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 第十五集
我就说这剧本来应该是双男主想打擦边球但剪了很多情节吧,现在谁敢打BL擦边球?于是我们看到了极为生硬的硬Q“我们是朋友”
弹幕很真实,吃这套的人脑子已经瓦特了想喊“女友”,但我社会主义铁拳打的就是你们这种把革命友情歪曲成“你是我老婆”情绪的,让你就算想说,你也不敢。哈哈[挤眼]

未来我国GDP增速会增加还是降低?
#gdp##财经##经济#
截至2022年1月24日,除天津外,其余30个省区市均提出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在2021年GDP总量位列前三甲,对于2022年GDP目标,这三个经济大省同时锚定一个数字:5.5%。

这也意味着2022年我们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会在5%左右。抛开新冠疫情的因素,近几年我国GDP增速也都在6%左右。那么,我们未来增速还会像以前那样突破7%,甚至两位数增长吗?如果不是,未来增速会破5%吗?

一、要知道:人均GDP上1.2万美元后,GDP增速下滑是难免的

其实2021年GDP增速8%是建立在去年经济困境情况下的产物,算是一种恢复性增长。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尤其是四小龙的历史数据,我们GDP增速出现下探是难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是产业升级,国内工资会继续上涨,但低端产业将再次转移。目前我们也不例外,低端产业正在逐渐转移到越南。也就是说,人工成本会极大程度削弱竞争力,用工成本增加,对于工业和服务业产业都是一种拖累,这也没办法,因为“劳动速率”这段时间比较难快速提升,报酬会开始趋向于合理区间。

第二是原材料需求增加,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我们东部大部分日企都是做半成品产业,工业螺丝和零部件等,大家去查下日企和外企的制造,很多都是做这些,然后出口回到日本,再组装成汽车或家电,最后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时候本国工业原材料着重依赖进口,需要提高汇率,民众用品大量进口组装并消费,低端企业外流,从而形成本土消费趋于便宜丰富,这是走发达国家的一个步骤,当下汇率的提升也会导致本土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
第三是城市化成熟,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的重要动力,是将人从自然转向工业,提升生产力最快的途径之一。我国每年城市化率可以推动GDP达1%的增速。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4%,每年有1.5%的人口进入城市,从农民成为工人或技术人员,甚至商业人员等,生产效率都极大化,一个小田经济的农民一年GDP恐怕不足2万人民币,但成为工人后,一年可以生产出10万的商品都不在话下。

这就是为什么就业率一直都是我们重点推动的,而土地的集约化和专业化,也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十个农民还没一个农庄承包商种出来的产值多,当参与劳动数量趋向于饱满时,GDP也会减速。
可见,按照以往达到人均GDP1.2万美元的国家,难免都会推动福利政策的提升。可是,这个时期,往上还卖不动高新技术产品,下做不了组装零部件,中间是最难的,GDP提速也会变慢的。
二、我们谋求的:一直都是缓慢崛起,而不是像日韩那样快速崛起

毫无疑问,未来我们GDP增长取决于中国央行的利率政策以及发展模式。如今看来,2022年央行大概率会降息降准放宽货币政策。这里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四季度经济走弱,只剩4%增速;
二是劳动密集产业转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天量流动性。
毕竟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结构,现有任何经济学模型都不能直接套用。我们设定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为了稳就业。这个历史使命逐渐完成,所以未来很难被重新启用,除非遇到重大经济海啸。
其实前十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城市化发展,大量自给自足农民变成城市一环,给经济带来活力。

要说2021年的经济增速超过预期,本身就是因为疫情不可预估的。但是我们谋求的一直是缓慢崛起,而不是像日韩那样的快速崛起。快速增长导致的问题或有很多,包括社会结构和价值判断等容易分化,显然是不利于稳定的。
如果想要GDP,这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只需要释放更多资金,不停的QE就能实现。然后央企国企新建更多地铁、公路、 医院、学校和旅游景点设施等,非常容易就能把GDP拉到两位数。但代价也是昂贵的,大部分钱会集中到部分人手里,贫富差距拉大,遇到游资热钱应对能力也会减弱。

可以说,单纯靠发债撑起的GDP,并不健康,只是人为加速了发展进程。也许你羡慕日本韩国的工资,但是他们社会阶级固化,利益链条之紧密也是油泼不进的。
要说我们的北上广深高大上吧,但是你看到他们走路都带小跑,连个星期天都不能放松,还会羡慕吗?

可见,所谓经济发展,只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给自足也许不能发财,但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城里人可以奢求的,有钱不代表就幸福,国家发展也不仅仅只有赚钱一个目的。
三、我的总结:未来20年,我们GDP增长会趋于缓慢但仍保持为正

GDP的创造者是人,也就是人均GDP*人口。GDP衡量的就是全社会人口,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但不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贡献GDP,首先要确定主力。

我做个假设:低学历高体力要求的行业,20岁开始打工或做学徒,25~30岁达到体力巅峰;高学历要求行业,28岁参加工作,35~40岁达到经验巅峰。这样25~40岁年龄段构成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主力。
看看上图,我们近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劳动力的巨幅增长,但2015年到达顶峰以后,趋势开始反向。
当前我们经济发展的新高度,来自于90年代左右婴儿潮们的贡献。2022年出红圈的劳动主力,对应红色线段之间的0~14人口。劳动人口负增长,劳动强度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在未来社会总劳动时间只会缓慢走跌。

如此看来,我们只能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A提升劳动者个人能力和B提升劳动者所依附的产业等级。分别来看,A顶尖精英人才永远是稀缺的,但一般高学历人才的饱和程度越来越高,这条路不需要多讨论,全民教育的增长效果已经走过了最巅峰。
而B产业竞争在今天已经白热化,中国在各方面都努力抢占全球最后的产业高地,这个将是一个长期而反复漫长状态。但很明显的是,不可能再像以前产业升级这么顺利,就算商业上成功了,也可能引发他国政策上的贸易保护,因为这次是直接蚕食他国的核心利益。所以,个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会一直有,但很难再像以前一样一帆风顺。

最终,我们还得回到人口,再看看这张图,那就是25年后的未来,10年内预测会有下跌40%。
我们说劳动强度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的日益严重,另外加上房价和养育成本等因素,一胎的断崖在几年前就开始到来,而且来得比上面一个图还陡,达到6年50%。
虽然因为有累积的二胎释放,近年出生人口骤降还不至于这么猛,但一个真正的人口预测专家说得好,二胎是建立在生一胎以后的二胎,未来将不会有那么多存量二胎可以用来对冲。
那么,总结就是:未来20年,我们大概率还能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产业升级的方式对冲劳动人口问题,GDP增长会趋于缓慢但仍保持为正。

最后的话: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在中国,那GDP的增速有可能还会直接爆表。

当然,我以上的预测在是不考虑科技大爆发的情况下。但事实上,5G、物联网和可控核聚变等新科技都有可能引起变化,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在中国了,那么我们GDP的增速有可能还会直接爆表。

作为普通民众和创业者,我觉得要做好在较长一段时间告别5%以上GDP增长的心理准备,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水涨船高,坐享经济高速发展红利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提升个体竞争力,才是王道。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
老话题了,制造业外移把很多人吓得不轻,但细究起来,想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们也太小看中国的实力了。

我们都知道,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低端制造业利润很低,有“一亿件短袖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所以基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把不太赚钱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去,比如说: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基本一个国家从承接低端制造业到转移低端制造业,经历的时间大概也就是20-30年之间,因为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而资本是趋利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自动把这些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所以我国自从2008年之后,就出现了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搬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和印度,到了201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越南成了耐克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当时无数人在网上叫衰,说中国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说随着产业的不断外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不保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对前途非常悲观。

当然,他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因为和美国、日本情况不同的是,美国日本是在拥有了优势高端产业之后,才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如说美国自己有汽车、航天、电子产业,日本也发展起来了汽车和电子产业,更重要的是,美日两国人口都比较少,依靠这些高端产业足以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就业问题。

但中国不一样,第一,我们的产业转移出现在我们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之前,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的高端制造业盈利群,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不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感觉高收入的工作很难找。

第二,我国的人口数量比日本和美国多太多了,就算完成了产业升级,能不能彻底不依靠低端制造业?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低端制造业是绝对不能彻底转移出中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嫌工厂里面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低,所以叫嚣着应该关闭这些工资低的工厂,但是我告诉你,就拿我的老家湖北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能提供100万个工资3000的工作岗位,整个湖北政府都会把你供起来。

所以,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彻底搬出中国,至少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沿海地区看不上的那些低收入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就能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落户郑州。

除了这种跨省份的搬迁之外,各省内部之间也在进行产业重新配置,比如说我的老家湖北,从好几年前开始,就有大量的服装厂、化工厂从武汉市区搬到周边县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为武汉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第二,为周边县市解决就业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还是很有前瞻性的,知道要阻止制造业外迁的这种趋势,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造业外迁是一种时代趋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资本会自动去到用人成本最低的地方,国内工资3000嫌低,越南工资1500,孟加拉国工资1000都能满足,你是老板,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所以,强如美帝,天天喊制造业回流,有用么?

2.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收入的需求很大,所以政府一方面是要保住制造业,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收入,这项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前面我说当下我国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听不懂,我用更通俗的话和你讲:

1. 没有了低端制造业,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2. 保留了低端制造业,如何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你先不要着急说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我很清楚,只是为了告诉看不清时代局势的朋友一个道理——在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毕竟关系到14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能不断摸索,最终才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1. 低端制造业到底保留多少?

2.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内哪里?

3. 高端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

我们总说现在是转型期,是改革阵痛期,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方面高端产业还没崛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低端制造业外移,所以放大了国内的就业问题,才让很多人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

特朗普之所以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其实就是看准了我国的这个挣扎期,所以想通过贸易战进一步放大我们国内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部分,虽然美国自己国内也承受了损失,但由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南方的工厂可以说是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如果你家里有做生意的,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本来这种局面会困扰我国很长时间,没想到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印度、东南亚工业体系瘫痪,全世界75亿人的需求却没有消失,所以大量的工厂开始搬回中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供应全世界,及时的遏制住了制造业外移的这种趋势。

而且疫情已经爆发了接近2年了,现在东南亚和印度还在不停地传出这样的消息:

越南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

东南亚发生罢工游行,工厂无法开工。

印度疫情期间产品不达标,买方拒绝验收。

如果你是全球的资本投资人,你会怎么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

而且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标题说的杀手锏,那就是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

前段时间北京周报社的《对话太平洋》节目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来自欧美的嘉宾直言:“中国劳动力可不便宜,比印度尼西亚、越南贵多了,比印度和孟加拉也要贵,很多外企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十分发达;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商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原材料、组装厂、零部件销售集群化,极大的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任何一家厂家,想单独离开这个产业链都很困难。”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看到工资成本,觉得印度工资1500,中国工资5000,所以外资必然选择印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中间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可能会涉及到100个原材料供应商,200个加工厂,300个组装测试工厂、以及10个品牌销售公司,在中国,这条产业链也许全部集中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所以从运输到各厂之间沟通都十分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中间成本。

可一旦其中有一个工厂转移到了印度,运输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就会直接翻倍,花钱多是一回事,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交付,所以即便中国人工成本更贵,但很多外资企业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有人说,那难道越南和印度就不能把整个产业集群都学过去么?

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业化人口,比整个东南亚的人口都多,越南一个国家承接不了中国的产业链。

第二,印度人口确实够多,但是基建落后,国内文盲多,而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向社会输出了超过1亿的大专以上文凭的高学历人才,而且中国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工程师,这种人才供给速度,印度短时间内不可能跟上。

所以,东南亚和印度想彻底取代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有过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基本都是像服装和鞋子这种工序简单的产业,一旦工序复杂,比如说手机电脑,这种会涉及到几十家不同厂家配合的产业,越南就承接不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高枕无忧,疫情的出现的确为我国争取到了几年时间,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我国西部转移,帮助我国尽快走出现在的挣扎期,等到有一天我国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整个局面都会焕然一新。

很多人总是担心印度会不会在承接产业之后崛起,我说实话,等到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普及,到那时候,20亿印度人可能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
#微博新知博主##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想告诉你:一切关于烘焙的美好的小确幸和小甜蜜,都是因为多了一点点耐心和细心,便回报出了独一无二的、充满爱和健康的美味果实。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无论他对于任何人
  •   此前,在10月28日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麦趣尔当时表示,其纯牛奶的日均产量约为停产前的20%。#先锋趋势#【2023谢之遥宣传头像投票活动】每个冬天的句点都
  • 2022.12.21-2Y3M19D…28W3D…本来下午3点的飞机,被改签到5点了,大半夜才到,像第一次来佛山的夜晚一样,买了份螺蛳粉,饿的我秒吃光,飞机上没
  • 哥们的拍照技术在你的指点下直接猪突猛进 把你拍的很美 哥们我很满意 生活嘛也就图个快活开心 文艺就搞到这了吧 但我真的会选b.无与伦比的看到一个星座九月运势
  • 我:你看你写这么快,写的是啥,这个没写好,还有这里,还有这。:妈妈,你告诉我哪里不行,我改一下不就好了。
  • 那你还得修炼……”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
  • 元旦第一天,完成了不少事情[酷]新的一年好的开始[嘻嘻]☑️流淌的音乐,安逸的早餐,生椰拿铁☑️给花换换水与营养液☑️大清扫☑️逛公园与观赏落羽杉☑️回放小破站
  • 他收受财物的行为虽然发生在当上区长之前,但他当上区长之后,为林某谋取不正当利益就是因为之前收了林某的钱,也就是说他之后的职务行为与之前收取的财物之间存在对价关系
  • #每日一善[超话]#[哇]#每日一善# [努力]#阳光信用#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真的好喜欢三悦的话我
  • 中间放一张徐玄振当然是一点特殊含义都没有,就是徐玄振无敌可爱无敌好[亲亲][亲亲][亲亲]时光奔腾,让人心慌,又是一年末,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写点什么,202
  • 我奶奶就是给药晚了已经出现了肺部感染现在服药也只是放手一搏的无奈之举。咖啡味要淡一些 而且不酸不苦✌喜欢奶味儿重的姐妹选它☕ #瑞幸咖啡##理想生活季##重庆#
  • 据此前相关报道,7月4日,吉利汽车旗下“湖北星纪”与“魅族科技”正式签约,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今年 7 月,星
  • 而一个有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当恶运向你袭来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毅力,用笑脸去面对现实,用微笑去对待生活
  • 虽没有像师弟们那样写下血气满篇的战书,穿上大白就主动做了志愿者,这也是这一年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我知道,新年的旅程会更忙碌,我们乘着时光的列车迈着高铁的步伐路
  • 昨天晚上和szd 玩游戏到十二点多,感觉他真的要被我气死哈哈哈,不过跟着他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二哈]#Glow聊天室[超话]#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坏掉的ai忘记
  • 你真的好残忍,丢下我和你爸两个人,在这个没有你的世界,只能凭着回忆和你的照片牵挂你,还好我没事就喜欢对着你记录美好,手机里的照片还挺多!!不然连相片都没有机会留
  • 程序那边也有点问题,然后我自己也因为新冠病倒了,一个多礼拜没翻,进度掉了不少,英文版的译文也还在调整。#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说实话在楼上时间不长但是也
  • 又把自己朋友⭕️翻了一遍也是两年前这个时候暗暗发誓自己要好好生活好好记录于是坚持到了现在回头再去看再往前的前几年好像渐渐的找不到痕迹了U盘没了也有许多被20年疯
  • 这两个人通常看起来特别喜欢玩,事实上,他们也有悲伤,一个人坐在海边偶尔吹,但ESTP和ESFP可以快速复活,毕竟,生活在当下他们特别知道现在喝醉,生活悲伤事件,
  • 最后再吐槽一下,关于那个彩虹桥我一直以为是类似于现实当中gongji会那种组织,没想到是西比拉的debug系统啊,草,不过这样就能让静火合理转正了,反应过来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