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子畏于匡:畏:被围困。或受到威胁。《群经平议》:“‘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压)、溺。”畏,乃民间私斗,所以“死而不吊”,因为“轻身忘死”。钱穆:“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匡:匡地。一说在今河南省睢县匡城乡。一说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以:以为,认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轻身打斗而致死。《正义》:“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

■现代翻译: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解围后,与颜渊相失,夫子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及颜渊后回,夫子喜出望外,而谓之曰:“我以为你被围而死,不得相见了,今幸在邪。”颜渊说:“匡人自不得害夫子,夫子在,回何敢妄死?(既死,非义也,亦非为义死)”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也。苞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敢死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予也。(庾翼云:顔子未能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与为起予者也?)(李充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轻死非明节,故发颜子之死,对以定死生之命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后,方至也。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颜渊)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敢致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弟之于师,犹臣之于君。臣之于君,君在与在,君亡与亡。君子之善死,义也;或不免焉,命也。义固可知,而不可必命,则难谌(chén,的确,诚然,相信)而不可知。

●宋朱熹《论语集注》: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chóu,同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遇变而惟以道自信也。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顔渊偶失在后,其时匡人肆恶,在孔子自不能无虑焉。及其遇也,乃不胜其喜,而谓之曰:“吾与汝相失,以汝被围而死矣,今幸在邪。”顔渊对曰:“回于夫子,身虽二而道则一,今也道未坠地,文既在兹,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则回亦以道为重,岂敢轻于赴鬭(dòu,斗)以死乎?”可见圣贤以道义自重,虽死生在前,审处不苟,而况区区进退得失之故邪。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曲礼云:“父母在,不许友以死。”颜子事夫子犹父,故云“子在,回何敢死”?此周、秦人解谊之最古者。盖颜子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相失在后,夫子必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虽在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然乱离之时,或不幸而死于非命,此亦人事所恒有。及后颜子来见,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颜子之未死也。至颜子之对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难而曰“子在”,何也?盖以夫子状类阳虎,匡人疑为阳虎而误围之,非真欲杀夫子。此直俟其缅询踪跡,审其动静,自足知之。书传言“夫子弦歌不辍,曲三终,而匡人解甲,忠信笃敬,蛮貊可行”。此岂阳虎之所能为者?盖不待夫子自辨,而圣德光箸,匡人已知决非阳虎矣。夫子之不轻于一死,颜子盖真知之,故曰“子在”。而因子在不敢就死,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惟知子在,故颜子独后;惟颜子独后,而夫子又疑为死。圣贤往迹及其心事,可按文而得之。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仁);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孝);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义)。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此章记孔子师生之间道义的真挚感情。一者见师之爱徒心切,夫子与颜子相失。颜子在后,及至,夫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此惊喜之辞也。一者见徒之敬师情深,颜子事夫子犹父,《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又《礼记·曲礼》:“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子在,轻死非明节,故颜子 曰“子在,回何敢死”,则为“孝”也,此依归之情亦至矣。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公冶长》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姓斗,一说芈(Mǐ) 姓,名彀(gòu)於(wū)菟(tú),字子文,楚国贤相。楚鬬(dòu同斗)伯比外家是䢵(yún)国,其还外家,通舅女,生子,既耻之,仍遂掷于山草中。此女之父猎,还,见虎乳饮小儿,因取养之。既未知其姓名,楚人谓乳为穀,谓虎为于菟(音乌涂),此儿为虎所乳,故名之曰穀于菟也。后知其是伯比子,故呼为鬬穀于菟也。后长大而贤,仕楚,为令尹之官。范甯曰:子文是諡也。崔子:崔杼,齐国的大夫,曾杀掉他的国君齐庄公。弑(shì)古代在下的人杀掉在上的人叫“弑”。陈文子,齐国大夫,名须无。

现代翻译: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神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交代给下届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很清高。”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三国魏何晏等编著的《论语集解》:孔安国曰:但闻其忠事,未知其仁也。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也。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杼,无有可止者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子文为楚令尹,三遇为令尹之官,而顔色未曾喜也。已,谓黜止也。文子作令尹,经三过被黜,而亦无愠恚之色也。虽三过被黜,每被黜受代之时,必以令尹旧政令告语新人,恐其不知解也。子张问孔子:令尹行如此,是谓何人也。孔子荅言,临代以旧告新,此是为臣之忠者也。李充曰:进无喜色,退无怨色,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忠臣之至也。子张又问孔子:如子文之行,可得谓为仁不乎?孔子荅曰:唯闻其忠,未知其何由得为仁乎。齐大夫崔杼弑其君,齐大夫陈文子见崔杼弑君,而已力势不能讨,故弃四十匹马而违去此国,更往他邦。于时天下并乱,国国皆恶,文子弃马而去,复更至他邦。而所至之国亦乱,与齐不异,故曰犹吾大夫崔子也,故又去之也。之,往也。去所至新国,更复往一邦也,一国复昏乱,又与齐不异,故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已复更去也。子张更问孔子:言文子舍马,三至新邦,屡违之事如此,可谓为何人也?清,清洁也。顔延之曰:每适又违,洁身者也。子张又问:若如此文子之行,则可谓为仁不乎?荅子张曰:其能自去,只可得清,未知所以得名为仁也。孙绰曰:大哉仁道之弘!以文子平粹之心,无借之诚,文子疾时恶之笃,弃马而逝,三去乱邦,坐不暇寜,忠信有余而仁犹未足。唯颜氏之子,体仁无违,其亚圣之目乎?李充曰:违乱求治,不污其身,清矣。而所之无可,骤称其乱,不如甯子之能愚、蘧生之可巻,未可谓智也。洁身而不济世,未可谓仁也。李谓为未智,亦不胜为未知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子文,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闲,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许其仁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幷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仁”具有人类情感和道德上的本体性质,单一的如,忠诚、宽容、善良、勤劳、孝顺、节俭等,每一项都是美德,最多只能是构成“仁”的某一侧面,但都称不上“仁”。 https://t.cn/RJwGvW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不过就退 还一直说我菜就是菜 真的笑死我了 真的不知道谁菜吗 好好笑哦[作揖][作揖][作揖]///顺便 我一起打游戏的男朋友从来不帮我说话 真是谢谢他#第五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之四种清净明诲 原文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
  • 然而,石婆婆直到49岁才得悉自己便是人民币中的头像。”惟不少人误以为石婆婆出自大富人家,经常收到借贷的信件。
  • #粤港澳大湾区# 其中,“国情深睇验”(睇:粤语“看”“睇验”与粤语“体验”同音,这里有观光体验之意)又蕴含在深圳“深度体验”“深度交融”的意义;“5S”是英文
  • 所以,大多数人都缺少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根本是感受到被爱,感受到被需要,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回馈回去。
  • E夏老师你的理想就是长高三厘米吗 好特别的理想F夏老师广东多好啊 怎么来武汉了 我:嗯……没有 还早呢 不需要 笑僵了 我那么小需要对象吗?我都捞到萤丸二号
  • 性价比很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茶道,花艺,书法在这套装修中都有所体现,可谓空间虽小,但依然完美体现了屋子主人的喜好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客厅的投屏也是一个加分项,在家
  • 怎么突然好几个人私信问我:什么是金晶超白玻[允悲][允悲]评论区问啊,回答一次都能看到,一个个私信我得说多少遍,目前除了业务咨询,私信一律不回复的这里统一回复一
  • 努力赶来做平台上第一个晒bt21周边的买家[打call]首先试着购入了心心念念的今年2月发行的一番赏[給你小心心]后面又合并了一单盲盒立牌[給你小心心]日本卖家
  • 闻令而动随着市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锋号的奏响,育才社区在市政府办、市委编办、区政府办、区委编办的倾心帮扶下,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要求,快速反应,闻令而动,周密部
  • @微博抽奖平台 #川传福利##成都欢乐谷街头艺术节# 【高校狂欢,畅玩欢乐谷每天仅需1块钱!8天街头奇妙潮玩体验即刻解锁,百余明星设备欢乐全开[给你小心心]
  • #德赫[超话]#看到了一直想收的再见马尔福 但是我不喜欢h收 卖家非要h出谈不拢就算了。昨天一怒之下删除了卖家 今早爬起来发现一直想收的remember有卖家戳
  • ” #中华星命奇门风水#算了星宿关系,如果不是因为现实原因,我们还挺配哒,不过大师让我放弃你啦,不挣扎了,再痛苦都要放手,你已经不爱了,我再挽留也没有用,希望这
  • #恋与制作人[超话]#百日1“教室误入了一只麻雀,为放它出去耽误了时间,最后不得不拖了堂,希望学生们不会怪我。在楼下等你这一小会儿,被蚊子叮了好儿口。
  • #羽生结弦[超话]# 每日新闻的采访这段话狠狠戳到我,对于羽生结弦来说,花样滑冰从不只是又技术动作堆砌而成的。梦回2012一次冰演结束以后,Kurt叔问他:“你
  • 每天都在喜欢你,今天也是其中一天一颗气球一粒星,一把糖果一朵云,都放进你的手心里春风肆意,不及你眉眼轻挑夏雨决堤,不如你唇齿微张情话躲在风里,喜欢的人藏在梦里,
  • 【相机二手转转贴】[太阳]型号:佳能机身600D+镜头,九成新,没有维修,没有进水,使用2年+配件:内存卡、相机遮光罩、镜头机身盖、镜布、相机包、电池×1、电池
  • !!
  • 连阴天、下雪天,不仅光照时间短而且光照强度弱,光照不足应该增加光照的灯具(如高压钠灯、红光灯、白炽灯、日光灯等),补充光源。连阴天、下雪天,不仅光照时间短而且光
  • 【メンバー探し】寻找成员的视频更新了❗️和SixTONES进行「Puyo Puyo eSports」对决#JohnnysGamingRoom#PUYO的日文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