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为网友投稿,其实这种观点倒也不是他的原创,至少图1的时间要比他更早,在过去善于“以小见大,从一个小故事里反思民族文化和民族性”的一段时间内是比较流行的。

#互联网考古#
“田忌赛马”故事新读(https://t.cn/EPoRqEM)
发表时间:2018-09-25

  话说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从魏国逃到齐国,住在齐将田忌家中。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他们赛马分三场进行: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孙膑于是对田忌说:“将军只管下大赌注,我保证让你取胜。”田忌答应了,乃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开始时,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结束后,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上面这个“田忌赛马”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据说还有人以此论证临淄是世界赛马起源地。

  俗士先生曾撰有《浅谈“田忌赛马”之贻害》一文,直斥“田忌(孙膑)的胜利是以葬送诚信、守则、公平等人类最基本的善行为代价的,其行为应该说是极恶劣的。而把孙膑此计作为一个民族的最高智慧,弘扬、传承了上千年直至今天,硬生生地把这种意识植入国人灵魂深处,这实在是令人悲哀的。就在这样教育下,撒谎、做事不讲规则已然是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会把作假、不诚信、无视规则和契约作为伟大智慧来传承的”。剥开了“田忌赛马”这个被传颂两千余年的“智慧”故事的画皮,发人深思。

  “田忌赛马”,实是孙膑凭小聪明钻了规则的漏洞,乃投机取巧者的胜利。由此亦可见:国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何以言之?真正有大智慧的民族,应该着力于制订公平、公正、公开,令投机取巧者无隙可乘的游戏规则。如果规则制定得不科学、不严密,当然会被人钻空子,此乃人性使然,怪不得孙膑。

  齐人赛马,各方肯定会将各自的良驹名骥牵出来一决雌雄,不会拉出驽马劣驹丢人现眼,所以,完全可以一赛决胜负嘛!如此,孙膑还怎么钻规则的空子?

  如果比一次不过瘾,非要比三次,那就应该制定好比赛三场的规则。比如,要想做到双方“上驷对上驷,中驷对中驷,下驷对下驷”,首先要定出上驷、中驷、下驷三类马的标准。如果谁违反规则,不仅要判其全输,还要严厉处罚。这样的话,即使孙膑、田忌仍钻了空子,用“下驷”冒充“上驷”,一上场就会见分晓,如此拙劣的弄虚作假肯定骗不了众人的眼睛。田忌不仅会被判个三场皆输,还会被课以重罚,而且因弄虚作假将导致信誉丧失,个人生存也会出现危机。综合考虑,恐怕田忌宁愿堂堂正正地输掉比赛,也不愿去弄虚作假。

  如果上驷、中驷、下驷三类马的标准不好确定,那么,按“上驷对上驷,中驷对中驷,下驷对下驷”比赛的规则是不完善的。不完善的规则肯定是有漏洞的,有漏洞的规则会诱导人们去钻空子,能够让人钻空子的规则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规则会导致比赛失去积极意义。因此,这样的规则必须要修改,或者废除。推而导之,如果社会规则有漏洞,趋利的本能将使人们竞相去钻规则的漏洞,由此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导致假恶丑泛滥。譬如说大面积的腐败,其实并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制度出了问题。

  由“田忌赛马”可知,齐国的赛马规则制定得非常粗疏,既没有严格规定上驷、中驷、下驷三类马的标准,也没有对违犯规则的行为制定相应的监督、处罚措施,因此齐王也不得不认可田忌弄虚作假是以智取胜。事后,齐国也没有修订赛马规则的记载。孙膑因此还被齐威王所赏识,“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有人为孙膑辩护,说孙膑是军事家,玩的是兵法。真要讲规则,两军对垒就不必奇袭,也不必埋伏云云。野蛮人在战争中是不讲任何规则的,而文明人,即使在战争中,也要有些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如古代的不斩来使、不杀俘虏,当今的不用核武、不用化学武器等等。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一系列国际公约,都是基于人道主义的战争规则,如今已有近二百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日内瓦公约》。战争,也需要规则,需要有底线。所谓“超限战”,那是流氓无赖法则。再说,拿战争来类比赛马,很不恰当。

  俗士先生由“田忌赛马”看出国人之无视规则、不讲诚信,我看还应加上一句:由“田忌赛马”,亦可看出国人不善于制定游戏规则,即不善立制。发现种种弊病之后,不去修改规则,不完善监督处罚机制,反而认为钻规则的漏洞是“智慧”,复何言哉!(李钟琴)

莲花生大士教言

1,成为一位佛教在家居士,并非仅只是去遵守四根本学处,而是要将不善的恶行完全断除。

2, 成为一位沙门,并非只是装出某种清净的外相,而是要正确地修持善行。

3,成为一位比丘,并非只是意味着在日常活动中控制身、语、意,或被禁止去做这做那;成为比丘,意指要以一切善根作为大证悟修道之用。善良正直并非仅是去穿上黄色的僧袍,而是要对业力的成熟有所畏惧。

4,成为善知识,并非只是装出高贵的举止,而是要成为所有人的吉祥守护者。

5,成为一位瑜伽士,并非只是行为不羁不加修饰,而是要让自心与法性的本性双融合一。

6,成为一位密咒师,并非是指(怀着恶意)暗中念咒,而是要透过方便与智慧双融的修道迅速获得证悟。

7,成为禅修者,并非只是住在洞穴中,而是要以真实义来训练自己。

8,成为隐士,也不只是住在森林深处,而是说自心己远离了二元戏论。

9,博学多闻并不是去拥护或赞同世间八法,而是要清楚分辨对与错。

10,成为菩萨,并不是在心中维护自我利益,而是要致力于能使众生解脱轮回的方便法方

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光安静的流转,对你的思念无尽的蔓延轻轻的闭上眼睛,感受着璀璨的星空静下心,脑海里浮现你的身影我拿起笔,将你画在纸上望着你,嘴角上扬浮现笑意你是我心中的那座岛让
  • [心][心][心]大姐夫伙计寄来了一大箱的香槟玫瑰,真的香假期过了一半了 时间好快 今天真是幸福又忙碌的一天 一大早男朋友就来我家送节日礼品 我俩又去买糕点买海
  • #徐穗珍[超话]#看到了吧,yxh根本不会在乎事实,它只会在乎热度,yxh的任何一条热评,你在下面澄清一百遍都没有用,所以大家不要再去对这些帖子给予回应了,也不
  • #好吃的螺蛳粉 ##挑战螺蛳王[超话]##晒晒我的螺蛳粉##我的美食日记##螺蛳粉##螺蛳王螺蛳粉 ##美食日常#220819 wvs:我最爱的小菜kkkk不是
  • 安世高尊者就来到庐山便准备过湖,这时他的那个同学就附体在一个准备过湖的人身上说:“你们当中有位僧人,请他上来。后来他来到中国,在传上说他前一生就是出家人,在他前
  • 在过去的一天里,敌人对接触线和邻近领土沿线的乌克兰阵地发动了20次空袭。特别是,新卡霍夫卡地区的另一个渡轮过境点“严重受损,无法进一步使用”。
  • 19.丁小雨和修20.不给看21.青春吧,一有空就想再刷一遍的剧(为什么要删剧情啊)(等待出下一部的时间里我几乎看遍了全网的同人文)22.小学五六年纪23.阿香
  • 看牙非常贵,性比之下,好好刷牙其实算是成本最低的护牙方式了,此刻一把好用的牙刷就显得非常重要。声音真的很小,以至于偶尔用了一次其它品牌的电动牙刷,竟然被打开时振
  • 二、确诊病例行程轨迹经初步甄别,确诊病例涉及东莞辖区内以下重点场所:6月5日至11日,在校门口创客坊美食街吃饭,去华阳湖公园散步。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
  • 想正常相处,自然就得忍住一时口快,哪怕你知道他显然是错的,沉默地忍受,这就是代价。尽力去找到你们争执没有或较少的话题,不要去碰那些原本已经争执不下的话题,一旦发
  • 以诚立业、以信扬名,以做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为宗旨,做到每一张作品均可溯源,并向社会做出“只做真品,假一赔一百万!专业的策划团队——整体形象包装、推广;系列活动
  • 于是在九月7日晚在小红书上发布众筹,短短一天内就收到数千元的捐款,我们在8号下午也顺利带旺财去了医院经过医院拍片、穿刺、化验,确诊旺财为脂肪瘤(从腹腔往胸腔扩散
  • 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有些是庸人自扰,有些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管怎样,我会带着一丝微笑,带着灵魂里那抹蓝色,努力在这苍凉里走出一片繁华的风景,不辜负自己,不荒芜人生。打开尘封的心窗,你会发现有一
  • 哪些东西,在阻碍我们修行?修行之人,不可不察!#修行# 大凡修道者,均具善根,且与道有较大缘分。故而,修道须摆脱俗念,潜心虔诚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
  • 但如果你了解他的过去,就会发现他和很多中国孩子是一样的,有投身电竞的梦想却困顿于学业和父母的双重压力,好不容易签约C9却被认为是“最失败的交易”甚至现在在Liq
  • 周末不快乐,没有宝儿的每一刻都不快乐,今天看着小宝自己做了饭,拿了快递,甚至还搬了那么大一桶水,心里更加的难过了,距离真的太让人难过了,虽然网上可以听到彼此声音
  • -宅家的状态就是看电影看书,自己做做饭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过完一天,也是很美妙。不晓得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还有那种悠长一天的体验。
  • [给你小心心][中国赞][馋嘴]#每日一善[超话]# 善良是一棵生机无穷的种子,只要你舍得播种,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甜果。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 #微博开放ip属地是捍卫网络良序# 我突然很不舒服微博和其他app显示ip地址这个功能,不是说显不显示这个事儿怎么了,也不是说 谁觉得不被侵犯,谁没有不舒服就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