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性光识光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白”,光非白耶?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谓无念?千休千处得;何谓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日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顷,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不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物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将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

惟见性无还,见性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言八还,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姑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传送识、阿赖耶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一破,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

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乃在此也。

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千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

心静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静。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未空。空忘其空,斯为真空。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功法,不论行住坐卧,都能够实行,并不拘于形式;但只要自己得机得窍。我在前面曾经提示过:“虚室生白”那句话,那光不就是白色吗?

但有句话要提醒大家,开始炼功,从未出现过光的时后,忽然虚室生白了,那就是炼功的效验。如果出现了光,而你的心意却去追随它,于是就落在意识界里去了,那光就不是本性之光了。所以你决不要去管它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什么叫“无念”?就是佛家常说的“千修千处得。”什么叫“生念”?就是佛家常讲的“一念一生持”,这里指所生的意念,是一种正念,与平时的念头不同。“念”这个字是“今”“心”两字组成的念,今心为念,念,就是现在的心。这心也就是光,就是用来作炼丹的药。

一般人看外界的事物,随便举目用眼光一看,还来不及区别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这时的眼光还属于“性光”。就像镜子和静水一样,映照出各种影像,本是无心无意。过了一会儿,那眼光就成为识光了,因为它已经在区别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了。镜子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镜子了;静水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静水了;光里面带有意识,还叫什么光呢?各位在回光时,开始时是一种“性光”,转念之后就变成“识光”,因为意识一生起,光也就杳无踪影,无从寻觅。这并不是说没有了光,而是光已经转化成了识。黄帝说过:“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就是这个意思。《楞严推勘入门》说:“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尘”指的是外物,佛家称之为“器界”,与自我毫不相干。心如果去追逐外物,那就是把外物当作了自我。外物的属性,总归要返还给外物。比如说,通气是门窗的属性,但通气要还给门窗;明亮是日月的属性,但明亮要还给日月,硬要把它当作我,始终都不会为我所有。按照这个道理来推论,直到有一个属性不能返还给人了,这东西不是你的自我,又是什么呢?将明亮还给日月,但日月被你所看见过的那部分明亮,却不能返还。天空看不见日月的时候,人却没有见不到日月的感想。如果是这样,那么区别日月的属性,还可以为我所有吗?不知道根据明暗来区别的属性,当明和暗都忘掉的时候,那区别又何在?这里面也有着返还,那就是所谓“内尘”。只有达到“见性”的阶段,那才是没有返还。不过,在见性的阶段,“见”并不是真正的见,所以连“见性”也还给人家了。这里所返还的,是那种随意识念虑而流转的“见性”,也就是《楞严经》上释迦向弟子阿难所说的“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他阐述“八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传送识和阿赖耶识)、“八还”时,前面七种识,都一一论证他们存在返还,但到了第八识,姑且留下这个“见性”不谈,当作阿难的柱杖。我们追究一下见性这回事,即然它带有“八识”,那就不是真的没有返还。如果连这个也给破掉了,那才是真正的见性,真正的没有返还了。

各位回光,正要回那最初没有返还的那种性光,所以一丝一毫意识念虑也用不着。牵引你意识念虑在流转的,就是那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但能使你成就菩提(正觉)的,也只有这六根,一切尘和识都用不上。这里,不是讲利用那六根本身,而是利用那六根中的属性。现在你如不想陷堕入识的困境,那么在回光时,必须利用那六根中本原之性;如果带着识去回光,那就是利用那六根中的识性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在这个地方。

总而言之,用心用意就是识光,放下意念就是性光;这里头有毫厘千里之差,不可不去仔细地分辨。要知道识不断,神就不生;心不空,丹就不结。心静就成了丹,心空就成了药。不执着任何事物,叫作心静;不留恋任何事物,叫作心空。空,如果是能够发现的空,那空就不能算空;直到空得忘掉了空,这才算做是真空。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鲜花]天台宗第十八代祖师临海市东掖山白莲讲寺神照本如大师略传

神照本如大师(981或982年~1050或1051年),族姓林氏,乃四明句章(今宁波慈溪)人。
初受业剃度于本郡国宁寺(今宁波鄞州区国宁寺),后依止天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法智大师座下,为知礼大师座下三位最出色弟子之一,修为高深,敏慧博知,不仅广受世人称颂,也普受同门的尊重。《佛祖统纪·本如传》赞其“初依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史典词翰有法则,为世所爱。”
据《释门正统》所载,本如大师初依止知礼大师时,曾向知礼大师“请益经王义”,知礼大师回答说:“为我作三年监院,却向汝道。”本如大师即谨遵知礼大师旨意,勤勤恳恳履行职责,一心一意服务常住。
待三年期满,又向其师请益,其时知礼大师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有悟,即说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知礼大师直下印可说:“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本如大师虽是天台宗僧人,属于教下,然考本如大师悟道的经历,则其悟处实与禅宗门下,别无二致,这完全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北宋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 年),遵式大师应杭州刺史薛颜之命,入主灵山精庐(古天竺寺)。不久灵山忏讲不绝,法务繁忙,四远来归的繁荣境况,使他再无暇旁顾东掖山弘法事务,故遵式大师专程赴知礼大师会下,求其举荐才俊,继席东掖。
关于此一求荐情节,《佛祖统纪》记载云:“祥符四年(1011 年),慈云(遵式大师)迁灵山,亲往法智(知礼大师)会下,求可为继。法智(知礼大师)曰:当于众中自择之。慈云(遵式大师)阅视至师(本如大师),即云:斯人可也。”
本如大师旋即被遵式大师“授以东山学者”。自始本如大师即在东掖山能仁寺大开法筵,历三十年,众常五六百。在此期间,先后宣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观无量寿经》、《请观音经》、《摩诃止观》、《观心论》、《金刚錍》、《观音别行玄记》等经论,皆讲解了六、七遍。
本如大师勤于讲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修忏,尝集百僧修法华忏,长达一年,瑞验屡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七月,驸马李遵勗(xù)奏请朝廷,宋仁宗感念其德,赐“神照法师”之号及紫衣袈裟,并智者之教文四千五百卷,以资讲说。
本如大师除讲忏之外,其晚年则专行净土,慕庐山之风,与丞相章郇公及诸贤于能仁寺西南隅,结白莲社,一心念佛,宋仁宗钦其道,遂赐“白莲庵院”匾额。
白莲庵院始由本如大师结屋为庵,仅六七年遂成巨剎。后乃以能仁(寺)山林三分其一,指岭为界,以供白莲庵院樵薪。据《佛祖统纪》云:“(本如大师)尝于寺西南隅,见一虎睡,以杖击之曰:此非汝睡处。虎俛(fǔ俯)首而去,后于虎卧处结屋为菴,归闲其中。”
关于白莲庵院,除为虎卧奇特之地外,另尚别有神奇故事。据《佛祖统纪》云:“先是有五通神居于此,师每禅坐,必连床升行空中,师未尝问。一日,五神请曰:师既踞吾居,乞于此向山冈,建祠塑像,已备泥在山矣。师往视冈上,有新泥一垛,以之塑像无所余。”

本如大师也圆寂辞世于白莲庵院,但关于其辞世具体年份,宋代天台宗学者所作史籍记载却存有异说。其中,南宋宗鉴法师编撰的《释门正统》卷六,认为本如大师圆寂于皇祐二年(1050年);成书稍晚,由南宋志磬法师编撰的《佛祖统纪》卷十二,则认为是皇祐三年(1051年),两者相较仅差一年。虽成书较早的《释门正统》所载似更为可靠,但也不足以证明《佛祖统纪》的记载有误,所以本如大师圆寂于公元1050年或公元1051年似皆有可能。
若按《佛祖统纪》记载,本如大师逝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及世寿70岁来推算,其应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而若按《释门正统》所载,其寂于皇祐二年来推算,则其当生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至于二书皆谓大师“腊五十三”,到底是僧腊,还是戒腊,则难以判定。
本如大师圆寂前后,曾出现诸多祥瑞异象,据《佛祖统纪》云:“皇祐三年(1051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即升座说法,与众诀别。其夕,法堂藏阁、方丈栋梁皆折,锺鼓击之无声。江上渔人见云端有僧,西向而去。诘旦,右脇安庠而逝,时天气盛热,异香非常。明年(1052年)三月,塔全身于寺北,门人启钥,视尊容如生,爪发俱长,有大莲华,产于塔前。”故后天台宗诗僧梵才大师祭文有“圆寂经岁,肉体如生”语。
《释门正统》云:“师轻乐财施,弘教为己任,敝衾坏衲,裕然以老。”仅此一言,可说是对本如大师一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了。

本如大师著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及《仁王忏仪》,后者今已不存。《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则注释至十种境界时停笔,后由其高弟处咸大师续而全之,镂版施印达万卷,此书现存于《卍续藏》第35卷之中。
本如大师一生嗣法弟子甚多,著名者如法真处咸、神悟处谦、楂庵有严、天台元璪、承天择仁、永嘉元掺、天台宝织、杭州义全、台州怀雅、承天法宝等诸师。
本如大师一生另尚显有诸多神异境界,如据《佛祖统纪》所载:“师尝于天台邑中,为众施戒,方秉羯磨,忽有光明,自智者塔、国清寺、赤城山,交射于法座之上。”“又因供千佛、饭一千贫人,置华于席下,佛座华应不萎而反萎,贫人座华应萎而反不萎,举众为之叹异。”
  
附 记:
问宣子记曰:(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春,住山鉴堂谓:师塔当方丈后,狃(niǔ)于风水非宜之说,将迁之。破土数寸,香气袭人,棺上产莲华一茎,光明奕奕。暨发函,慈颜俨然,须发长垂,衣被不坏,舍利满龛,一众惊叹,于是亟掩藏之。
镜菴论之曰:法师血肉之身,衣被之饰,在土二百年而不坏,非夫戒定慧三昧之力所持,畴能若是。人或以轻发祖塔,咎鉴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启视之,曷足以知法师正报亲依、坚固不坏之瑞?为此举者,其祖冥使之乎(《观经疏》以华座观为亲依,今以衣被例之)。

#历史那些事#曹丕听说吕虔有一宝刀,佩戴者可官至三公,欲借来一观。但吕虔支支吾吾,曹丕大怒,质问他:宝刀何在!吕虔连忙下跪请罪:“陛下息怒,非老臣吝惜不借,实乃此刀已非老臣所有!”

曹丕平复心情,又问:“老将军说宝刀不在你身上,这是何意?”

吕虔解释道:“吕虔自知德才不足以至三公之位,不敢佩此宝刀。早已将此刀转赠给徐州别驾王祥!”

曹丕素闻王祥曾“卧冰求鲤”,事母至孝,不敢再去找他借刀。无缘见此宝刀,曹丕深感遗憾,反倒敬佩起吕虔的不慕虚荣。

曹丕起身扶起吕虔,宽慰道:“寡人无怪罪之意,老将军切莫自责。老将军为朝廷剿贼抚民,功不可没,当加位‘威虏将军’!望老将军继续为大魏镇守徐州!”

吕虔感激涕零,直呼:“老臣敢不以死奉社稷!”

说起这吕虔,可能有人会感到陌生,毕竟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吕虔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战绩。但历史上的吕虔可是深受曹操祖孙三代人重用的名将。

吕虔,字子恪,出身任城国,自幼弓马娴熟、有勇有谋。吕虔见汉末天下大乱,招募家丁,按军中规则操练,颇具威名。

曹操自领兖州牧时,听闻吕虔的英雄事迹,便征召他为从事,让他带着家丁旧部镇守湖陆城。

自此吕虔便成为曹操的“救火队长”之一,专门到处剿灭贼寇:

一是计灭叛贼炅母。

吕虔刚投曹营,就遇上曹操的部将炅母意欲勾结东海贼昌豨作乱。吕虔兵少,只能智取。于是,吕虔佯装不知,设下酒宴,招诱炅母及其党羽数十人,暗中却已让壮士埋伏在两侧。

吕虔与炅母等人推杯换盏,很快就将他们灌醉。吕虔一声令下,命两侧的伏兵尽出,炅母等人便在睡梦之中丢了性命。

吕虔拿着炅母的首级威慑其他叛贼,又允诺只诛其首、不咎从者,恩威并施之下,很快便平定了这伙逆贼。

二是劝降泰山山贼。

泰山郡依山傍海,贼寇众多,治安混乱,百姓都背井离乡或四处流窜或隐匿深山,亟需能人来治理。

曹操毫不犹豫地让吕虔担此重任,命他为泰山太守。当时,袁绍命郭祖、公孙犊等数十个占山为寇之人任命为中郎将,让他们烧杀劫掠,祸害曹操。

郭祖等人来去如风,当地百姓不堪其挠,却又无可奈何。吕虔带着家丁们到任后,广施恩惠,注重信用,张榜安民,迫使郭祖等人出山投降,山中百姓也返乡安居。吕虔从中精挑细选,组成泰山精兵,名冠州郡。

三是从征黄巾贼徐和。

青徐二州历来黄巾频发,济南黄巾贼徐和便是其中之一。曹操收编大部分的青州黄巾主力后,徐和仍在山东地界为祸数年,不断攻打城邑、劫持县官,屡征不灭。

为了解决这股贼寇,曹操命夏侯渊率领泰山郡、平原郡等地方部队合力围剿。

吕虔亲率泰山精兵协助夏侯渊,前后参与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次,每次都是亲冒矢石、悍不畏死,因而斩首俘虏数千人。徐和在夏侯渊与吕虔等人的配合下,兵败身死。

四是征讨东莱贼寇。

夏侯渊离开后,东莱地区仍有李条等各路贼寇残害百姓。曹操就让吕虔总督青州诸郡兵马前去剿贼。身经百战的吕虔处理这些小贼,可谓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便将他们全部歼灭。

曹操收到吕虔的捷报,喜笑颜开,将吕虔举茂才,升迁为骑都尉,还特地下令嘉奖:“有志者,事竟成,这是自古以来英烈之士以死追求的目标。

吕将军在泰山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吕将军的功绩,可比得上扬名于汝颍的寇恂、献策于青兖的耿弇了!”

之后,吕虔仍旧镇守泰山十多年,恩威并济,百姓安居乐业,宵小遁形山林。曹丕称帝时,吕虔因功,官至裨将军,加封为“益寿亭侯”。

很快,曹丕又升吕虔为徐州刺史,成为边疆大吏。吕虔自知一州之地,只靠自己无法治理,颇为忧愁。

他听闻50多岁的王祥竟为母守丧30余年都不愿出仕,知道王祥必有大才。于是多次拜访征召王祥,王祥被吕虔的诚意所感动,出任徐州别驾(相当于徐州二把手)。

吕虔心知内政非己所长,甘愿将一州政务之权,全都委托给王祥,为世人所称赞。吕虔又想起自己身上的佩刀,传闻佩此刀者必登三公之位。

吕虔有自知之明,将此宝刀转赠给王祥,并说:“我吕虔不是当三公的料,佩戴此刀说不定会害了自己。王大人有治世王佐之才,理应佩此宝刀!”

王祥坚辞不受,吕虔又多次劝说,王祥只得无奈接受。此后,王祥历任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确实是位列三公。

王祥临终前又将此刀转赠其弟王览,叮嘱道:“你的后代必定兴盛,足以佩此宝刀!”王览只官至光禄大夫,其子孙却成为了鼎盛一时的“琅琊王氏”,王敦、王导、王羲之均为其后代。

而吕虔官位止步于“威虏将军”和“徐州刺史”,在曹叡时期改封“万年亭侯”,食邑600户。

吕虔本人勇谋兼备,镇守泰山及徐州合计30余年,只能打打贼寇,错过了魏国所有重大战役,因而威名不显。但他知人善任,不慕虚荣,却也称得上是造福一方百姓的能吏了!(汤姐看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总是无法自主决定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父母的话从来不是建议,只是命令,甚至威胁逼迫,如果不能听取所谓的‘建议’我行我素,那父母可能会觉得我们很丢人,
  • 戳图,看看专业人士的点评和示范答案。戳图,看看专业人士的点评和示范答案。
  • #迪士尼神奇万花筒# 链接见评论。#迪士尼神奇万花筒# 链接见评论。
  • 昨天生日,来了两位朋友,附近三道湾的庄主我的好兄弟姚红卫给我过生日,夜里回来晚了些,雨下得又紧又急,我的三只羊却不见了,想着它们被大雨困山上了,而我除了担心,竟
  • 直到福岛光忠出现……总之,光忠刀我都要[awsl]嘛,多少有点宛宛类卿(呃,福福类咪?但福酱也很可爱,拿着花的长船男刃却只是个花匠,喝醉会跟日本号撒娇什么的反差
  • 瞎了你的狗眼,我是“一杯女子”!你从来没有送我礼物过我一直在用心欣赏你,比如,你今天的“眼”好迷人。
  • ”“齐郁啊,话本子还是少看为好,春光正好当惜取眼前人。”“好徒弟有孝心,你放心师傅不白拿你的东西,这柄霜花剑你很喜欢对吧,师傅将它送给你,明日特许你进苍云山采药
  • 在档案室的日子过得很忙碌有时候也会觉得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这么忙呢录数据是最累的,看电脑看的眼睛很涩,我记得我刚去院里的时候我录了一个星期的数据,从1955年的卷
  • 我们俩也太沙雕了叭[允悲]两个减肥的人没忍住去吃了快了套餐,真的好快乐啊[可爱]实名批评肖衡大傻几的拍照技术,都是我p得好[挖鼻]最后逛了超市回家的路上,还有意
  • 让我记忆新的还有那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小路穿过稻田从古镇这头通往对面半山上的华龙村去的时候正值夏季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远处是具白族特色的民居就好似一副油画我自小在农
  • 前段时间去吃饭,看到很多同学人手一支牙膏看了下是好来办了比赛,赶忙报名毕竟好来牙膏真的太绝绝子了——DARLIE好来星耀白牙膏一打开盖子就可以闻到梦幻的花香刷
  • #명수야 오늘도 굿나잇##명수야# 오늘 잘 보냈죠 그렇게 아름다운 경치를 보고 기분이 좋겠죠 오빠의 미소를 그 꽃들보다 더 예뻐요. 햇빛보다
  • ”一位广州二手车商表示,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情况并不理想,不少二手车商手中都有一定库存,加之“国五”限迁取消后大量外省二手车迁入,整体交易价
  • #鲁检要闻#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青岛市李沧区检察院携手青版财经小记者团举办“未爱暖阳”普法教育主题活动】为丰富充实岛城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提高未成年人法律
  • 这位猴场老板说,“由于行业前几年的引种数量有限,现在可以繁育的母猴基本都是我们通过留种自繁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了,行业整体出栏率不到50%。目前,国内有实验猴生产
  • ​ 不是吹,有几个同行见过且叫的出名称……? ​ 不是吹,有几个同行见过且叫的出名称……?
  • #电视剧推荐##猎罪图鉴##城心城翊##小仙女日记# 嘿嘿嘿嘿嘿嘿​城心城翊~[抱一抱]​太甜啦太甜啦(只磕剧情)喜欢优秀的你们喜欢可爱的你们喜欢你们在彼此身边
  • 我到今天突然觉得,我脱单的办法应该是,找到一个正好互相欣赏的人,并且我们是真实的好友,而非网友。中国人常说“姜还是老的辣”将智慧与年龄等价起来,但这个过程绝非是
  • 可是,老天偏偏就是这么残忍,连一个当面道歉的机会,都不肯给我…… 奥列格·雅罗文斯基:“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策略,在两年前就采用了,并且正在逐步实施。突然想起,
  • #丁禹兮[超话]##向全世界安利丁禹兮# 【新刊抽奖活动】点赞和评论里共抽2个宝贝送明天小丁的《风度men's uno》2022年8月刊【要求】主超话等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