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动态清零和放开对比的帖子,因为看到某些把个别人的说法奉为圭臬,然后暗戳戳的抨击国家政策的帖子着实让人气愤。我是社会上的普通一员, 想谈论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
1、经济的投入
这次上海的疫情给我们国家经济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是事实,这其中的原因我们无法具体说清,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关于动态清零和放开的对比。我们以上海本轮疫情为例,算一下放开后可能的医疗投入。首先,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现有的诊疗手段下,确诊患者人均治疗费用1.7万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15万元。如果放开,可能有很多人不会选择去医院,我们假设大部分人吃莲花清瘟,每次新冠需要花费20元。由于重症率不是很高且重症率花费远高于20元,我们假设这是最基础的医疗花费。其次,我们讨论中重症的投入,关于中重症率,大家争议很大,标准也不统一,之前国内疫情也没有大规模爆发,很难去考虑放开的成本。但是现在新冠在上海大规模爆发了,并且出现了一些死亡病例,我们假设这些死亡病例一定是重症的,并且按照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人均花费15万元,计算一下上海的人均治疗花费。595人死亡 x 15万 ÷ 60万阳性=人均150元(粗略计算)。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费用不包括其他治疗成功的中重症病例的花费,也不包括一般轻症可能产生的就医费用。但是即便是这种最最最保守的估计,得一次新冠人均的花费也要150+20=170元。但是我们从上海的情况可以看到,以奥密克戎的传染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导致大家的感染,而且新冠可以反复得,假设一人一年得两次新冠呢?(正常人一年得一两次感冒总还是可能的,更别说是奥密克戎)这个投入和花费无法想象。更别说可能某些人可能会用到辉瑞2300一盒的特效药。
但是按照国家最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在控制住本轮疫情以后,按照一周一次核酸的规模(本轮疫情前北京高校的管控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每次核酸3-5元(北京现在3.4元每人份,国家医保局前几日要求多人混管费用降至5元以内),一年52周,也就是200元左右。按照这样的政策,预计疫情可以很快发现并控制住,那么产生的治疗费用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这是经济上投入的估算,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但是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谁想没事去得一次新冠呢?家长们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得新冠去医院呢?家里有老人的普通老百姓有多少能负担得起老人得住院费用呢?
2、时间上的投入
很多人批评国家现有的封控政策,我也被封控过,也知道国家现有政策有些执行的不好的地方,但是这都是可以改进的。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家除了20年初的封控和本轮疫情,几乎没有大的封控,平均下来的时间成本是很低的。但是我们往前看,即便是本轮疫情,除了上海,大部分人也没有受到严格的居家隔离。我在海淀,虽然居家办公,但是生活没有受到影响。我女朋友在苏州,他们村上有人确诊,但是生活上也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虽然上海被封控时间最长,大概两个月,但是全国大部分还是好的,平均下来可能全国人本轮疫情被封控的时间估计也就是一两周。但是如果放开呢,按照上面一人一年得两次新冠的假设,每次休息一周,大概也就是现有政策可能被封控的时间投入了。而且在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后,这样被大规模封控的可能只会更小。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动态清零时间上的成本也是很低的。
上面是关于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投入的估算,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放开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想想印度21年尸横遍野的惨象,我们可以接受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医院,我去年去过几次医院都是人满为患(非三甲)。想象平时发烧门诊也应该是这样吧,如果放开,不说每个人都去医院,即便是10%的人去医院,医疗资源也是要被挤兑光的。再考虑0.2%的重症和危重症率,这一部分人肯定是要住院的,我们有那么多床位吗?如果没有,到时候就不是方方之流在网上谩骂了,至于会发生什么,这是不可想象的。以上是我的一些讨论,大家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评论留言。
补充:
1.关于死亡人数与所谓“大号流感”的问题
我们以美国的数据预估一下。之所以选择美国的数据是因为美国很早就放开了对疫情的管制,经历了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的变化,疫情发展经过较为完整,另一方面美国的数据统计较为完善,样本量也足够大(美帝的能力还是要承认的)。美国报告的数据显示20年死亡35.65万人,21年死亡46.2万人,截止到现在死亡103.1万人,也就是说美国在22年前5个月死亡21.25万人,按照这个情况预计,22年全年死亡51万人。可以看到,虽然新冠从德尔塔变成了奥密克戎,美国死亡人数并没有下降。可能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传染力增强导致死亡人数并没有下降,奥密克戎也绝不是所谓的“大号流感”。
接下来预估一下我们可能遭遇到的情况。美国3.4亿人22年全年预计死亡51万人,我国以14亿人口计,一年将死亡210万人。但是美国的数据也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确诊人数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感染了而没有去医院做核酸,选择了自测,甚至有的人没有测,这部分数据低估了,所以真实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会比现有数据高。如果按照210万人口死亡,0.1%死亡率,一年内感染人次在21亿左右,所以假设一个人得一两次是合理的。
2.核酸乱象的问题
首先,按照上面的计算结果,核酸的花费要低于甚至远放开后可能的医疗花费,产生的利润也远低于放开后的医疗费用。这也就是说放开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可能为了谋利而产生更多的乱象。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核酸的乱象只要抓住核酸检测机构谋利这个主要矛盾就可以了,国家也在努力规范核酸检测机构的行为。但是放开后,一旦疫情爆发产生类似的问题,这个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是核酸检测不能比的,所以比起放开,常态化核酸检测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成本相对较低的
3.是否要一直采取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问题
上面的阐述都是基于现有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展开的,国家也没有说过要采取动态清零政策到什么时候,但是现在肯定不是放开的时候。我相信,如果新冠变异到对人体危害很小,国家肯定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可能也包括放开,因为我们国家的政策一直都是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在慢慢转变,做相应的调整。举个例子,在20年初新冠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国家及时采取了封控的措施,后来疫情控制住了又及时转变为动态清零,使得我们在20年下半年与整个21年都没有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但是在今年3月,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上海和长春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国家也因此改变了政策,在之前措施的基础上试行常态化核酸。这都说明国家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的。我也相信国家一定能够应对好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慎终如始!从自身找问题,毫不松劲夯实清零成果】一批社区解除管控措施,部分公交地铁恢复运营,各区景点商场限流营业……连日来,北京新冠肺炎病例数持续下降,自27日实现社会面病例清零,本轮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随着防控态势整体向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也在有序回归。

从“应战”到“胶着”再到“扫尾”,每一步都殊为不易。面对两年多来最严峻、最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处置疫情,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一线工作者担当奉献,付出了艰苦努力;各区各级干部守土有责,顶住了巨大压力;广大市民对各项防控举措理解支持,克服了种种不便。上下齐心、同舟共济,让我们始终把握着对抗病毒的主动权,最终迎来了宝贵的社会面清零。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越是形势向好,越要提高警惕,越要克服麻痹思想、松劲状态。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阶段,持续守住社会面清零成果,任务很重,风险也依然不小。一方面,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各类“小概率事件”随时可能造成新的防控短板。另一方面,没有社会面新增病例不代表没问题。眼下,全市仍有多个高、中风险地区,也仍有新增感染者、新增风险点位,很多区还在排查隐患。尤其是随着分区分级动态实施全市社会面防控措施,也意味着人员流动、交互频度较此前会有所增加。现实情况不容我们喘口气、歇歇脚,必须继续保持清醒头脑,严防死守、决不松懈,将我们的防疫长城筑得更牢更坚固。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两年多的抗疫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坚持不懈保持应战状态,认真从自身找问题,才能实现稳定清零的目标。具体来看,就是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从紧从严、从早从快、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同时突出做好外卖、快递、维修、保洁、保安、餐饮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防疫管理。深入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处置体系,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做好物资储备和服务保障,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管控到位,控制规范,确保社会面非管控区不出现病例。广大市民也要持续强化防护意识,积极配合各项防控要求,特别是仍在封管控区、仍需居家办公的朋友还得再宅一宅、再撑一撑,绝不给病毒传播任何可乘之机。

守得云开见曙光。今日成果再次验证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的有效性,也再次坚定了全社会的必胜信念。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我们一定能让生活早日全面恢复,让城市家园再现满满活力。#北京疫情# (北京日报)

【安徽省美术馆预约参观指南!】https://t.cn/A6XO40hJ

安徽省美术馆将于5月26日正式面向观众免费开放。

在开馆之际,安徽省美术馆隆重推出七大展览,这些展览横跨古今、类别各异,不仅具有观赏性,也兼备知识性和学术性,等待着人们去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意境与魅力。

安徽省美术馆七大展览
01“韩美林艺术展”

展览地点:3号、4号展厅

“韩美林艺术展”全面展现韩美林生动、乐观的作品形象与丰富、多样的创作面貌。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神遇迹化”呈现韩美林在“天书”上的探索;“素手丹心”是韩美林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的创新精神;“民胞物与”聚焦于韩美林“动物”题材的创作;“人间有情”汇集了韩美林在人体画与人体雕塑方向的诗意表达。在展览的最后,还特别开辟了一个独立部分“秀木成林”,将韩美林的设计手稿一一呈现。展览以多种形式引导观众进入韩美林丰富的艺术世界,营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徜徉于“美林的世界”。展览力图还原韩美林在安徽工作生活的历程和收获,讲好韩美林与安徽的艺术故事。

02“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专题展”

展览地点:8号、9号展厅

在20世纪中国社会波澜起伏、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中,美的理想与美的创造始终承载着中国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和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

1949年,伴随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美术进入了崭新的创作时代。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旗手,汇聚了最优秀的师资,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许多人参与到了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创建之中,成为带动各地美术发展的骨干力量;许多人创作的作品深刻反映时代精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与艺术创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方面。

“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专题展”展出的作品全部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展览通过精选的藏品,配以充满青春记忆的文字与照片,立体丰富地呈现新中国美术的青春状态,也唤醒我们曾经拥有或永远向往的青春情怀!

03“马克·夏加尔 物色之梦 数字艺术展”

展览地点:2号展厅

马克·夏加尔(1887—1985)出生于俄国,印象派、立体派、抽象派画家。

“马克·夏加尔物色之梦数字艺术展”运用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在展示画作真迹的同时,采用数字技术拓展了经典作品,让观者置身多维度感官体验空间。通过“爱、生命与大地”“物色之梦”“镜后世界”“溢彩颂”“光之诗人”“透明的墙”等篇章展现了夏加尔于1956年至1972年间创作的75件石版画,细腻又全面的阐述了夏加尔独特的作品形态。展览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凤凰艺术家》《革命》《春日》《半人马的母亲》等作品编织出属于夏加尔的物色之梦。

以夏加尔1962年所创作《耶路撒冷之窗》系列中的扉页《烛台》作为主要索引,提取夏加尔画作中的“物”象:流动多变的自然、生活与都市社会元素,重构为五个“色”域篇章:烈焰着锦之炽、万物苏生之郁、亦真亦幻之梦、万鸟翱翔之邃、超脱凡俗之寂。《物色之梦》是运用Mapping投影技术打造的沉浸式空间。作品使用数字媒体对传统架上绘画进行了通俗演绎和现代化表达,以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为经典文化升维。

溢彩颂激光装置是以夏加尔天顶壁画中的色彩语言为灵感,提炼在他绘画中标志性的色彩并从高处挥洒而下。迷雾之中,激光游移对空间的切割又如一幕幕的戏剧,诉说着画家激情澎湃的一生。

作品《幻境圆窗》由夏加尔的《耶路撒冷之窗》系列中选取出的12个主要画面并重新组合,将画面中的元素进行粒子化跟随和整体缓速形变处理。12个关于生物、宗教、社会的画面,通过动态影像再次指向夏加尔梦幻流变的想象世界。12亦是犹太传统中神圣数字。释放出光亮的圆形,仿佛是在夏加尔与观者之间开启的一扇窗,透过圆窗即可一探夏加尔的“生态幻境”。

04“新安画派特展”

展览地点:5号、6号展厅

新安画派形成于明清之际,是以新安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绘画题材以黄山、徽州山水为主。其领袖人物皆出生在古徽州地区,他们专事绘画本体,用荒简的笔墨和高洁的画境表达艺术境界超凡脱俗。

新安画派以“海阳四家”(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为代表,他们貌写家山,远宗近取:一方面继承元代倪瓒、黄公望的绘画技法,另一方面又广采博取,另辟蹊径,一定程度上把中国山水画从沉闷的摹古低谷推向了师法自然的高峰,并与周边的“宣城”“姑孰”“金陵”“扬州”等诸多画派为友,同声相应,蔚为大观。

05“安徽现代美术名家作品展”

展览地点:7号展厅

安徽文脉源远流长,美术发展土壤肥沃,孕育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书画名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诞生新的代表人物,绘就新的璀璨画卷。黄宾虹、林散之、刘开渠、赖少其、王子云、吴作人等一大批安徽籍或与安徽渊源深厚的美术名家,为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本展览汇聚近50余位安徽现代美术名家的经典美术作品,在致敬诸位艺术家的同时,去体会他们在各自艺术领域的孜孜追求。我们期待这些镌刻着“时代烙印”的美术作品,能伴您在艺术长廊中感受安徽美术事业的盎然生机与蓬勃力量。

06“安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

展览地点:10号展厅

工艺美术是一种将生产生活经验与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安徽文化面貌多元,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为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安徽当代工艺美术延续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类别多样、技法精湛。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让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载体更加多样,丰富了工艺美术的现代表现方式。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工作者传承匠心、精进技艺,用造物之美引领生活新时尚。

展览遴选了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力作,以期展示安徽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下的坚守与创新精神,构建美育活动和美好生活的有机连接。

07“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

展览地点:1号展厅

近代以来,在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阶段,安徽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引领潮流的历史人物,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展览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安徽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画卷,体现出艺术家呼应民族精神、呼应时代进程的精妙构思和家国情怀。用美术作品展现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安徽风格,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美术馆进馆须知
开放时间

1.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对外开放,16:00停止入馆;

2.每周一闭馆;

3.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预约渠道

1.线上预约:观众可凭有效身份证件,通过“安徽省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或官网(https://t.cn/A6XCsZGr)进行参观预约;也可通过支付宝APP搜索“安徽省美术馆”进入小程序进行预约。

2.团队预约:团队(超过20人)参观须通过电话提前3天预约,预约电话0551-62806800。

3.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的老年观众,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入口处办理登记后入馆。

参观当日,观众本人需凭预约登记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或预约二维码入馆。

温馨提示

1. 试运行期间,我馆每日预约限额1000人(约满为止),预约时段为:9:00至13:00,13:00至17:00,每时段限流500人,请按时段预约参观。

以上限额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时调整。

2. 入馆参观须接受“健康码”“行程卡”核验和体温测量。“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者谢绝入馆。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行程卡”带“*”标记的人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方可入馆。

3. 入馆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请保持1.5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避免聚集。

4. 身高1.4米以下未成年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其他特殊游客,须监护人陪同入馆并注意安全。

5. 针对运用智能技术有困难的老年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到入口处办理登记入馆。

(转载安徽文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宋轶被质疑演技是请水军夸出来的 罗志祥胡彦斌办学蔡卓妍大秀身材
  • 谷歌将对安卓手机厂商收费,每台最高40美元
  • 全球个人财富排名出炉:这个国家百万富翁达11%!中国家庭财富规模全球第二
  • 西湖大学成立 | 天台乡贤参与发起,目标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 菜场捡鸡肠 ,老人没想到拌了老鼠药!
  • 美国将退中导条约,未来谁如何成为人生的赢家?
  • 明天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广西人可以自驾去香港了!
  • NBA-詹皇失绝杀湖人加时负马刺 库里29+8勇士胜太阳 周最佳:蜂王&约老师
  • 乎睿回应马蜂窝起诉;云南白药回应药方;台铁出轨事故原因公布
  • 詹姆斯两罚不中 湖人惜败马刺
  • 10月23日竞猜-C罗重返梦剧场
  • 天津河西兰园保育院教师针扎幼儿?!警方已介入调查!!(多图)
  • 今日起 北京可办积分落户手续
  • 今日话题|特朗普扬言扩容核武库 掀起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 阿里一站一星计划:2018天猫双十一10亿元红包更多惊喜
  • 索罗斯住所发现爆炸装置 这位亿万富翁当时不在家
  • 台铁出轨事故原因公布,或因过弯速度过快,司机已保释!
  • 白酒股暴跌玄机 接下来行情怎么走
  • 美舰穿过台湾海峡,是要挑起新一轮台海危机吗?
  • 云南白药回应配方 中药"秘方"竟靠西药"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