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一心三藏如来藏”

作者:释明仪

有个“一心三藏如来藏”的佛法,万法唯心心生万法,所谓“一心三藏如来藏”,即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藏者,宝藏也,也称智慧海,比喻佛智真如似宝藏稀有难得。

空如来藏,即所谓的“法相真空”,也就是佛菩萨“观空、空观”的智慧,详细了有的佛经中论著中有专门的内容讲“空”。

比如说一个人被人骂过、骗过,为了不生烦恼,不生出嗔恨心,就要修“空观”,观想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也无好也无坏,也没有谁骂过我也没有谁骗过我,也没有一个被人骂过骗过的我,也没有一种烦恼痛苦的心情,这样“观空”修“空观”,就是相应佛菩萨的“空如来藏”大智慧。

不空如来藏,即是所谓的“自性妙有”,比如被人欺负过揍过或被人骗过,记住被人欺负过揍过或被人骗过,心中明白被人欺负被人揍被人骗是很苦的事情,从而长记性,同时看懂自己的弱点缺点,思考如何能做到以后不被人欺负不被人揍不被人骗,成就这种的意识心这样的智慧,即是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前的那个自己的新的自我(这个新的自我即是一种妙有)。再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或没有智慧爱护自己,变成一个有能力保护自己有智慧爱护自己的人,这就是相应着“不空如来藏”而成就的一种“人生妙有”。苦是真的苦,苦是不空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与自我爱护的智慧是看得见感觉得到的,这也是不空的范畴。

空不空如来藏,即是空与不空相圆融,既有“空观”的修证,又有“不空观”的修证,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通俗来说,就是比如说一个人于人生路上有了烦恼痛苦的情绪心情,要能走出这种烦恼痛苦的情绪心情,又要能看懂造成自己烦恼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路子去对治,努力去避免以后重复同样的烦恼痛苦。

顺带说一下“无生法忍”,无者,也就是把一件事情想成没有发生过,比如被人骂过,想成没有人骂过自己,想成并没有发生自己被人骂过这样的事情,同时心头不能生出觉得委屈、怨恨、烦恼等东西来,这就是所谓的“无生”。普通人是带着委屈心或仇恨心在忍,修行人要修这种超凡脱俗的“妙忍”,因为这种“忍”是依靠着佛法与禅悟而有,所以称之为“法忍”。看明白了,连起来,就叫“无生法忍”。

不能是只知道说我不烦我不痛我不苦,不能只知道在那天天的我不怕烦恼我不怕痛我不怕苦,还要懂得思考如何去离苦得乐、还要懂得思考如何去避苦趋乐、还要懂得思考如何去避免烦恼和如何去消除烦恼。因为有些烦恼、有些痛苦、有些情绪,会影响人举止安详内心安静,甚至会促生人的嗔恨心,严重了可能疯掉。不论是出生嗔恨心,还是疯掉,都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活着正常修行,贪嗔痴三毒及各种烦恼不顺的产生,并非全是因果,也并非就是天意,多数情况是魔障的原因导致,加上还有个人的弱点或缺点的因素,以及别人的愚昧或有心无心促成。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天台宗说的“离戏”这个妙法,做事情容易有不以为然无所谓的心态,人生路上便可能因为这种心态搞得疾病缠身或是出意外、要不就是搞得生存艰难或声名狼藉。修行人要修证“离戏”这个妙法,粗相的“儿戏”行为容易看明白,不容易察觉的“儿戏”状态就可能要下功夫才能觉察到。有些人生了病,就会开始琢磨自己为什么生病呢?有的人就能慢慢的回过神来静静的回忆人生,逐渐的看懂自己的一些个做的不对或随心妄动的人生片段,看懂各种各样导致人生病的内因外因,继而找到自己活成一个病人的主要原因,再通过正确的努力找到走出病苦的方法和路子,将疾病消除或将症状减轻。一种智慧的成就,不仅利于这辈子还会利于下辈子,不仅利于自己还将利于别的生命。出离凡夫俗子的“儿戏”境界,就能相应“定慧等持、悲智双运”这样的修行佳境。明知道有些事情会害人害己、会带给自己或带给别人烦恼痛苦,还要去做、还要情绪用事,这是不对的。

修行佛法的路上,不提倡依从宿命论,也不提倡以苦为师,也不提倡唯一“忍”字度人生。但凡能有了“转境界”的功夫才是高手,但凡能懂了“无意义的苦不受”这个道理才是有智慧的学佛人,有了大智慧利乐自己,才会有大智慧普渡众生,平常心是道!

《华严经•明法品》中有说“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人的心境、人的心智、人的心情、人的心态、人的心力等,影响着人是苦还是乐、是善还是恶、是对还是错、是成还是败,影响着人的所作所为及境界是俗气还是超凡脱俗。

一个人如果喝醉了就容易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语言心念,一个人如果身体很累很累或极其痛苦,就不容易拥有自然而然的微笑和禅悦法喜。有的人修空,觉得身体不重要无所谓健康,这也是一种“顽空”、“愚钝空”。有的人修空,觉得钱不好,不要钱,不工作,或不存钱,结果搞到流浪街头的地步,这不叫“妙有”,叫偏激。虽说毕竟空,佛法的修行要走“中道”之路。

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41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宿:住宿。朱子:“夜止曰宿。”
▲石门:鲁国曲阜的外门。曲阜凡十二门,其南第二门曰石门,乃外城门。钱穆:“本章当是孔子周流在外,使子路归视其家。甫抵城,已薄暮,门闭,遂宿郭门外。晨兴而入,门者讶其早,故问从何来。”。《水经.洙水注》:“洙水北流,径孔里,又西南,枝津出焉。又西南经瑕丘城东,而南入石门。门右结石为水门,跨于水上。”阎氏若璩《释地》谓“此即子路宿处”是也。或曰:地名,见《春秋》。
▲晨门:即守门人,晨夜开闭者。失其名。《周官》:“司门是下大夫。”又:“每门下士二人”。贾疏谓下士是“在门开闭者”。故其职云:“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授者,下大夫授之下士。然则此“晨门”即谓下士在门开闭者矣。早晨开门时遇见子路。朱子:“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奚自:从哪里来。自,从。
▲孔氏:孔子先祖是宋国君,而宋是殷商的后人,其姓同商,而“孔”是氏。说“孔氏”而不说名字,表明大家都知道。钱穆:“盖孔子鲁人,人尽知之,不烦举名以告。”《礼记集说》:“姓为正姓,氏为庶姓。”
▲知其不可而为之:亦可见孔子为行道而奋不顾身之精神。钱穆:“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正见孔子时必在外。若已息驾于洙泗之上,则门者不复作此言。”

■现代翻译: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晚上。黎明入城,守门人问到:“从哪里来啊?”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这就是那个明知道做不成却还在做的人吗?”

●何晏等《论语集解》:包咸曰:“言孔子知世不可为而强为之。”

●皇侃《论语义疏》:石门地名也,子路行住石门宿也。一云石门者鲁城门外也。守石门晨昏开闭之吏,朝早开见子路从石门行过,故问子路曰:汝将从何而来邪?子路答曰:我此行,从孔氏歘來也。晨门知是孔子也,言孔氏知世不可教化,而强周流东西,是知其可为之,故问之。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记隐者晨门之言也。石门,地名也。晨门,掌晨昏开闭门者,谓阍(hūn,看门)人也。自,从也。奚,何也。时子路宿于石门,夙兴为阍人所问曰:“汝何从来乎?”“子路曰:自孔氏”者,子路答阍人,言自孔氏处来也。晨门闻子路云从孔氏,未审孔氏为谁,又旧知孔子之行,故问曰:“是知其世不可为,而周流东西,强为之者,此孔氏与?”意非孔子不能隐遁辟世也。

●朱熹《论语集注》:石门,地名。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自,从也,问其何所从来也。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圣人非不知道之不可行,而皇皇于斯世者,天地生物之心也。晨门盖贤者之隐于抱关击柝(tuò,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出自《孟子.万章下》),知其不可为而遂已者也。彼虽知世之不可以为,而未知道之不可以已也。然而玩其辞气,缓而不迫,则其所养有过于荷蒉之果者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昔子路从孔子游,偶宿于石门之地,时有贤人隐于下位,而掌晨启门者,问曰:汝从何来?子路曰:从孔氏而来。晨门曰:君子相时而动,可为则为,不可为即止。彼孔氏者,既知时事之不可为,则藏焉已耳。而犹周流不倦,未尝一日忘情于天下,是非知其不可,而必勉强以为之者,与子之从之,其劳甚矣。盖贤者视天下,有不可为之时,才力有定也。圣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其道无所不可也。晨门贤而隐于抱关,知世之不可为而遂己,未知道之无不可为而不容已,乃以是讥孔子,圣贤之相越,岂不甚远哉!

●刘宝楠《论语正义》:“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谓知世衰乱不可与共事,而犹冀己见用为治之也。下篇夫子云:“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易”者,治也。言丘之与易,正以天下无道之故。即此意。

●钱穆《论语新解》: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

★此章记隐士评孔子之言也。夫子辙环天下,非不知道之难行,而皇皇于斯世者,亦以时无不可为,而道亦不可已也。或曰:晨门讥讽孔子不知隐世。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故以是讥孔子。或曰:晨门贤者知孔子之苦心。“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指圣人周流列国,知道不行,而犹欲挽之,晨门知圣也。徐英曰:“知其不可者,圣人之智也;知其不可而犹为之者,圣人之仁也。晨门一语,分明道破圣人之用心。圣人之视天下,推己饥己溺之心,则无不可救之世,无不可为之时矣。”故仪封人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之谓也。 https://t.cn/RxRVHIh

《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紧急提醒!8月12日是中元节,当天早上,合肥消防紧急提醒:焚香烧纸祭祖活动频繁,再加上高温干旱,户外山林火灾风险增多,合肥已发生多起。(记者朱震宇)法眼融媒体工
  • #国旻[超话]##kookmin##国旻# 我错了嘛(名字随便取的,别介意)一说就炸毛的游戏主播*不会吵架的职业选手灵感是来源一个主播的游戏视频[打call]怕
  • 【#动漫推荐# 】分享一部动漫——食梦者分享理由:梦想『以梦想为食,这是一部漫画家的真实写照』借用某位明星的一句话,“你的梦想是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梦想,好像
  • 一《绿皮书》14、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一《老人日记》7、我爱你,很深很深,我只是不再喜欢你了。
  • “如果他们不[分享这样的帖子],那么他们[对中国]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很明显了,”创作者写道。 名单的创建者随后在评论部分解释了他们创建名单的理由,写道:“
  • 我真的好爱周深的少年音[泪]也真的好喜欢他本音唱治愈系[泪][泪]更想听两者的碰撞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可惜世界上只有一个周深…但是!都证明了
  • 时光翻阅着脑海里的故事月的光影早已从天空散尽多少惆怅盛开在这样的季节里把我对你的思念融入瑟瑟的秋风中吹疼了我搁浅在心间的挽留也吹醒了我沉睡在记忆深处的落红人生回
  • 【温柔励志文案】 1⃣️未曾谋面的也终将会相遇2⃣️如果快乐是一种本领的话,那我希望你是那个最厉害的人3⃣️在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和皎洁。2⃣
  • #大专[超话]# 2021高‮后职‬最一‮扩次‬招![得意]1、普‮专通‬业:护理、药学 、市‮营场‬销、会计、计算机、电‮商子‬务、学前教育 、程‮筑工‬建技
  • 【上新包邮】2017新款潮包包女士拉链时尚女包斜挎单肩手提包女包 【颜色】:红色,酒红色,深蓝色,黑色,古铜 【面料质地】:PU 【发货时间】:当日16:00前
  • 他用土土的情话哄我开心但还是会很难过期待了很久很久的见面一次又一次的落空心情大起大落真的很令人崩溃异地恋本来就很难,疫情之下的异地恋仿佛难上加难每天只能靠着手机
  •  如果你像我一样因为水质差有皮肤敏感问题,或者家里楼层高水压不足,那真的很建议试一试! 自从换上苏泊尔的增压美肤花洒之后整个人都舒服起来了,每个孔都均匀有力地往
  • 情关如浊水,我们与行者共同渡越。情关如浊水,我们与行者共同渡越。
  • 再解释下 致歉上次希澈泡泡真的是手滑没按上“仅自己可见按钮)非常抱歉下次发完会检查的我六月回坑一直订的是赫澈云七月底定的全员就是当时突发奇想想记录所有成员里的赫
  • 找回童年..找回自己..重温儿时回忆盘腿而踞哪怕是石头剪刀布也能足以让他们快乐一下午橡皮筋 摇曳着90后 00后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梦随意的舞蹈或许不够完美
  •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学会承受痛苦,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学会选择忘记,有些伤,适合埋在记忆里;当一切坎坷都成为经历,才能够挑战任何风雨。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
  • 昨天收到了好朋友@荔枝APP 的#2018荔枝年度盛典# 邀请函,一场错过一次后悔一年的听觉盛宴,不仅有300位顶级声咖现场狂欢,更有权威大咖花式助阵,@动图宇
  • 然而当如今我在翻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却觉得赵敏的爱一样的极端偏执,张无忌配不上这样的爱。如此这般,换来的是张无忌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虽最后携手归隐,可我对这个完美
  • 让爱情像薰衣草的味道一样,清香但具有魔力。让爱情像薰衣草的味道一样,清香但具有魔力。
  • 【存档】ドリボ会見ほぼ全文③ 2020/11/05 ーー那須さん、「ドリームボーイズに弟役での出演が決定」と聞いたとき、まずどう思いましたか? 那須 い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