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冰箱”扩容趋势明显: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400亿元】天津口岸是我国重要的肉类进口口岸和北方进口肉类产品贸易集散中心,主要辐射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为有力地保障京津冀生鲜食品供给,天津目前在建冷库有7座,有效库容约19.2万吨,“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是肉品的消费旺季,但圈内的“大贸商”们提前好几个月就要开始忙碌。他们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下单的肉品,经过2个多月的船期和各种手续后,陆续到岸,储存进天津港附近的冷库里。之后批发商拿货,再分拨进入商超、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环节,最终摆上京津冀乃至全国百姓的餐桌。

  伴随经济增长和消费转型升级,京津冀地区的冷链物流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天津冷链产业的发展。依托天津港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配套,天津“城市冰箱”加速扩容。据了解,2021年,天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规模以上(库容5000吨以上)冷库有50座,有效仓储库容总和达200万吨;目前在建冷库有7座,有效库容约19.2万吨。天津市肉类协会会长邢艳玲告诉记者,今年新增、新建的大型冷库主要集中在天津港周边,比如东疆的京津物流园、万科东疆冷链项目、天津港保税区辖内的天津滨海智慧冷链产业园等,这些增量库容进一步为京津冀生鲜产品流通提供坚实保障。

  “城市冰箱”扩容

  护航三地食品供应

  再过几天,天津港规模最大的全温区、全产业链冷库群──京津物流园将开门迎客。经过1个多月的一级冷库标准改造后,该物流园顺利拿到一级冷库的文件批复并完成各项改造工作。

  “京津物流园是天津港集团与北控集团共同打造的冷链项目,定位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冷库总容量约6万吨。我们目前已经洽谈了40多家优质客户,单一大客户的仓储需求量每月少则几十柜,多则几百柜。”天津港北建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部王经理表示,京津物流园是进口商品入境的“最先一公里”,也将对接面向首都消费终端的“最后一公里”,能够为大型体育文化赛事、各类国际性会议、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群、大型娱乐中心、大型商圈等活动和区域提供优质食材供应服务。

  据了解,京津物流园已成为不少“大贸商”的选择。最近,在天津从事冻品贸易生意的老尹从巴西订购的1500吨牛肉陆续到达天津港,他正在寻找冷库。“我主要看冷库是否具有进口检验检疫资质和库容量大不大,目前考虑较多的是存入中渔冷库和即将运行的京津物流园区。”据老尹介绍,他每年有2000吨至3000吨的进口牛羊肉销往北京,300吨至400吨销往河北省。

  不只是京津物流园,天津服务京津冀的“城市冰箱”扩容趋势明显。比如今年6月,天津奥顺华懋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津滨海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外贸额10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总投资额4.67亿元、库容量约5万吨的天津食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亦在有序建设中。这个项目能够有效承接北京外溢业务,打造首都“1小时保障圈”,最大限度保障京津冀地区食品物资供应和食品安全。

  冷储需求驱动

  保值效果可观

  要确保生鲜产品在存储、包装、分销等环节的质量,离不开冷库的建设。但冷库造价不菲,其建设成本是同等水平普通仓库的2倍至2.5倍,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也高出不少。

  第三方研究机构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冷库的单位建造投资成本高达5000元/平方米,日均运营成本在每天2.9元/平方米。同时,从成本结构来看,冷库最主要的运营成本是电费和人工,分别占成本结构的45%、40%。“我这一个库每月大约需要十几万度电,有的库每月能用掉四五十万度电。按1万吨库容量的冷库来算,每月仅电费一项就要花20多万元。”华北一家大型冷库运营企业负责人说。

  尽管冷库建设的综合成本较高,但企业新建冷库的热情不降反升。“冷库增多主要是受需求驱动,去年天津的冷库一度出现‘一库难求’的情况。以往从港口拉过来不用等待,直接入库。但去年很多货物的出库速度较慢,导致很多货入不了库,部分货物排队3天都入不了一柜。”天津一位冷链物流行业人士坦言,如果产品没法及时存入冷库,会产生押车费等新的成本。

  眼下,国内冷库建设如火如荼。“尽管冷库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但收入比较多元,可以收取存储费,也可以出租冷库收取租金。”前述华北一家大型冷库运营企业负责人说,“冷库比较保值,我从业近10年了,冷库的收购价格一直没降,造价1亿元的冷库转手还能卖1亿元。”

  单品优势明显

  服务链条延伸

  冷链物流网络连着生鲜产品的贸易商和百姓的餐桌,成为丰富京津冀“大餐桌”的重要基建设施。《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显示,到2025年,全市对冷链物流产品的需求总量达762万吨。

  在生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冷链运输和存储至关重要。在首农(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农供应链”)的冷库里,大批冻肉、鱼虾存储在-18℃至-30℃的温度环境中。“我们的客户中深耕京津冀市场的约占6成。目前每天冻品出入库约2000吨,平均每月业务规模约600万元。”首农供应链副总经理郝学志告诉记者,天津口岸是我国重要的肉类进口口岸,每年冻品进口量达到全国3成以上。同时单品优势明显,比如进口猪头的消费量大部分在北方地区,批发商从天津港进口和分拨非常方便。

  “天津辐射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海陆运输优势明显。打个比方,一批冻品从美国起运到天津港和青岛港,可能海运费用接近,但青岛与北京相隔约650公里,天津到北京仅约130公里,陆运优势明显。”在长期从事冷链行业研究的天津商业大学学者翟学智看来,冷库的建设需匹配加工、流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冷库不能单纯以增加冷链产品的库存量为出发点,而应加速冷链商品的流转速度。因此在适度做增量的同时,还需盘活存量并不断延伸冷链行业价值链。

  目前,除了加快冷库建设,天津部分企业也在加快配套加工、分拣等业务,朝着冷链食品存储加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正在模拟作业的京津物流园,除了建设冷库、恒温库和常温库,还配套了约1100平方米的冻品切割加工中心,可根据客户需求,开展切割、分装等简单加工业务,逐步延伸冷链产业服务链条。同时,天津冷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比如落户东疆的中创智能冷链有限公司已经运用智能装备实现了货物出入库的数字化、无人化操作。随着更多冷库的开工建设及运营,未来依托强大的生鲜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天津将更好地服务三地百姓餐桌。
https://t.cn/A6aQKtN9

【天津“城市冰箱”扩容趋势明显: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天津口岸是我国重要的肉类进口口岸和北方进口肉类产品贸易集散中心,主要辐射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为有力地保障京津冀生鲜食品供给,天津目前在建冷库有7座,有效库容约19.2万吨,“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是肉品的消费旺季,但圈内的“大贸商”们提前好几个月就要开始忙碌。他们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下单的肉品,经过2个多月的船期和各种手续后,陆续到岸,储存进天津港附近的冷库里。之后批发商拿货,再分拨进入商超、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环节,最终摆上京津冀乃至全国百姓的餐桌。

  伴随经济增长和消费转型升级,京津冀地区的冷链物流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天津冷链产业的发展。依托天津港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配套,天津“城市冰箱”加速扩容。据了解,2021年,天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规模以上(库容5000吨以上)冷库有50座,有效仓储库容总和达200万吨;目前在建冷库有7座,有效库容约19.2万吨。天津市肉类协会会长邢艳玲告诉记者,今年新增、新建的大型冷库主要集中在天津港周边,比如东疆的京津物流园、万科东疆冷链项目、天津港保税区辖内的天津滨海智慧冷链产业园等,这些增量库容进一步为京津冀生鲜产品流通提供坚实保障。

  “城市冰箱”扩容

  护航三地食品供应

  再过几天,天津港规模最大的全温区、全产业链冷库群──京津物流园将开门迎客。经过1个多月的一级冷库标准改造后,该物流园顺利拿到一级冷库的文件批复并完成各项改造工作。

  “京津物流园是天津港集团与北控集团共同打造的冷链项目,定位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冷库总容量约6万吨。我们目前已经洽谈了40多家优质客户,单一大客户的仓储需求量每月少则几十柜,多则几百柜。”天津港北建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部王经理表示,京津物流园是进口商品入境的“最先一公里”,也将对接面向首都消费终端的“最后一公里”,能够为大型体育文化赛事、各类国际性会议、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群、大型娱乐中心、大型商圈等活动和区域提供优质食材供应服务。

  据了解,京津物流园已成为不少“大贸商”的选择。最近,在天津从事冻品贸易生意的老尹从巴西订购的1500吨牛肉陆续到达天津港,他正在寻找冷库。“我主要看冷库是否具有进口检验检疫资质和库容量大不大,目前考虑较多的是存入中渔冷库和即将运行的京津物流园区。”据老尹介绍,他每年有2000吨至3000吨的进口牛羊肉销往北京,300吨至400吨销往河北省。

  不只是京津物流园,天津服务京津冀的“城市冰箱”扩容趋势明显。比如今年6月,天津奥顺华懋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津滨海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外贸额10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总投资额4.67亿元、库容量约5万吨的天津食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亦在有序建设中。这个项目能够有效承接北京外溢业务,打造首都“1小时保障圈”,最大限度保障京津冀地区食品物资供应和食品安全。

  冷储需求驱动

  保值效果可观

  要确保生鲜产品在存储、包装、分销等环节的质量,离不开冷库的建设。但冷库造价不菲,其建设成本是同等水平普通仓库的2倍至2.5倍,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也高出不少。

  第三方研究机构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冷库的单位建造投资成本高达5000元/平方米,日均运营成本在每天2.9元/平方米。同时,从成本结构来看,冷库最主要的运营成本是电费和人工,分别占成本结构的45%、40%。“我这一个库每月大约需要十几万度电,有的库每月能用掉四五十万度电。按1万吨库容量的冷库来算,每月仅电费一项就要花20多万元。”华北一家大型冷库运营企业负责人说。

  尽管冷库建设的综合成本较高,但企业新建冷库的热情不降反升。“冷库增多主要是受需求驱动,去年天津的冷库一度出现‘一库难求’的情况。以往从港口拉过来不用等待,直接入库。但去年很多货物的出库速度较慢,导致很多货入不了库,部分货物排队3天都入不了一柜。”天津一位冷链物流行业人士坦言,如果产品没法及时存入冷库,会产生押车费等新的成本。

  眼下,国内冷库建设如火如荼。“尽管冷库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但收入比较多元,可以收取存储费,也可以出租冷库收取租金。”前述华北一家大型冷库运营企业负责人说,“冷库比较保值,我从业近10年了,冷库的收购价格一直没降,造价1亿元的冷库转手还能卖1亿元。”

  单品优势明显

  服务链条延伸

  冷链物流网络连着生鲜产品的贸易商和百姓的餐桌,成为丰富京津冀“大餐桌”的重要基建设施。《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显示,到2025年,全市对冷链物流产品的需求总量达762万吨。

  在生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冷链运输和存储至关重要。在首农(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农供应链”)的冷库里,大批冻肉、鱼虾存储在-18℃至-30℃的温度环境中。“我们的客户中深耕京津冀市场的约占6成。目前每天冻品出入库约2000吨,平均每月业务规模约600万元。”首农供应链副总经理郝学志告诉记者,天津口岸是我国重要的肉类进口口岸,每年冻品进口量达到全国3成以上。同时单品优势明显,比如进口猪头的消费量大部分在北方地区,批发商从天津港进口和分拨非常方便。

  “天津辐射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海陆运输优势明显。打个比方,一批冻品从美国起运到天津港和青岛港,可能海运费用接近,但青岛与北京相隔约650公里,天津到北京仅约130公里,陆运优势明显。”在长期从事冷链行业研究的天津商业大学学者翟学智看来,冷库的建设需匹配加工、流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冷库不能单纯以增加冷链产品的库存量为出发点,而应加速冷链商品的流转速度。因此在适度做增量的同时,还需盘活存量并不断延伸冷链行业价值链。

  目前,除了加快冷库建设,天津部分企业也在加快配套加工、分拣等业务,朝着冷链食品存储加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正在模拟作业的京津物流园,除了建设冷库、恒温库和常温库,还配套了约1100平方米的冻品切割加工中心,可根据客户需求,开展切割、分装等简单加工业务,逐步延伸冷链产业服务链条。同时,天津冷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比如落户东疆的中创智能冷链有限公司已经运用智能装备实现了货物出入库的数字化、无人化操作。随着更多冷库的开工建设及运营,未来依托强大的生鲜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天津将更好地服务三地百姓餐桌。(记者 宁广靖 袁诚)

【新闻发布 | 吸引各类人才!黑龙江推出“五大支持计划”】 16日,《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以下简称《人才振兴60条》)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就这次人才支持计划针对的群体和变化做了介绍。

“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

该计划是现有“头雁”行动的升级版,从2019年开始,黑龙江省就启动实施了“头雁”行动,每年拿出6.38亿元,支持了92个团队、873人,培养支持了一批“国字号”人才,去年黑龙江省新入选4名院士,全部来自“头雁”团队。为了把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战略科技人才纳入支持计划,壮大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形成对海内外顶尖科研创新人才的“虹吸”效应,对“头雁”行动进行了再扩面、再优化、再聚焦。

支持对象进一步扩面。将原来的“依托国家级平台、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国家级人才”申报条件,拓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振兴发展需求、依托高层级科研平台、承接开展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人才”,今后,更多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都可以申报这个计划并获得支持。

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了以往“团队+项目”的人才支持方式,给予每个团队全周期5年最高5000万元经费支持标准不降,并在技术路线、团队引才等方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潜心科研、多出成果。

支持方向进一步聚焦。针对以往“头雁”团队科研成果较少在省内转化落地的情况,提出支持科研成果优先在我省转化,下步还将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配套政策,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在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农业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八个振兴”,搭起了龙江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就是服务省委“八个振兴”计划,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面向省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崭露头角、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打造龙江战略科学家“后备军”。

针对科技领军人才,采取的是“政府搭台、发展出题、人才答卷”的模式,每年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以政府投入为牵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专项资金,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揭榜挂帅”,给予创新团队全周期3年最高200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团队科研成果在龙江转化落地、生成企业。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采取的是自主立项和公开选题相结合方式,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每年遴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根据课题(项目)研究性质及特点分类确定资助经费和周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入选支持计划的青年科技人才,还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更好地解决“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普遍面临的缺资金、缺项目、缺平台的实际困难。

“头雁”计划与“春雁”计划上下衔接,共同构建了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聚力打造“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雁阵格局。

“龙江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

2021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部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共同成立了龙江工程师学院,校企所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个计划核心就是要支持龙江工程师学院做大做强,努力打造龙江工程技术人才“摇篮”,为推动龙江工业振兴培养输送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贯通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继续教育培养链条,企业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所“双导师制”,每年我们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左右。在支持措施上,现行规定硕士、博士毕业生从事本行业2年后才可分别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新的政策提出,对龙江工程师学院毕业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国家统一考试专业外,可按规定授予工程师职称资格,博士毕业生可提前1年申报高级工程师。这一支持计划,既加速了工程师人才队伍培养壮大,又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了工程师人才实战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龙江工匠支持计划”

黑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省委“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设计等4大新经济业态,强力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发展,这些都对技能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结构比例、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龙江工匠支持计划”,就是以支持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育壮大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持大师带徒传技,支持那些技艺精湛、水平高超的高技能人才,牵头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支持以赛强技弘技,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省级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在省内就业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万元和2万元奖励,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给予教练团队与获奖选手同等标准奖励。支持校企精准培养,针对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组建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技工院校与用人企业订单、定向、定岗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龙江学者支持计划”

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哲学社科是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的坚强阵地,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就是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让有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

该计划是对现行“龙江学者计划”进行了优化和拓展。“优化”体现在,把政策重心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调整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扩展”体现在,在现行计划涵盖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科研院所基础上,又把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院团全部纳入进来,也就是从高校拓展到其他领域,覆盖了全省,均可设置“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岗位,聘期内省财政每年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金。

“五个人才支持计划”既有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梯次衔接,又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了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龙江人才支持计划体系。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逐一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以人才政策优势培养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强实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记者:梁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铁景房看南京南站,自从京港高速线安九段通车后宁安场也有南昌方向过来的外局车了,沪宁高速线上也出现一些CRH380A。幸运的一天[彩虹屁][鲜花]一号幸运鸽从南京
  •   真正的吃货,打着吊瓶也要吃火锅  真正得女汗纸女朋友说她在闺蜜家,我感觉哪里不对  女神侧身也很好看啊  只想问问这么穿凉快吗  妹子为啥喜欢在厕所自拍老公
  • 《米兰体育报》之前透露罗马的报价是400万欧固定,150万欧与球队成绩和个人表现挂钩,球员厌倦了等待,厌倦了单独训练,在卢卡库回归国米之前,迪巴拉感觉他和劳塔罗
  • 佛陀教导了许多不同的法门,在不同的教示中,藏佛佛教的密续是很高深的,而时轮金刚坛城则是佛陀传授的密续之一,也是佛教修行体系中最近步又最复杂的法教之一,如同所有的
  • ◆系列报道《守住烟火气,织密防控网》请听:全民参与、全民乐享,2022“扬州的夏日”文旅消费季宣传推广月启动;(待续)【技能就业 技能成才 | 黑龙江省2022
  • 一九年曾写过一次跨辈交流,彼时是和父亲的冲突,没想到短短几年,和母亲也有过不少次争执,在做自己的这一路上,我几乎没有同他人讲过这些,infp擅长自我消解不是嘛
  • #[F5]进取游戏联合发布会# 倒数5天,@逍遥散人M 来啦[哆啦A梦吃惊][哆啦A梦吃惊]7月30日晚19:30,散人会为大家推荐什么国产单机独立游戏呢?】
  • 10.我们总喜好拿天真烂漫来搪塞人生门路上的波折崎岖,却很少供认,真实的天真烂漫,实际上是竭尽所能以后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不作为。女生甚么性情叫性情好1、里外反
  • 天灾面前,永远是这么无力,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哪哪哪发生什么什么了,当自己离发生地这么近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多真实 朋友圈里流传的所谓“长春市 吉林市里开
  • 而对球迷“推荐”的高颜值浙江女足队员,他笑着说,女足球员也在择偶范围内,但重要的是看感觉,“只要感觉对了,那就什么都对了。”不过,他也明白,这个梦想得“一步步”
  • “在平淡里寻找一些美好”晚安 做个好梦▸ 跨过2020 终于迎来了2021 年末和年初有太多的好消息了 抽奖抽中了明信片 抓娃娃大收获以及元旦三天的肖肖呀 已经
  • 余生不长,看淡财富,别让人生输给了一个累字;合理地安排时间,轻松一点,放下一些,对自己好一点。余生不长,在变老的路上,请好好善待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 今明两天我市有大雨,局部暴雨,答应我,哪怕晴雨伞再沉也要记得带上,好吗?雨水送清凉,郑州今天最高气温降至28℃,三门峡更是体验20℃出头的凉意,面对这样的强对流
  • 我不太会讲价,感觉18能讲到15就已经满足,但是前人讲到了11然后还不要,那我必须拿下啊,生活需要一点小快乐哈哈哈!摊主说,芙蓉,你看多好,要不是快散市了我能这
  • 当然能,但前提是你要先明白一件事:就是一旦一个人已经对你产生了极强的抵触心,那你现在连呼吸看上去都可能是错的,如果你还觉得对方只是在和你耍性子,随便道个歉纠缠一
  • 】2022年7月1日,为期一年的首届“朱雀杯”“大美秦岭·行游天下”全国散文大赛正式启动,热切期盼热爱秦岭、热爱旅游、热爱文学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惠赐佳作。大秦
  • 近日,泸州市江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快递员工种职业标准培训,首批培训的主要对象是美团等企业的外卖配送人员。经考核,第一批50人中有49人合格,他们在获
  • #广州男篮# #李京龙# #CBA#【广州男篮迎来国青内线】广州队是现在CBA联赛中潜力十足的一支球队,自从他们引进了郭士强指导后,广州队就立刻迎来了变化,不少
  • 把剩下的肠放在刚刚小黑猫出现的地方,我和笛笛就打算往家走,笛笛突然就说,它们是不是都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我开始思索小笛笛的小脑袋瓜里现在的悲欢情绪,对他说,我们
  • [鼓掌][酷][酷]  随着建筑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上渴求度增高,建筑学成了艺术留学申请者竞相申请的专业之一。#英联邦留学# 利物浦 Liverpool——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