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如将自己交给一朵花》文 | 读者:暮易

小区里的春天今年来得格外地早,却又格外地短。晨光熹微,那日头就如一团恶狠狠的火一般燃了起来,不过是阳春三月的天气,每天却逼近三十度。

春装是不用多备的,每年当你还在纠结春装的款式花色时,夏天就火急火燎地赶来了。这时候人人纷纷“丢盔卸甲”,都要感慨重庆是没有春天的。

唯一证明还在春天里的证据便是楼下那些绿树红花了。我家住在三楼,右边卧室的窗子望出去就是一棵白玉兰树,一入春,枝梢上繁繁地缀起许多青褐色的花苞,花苞外沿长着细密的绒毛,不过几天功夫,暖煦的阳光就把它们都撑开了。

有时陷入沉思,一抬眼,窗外那一树雪白的玉兰突然就融化了我。它们开得那样莹白,一丝不苟,仿佛从不知晓黑的颜色,就算在幽暗的夜里,它们也能和湛亮的月光平分秋色。

白玉兰,其花白如玉,花香如兰,故名玉兰。白玉兰的花朵极大,像一只纤腰斗碗,六七瓣颀长的花瓣慵懒地散聚着,枝条又极曼妙,平仄曲婉,用在中式插花上是很可观瞻的。

有白玉兰也有紫玉兰。紫玉兰别名辛夷,可食可药。曾见人挑了色润质艳的花瓣,裹了一层炸面浆,用热油炸出一层薄酥,又香又脆,是一种新奇的春食。

楼下立有一棵健壮的紫玉兰,枝条高耸直指云霄,紫玉兰遍身魅紫泛红,妩媚风情。外边的瓣子透着玫红,里边儿是晕开的粉白,形似红莲,不过没有那么张扬,到底是敛着眉眼,藏着一丝怯意。

玉兰的花期极短,大约一个礼拜就都凋落了,肥厚的花瓣一片片从母亲的怀中坠落,来不及告别。

临近玉兰树的一个木椅上,常常独坐着一位老婆婆。

她颤颤巍巍杵根旧拐杖,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最后又回到座椅上,眼神散淡。身后落了一地的玉兰花瓣,活像小舟,流风有时还卷起几只。她戴了一顶洗得发白的褶皱小布帽,头发枯白,她说她九十岁了,一说话,嘴边就咧开了一朵皱巴巴的笑。

我们每回碰面只是简单聊几句,她耳朵不灵了,想多说也不能。只知道她和三辈人住着,儿女都忙,在屋子里待闷了就想出来逛逛。说逛,其实也就在这楼下几十米的地儿,再远了她只是摆手。

春天虽然来了,玉兰花却来去那么忙迫,使人感到那样孤寂。

和紫玉兰相对的是几棵会结紫色李子的红叶李,小圆而尖的叶片绿中带着枫红,开米白的小花,挨挨挤挤,热闹非凡。那场景,好像是漫铺着一层纷纷乱乱的薄雪,到了黄昏,那“薄雪”竟朦胧起来,如烟如雾。

这李子花虽巧然可爱,结出的果子却不大可口,纵然如此,每年花落果熟,夏天一到,过路的人没有不垂涎它的。没有不谋筹着要吃它的。

那李子从豆大的青色转成深绿,至初夏,成了绛紫,大小如西梅,表皮覆着一层白霜,将熟未熟。满树硕果累累,结得密的将黑瘦的树枝近乎压成了一个半圆形,实在勾人舌胃。

“这李子结得这样好,肯定是很好吃的。”

“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喜人的李子。”

“它居然是紫色,我从来也没有吃过紫色的李子!”

过路的人一见到它总是会指点品评一番,手痒的随意摘下几颗来在嘴里嚼起来。嗳哟,酸!手却没有停下。每次等人摘完,李子树还会重重地哆嗦几下,笨重地弹回去。

一次楼下的喧闹引起了小区的轰动,一颗稍矮的李子树正在被人疯狂扫荡。几个中年男人轮番爬上了树,有妇人折断了一大枝,上面挂满了紫阴阴的李子,她脸上闪过得意的狠笑,有人正出主意要借梯子,还有人在树下不停地弯腰。

直到整个李子树瘫了,只剩下半个身子。李子树终于断了,成了断臂的维纳斯。保安赶来,天暗沉下来,人们心满意得地归家了。

幸而现在还是春天,只有春花,没有夏果。那棵断臂的李子树又迎来灿烂的“薄雪”,一半绽着小花一半索性连叶子也没抽出一片。它孱弱了许多,像是忘不了曾经的伤痛。

现在,小区物业一到各种果子成熟的时候都会在树干上贴上“已打药,不可食用”的标语,摘果子的人果然少了,有时候瞧着瞧着一颗也没有了,听说是被物业的人统一下树了。它们究竟到了哪里也不可知了

樱花树零星地分布在小区的各处,一簇簇悠然开着,映在瓦蓝的天空里,使天色顷刻变得娇媚,像是一朵朵粉云从哪个天边游曳过来的。

红山茶隐没在绿植深处,叶子沉酣,只有一朵一朵焰火般的山茶花在孤芳自赏。花蝴蝶飞来,和它聊一会儿,蜜蜂嗡嗡盘旋,与它叙叙旧。雨后,它的锯齿状叶片发出稠稠的光亮来,蛋黄花蕊晕开了颜色,那些“焰火”沉浸在一个典雅孤傲的梦里。

山茶花凋谢的时候,便是一整朵地落地,它们生也生得热烈,去也去得干脆。它们怕什么,下一个春天他们还会扶摇而起。

大部分时间,那些花草树木都静默地伫立在那里,没有一点起伏跌宕的故事。楼与楼之间有了这些斑斓的绿意香花,才变得活泛起来。

各色树木的绿层次分明,有焦焦的绿,黑绿,乃至青绿,墨绿,尤以春天特有的新绿最扑眼。玉兰花短暂的花期结束后长出嫩绿的新叶,开始漫长的四季。银杏叶抖落金黄,从一丝不挂到顶出微细的“小扇子”,仍是明艳的流动的新绿。

也有一半黑绿一半嫩绿的香樟树,灼灼的嫩叶率先接纳了春天的授意。风一摇,它比老叶跳得更加灵动。阳光炽烈的时候,这些崭新的绿色简直亮得刺眼了,不可阻挡了。它们是如此勾人心魂,是新生强劲的力量。

它们那么安宁无束,那么宠辱不惊。舒柔的春风抚过它们的发丝,小的圆的尖的长的叶片一一轻盈地回应,它们会唱歌给鸟雀们听么?它们也会在清夜里看月亮么?

关心花木的四季,也是关切人生的四季。看一棵树如何开花结果,和看一颗草如何抽穗结籽一样重要。怜花及人,远方的苦乐,时代的命运,都与我有关。

疫情的阻隔,无数人待在小区里。我的活动范围也变成了两点一线。好在,走在小区里,我还能呼吸到春天。我喜欢将自己安放在这些翻涌的绿色里,闭上眼,我的心神皆为之一振。

#世界睡眠日#
夜里睡不稳,白天很疲惫?
你有睡眠质量不高的烦恼吗[失望][失望]
睡眠“特困户”们,可以Pick伊家“睡眠神器”---活力max哟[打call][打call]浓郁的负(氧)离子包裹着身体,仿佛置身于森林大氧吧之中,享受光、热、氧带来的温暖与纯净,助你安稳入睡,带来高质量睡眠。
#今晚好好睡个觉吧#

#三联美食# #蚕豆# 春至浓处,蚕豆也碧碧绿绿地上市了。

被春捂暖的天地丰润朗畅,回荡出湿泥与青草延绵不绝的香气,叫人怡悦。小时候,蚕豆收获的时节,常常折了一捆捆的蚕豆杆回家。有时肚饿难耐,撅一根竹签串上嫩豆子扔进火塘里烤了吃,又香又酥,很是美妙。那蚕豆花也明媚迷离,白紫花瓣边两团醒目的墨点,摇曳着簌簌的花枝,遥遥看去,仿佛一群随风翩跹的蝴蝶。

新蚕豆嫩得像掐得出水,从毛茸茸的豆荚中剥离开,滚出粒粒玉石,豆衣里的豆瓣含翠生青,腰身微曲。细巧的蚕豆俨然一副楚楚可人的小家碧玉模样,可带皮与幼嫩的蒜叶清炒,亦可去了皮与红苋菜炒食,鲜气夺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写:“新蚕豆之嫩者,以腔芥菜炒之。”吃后还赞说:“甚妙”。

或用一把青亮的葱花煎了,壳破肉绽,口感酥糯软嫩,气味清新烂漫。这蚕豆又是个羞赧娇气的女子,紧紧慢慢食之,绿油油风光一番,吃不了多少时日便迟暮了。所以一到蚕豆隆盛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赶着这趟儿鲜灵,就说我自己,天天吃也是不惧腻烦的。

最简单的烹法莫过于白灼,即为白水煮,挑那种不老不嫩的蚕豆,舌头裹得着粉糯的质感,豆壳又不耐咀嚼,颇有田野的清新原味。一吃起来真是不能停箸,跟嗑瓜子似的,必得一气为之,方觉馋意得解。此时清水出芙蓉的蚕豆,未有任何侵染,味清而隽,低浅的回味,在舌头根部弥散开,宕远了……

油盐煎蚕豆的味道亦是丰饶。油热煸几片蒜瓣,投焯水过的蚕豆,必得最后入盐,不然豆子便要发黑,水一次没足,焖得豆子形体微皱,酥鲜香浓,末了析出些许沙沙的豆汁。菜色油灿新嫩,如春枝缀绿,煞是好看。若嫌寡淡,可切些碎肉末伴炒,肉香飘逸,豆香正浓,临出锅撒一圈漂亮的葱花提味儿。这一丝春味,能够治愈困顿一冬的味蕾。

春天能吃到的多是云南蚕豆,至春末初夏本地蚕豆呼之欲出。到了蚕豆大量上市,街边总有三两妇人在角落悉悉索索剥蚕豆卖,每一年面孔不同。你站在边上买蚕豆,若稍稍久等,随耳便能听闻几个啼笑的故事。那些故事听着欣喜又惆怅。人活得混混沌沌,有时感到那生活的真谛啊,真不如一粒蚕豆来得青翠通透。

蚕豆的春天短暂,且费人力。是以,一般饭店嫌麻烦是没有这道菜的,有奢雅的素食餐厅应时而造,取蚕豆捣泥营造春光旖旎的意象,绿意殷殷,生趣盎然。年华稍老的蚕豆,豆嘴泛黑,豆肉愈发白黄紧实,此时拿来烧酸菜豆瓣汤,是一道生津飨胃的好菜。

川渝人家的秘密酸菜,每家风味不一,刚从土坛子里启出,鲜酸惹人垂涎。细细地切段儿,以油炒香,待醇厚的酸味儿熬得汹涌,再入豆瓣共煮,味美宜人。第一次在好友家喝到这个豆瓣儿汤,新陈风味交融,真是一种奇妙的结合,酸里透着鲜,鲜味又勾着酸,并未沾荤带肉,竟凛然成为了记忆中一种活脱脱的至味。

垂垂老矣的蚕豆风韵不减。老蚕豆被风日晒得硬硬朗朗的,密封贮藏好,随时嘴馋了,沸水泡开,高压锅炖熟,绵密沙口,用极嫩的青椒佐炒,就一碗绿豆清粥,畅爽无比。稍旧老一点的菜市仍可买到这种熟制的耙蚕豆,装在竹簸箕里,一般与豆干豆腐串着卖,足有大拇指那么肥硕。可惜会做耙蚕豆的人少之又少了,偶然得之,如获至宝。因为它是那么地温煦柔顺,随意炒一炒,滋味都不会错。

一提及蚕豆,我总是不自觉想起鲁迅笔下的茴香豆,和那遥远且凛冽的回响:“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以笔为刀,以文字作战。被命运扼住咽喉艰难度日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每每他潦倒地歪进咸亨酒店,只站着索酒,吃那盘五味杂陈的茴香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被人挖苦嘲弄的他,一肚子的苦愁,一杯薄酒维系着他读书人的体面,大概配了温热的黄酒,这茴香豆的滋味方才没有那么悲凉。

在绍兴,随处可见茴香豆与黄酒,现煮的蚕豆软糯可口,风干的则回味深长。干蚕豆以热水泡软,可用指甲试一试韧度,放入砂锅,添少许香辛料,生抽糖盐调味。煮软煮透,水分收得干干的,或再以香油翻炒入味,是佐酒佐茶的尤物。

老蚕豆用沙炒食,家乡称“泡胡豆”,北方人又称“铁蚕豆”。性子刚强,肉质略蓬松,些许费牙但有趣。我们一家老少没事都爱磨这口消闲吃食,那豆子在嘴里“突突突”地蹦跶,清脆而悦耳,时不时奏出能消解日子乏味的声音。尤其默然独处时,突然心血来潮,抓一把悠悠干嚼,堵着心里不着边际的杂绪。一阵“轰鸣”的快乐,余下一堆深褐色的残躯败壳,才满意地咂咂嘴。

我从小爱吃的还有一种蚕豆作的零食——兰花豆。蚕豆濡清水稍浸泡,入油锅猛炸,豆壳霹雳爆开,豆肉俏皮地向外翻开,形似灿然的兰花,故名。兰花豆格外的酥脆,油润的香味中跳出一丝咸鲜,吃完一粒再咂摸一下手指头,味儿十分富足。从前父亲慢酌小酒,喜配一小碟这个兰花豆,豆香下肚,酒意酣畅。

家乡的怪味胡豆,风格怪诞奇诡,集麻辣香甜咸脆于一身,各种味道相辅相成,搭配完美,乃各处特产店拿得出手的巴渝味道。

远近闻名的郫县豆瓣酱少不了蚕豆这味灵魂。

豆瓣酱又是维系一家厨房烟火风光不可或缺的秘诀。每个四川人一上饭桌都能充当美食侦探。我一热爱厨艺的同学在我家吃饭,她灵敏的舌头一尝,露出惊喜的神色:“呀,你这回锅肉是自制豆瓣酱炒的吧!”

没错。自制的豆瓣酱香气扑鼻,且辣味突出,而买来的酱往往味道凝滞,质感疏离,油色不透亮。四川人又好捯饬美食,连各种调味料也不会放过。对于他们来说,豆瓣酱即是故乡滋味的根,不论世事如何飘摇变幻,人在酱在。要说川菜风靡世界的秘密,豆瓣酱是最大的功臣。

幼时见家里长辈制过豆瓣酱,将霉化好的蚕豆瓣儿,配上剁成茸的艳丽的二荆条,揉进雪花花的粗盐,金黄明亮的熟菜籽油,白酒袪豆腥杀菌,佐以香麻的花椒,装坛发酵数月。日盼夜想,豆瓣酱一呼一吸,几经考验终于成熟。

舀一勺细嗅:“这酱味醇,巴适”。

酱成馋来,对食物的期待与想象便由着这勺红亮妖娆的豆瓣酱愈发高涨。这红彤彤的豆瓣酱也似待嫁的姑娘,心神早已扑向那热腾腾而深情的煎炒蒸炸里头去了。当它与热油激情碰撞,辣椒与蚕豆浓郁相融,每一家从洞开的窗子飘出来那缕缕酱香,瞬间跃进新鲜的阳光里,闻之着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猪佩奇社会人:戳中“中国式家庭教育”的7大痛点!
  • 高考后首批“00”后考生出游欲望强 超5成旅行预算超4000元
  • 【GIF】千万不要别让钢铁直男自己敷面膜!
  • 曹骏蓝盈莹相恋两周年
  • 未成年情侣网恋被阻后抱头痛哭!女孩妈妈的一句话感动众人……
  • 如果《星梦缘》拍续集,林思彤最好的剧本她已经呈现了
  • 墓碑蛋糕食谱?收集任务?
  • 佟丽娅的腰比雷佳音的头围还细,这样的女人太妖孽!
  • 杜海涛为沈梦辰庆生:小乖乖,生日快乐!蒋勤勤挺孕肚做高难度瑜伽|晨间早知道
  • 这就是爹和妈的区别!
  • 石家庄女子吃油泼面拒付钱:香味不对,跟另一家不一样!
  • 学霸情侣相恋7年共同考研成功 闺蜜都被感动哭
  • 北极星发色已过时,如今夏日最流行“镭射”发色!
  • 可还记得13年前的《红苹果乐园》,已经熟成"苹果酱"的大叔们要复出了
  • 高秋梓刘人语连续被曝负面 村花父亲被扒《101》难逃资本运作
  • 俞敏洪diss马云:高考数学考1分还想上北大
  • 据说,女生刚抹完指甲油都这样
  • 小哥哥,你长得这么好看还没有女朋友,心里没点x数吗
  • 杨超越唱歌车祸现场,清唱走音惨不忍睹,遭网友狂喷,评论都炸了
  • 【勇者守则2】不删档倒计时第2天,微信下载福利抢先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