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根子是这里堵了!一揉二补,打开淤堵、让身体寒热对流!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咽喉痛、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难伺候」,吃点儿热气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接下来详细为大家讲讲这类体质的人到底该如何调理。

上热下寒,一种常见却又折磨人的体质

从寒热的角度,其实人的健康很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头要凉,脚要暖。根据阴阳理论,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自然发生关联,产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叫「阴阳交感」,所以人体就平和健康。

然而生活中却有一种人完全反过来了,体内阴阳颠倒,上半身一片火热,下半身一片寒凉,阳主升,阴主降。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不能产生交感,人自然就不健康了,中医管这种状态叫上热下寒。

上热,热在哪里呢?热在头面,例如: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喉咙痛、牙龈肿痛、痤疮,失眠。

下寒,寒在哪里?寒在腰膝,寒在四末,例如:小肚子常感到发凉、手足不温、不耐受寒凉食物、夜尿频多。

上热下寒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敏感,吃少许温补、辛辣、煎炸的热气东西就上火,吃一点清热、冷饮、冷食的寒凉东西就腹泻。 

这种痛苦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1寒邪过盛、阳气上浮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
火力不足导致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2中路闭塞、身体不通

当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水上不来,上下隔据逐渐形成之后,中焦脾胃就会被堵住了,道路不通。

中路的闭塞,加速了上热下寒体质的形成,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这种情况主要是身体不通,好东西没有办法去到该去的地方,周身气机不流畅,卡住了,至此上热下寒的体质最终形成。

补泻都不行,出路在何方?

这种体质的人,既不能用补药,也不能用泻药,因为一补就上火,可以说火上加油。一泻肚子就不舒服,可以说是寒上加寒。

怎么办呢?

常见的误区就是先清热再温补,想先把火泻掉,让身体补得进去,这个想法是挺好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忽视了此时上热下寒的体质已经形成,并非初期的状态,继续清热泻火,只会加重下面寒冰的凝结,重走上面提到的寒邪过盛的机理,让这个死结越打越实。

其实我们理解了上面第二点上热下寒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我们就逆着这个步骤解决即可,就能打开这个死结。

所以调理方向在打开中路的闭塞,一旦中路能够重新打开人体的寒热就自动对流,好像屋里又闷又热的时候,你就把窗户都打开,空气一对流,寒热自然就均匀了。上面多余的火热就会暖下面不足的寒冰,用下面的寒水就会制约上面的火热。

如何打开中路的闭塞?

常见的就是下焦的虚寒,导致脾胃运转无力,引起气机无法枢转而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打通中焦运行通道调气机,自然就做到引火下行。

著名清代医家黄元御,把人体的气机升降画成了一幅图,其中,心主火,在上,心火要往下走,以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主水,在下,肾水要往上走,以滋润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太过亢盛。这样的状态叫水升火降,水火既济,这样的身体才是棒。

假如心火一直往上走,肾水一直往下沉,阴阳离绝,你是你,它是它,二者没有任何交集,中医所谓的上热下寒就出现了。通过调理气机,让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这个过程一旦完成了,寒热就对流起来了。

1揉中焦,助力身体圆运动

中医说「腹要常摩」,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比腹部更好揉,大家可以经常在饭后或者睡前进行摩腹,除了让食物更好的消化,也可以帮助脾胃的气机能保持上下通畅。

方法是:在空腹或饭后2小时进行,以肚脐为中心,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这个方向,顺时针,右手按住左手,螺旋式逐渐扩大,再螺旋式回到肚脐。注意手法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这样按摩5-10分钟,会很明显感觉到小腹慢慢热起来,很舒服,使内脏的气血运行通畅,元气充足。上下通和,升清降浊,去旧生新。

2甘补脾,重建脾胃枢转动力

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而进行腐熟。运化,是指转运、变化,包括了消化水谷、化生营血、输布精微、运化水湿等功能。

脾胃的这种功能表现,好比自然界的土壤,能长养万物,故又将它叫作「中土」。「转枢」即转输,是「中土」的一个特殊功能,它对维持人体内阴阳、水火、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转、升降交通、相济为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上热下寒的人,由于下焦的火热长期不足,导致脾胃的运化能力也随着下降,就像家里煤气炉煮饭的道理一样,锅下面的火力都不够,怎样能煮出好吃的东西呢?

那怎样补充促进脾胃的运化能力?

中医认为脾喜甘温,《脾胃论》云:「甘温以补其中而升阳。」甘温可助脾阳升发,适用于脾阳不足,元气下陷之症,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均用甘温之品,临床上常用的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也均以甘温为主。#陈易玄##中医养生#

以天道定人道!
这部旷世奇书,
影响了华夏历史2000多年

导读 :
在现实中,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

而想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方法,
就必须了解某件事情背后的基本逻辑。

但遗憾的是,
很多人即使了解了事物运行的逻辑和规律。

却依旧无法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而这个问题的关键,
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根据规律,
来制定攻略。

用古人的话来说,
就是不懂得道与术之间的关系。

《 新语 》

这是一本讲透了道与术的奇书,
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一位被历史遗忘的奇人。

他的名字叫做陆贾,
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位重要谋臣。

虽然他的名号并不怎么响亮,
但是他在整个华夏文明中所发挥的影响和地位,
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人。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一本名为
《 新语 》的古书。

在这本书里,
陆贾不仅从天道的法则中,
找到了人道运行的规律。

而且还融入了自己对于古今兴亡,
以及人生与时代命运的独特见解。

最终形成了一套堪称巅峰之作的,
治世御人之学。

而他也因此被许多人奉为最完美的帝王之师。

直到如今他所留下的这部著作,
依旧被奉为古代成功学的经典。

帝王之学,
以道为基

提起帝王之学,
人们总是会把先秦时期的韩非子,
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但事实上韩非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之师,
这一点我们只看秦国的结局,
就能够一目了然。

因为秦始皇所推行的,
就是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的。

在这个过程中,
秦朝虽然盛极一时,
但却很快就如昙花一样初开便败。

所以说真正的帝王之学,
应该是能够打造出一个长久的太平盛世,
而不是只追求巩固君主的地位和权利。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单纯的法家思想其实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天下的重任,

更不能作为一套完美的帝王准则。

而陆贾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个结果,
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只局限在法家,
或者儒家道家等某一个流派当中。

而是开始从人类文明的源头作为出发点,
以纵观全局的思维,
逐渐梳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总结了各个时期不同的特性以及共同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并且提出了一套更为完善的理念,
来支撑人类社会的构架。

而且在他的这一套理念当中,
最主要的一个底层逻辑就是以道为基,

所以他给自己全书的第1篇命名为
《 道基 》。

所谓
“ 道基 ”
就是以天地之间的自然大道作为基础,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探索,
来完善人类社会的种种法则。

这种感觉有点像古人所说的 :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在这一条理念当中,
道就像是一种贯穿整个世界的基本规律,

世间所有的法则都是大道的延伸譬如 :

伏羲氏从中体会到了阴阳的消长变化。

神农氏从中感悟出了四季的时令迁移。

黄帝从中归纳出了世间万物的各自特性和用途。

皋陶依据这个规律,
制定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度。

而在他们之后的历代圣贤,
则从道的理念中衍生出了用来规范人类精神思想的,
仁义礼智等概念。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天道定人道的过程,
正如《易传》中所说 :

“ 天生万物,
以地养之,
圣人成之。”

就是把天然存在的规则加以变通,
运用到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完善当中。

无论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

还是后来的大禹、
商汤、
周文王,

其实都是在不断探索大道对于人世间的作用。

包括后来的诸子百家也是一样,
他们或者是从大道之中,

或者是从前人治理天下的经验当中,
找到了一部分具有价值的亮点。

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论述,
提出自己对于世界的设想,
并且付出实践。

在陆贾看来,
道是这个世界上不变的底层规律,

但是人们对于这个底层规律的运用,
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

所以才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
和千奇百怪的思想流派。

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
其实就是道与术的关系。

以术为变

其实陆贾所说的道与术之间的关系,
就像是现在网络平台上的算法和攻略一样。

道就相当于一个平台的运行机制和逻辑算法,
而术就是针对于这套机制的玩法和攻略。

虽然平台的大环境一直都在不断变化,
但是它背后的运行机制却始终如一。

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彻底摸清网络平台的底层运算逻辑,

就完全可以跟上大环境的变化,
制定出完全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实用性攻略。

而且一个人对这套机制的运算逻辑越了解,
那么他在制定攻略的时候就越轻松越完美。

而人们按照他给出的这套攻略去运作,
也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陆贾看来,
一个能够抓住大道本质的人。

无论处在任何时代背景之下,
其实都能够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
给出一套完美的方法去治理天下。

但无奈的是,
世人们总是以为古人说过的话,

做过的事才是最有道理,
最有依据的。

所以很多人宁可去推崇,
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旧时代制度,
也不愿意考虑当世人杰所提出的治世之法。

这样的想法,
就好比把能够填饱肚子的五谷杂粮丢弃在地上一样。

反而抱着看似珍贵,
但实际上却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珠宝,
在那里忍饥挨饿。

因为那些旧时代的制度,
虽然曾经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
发挥过极大的价值。

可是随着时代和大环境的改变,
以及人类在精神和物质层次上的追求不断提升。

曾经的那些规则和制度,
早就已经不能再继续承载人类文明的重量。

这就像一匹小马驹在刚生下来的时候,
人们只需要用一根非常细小的绳子,
就能够拴住它。

但是当这匹小马驹长大之后,
你再用这根细小的绳子去牵,

结果肯定就会被挣脱,
甚至把绳子崩断,
而这也正是导致周朝和秦朝相继灭亡的根本原因。

比如周朝曾经用礼制统治了人类社会长达数百年的时间。

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
人类文明一直都在不断成长,

可是那一套所谓的礼乐制度,
却始终不曾有过任何改变,

所以最终难免不堪重负,
秩序崩塌。

而之后的秦朝也是一样,
只是一味地追求法治,
只用法家这一根绳子来维系社会的运转。

结果自然也是显而易见,
天下分崩离析。

然而陆贾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
因此他强调要想让整个天下能够安稳运行,
就不能单纯依靠某一种制度去治理。

这就像人们要想驾驭一匹奔腾的骏马,
就必须用多条绳子编织成一套缰绳,
才不至于失控。

所以他觉得君王治理天下,
也应该像编绳子一样,

把各种思想和制度的精髓编织在一起,
用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序。

无论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风俗制度,
还是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各自闪光点。

只要能够在现实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都可以将它们熔炼到社会体系的构架之中。

正所谓 :
“ 书不必起于重尼之门,
药不必出于扁鹊之方。

合之者善,
可以为法,
因世而权行。”

而这一段话的意思也就是说,
想要制定管理天下的方针。

除了可以继承已有的制度和思想之外,
还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探索和创新。

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肯定也会出现以前不曾有过的问题。

而针对于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现象,
人们肯定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那么在这个时候,
统治者也就需要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形,
来采纳一些全新的观念,
替换一些陈旧的规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天下长久保持活力,
生机延绵不绝。

这一套理念,
就是陆贾为当时的大汉王朝开出的济世良方,
总结起来就是5个字 ——
化道术为用。

化道术为用

在陆贾给出的这一套方案当中,
君王无疑处在整个天下金字塔最顶端的位置,

但是也正因如此,
难免会有畏高而威的处境。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社会动荡,
甚至是国家倾覆。

内卷时代如何才能摆脱焦虑?
弘庵法师 :
只须做到两个字

“ 我怎么啥都做不好 ”,
“ 我怎么比别人差这么多 ”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焦虑情绪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

在常人眼里,
努力是缓解焦虑最好的良药。

很多人试图通过努力去化解焦虑,
但事与愿违。

“ 为什么越努力,
越焦虑啊?!”

焦虑似乎是个无解题,
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佛教之中,
是否有对治焦虑的
“ 妙方良药 ”?

2018年7月11日,

济南市佛教协会会长、
千佛山兴国禅寺方丈弘庵法师,

做客《 师父来了 》,
与您聊一聊
“ 焦虑 ”
那些事儿。

年轻人为啥会焦虑?

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对焦虑怎么去解释,
我个人认为,
焦虑,

我们知道
“ 焦 ”
是一个聚集的地方,

就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种种不同的一种执著,
把所有的妄念全部的执著在一处,

产生多种贪心、
多思多虑,

对外界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

比如像滚雪球一 样,
把我们的妄念和欲望不断地聚集在一个地方,
不断地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执著,

慢慢地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
慢慢地产生累加,
久了之后形成自我的一种见解。

特别是外在事物、
外在环境、
外在物欲不断增加,

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摄取,
摄取之后我们的欲望就不断地累加,

不断地互助,
不断地产生一种相上的追求,

进而就会产生人我是非、
分别取舍。

这样长期熏染我们内心之后,
就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负累,

由于我们的内心和外在行持无法转动、
无法化解,

这样身心就产生疲累,
久而久之呢,
就会产生一种焦虑。

因为解决不了,
如果解决了心结能化开,

外在事物能够产生一种力量承担起来,
这样还好一点,

但是,
现在的年轻人所面对外在的事物很多,
处理事情都非常的烦扰,

再有,
我们内心又没有长期训练定力和产生智慧的方法,
进而面对外在事务的时候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焦虑的根源在哪里?

从我个人角度,
焦虑的根源是
“ 不明心性 ”,
不明我们世间上种种的心是了不可得的,

我们世间上所用的心都是妄心,
都是执著心,

都是对外在的沾染、
贪求,

这种心在佛教里称为
“ 妄心 ”。

因为这个心我们不知道它的本源、
它的根本,

所以,
对外在都是一种索取,

所做、
所贪,

都是向外索求的,
这个心是不定的,
我们叫妄心。

佛教里有一句话,
我们向外执著的心这种心是属于妄心,
是了不可得的。

而我们又求不得,
因为我们对外在事物去沾著去追求的时候,

外在事物它是变化万千的,
比如说我们这个世界日新月异,

不断地去刷新、
不断地去创造,

所以外在不断地变化。

当你执著我们的心的时候,
你会发现我们的心是跟不上的,

因为外在事物变化太快,
而且它这个外在因缘是成住坏空。

外在事物来了之后它会变化,
不断地调整变化,

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跟着这种因缘变化,
我们会很累,
因为你这个心总是被外在物欲所左右。

所以,
佛教有句话说
“ 心被万物转即是凡夫,
心能转万物即同于佛。”

这就告诉我们,
根本的就在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能左右周围,

我们就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人、
非常自在的人。

也就是说我们所求的东西不是对外在物欲的索求,

我们应该索求内心的安静、
内心的安坦、
内心的富足,

这样的话我们到哪儿去都会轻松自在。

所以,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求外在的,

外在事物是什么?

是因缘变化的、
因缘相聚的。

因缘成相聚、
因缘散散掉,

所以好多事物是不长久的,
不长久的事我们去追求去执著,
只能增加我们内心的烦恼。

既然求不得,
还要努力吗?

我们知道,
世间上努力的人都在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去奔波去劳碌,

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顺心如意,
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去做,
你就一点希望也没有。

在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要付出辛劳,
都要努力去做,

都要全身心去追求内心当中的理想目标,
我们学佛之人也如此。

我们学佛之人都要成就佛道,

都要去解脱、
都要离苦得乐,

但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吗?

如果我们都不去努力,
那就一点希望也没有。

世间上也如此,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达成圆满的意向,

但是我们只要通过努力,
就向成功的方向接近,
进而能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

也就是说
“ 求不得 ”
这方面,
能不能达到不是我们所想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能不能去做,
能不能努力去做,

我们应该力求上进,
而不应该消极。

如何才能摆脱焦虑?

放下。

我们现在好多时候说
“ 放下自在 ”,

但是我们都不自在,
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没有真正的放下,
真正的放下是非常自在的。

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
我们来讲一讲。

当时在古印度,
有一个外道去看佛陀,
去祈求佛陀的智慧来教化,

去看佛陀都喜欢拿一些供养,
他就拿手里面最美妙的花去供养,

是稀有难得的花,
很难找。

他去供养佛陀,

他告诉佛陀 :

我内心惶恐不安常生烦恼,
祈求佛陀让我内心安坦自在没有烦恼。

佛陀就告诉他 :
放下。

他一听
“ 放下 ”,
就把这个花放下了,
因为另一只手又拿一朵花,

佛陀又说 :
放下。

他又把这个花放下了,

佛陀又告诉他 :
再放下。

他就想 :

我都放下了,
没有再拿任何东西了,

还让我放下什么?

( 其实佛陀是让我们 )

放下对外在事物的执著,
是放下我们的执著心,
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我们烦恼的根源、
焦虑的根源,

完全是在做事和待人接物当中产生的执著,
而这种执著又会产生分别,

有分别就有好与坏,
有获得与失去。

获得了就开心,
失去了就悲伤;

好了开心,
不好了痛苦。

所以,
久而久之反过来就会熏染我们的内心,

我们内心又反过来对外界不断地取舍和分别,
反过来再熏染。

这样长期的互动熏染之后,
我们就不断地在内心当中累加了负能量,
就是烦恼,
就是多思多虑,
执著心越来越强。

我们不会化解,

化解不清、
化解不掉,

那我们就会不断地累加焦虑烦恼。

所以说焦虑心也越来越厚重,
就像我们身上背了好多的负重一样,
压抑着我们,
身心都不自在。

真正的放下,
一定是自在的,
因为真正的放下了就是心无挂碍,

我们《心经》里有一句话叫
“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所以说我们真正放下了,
他一定是自在的,
我们世间上种种焦虑是因为我们老是有烦恼,
那就是没有真正的放下。

本文为2018年7月11日
《 师父来了 》
部分文字实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挤眼][doge][加油]我给你们的第一条关键建议是要有耐心,它为我将要谈到的其他规则铺平了道路。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读到最后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首先我们
  • ​就像网友说的:我看过他演的所有电影,是他最忠实的观众,他是不是也应该过来给我握个手?​当时身边就有人跟李连杰介绍说他的《少林寺》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童自荣给你配
  • 真的,有大老师的节目我必须看,胜过任何脱口秀段子,是我的快乐源泉大老师评价邱瑞的段子风格:他尖锐 特别的尖锐 感觉他心里的刺啊 慢慢长 都长成剑了 你知道吗 一
  • (点击链接)【图文音画欣赏】 ​​​ [屈原] 蔡琴 歌词:他們說你是一個孤獨的詩人他們說你有一顆憂鬱的靈魂汨羅的歲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寥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
  • ”最终还是因为电动车没电娘俩超重没超过,不过前后脚接近了,我对儿:你看,这就叫后来者居上,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短暂的落后不要在意,短暂的领先也不要骄
  • 希望宝从北奥走出来吧……就像她形容这个赛季一样,“为自己”[心](呜呜呜今天月考第一天考砸的我也从节目里得到了好多的希望与力量啊[泪])塔罗案例:婚姻大势迷茫破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出盘 总价1680(不加晚上的捆物) 兔twice nct划 晚上可能会加150左右的划貂和星卡捆物 自行拼车 拿花南不出 一张一张收
  • 看得出小A这是恨不得把整个糕点店给我寄过来,感动无以言表,和小A认识的十年,是因为科科相识,互相陪伴从少女到人妻的十年,十年里走马灯似的追星经历有些已记忆模糊而
  • 本轮巡演,他们将带着你熟悉的作品,带大家首次领略完成的“电气樱桃”。如果我爱你比你爱我多,请你不要离开我.因为,你再回来时,我可能不再像那时那么爱你了.[月亮]
  • 致这个无法释怀的人间[黑线]不靠运气,靠实力走上人生巅峰的三大生肖,第一名,这个生肖,有运气值,天赋的硬件也不错,他们有些甚至一开始就具备了、让一般人羡慕不已的
  • 曼谷旅游必打卡的C位酒店|吃喝玩乐很方便 ·✔交通便利 | ✔环境舒适✔景色很赞 | ✔设施完善——关于酒店▪酒店位于曼谷市中心核心地段▪周边写字楼、购物中心、
  • ☁️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当自己的人生天空满是阴霾的时候,也不要灰心,谁的人生都会有低谷,都会有困难,也会因为情绪,而莫名其妙掉地
  •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也许,这也是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差,癌症易于在老年人身上发生的因素之一)。这使得我们的电器可以排除干扰,人
  • 有一天你会明白,自己越是在乎的那个人,伤害自己越深,也是最容易流泪的人;有一天你会明白,每次相遇都是缘分,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的回忆,唯有最后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才
  • ”姚振海说,他们还计划在自贸试验区大兴片区廊坊区域建一个12万至15万平方米的葡萄产业基地作为集团总部中心,逐步把集团全球业务向综保区迁移。在建重点项目工地上,
  • ”我的理解是“一定要亲自去记录和拆解案例,不要全盘吸收他人的拆解过程和思路,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或者干脆就不看”这样理解对吗?”我的理解是“一定要亲自去记录
  • 我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回到未来,几乎这个我是无处不在,又无所不知的。第一次阅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有些混淆,可怕的成员名字让我分不清谁是谁,明明在前几页已经死去的
  • 喜欢科技的朋友可以看看,里面很多知识都是有实践考究的,可以看得出下了功夫的,这样好的片子希望大家别错过[泪]捧个人场也行呜呜呜呜呜不要问我为啥今年的平行进口车价
  • #交通银行信用卡买单吧的小店#稚气萌萌风光万千 旭日东升华光耀眼 凌空博舞特技表演 出类拔萃信誓旦旦 新世起首晨星显现 万花丛中英姿尽显 焕发青春当打之年 王者
  • 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马上”小妹很快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等会”老爸了,而“唠叨”李大妈这次也要全面升级功力,到时候你们一个也逃不了~了~了~了~~~~~来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