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精髓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人之一,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蕴含着无数的精髓。

 一、格物就是有担当

   1、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2、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4、《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5、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6、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7、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

   8、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9、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功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10、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11、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12、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13、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14、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15、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16、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

  17、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18、量力可行即行,可止即止。

  19、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二、直面内心的恐惧

  1、患难忧苦,莫非实学。

  2、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3、但人存政举,使奉行不至;则革弊之法,反为流弊之源。

  4、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5、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

  6、哲士营四海,细人聊自谋。

  7、严霜大冻之中,岂无些小风和日暖意思?

  8、君子之正气,其亦不幸而有所激也。

  9、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10、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

  11、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12、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13、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14、君子悔以迁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恶。

  15、惟圣人而后能无悔,无不善也,无不诚也。

  16、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17、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18、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在舵。

  19、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20、要在深信弗疑,力田而不顾,乃克有成耳。

 

三、管理就是修心

  1、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

  2、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3、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4、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

  5、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6、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7、唯国是谋,与人为善。

  8、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

  9、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10、木之生,风霆之鼓舞,炎暑之酷烈,阴寒冰雪之严沍剥落,俾坚其质而完其气,非独雨露之沾濡生成之也。

  11、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12、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13、夫知其不安而不处,过慝之惧而淹薄是甘焉,是古君子之心也。、

  14、圣贤之学,心学也。

  15、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

  16、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17、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

  1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19、所谓天下本无事,在人自扰之耳。

  20、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2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

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

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

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

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

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

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

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

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

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

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

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

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

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

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

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

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

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

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

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

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

师云:尔有几个心。

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

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

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

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

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

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

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

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

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

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

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

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

师云:以心传心。

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

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

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

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目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

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

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

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

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

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

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

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是禅宗,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禅宗的宗旨就十六个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识宗。
禅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法师说,他的弟子们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学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体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体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见性成佛,谁去见这个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众相,常观金体。相与相的差别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碍我的普通包还是包。我们看到了包的差别是用什么来看的,我们看到还是包是做什么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识来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来看的。此心一来,是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八个字是金刚经思想的核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住相,相是客观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里面,相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区分个高低贵贱,这是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来,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来,见了佛性。就好像那个人来到金器的仓库看到了金子本身。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远看不到的。要用心来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发现不同的器。
第二个问题在问,金子本身可能单独存在吗?不可能。金子本体叫金体,它只能在不同的器里面存在,脱离种种的器,另有一个金子本身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别把佛性从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抽出来,专门在那里,等待我们看,就好像金子本身总是在不同的金器里面存在,一样的道理,所以修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来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寻求那个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另求一个专门在那里等着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长出二个角来。
这有二层意思。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常观金体。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来,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物体。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种种的器里面求吧。这是第二层意思。
我们再转化一句话,禅宗教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了烦恼,所以叫灰尘的世界。别把灰尘拒绝了,因为烦恼来自心,如果没有心,它没烦恼,只有肉体痛苦,所以烦恼不是拒绝它,因为它跟我们的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心。就心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来,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来,都来自于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所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不要害怕我们有烦恼,拒绝烦恼,心安静的如水一样,一点波纹都没有的水,风一吹水就有波纹,很正常,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风一来不是水面就不平静了嘛,那叫烦恼来了,但是你不要跟着烦恼走掉了,烦恼是水上的波浪,水还是水。水的波浪起来或者下去就不会增加水或者减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汹涌澎湃吧,大海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不增不减,所以这就是禅宗,要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这个心,因为烦恼也来自于心。
禅宗的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的思想吸收进来,变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了。这二个学派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贼如何去破,就像烦恼如何去破,用我们的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针对我国目前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与资源化现状,结合国际上在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与资源化方面的最新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涵义、产生、收集、分类、运输与
  • 她们在糟糕的旅行过程中进入了一家五星级酒店,而Grace和一位富有的女孩有着神似,被误认作成了她,女孩们便阴差阳错体验到了Cordelia的生活,三人在蒙特卡洛
  • 【现货】小红书上大推的一款哦,性价比高,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持久使用确实可以让牙齿变白哦。正确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和用具很重要的,毕竟自信的笑容得有一副洁白的牙齿做
  • [机智]):#下沙租房群[超话]#【便民服务】:分享一则羊毛福利[吃瓜]京东自家推出的购物优惠微信小程序“东小店”几乎所有京东商品用这个小程序购买都有额外优惠。
  • 本案设计师以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为主调,全面考虑,在总体布局方面,尽量满足三口之家生活上的需求,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的现代家庭环境。 环境优美,为一三口之家为依据进
  • 【Ti11分组:A组LGD、RNG、OG强强对话 B组Spirit、Aster再战】 DOTA2官方更新了Ti11的小组分组情况,中国战队RNG和PSG.LGD
  •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只要人生有目标就足够了;不是所有的好心都有好报,只要你心地善良就可以了!la prairie反重力精华在途现货已经有好几个妹子私敲我留货
  • 乍看和恋爱的甜蜜气氛无缘似的魔羯女性,不知为何和年长对象的恋情,却又是那麽超强,可以说是地下情的优等生,对恋爱的认真态度也是无法形容的。谁都知道天蝎座所拥有的妒
  • 虽然带娃旅行着实心累,但是当我找错了路,坐错了车,还错过了当天的晚餐时,也正是眼前的两个小人儿一遍遍安慰我:“妈妈,反正这里我们都没有走过,能来看看也很好。五一
  • 【最大建材商Boral拒绝Seven集团80亿收购】#澳洲经济#澳大利亚的多元化经营和投资集团Seven Group Holdings(SGH)向当地最大的上市
  • 中亚海外购prime会员可以免费试用,但是要记得在试用期内取消试用,不然要扣费,可以参考下这款十六色眼影盘因为被博主推荐为香奈儿268的平价替代品而大火,据说有
  • #法硕[超话]#【今日说法条:不履行装修协助义务 施工方可以解除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八条:承揽工作需要定作人协助的,定作人有协助的义务。根据
  • 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
  • 此造像,沉思謐靜,盡顯莊嚴法相高度:39CM肩寬:15CM底寬:29CM重量:6.5KG材質:合金銅鎏金款識:大明永樂年施工藝:失蠟法鑄胚精工鏨刻年代:十五世紀
  • 从粉丝们的反响来看,大家并不担忧肖战,也都尊重肖战的选择,是断绝还是源源不断,都可以接受,不过话又说过来,“古偶”题材的作品,过审着实严格,也确实需要等待的
  • 【抱着我迪,专注小姐姐】热巴终于不会被黑了,心疼跑男期间的全网黒,真的是心疼 热巴一个毫无黑点的女孩当时被骂成什么样 试想当时如果炒cp的是关晓彤 会不会被骂的
  • 扣 1165940016好多事情其实赵礼显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应该做就像李政一直坚持的那样,总有一天一定会成功夏梦迪 我个人也觉得很多事情都要靠努力
  • #韩圈扩关[超话]# ♡ ⑅ +0323号宇宙飞船来噜+ ⑅ ♡ 泥萌嚎 一辆含划朝量100%的车车我们都不要吒4车主@年糕蘸什么酱:划朝 好感划橙次俊IU 兜
  • 永远听歌热泪盈眶 开始探索她写歌的心境 探索她的灵感来源 唱自然 唱世间更迭 少情爱 虽听不懂闽南语及排湾语 但自由的旋律和嗓音就足矣打动我疫情 彻底打乱世界的
  • 曾惊艳到你了的古诗词1:原文:以后各走各的,没必要再联系古文: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2:原文:从此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古文:苦酒折柳今相离 ,无风无月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