因为父母贫病早逝,在思念先人上比常人更甚。朱元璋乡情深厚,虽为皇帝,不忘根本,给了家乡很多恩惠与荣耀。虽然朱元璋的龙袍并未使凤阳变成“好地方”,依然是天灾加人祸,“十年倒有九年荒”,但淳朴的乡民却念念不忘朱元璋的恩德,借凤凰图画表达崇敬与祈求之意。

诞生于富贵成长于贫穷的凤阳凤画虽然比不上文人画的艺术成就,但它以其古老丰富的生命象征内涵和艺术象征形象,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凤阳地区发挥了社会启蒙和文化调适的作用,成为凤阳地区民众生存心理中约定俗成,久盛不衰的文化传统。象征的本质使凤画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艺术,直到今天仍然为凤阳人的生存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和情感力量。(□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刘晓玲文/图)

最后一张图为胡家萍插画设计《生肖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段感情,其实从李若彤放弃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结局,她注定会遍体鳞伤。聪明的人,早就从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中,看到这段不对等的爱情的结局,肯定不会有好的
  • 身处低谷时,不丢风度,是一种做人的宽度。身处低谷时,不丢风度,是一种做人的宽度。
  • 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
  • 【形影相吊】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心爱的人 走在路上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更
  • 但双流国际机场的广告是蒲江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蒲江猕猴桃联想全球猕猴桃基地在蒲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赐一方,猕恋蒲江蒲江红心[em]e401236[/em]
  • 求你们快出电车出了我分分钟换[送花花]为什么一定必须只能买电车我好恨[失望][悲伤][苦涩] 午盘:简单来说,汽车今天分化明天未知,至少目前来看汽车板块要休息一
  • 经过卡若拉冰川时,同样也是在售门票,不然不许停车拍照,经过羊卓雍错湖买票吃亏的经验,我们不买票,我们只管往前开,走过最美的拍摄角度之后,我们也自己寻找了一个合适
  • 传统的说法,这把壶应该是“柿子仿生壶”市场上也很多,但我和陈一寻君商量了,不要那么栩栩如生,可以文人气一些,艺术一些,全手工成型,他慢慢琢磨出来形状和气质,叫“
  • #MintC[超话]##MintChalida[超话]##Toeypongsakorn[超话]#今天一整天都在拍摄#泰剧恣意情思[超话]#首播宣传的两位主演辛苦
  • 马上618了,如果你也有入手打印机的打算,可以戳或上京东搜索“惠普232dw”了解更多哦#实力,来的毫不费力# #反正都精彩#更多办公心得或烦恼,可以评论区留言
  • MODERN.WANG X Zegna会呼吸的面料纯手工订制给你质感十足的婚礼体验#我的婚纱我做主##婚纱礼服##婚纱##modern wang试纱花絮##婚纱
  • 这一套书是海豚传媒出版的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这套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封面和内页的兔子,封面上的兔子是毛茸茸的,摸起来手感超好[强]内页的兔子是突起的,摸上
  • 人们为善、为恶,都在一念之间,变好、变坏,其实就在一个小小的念头上。近莲即向佛,静听梵音佛语,不是看破红尘,而是让尘埃落下,纤尘不染;让繁琐淡去,岁月静好,远
  • 谢谢你们非常充实的几天超级开心的夜晚(也不知道配什么图,相册里翻了翻,只有两张是看的时候随手拍的,就放上来吧可能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关注乒乓球的比赛,支持
  • 现如今,全息显示器不再只是人类#科幻# 电影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现实中触手可得的产品。该活动以我校「数字创意预科课程」为例,为大家详细解析3D设计和影视制作两
  •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 #楷灿[超话]#☀️#楷灿0606生日快乐#【饭拍】180518 金浦机场出发/181110 talk&music 演唱会/211031 大邱演唱会 饭
  • ❶⓿当我把荆棘当做铺满鲜花的原野,人间便没有什么能将我折磨。——汪曾祺❹人间本不该令我这么欣喜的,但是你来了。
  • 我们爱自己是且仅仅是因为:我存在着,我要让自己活得舒服。对的人,就是你的镜子里的倒影他会满足你对亲密伴侣的所有愿望但是也会做所有和你前任一样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但这
  • “进场施工前,管线探测人员加班加点全面摸排管线位置、走向、埋深,为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基础数据,整个工程节约了不少时间!一股绳,昼夜奋战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