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西方主导国际话语权呢?说白了就是人家说了算,通过一定的技巧,把黑的说成白的,也有人信。

比如,“宣传”这个概念古已有之,东西方都有人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事。而且,现代宣传概念恰恰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学的“传播学”恰恰是美国人发明的,是在战争、宣传中发展起来的。可笑的是,现在很多人学了美国传播学的皮毛,却忽略了美国传播学的本质;信了人家的套路,却又被人家给束缚住了。比如,觉得西方的外宣就是写新闻、侃大山,跟情报有什么关系呢?

附一篇论文,请那些觉得外宣与战争(情报)无关的朋友看一看——宣传是怎么来的,美国的传播学是怎么诞生的。

【战争、宣传与美国传播学的诞生】

作者:张磊;来源:《青年记者》2014年10月上(中文核心期刊);https://t.cn/A64nS2rs

人类对于传播现象的思考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萌芽的。
  当代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它与现代战争有着深厚的渊源。今年6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时机回顾美国传播学的诞生,或能帮助我们丰富对于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认识。

  《孙子兵法》中的传播研究

  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人类社会便是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的,自从传播活动建立以来,人们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便从未停止。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讲述了一个朴素的传播原理:借助于媒介,可以大大扩大人的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乃至强化传播效果。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讲的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哲学原理,但也提醒我们,传播媒介所折射的并非真实世界本身,而是真实世界的影子——这直接影响了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他在《舆论学》一书开篇便引用了柏拉图的相关论述。
  而一部经常被当代传播学者所提及的古代著作,就是中国的《孙子兵法》。孙子的军事和战争思想融合了儒家和其他中国古代思想,强调思想、政术和谋略的重要性,这其中就有对传播问题的思考。在开篇“始计篇”中,孙子说战争最重要的是五件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他将“道”放在第一位,并进一步解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换言之,只有取得民意和民心,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里面既有日常政治的成功,也蕴含着战争期间鼓动工作、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宣传鼓动工作不仅面向自己人,也面向敌人,做到“威加于敌”(《九地篇》),如此,才可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中影响深远,而且获得了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的重视,其中就包括传播学者。美国学者塞弗林和坦卡德(2006:96)曾指出:“战时宣传可以追溯到早在耶稣诞生之前的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Read,1941)。但人们对宣传的真正认识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它被大量使用,它的功效更是前所未见。”更确切地说,近代西方传播学对于宣传的认识,是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一战的宣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一次范围广泛、损失惨重的世界战争。从性质上而言,它是一次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势力范围的非正义战争。它的爆发源自帝国主义列强的深刻矛盾,而战争从酝酿、爆发到结束,离不开宣传所发挥的影响。在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被煽动到了极点,使得战争的爆发几乎成为必然。
  美国在一开始并没有加入战争的明显迹象。但随着有关欧洲战场的报道越来越多,关于德军洗劫欧洲许多城市的新闻使得美国人越来越不安。埃默里等在《美国新闻史》中记述了美国人是如何受到外国宣传家和报纸的影响,从而在舆论上倾向于支持加入这场战争的。1915年,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一架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船上近2000名乘客中有1198名遇难,其中包括114名美国公民。这成为美国人对德国产生敌意的重要事件。在1917年德国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之后,有数艘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正式参战。
  在近代战争史上,一战的宣传战引人注目。各国都成立了专门负责宣传的机构,并通过海报、传单、明信片和新闻报道等来对己方、盟友和敌方开展宣传。1917年,美国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委派一名新闻工作者乔治·克里尔担任主席。克里尔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宣传机构,一个做推销生意的大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业。”(埃默里等,2001:294)在他的带领下,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代表作是一幅美国征兵广告:一个戴着星条旗高帽的山姆大叔面向读者,伸出手指,广告语写着:“我需要你——加入美国军队。”其他招贴画、印刷品和电影也为美国的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交战各国也广泛开展了宣传战。与协约国相比,德国的宣传活动虽然数量不少,但效果显得稍逊一筹。1915年的卡维尔护士事件就是典型一例。当时,英国护士伊迪斯·卡维尔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医院担任总护士长,而德军俘虏的很多法国和比利时士兵被送到这家医院。1915年8月3日,德军逮捕了卡维尔护士,称她放走了很多法国和比利时士兵,助其逃往中立的荷兰。随后,德军判处她死刑,并执行了枪决。法国和英国的报纸与宣传机构就此大举报道,将卡维尔护士形容成一位圣洁的女士,而德军则是“杀人恶魔”。这一事件大大激发了英法等协约国士兵和民众对德国的痛恨,宣传在其中作用重大。有趣的是,当时也有德国医务人员被协约国枪杀,但德国宣传机构并未大做文章。或许这种对宣传活动未能充分挖掘潜力的行为,是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
  战后,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德国,都有学者对宣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以致“宣传成了一战的替罪羊”。其中最负盛名的研究,就是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这是他的博士论文,于1927年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他写道:“国际战争宣传在上一次战争中扩大到了如此令人震惊的范围,是因为战争蔓延到了如此广阔的地区,它使得动员人民情绪成为必要。没有哪个政府奢望赢得战争,除非有团结一致的国家作后盾;没有哪个政府能够享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后盾,除非它能控制国民的头脑。”(2003:22)这本书开创了宣传分析,也成为传播学早期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传播研究在美国的普遍开展

  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另一本传播学的奠基性著作——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1922)。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概念,并对舆论的基本原理、状况和结果进行了反思,时至今日都是传播研究无法绕开的核心论述。
  一战之后,传播研究在美国普遍开展了起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西方的动荡时期,经济大萧条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一批重要的政治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美国是小罗斯福总统,在德国则是阿道夫·希特勒。这两位政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善于利用传播活动来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都是出色的演说家,擅长与新闻媒体打交道,而且积极利用新兴的广播和电影媒介来为自己的政治活动服务。
  希特勒在德国以及欧洲大陆日渐得势的同时,受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去往世界各地,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地就是美国。这为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送来了大批人才,传播研究也获益匪浅。“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曾经说: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有四位人类传播学方面的专家,“阿道夫·希特勒——不是感谢他,因这纯属偶然——给我们送来了他们之中的两位: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库尔特·勒温”(转引自罗杰斯,2005:003)。另两位是哈罗德·拉斯韦尔和卡尔·霍夫兰。实际上,希特勒还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逼到了美国。
  希特勒使得美国人心惶惶,担忧自己的国家也会出现这样一位极端的政治人物。这并非杞人忧天,纳粹分子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也不鲜见,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查尔斯·考夫林神父(Charles Coughlin)。和希特勒类似,他的宗教主张和政治主张也含有法西斯思想;同样和希特勒类似,他也非常善于利用广播和演讲来赢得信徒。他的宗教节目听众达到了3000万之多。虽然后来他受到教会的惩戒而退出历史舞台,但他的宣传激发了一项著名的研究,那就是阿尔弗雷德·李和伊丽莎白·李合著的《宣传的艺术》(1935)。同期,有关广播巨大威力的研究还体现在哈德利·坎特利尔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广播恐慌研究》(1940)之中。当然,这时的传播研究还不能忽略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社会调查分析、维纳和申农等人进行的信息论和系统论研究、贝特森及帕洛阿尔托小组进行的人际传播与心理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文化分析。但总体而言,传播研究还是零散的、分布在各个相关学科中,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新的世界战争爆发了。1941年,美国由于珍珠港事件也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在这一时期,不仅大量的美国军人和平民被动员起来,许多研究者也参与到政府的相关事务里,这在华盛顿特区形成了一个“学者网络”。罗杰斯说:“一个由传播学者构成的无形学院在华盛顿形成。他们相聚在正式的会议上,也非正式地相聚在合用的汽车上,相聚在军事基地和联邦政府的办公室中。”(罗杰斯,2005:009)在这一时期,心理学家勒温进行了说服家庭主妇为了战争需要而采用内脏食品的实验,霍夫兰对军事影片的效果进行了控制研究,拉斯韦尔从事着宣传品的内容分析,拉扎斯菲尔德担任着美国陆军信息与教育部研究处和战时新闻局的顾问,而施拉姆在统计局(战时新闻局的前身)为罗斯福总统起草广播讲话稿。学者们的交流使得关于传播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为一个新学科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二战后期,施拉姆回到了衣阿华大学,开创了美国第一个传播学博士课程。后来,他撰写了第一本传播学的教科书,他也是第一个被称为“传播学教授”的学者。他在衣阿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夏威夷东西方大学建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和课程,使得这个新兴学科正式进入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而类似的课程也在美国各地的新闻学院、语言学系和其他机构建立起来,使得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正式诞生。
  总之,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宣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使得它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关注传播效果,侧重定量方法,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对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①【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②【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美】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美】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⑤展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战》,《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3期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一块冰西瓜引发大抢救!女子体内一个指标超千倍,控部门紧急提醒!

空调WIFI西瓜、晚饭有鱼有虾,夕阳西下,往沙发一趴,一块冰镇西瓜在手,就拥有了快乐一夏。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此可口的“续命神奇”,一不小心,却会变成“夺命元凶”

有人吃隔夜冰西瓜后险丧命[话筒]

近日,深圳疾控发布提醒:一块冰西瓜,差点要了命!隔夜西瓜这么放很危险!

【这怎么回事?】

家住湖北武汉的刘女士五十多岁了,平日生活非常节俭。前几天,刘女士看到西瓜卖得比较便宜,就买了一个回家,当天吃剩下的一大半放进了冰箱保存。

西瓜放了两天,刘女士舍不得丢掉,拿出来继续吃。

吃完没过多久,她出现了发热、畏寒的症状,心想着没有大碍,也就没在意。

第二天起床后,刘女士觉得两眼发昏、双腿乏力、路都走不了、还不停发抖,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检查。

医生发现,刘女士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休克,体内的感染指标还是正常值的几千倍!是严重的细菌感染。

医生表示,这是细菌从肠道进入了血液,引发了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尽快抢救。

所幸的是,经过抢救和对症治疗,刘女士的情况逐步稳定了下来。

其实刘女士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吃了冰西瓜导致住院的。

【义乌32岁小伙吃隔夜冰西瓜,两天后休克被送进ICU】

今年6月9日,浙江义乌32岁的王先生就因为一块隔夜冰西瓜,有了同样遭遇。

那天下班回家后,王先生因觉天气闷热,就顺手拿了前一天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的西瓜食用。不一会儿,他的肚子开始作怪,疼过一阵王先生也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上班后,王先生出现了呕吐、严重腹泻症状,去诊所检查,用药一天仍没有改善。

11日,王先生再次到诊所,出现了晕厥,随即被送往义乌復元医院。送入急诊室,王先生已无意识、休克,心率高达180次/分。由于病情危重,随后被送进ICU。

这是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肠炎及过敏性休克。好在治疗及时,王先生慢慢恢复了。

【8岁男孩吃隔夜冰西瓜,患重症肠道感染】

2018年,陕西一8岁小男孩吃了冰箱里一块已经放了2天的西瓜,不久后就出现了发热、频繁呕吐及稀水便,呕吐不仅频繁而且量多。最后被诊断为患重症肠道感染。

平常吃西瓜啥事儿没有,为什么隔夜的冰西瓜吃了之后,会这么危险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其中的缘由……

冰西瓜为什么这么危险?[话筒]

在很多人眼中,冰箱不仅仅是降低食物温度、增加其风味的工具,更是一个安全的“保鲜箱”,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长。因此认为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进冰箱就可以保存很久。

但实则不然。冰箱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安全箱”,细菌有嗜冷菌、嗜热菌等多种,冰箱的温度有很多细菌可以在这个温度生存。

西瓜放入冰箱后,表面依旧会滋生细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种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原料,而这些致病菌往往会导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泻等。

另外,由于许多人平时会将各种食材一起放在冰箱中冷藏,比如生肉制品、果蔬等,它们本身都带有一些细菌,在冰箱内长期储存后,冰箱内部也会残留有大量细菌。

所以若将切开的西瓜直接放入冰箱,对细菌滋长十分有利,经过一段时间过后,西瓜就转变为了滋生有大量细菌的“毒”西瓜。

西瓜放冰箱这么危险?那西瓜吃不完还能往冰箱放吗?其实是可以的!

西瓜这样放冰箱,隔夜才安全[话筒]

想让西瓜安全过夜,我们必须做好两件事……

包上保鲜膜:保鲜膜能够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二次污染。

及时放冰箱:放进冰箱则可以让大部分细菌进入“冬眠”状态,让它们生长得慢一点。

放冰箱也有2点要注意:

① 及时放:西瓜切开后,以最快速度放入冰箱冷藏,不要过了一两个小时把肚子吃撑了,才把剩下的放冰箱。

② 别隔天: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其实,从新鲜的角度讲,更推荐买小一点的瓜,尽量一次吃完。

那冷藏西瓜的时候,要不要包保鲜膜呢?

此前网传有实验证明盖上保鲜膜冷藏的西瓜含菌量更高,因此就传出了保鲜膜会滋生细菌的谣言。

西瓜在包上保鲜膜后,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又富含糖和水分,更适宜细菌生长,所以盖上保鲜膜后更容易滋长细菌。但是这些细菌并不一定都是致病菌,不必太过杞人忧天。

如果不包保鲜膜,也有可能导致冰箱中食物串味等问题,再加上冰箱的开关都会带来细菌,所以并不是说不盖保鲜膜就一定是好的。

因此,吃剩下的西瓜最好还是包保鲜膜再保存,只要保存时间不太长,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再拿出来吃的时候,也可以将表面1厘米的果肉去除再吃。

冰箱的低温,可以让食物中的部分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但也有一些细菌,是喜欢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生存的。

冰箱里的这些病菌要注意[话筒]

冰箱中最常见的细菌有四种: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志贺菌和李斯特菌

① 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熟食、鸡蛋壳

一旦这些食物离开冰箱,进入常温环境,沙门氏菌也开始悄悄苏醒。它们会在夏季的高温中加速繁殖,一旦感染会使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② 志贺菌:常常出现在蔬菜水果中

志贺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夏天没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着它们。 志贺菌还会“人传人”,所以将冰箱里蔬菜水果拿出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③ 耶尔森菌:喜欢在生肉上安家

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温度越低,越放肆。 所以,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千万别把它们和肉类放在同一格。

④ 李斯特菌:在熟肉、奶酪、没喝完的牛奶中都能见到

李斯特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在零下 20℃ 的冷冻室也能存活 1 年。 若是不幸中招,感染了李斯特菌,免疫力正常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免疫力较弱的人,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冰箱中还存在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等,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想不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一定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能一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这些食物别往冰箱放[话筒]

以下6种食物,不建议放冰箱!

[星星]密封后的绿叶菜

蔬菜带水存放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叶类蔬菜生理活性较高,密封太严、水分过多,更容易腐烂变质、掉叶。

建议:先把表面的水风干后,再装进专用食品袋放入冰箱。存放前,先把袋子扎几个透气孔,保证其透气性良好。

[星星]西红柿、没熟的水果

在低温下,西红柿中与产生芳香物质有关的基因就像被“冻僵”了,导致其风味大打折扣。尚未熟透的水果放入冰箱冷藏,会因为低温寒害而持续处于未熟状态,就算移至室温,也很快会腐败。

建议:西红柿放在常温下储存即可。

水果买回家后,要尽早恢复购买时的状态,例如购买时水果是冰的,表示已经冷藏过,买回家后就要尽早放冰箱;如果是在常温下购买的,则要等散热、成熟了再冷藏。

[星星]裸露的剩饭剩菜、切开的水果

食物之间容易串味,还会增加细菌交叉污染的风险。热的饭菜直接放入冰箱,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使霉菌生长,导致冰箱里其他食物发生霉变。

建议:剩饭剩菜应凉透后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干净的容器包好再放冰箱,吃之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切开的水果应该盖上干净的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吃之前可以把表面的一层切掉。

[星星]蜂蜜

蜂蜜放冰箱后,会加速其糖分结晶的速度,容易出现沉淀,从而变得很难舀出来,还影响口味。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变化并不影响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只是会影响到口感的均匀程度。

建议:蜂蜜糖浓度很高,渗透压比较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也无法繁殖,常温下阴凉处保存即可,无需冷藏。

[星星]巧克力

将巧克力放入冰箱后,会使巧克力表面出现糖霜或因出油而引起反霜现象,同时口感会变得粗糙。

巧克力冷冻或冷藏后取出,表面凝结的水分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可能造成表面发霉。

建议:巧克力的最佳储存温度是5℃~18℃,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储存。

[星星]粉状及干制食品

如果密封不严,反而会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气进入食品当中,既影响风味,又容易发霉。拿出时,由于温差大,其表面易出现冷凝而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变质。

建议:这类食品不用放进冰箱,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

杭州日报综合南方都市报、深圳疾控、生命时报

朔爷的杂文写得极为犀利。
当然,到底社会还是进步了,现在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文字了。
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微信的广告圈?还是微博的随时随地发现娱乐圈的破事??抑或是抖音的记录搞笑生活???
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互联网本该是更大的一步,只是太大了,扯着蛋了。
当然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人活法,我这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但我就是怀念早期的互联网,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个人网站,讨论氛围极佳的BBS,世界并不大同,却能学到一些真东西,使人迅速成长。这些都是现在的网络环境所不具备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缘,是因果,因果是圆。缘,是因果,因果是圆。
  • 加建的The REACH项目由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设计,添加了许多人需要的彩排、教育和一系列灵活可变的室内及室外空间,使得肯尼迪中心可以继续保持自身
  • 低至4|夏日满满的清凉感3⃣|宝藏耳饰夏日清爽耳饰第三弹1.遇见饰品MEET2-29她们家风格偏仙女一点,适合仙女的水钻|珍珠|绸带|水晶元素很多,小仙女想要出
  • #对四年后的自己说句话#步步回头 往前走 四年的时间能让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 也能让那些最珍贵的东西更加闪闪发光希望你面对浩瀚的星空 还有探索的欲望 面对深邃的
  • 每年的新年愿望也依旧会有你们 要过得越来越好如果我还会主动给你们发信息 那一定是我最好的朋友啦 我喜欢的朋友们一定能成为最好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发大财 [心][
  • 她笑了笑,盯着花淡淡的颜色说,就是因为角色光鲜,久了又恍惚又腻,一个世界的规则还没参悟透就被迫剥离,才更想在另一个世界把自己藏起来,做个俗人,穿最普通的衣服鞋子
  • 一方面强化维修人员的疫情防护,保证抢修人员健康上岗;另一方面强化应急维修工作效率,实行24小时值守,全面保证处置率和及时率。8月6日,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为疫情防
  • 而且不光如此,343 Industries的合作伙伴依然是大导演Steven Spielberg,出品电视台 ...展开全文c相信各位《Halo》死忠玩家还记得
  • 于是玖富借助“将标的打散、越散越好,越散对于某个借款人逾期和不能还款时,能更大概率保证出借人的回款”的名号用来标榜和宣扬,出借和借款(债权债务)对应关系演化过程
  • 当下,中国人为所以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当下,中国人为所以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
  • 華晨宇生日快樂❤這大概是考試前最後一次登錄微博了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Boston的妳對於二十七歲的到來有怎樣的想法你說希望2017學成歸來再開一場自己的演唱會大
  • 2021.2.18日 他和他父母让我去他家见面 我以为这是结婚的前兆 我充满了喜悦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 他愈加冷淡 早上的消息晚上回复 说跟我聊天像在上班打卡 说
  • 大家一定要提前安排起来⬇️Booking.com上的房源很全,高端酒店、快捷、民宿、短租和公寓都有涵盖:Plum Guide是专门找民宿的,它家上面的民宿质量都
  • ”对于平野美宇的“豪言壮语”有网友表示,这可能只是个“梦想”;但也有人认为,在竞技体育中,立志成为第一是很正常的,有信念才能提高自己。#每日一善[超话]#[桃花
  • 面相上的三个“钱仓”,来看看你少年、中年、晚年的财运! 俗话说“小富由俭,大富由天”,一个人想要成为大富,运势、个人努力、机遇这些都不可或缺,其实面上有三个“
  • #吾爱读书[超话]##读书与日常[超话]##老党每日一读# 心理测试: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你的魅力随着年纪增加还是减少?   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A、花丛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这美好的清晨,让鸟语花香
  • 比如鼻影的修饰,如果你自身条件不错,一点点还可以,但那种蒜头变铁轨型的,只能在镜头里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巴特别短就需要注意了,很多时候你做事情会冲动,并且不懂
  • 所以直至现在,我都不会特意去某个地方探店或者去吃某家很火的餐厅,不然,接下来的人生太无趣了。我们不曾分开过哪怕一个夜晚,你对我的信任和依恋也是100%。
  • 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