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及文摘

风景喻:国土净则心净

比如说在广州、深圳等大都市里,车水马龙,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线污染,家务事、工作事,万事揪心,要让自己心净,怎么能净呢?那么,到了节假日,大家为了逃避喧闹的城市,就会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大家一来到锦石岩,一看见这里的山水、地貌,城市里的那种紧张、压力自然就释放了,大家的心就感到清净了。

这个说明什么呢?环境能够改变我们的心,国土清净了,心就清净了。

所以,真为生死不要讲大话,要依我们凡夫做得来的,我们所学的法门是“国土净则心净”。

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自然内心就感到安详、平和。如果在大城市里待着,有逼迫感、压力感,一抬头都是高楼,旁边都是车声、人声,喧闹不停,不看也得看,不听也得听,看到的、听到的,六根对六尘,都让我们染污。这样,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不可能清净的,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喊破喉咙也枉然”是通途教理

还有人讲到“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口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是散乱的,没有禅定,你喉咙喊破了也不能往生。这句话对净土法门来说是错误的,又是拿了通途法门的教理来衡量特别法门。因为通途法门就是要修戒定慧,要断惑证真。“你虽然念佛,但是你没有戒定慧,你心里很散乱,你没有断烦恼,你不是喉咙喊破也枉然吗?”这是通途法门的教理。所以,大家一听到这样的话,就担心了、害怕了——不必!

如果我们懂得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心里就很踏实,“对对对,你讲的是不错!不过你讲的是按照通途法门戒定慧修行的,我现在是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两不相干!”

乘缆车上山喻:念佛没感觉

比如我们上丹霞山,通途法门就好比一步一步地上台阶,感觉很实在,上一步台阶就感觉“我进步一点了”,再上一步又进步一点了,每一步都有感觉。如果坐电缆车,没感觉,“呜——”就到山顶上去了,没感觉就上来了。

很多人不老实念,为什么?“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呀,我念了好长时间,没感觉啊?”又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还是没感觉!”

没感觉就对了!念佛不是找感觉,找感觉就错了。为什么错了?你又把感觉放在前面来代替六字名号了——不是这样的!

初机学佛都这样,教他老实念佛,念不下来,今天学了一个咒,好像“我上了一个台阶”;明天又学一个咒,“哎呀,又进了一步”;后天又学了一个什么??他都是累积,一步一步地慢慢来。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感觉。上了电缆车,“呜——”一下到山顶了,“莫讶一称超十地”,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没有次第,不是一步一步地来的。

像坐飞机一样,坐在飞机上不动,空中小姐通知了:“各位乘客请注意,现在飞机要着陆了。”“啊?我还没感觉就到了。”走路就不一样了,感觉多得不得了。一路风景转换不断,五里、十里??清清楚楚。

自力修行法门好比走路,一步一步来,“我修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我学法门,一个、两个;我断烦恼,断见惑、断思惑??”,都是很明了的,有次第的,一级一级的。但净土法门不是这样。

我们学净土法门,要按照祖师的教导,懂得我们这个特别法门跟通途法门不一样。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净土法门很广大,没有任何人遗漏在外。有两种大,一是智慧大,二是慈悲大。向上智慧大,文殊、普贤这样的大菩萨都要求生极乐,都不能出于其外。向下慈悲大,《观经》五逆十恶众生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还有谁不能修呢?《庄严经》更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所以说其大无外。

其他法门,要么下机不能修,要么上机不需修,都有在外,都不能叫作大。

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全事即理,全修即性”,“事”就是事相,有为、造作、生灭的,就是事;“理”就是理体,理体不生不灭。“全事即理”是什么意思呢?净土法门的修持,好像看上去是有为、生灭的事相,但是当下契入不生不灭的理体,这叫“全事即理”。

如果按照通途法门,你要达到“事即是理”,那要破无明,证得真如佛性,念念契合真如理体。没有破无明,事就是事,理就是理,分成两片,不可能“事即是理”。比如说修布施,我们修布施,都是生灭的事。布施这件事要能够即理的话,就要达到什么程度呢?“三轮体空”。没有我在布施,也没有对方受我布施,也没有中间所施的财物,这三方面都空掉了,但你还在做布施的事业。这样“三轮体空”所做的布施,就是“事即理”。事即理,解脱才有希望。凡夫修行,哪能修成这样子?我们做的,事就是事,与不生不灭的理根本就分为两片。

“全修即性”,“修”就是外在有为的修相;“性”就是自性、本性、佛性。“修即性”,必须彻悟自心才有分。事与修,理与性,可以合在一起,不过分能所而已。“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谈何容易?

可是我们净土法门,印光大师说就是这样。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事、是修,好像事相上也有生灭,但是,当下它和不生不灭的佛性理体完全相契。

这个需要费一点心思来理解。因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它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凡夫的心虽然在有为事相上造作、修行,但是当下就契合这句名号本身不生不灭的正觉理体,所以叫“全事即理”。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不用懂得什么是生灭,也不用懂得什么是佛性,当下就跟佛性契合,当下就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成为一体,这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为物身、实相身

昙鸾大师用两个名词来说明阿弥陀佛,叫作“为物身”“实相身”。“为物身”是指为了众生而成就的这尊佛身;“实相身”是指他本身所证悟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他是真如实相的本身。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它是真如实相;同时,它是我们众生可以称念得来的,因为它是“为物身”,我们就可以念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才可以有事修。阿弥陀佛如果不是为我们成就这句名号,凡夫怎么跟阿弥陀佛接触?我们跟他没有关系啊!因为他是在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我们则完全在生灭的境界里,我们没法跟阿弥陀佛产生心灵沟通。除非达到不生不灭了,才可以跟阿弥陀佛的心光相交集;证悟了无量光、无量寿,你才可以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融合。

阿弥陀佛虽然本身住在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如理体当中,住在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而我们在这个境界之外,但他为了慈悲我们、救度我们,就把他的无量光、无量寿、不生不灭的果觉——无上正等正觉,形成“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这六个字给你念,你只要动嘴巴念就可以。”这样,阿弥陀佛就跟我们结合起来了。

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两面的:向着佛这一面是无量光、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本身的觉悟,叫作“实相身”;向着众生这一面叫“为物身”,就是六字名号可以给我们念。念了这句六字名号,抓住这一面——就像一张纸,得到正面,就有反面;得到反面,就有正面。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从凡夫这边来看,是生灭的,“哎呀,我睡着了,没有念;想起来,我再念”。但是,这句名号本身另一面,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不生不灭,是真如理体,是佛性的完全显发,是理体的完全证悟。所以,我们念佛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别的法门不可能啊!诵经,经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除非诵经开悟,证得诸法实相,才能“事即理”,才能“修即性”。

所以,圣道法门的修行要悟后起修,开悟之前,跟理、跟性都是分成两片。

我们这个法门多殊胜,即使我们这样的凡夫身份,张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全事即理。

全事即理,大家不要觉得容易啊!一般来讲,最少要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达到大彻大悟的地步,还没有做到全事即理,只是说路子明白了,登地菩萨才能事理融合在一起。

而我们念佛的人“全事即理”,这个“全”也特别有意义,“全”是全部,没有一点遗漏在外,并不是说“你达到清净心了,你念佛好像事即理;你没有达到禅定,你念佛事不即理”,不是这样!有禅定、无禅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无智慧,你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一个三岁小孩子,他也是“全事即理”,没有遗漏在外的。跟你智慧有无、烦恼多少都没有关系。

“全修即性”道理也是一样的。“修”又叫事修,“性”又叫理性。

行极平常

“行极平常”,“行”就是行持。净土法门修行起来很平常,平平常常,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什么玄妙奇巧。学别的法门都可以有所矜持,“持戒,得定,开智慧??”。来到净土法门,即使有戒、有定、有慧,也不靠这些往生。

好比蜡烛光,在太阳光下面就看不到了。不要说凡夫,即使是阿罗汉的戒定慧,乃至菩萨的戒定慧,来到六字名号里边,通通看不见了。

《无量寿经》说,声闻、菩萨的光明,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没有了,消失了。经文说: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劫末起大洪水,高山、丘陵全部都淹没了,除了大水,什么都看不见了。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这样的。“声闻”就是阿罗汉。阿罗汉的光也好,菩萨的光也好,遇见阿弥陀佛的光怎么样呢?

“皆悉隐蔽”,都被阿弥陀佛的光盖住了,没有了,看不到了。

圣人要入净土法门,也不靠他的戒定慧。不靠他的戒定慧,不是说让他去破戒、让他去散乱、让他没有智慧,不是这个意思。他有戒定慧,就以他戒定慧的身份来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靠他的戒定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阿弥陀佛的名号去往生。所以叫作“拣去自力”,不是靠自己戒定慧的力量。

就好像坐船过海一样,你是世界级的游泳冠军,你要坐船,“拣去自力”,不用你下海游,你游泳这个力量派不上用场,因为船的力量更大。并不是说世界冠军就成了一个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了,不是的。你还是会游泳,不过你坐在船上,不靠自己游泳过海。

像善导大师,他有念佛三昧,有戒定慧,可是他往生极乐世界也不是靠这些,他还是靠南无阿弥陀佛。龙树菩萨、普贤菩萨,都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去往生的。

我们凡夫更不用说,我们戒定慧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法门特别、殊胜。

“行极平常”,如果看行持,非常简单,平平常常,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什么玄妙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你就是念一句佛嘛!”对了。(转载)

整理了一些「比我爱你更动人的情话」

1.就站在原地,不要动,我马上就来。

2.不要怕,有我在。

3.你让我这种本来丁克的人,都很想生个孩子。

4.我想把烟戒了,可以多陪你几年。 ​

5.听闻先生治家有方,余生愿闻其详。

6.做够了了小仙女,想做你太太。

7.岁月为笔,相思为墨,字里行间全是你。

8.无论用什么给你备注,都不及你的名字让人心跳加速。

9.我不能给你无尽的财富,但我可以给你无尽的花朵。

10.听闻远方有你,我跋涉千里。

11.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而你干干净净,可以悬在我的心上,作太阳和月亮。

12.花了十几年学的语文,我会用我学的所有去表达对你的欢喜。

13.我这个人哦,满身阴暗,还总想着给你一点阳光。

14.只要有你记得我,被其他人忘记都无所谓。

15.我想你了,不是随便说说的那种想,是在刚刚那个瞬间想跑着去见你的那种想。

16.喜欢有很多种吧,无论是哪一种我都想给你。

17.因为你,我的心脏总是忙个不停。

18.想你有两种方式 眼内 心底 见你有两种方式 看你 抱你

19.等夕阳掉进了海里,我就背上你,去寻摸一池的星星。

20.我喜欢你,怕别人窥探,怕别人得知。

21.为了他而努力,为了他而变好。

22.你是我一生只会遇见一次的惊喜。

23.我盼望行过万里山河,也盼望与你行至梦里。

24.睡不着的时候就多想想我,不要浪费时间。

25.要和你走下去的这一生,我觉得实在是短暂,好希望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

26.我将告别黄昏,挣脱藏身的黑暗,向你的光里坠落。

27.我想念你,似乎我生命中只有这几个字,我想念你想念你。

28.有人说喜欢会让人变得勇敢,在我这里从来都不是这样,喜欢让人畏首畏尾,从不声张。

29.我是蓝色地球 你是黄色赤道 春夏秋冬 冷暖由你

30.你是反气旋 有你的时候 我的世界晴朗无比毫无阴霾⛅️

31.我解过无数的数学题 可我最想解开的却是你的心❤️

32.我对你的喜欢是∞



33.你是我有且仅有一个解的答案

34.我爱你 如鲸向海 鸟投林 不可避免 退无可退

35.我想你 不止在纸短情长的雨季 也在往后余生的晴空万里⛅️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2021]

在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人们都是使用日历记时间,将厚厚的日历薄做成台历、挂历,日复一日,随手翻转。
正如唐代太上隐者所言: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居书事》
又到年末岁尾时,翻动着剩下的薄薄几页日子,不由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那么古人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做些什么呢?

前几年,每逢新年即将来临,我们常常寄赠精美的贺年卡,向亲友表达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祝福。
岂不知古人很早就会制作“拜年帖”“贺年卡”,这种形式肇始于先秦、发轫于汉代,自宋代以来一直沿用。古人用竹木削成条刺,或用纸张制作卡片,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身份,用于拜会他人时互通名姓,再写上“接福”“登府拜年恭贺新禧”等字样,名曰“刺”“谒”“帖”或“投刺”“飞帖”。
其中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贺正旦》帖,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拜年帖”。秦观的这份拜帖,上款为“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下款是“高邮秦观手状”。敬贺正旦,即今日“恭贺新年”的意思。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征明《拜年》诗曰: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便是这一风俗的写照。

古人辞旧迎新繁文缛节多,除了宫廷、官府里的朝拜、官拜,平常世家也要相互敬拜回拜,表达新年的祝福。不过,这种迎来送往很是累人,常常是搞得身心疲惫。有感于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日对酒》一诗中云: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他感慨如果不是因为拜年,都不知道自己身体日渐羸弱。

旧年将去,新岁又添。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古人往往心生感伤,暗叹流年似水、鬓发染白。仕途起起伏伏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岁夜咏怀》诗中说: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其失意仿徨之状直透纸背。南宋的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新年里他自有许多感慨: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孤灯清影里满是漂泊的寂苦,好在还有邻家小儿欢喜喜张贴门神的场面,不由带来一丝丝亮色。
远在异域的诗人们,遥望家乡的山和水,新年里更觉孤苦伶仃。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岁除夜有怀》表达了这样的感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叹时光易逝,寒意料峭中独对残灯,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
孟浩然还有一首诗写于岁尽之时,他在漫游越地时遇见故人,有所感念,诗曰: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诗人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乡遇故知,自然欣喜不已,但还是脱不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悲伤之调。

在新旧交接、万家欢聚的时刻,怀乡思乡的诗人还有很多。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代刘随州刘长卿的《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还有白居易的《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这些怀乡诗表现了诗人们共同的情绪:远在异乡、孤身只影、寒灯相伴、衰老愁苦、悲往忧新......诗人总是敏感的、脆弱的、孤独的,在辞旧迎新之时实属常态。

南宋诗人陆游倒是坦然面对,其雅情逸致不减。他在《除夜雪》中咏赞道: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旧年将除,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啊!诗人在屠苏酒氤氲的香气中,挑灯草书红彤彤的迎新桃符呢。他在《立春日》更是兴趣盎然,满满的皆是正能量: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迎新诗里正能量的还有很多,洋溢着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充满了对新年新生活的殷殷期待和无限向往。如初唐诗人卢照邻的《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的《幽州新岁作》: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即使行将垂垂老去,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新的曙光、新的希望总在前头。中唐诗人顾况在《岁日作》中说: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守岁》里有句: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两诗均提到了“少年”,少年是未来、是希望,面对时序的四季更迭、新旧交替,生命的代序流转、生生不息,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元日》
时光的华车总要飞速向前,我们自然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无论你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是鹤发童颜的老者,都应有“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迈气势,去迎接新的征程,争取新的胜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觉得我是嘴突,因为我的牙齿上牙牙床凸出,下牙排列不齐,需要带牙套,还是手术呢?[可怜]♪♫♩♬正畸,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牙齿正畸,最主要的目标是:排齐牙齿,调整牙
  • 《一年级二班》开学啦,一年级孩子和家长都又忐忑又期待,还有一丝丝小焦虑~这不,适合每个一年级孩子的上学指南上市它就是《一年级二班》这套书契合《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
  • 本人出资带你体验一次刷单,刷单佣金归你,嫌麻烦的不要来,注意了! 有缺钱的小仙女看这里~这里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党因为兴趣爱好所以花销很高 所以就找了一个煎耳只有空
  • 黄土地上的结合只是为了孕育生命和生活,所以有铁和贵英的爱情来的更加珍贵和纯粹,如果我现在还在村里,我会嘲笑有铁的贫穷,但也会赞叹他们的相濡以沫。世间的俗人无法理
  • 求道天下求道者多如牛毛,但是得道者凤毛麟角,因为人人都想得道,人人都希望爬山涉水的能遇到高人,遇到神仙、真佛,真正的神医,传一页真经,回家闭门苦修几月,再出门时
  • ”“呵呵,很简单,娶一还送二了!”“呵呵,很简单,娶一还送二了!
  • 又是一年新气象,一城柳烟,拱手是祝福,摊手是温柔,当春天从时光深处走来,柳烟寂寂,瘦笔轻描,醉了也醒了。那喜欢,像是路边的小花,是山野的风,田野的绿,河边的软黄
  • 上一段感情折磨了我十五年,很庆幸最近遇到小天使不知不觉地忘记了上一任…可是小白兔他好像对这段感情抱有负担…我能绽放的时候遇见他该多好,偏偏是我最落魄的时候…很遗
  • #强省会 交通行# #淄博#(信息综合自大众日报、掌上淄博)在历史长河的一个从未被踏足的细小缝隙中,生活着许多小使者,他们是文明的守护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对于
  • 但他是真的很爱受的~虽然打了强制爱的tag但其实受早早早就动心啦!将近500天了,我一直视他为我的rose 我的小王子 也是我的玫瑰无论他什么样 他都是依旧是r
  • 我不求有多少人愿意和他永远一起走下去,只求这个世界,还保留那么一点善意,给一个在宇宙里总是在尽全力发光的孩子。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从街头到直播间再到综艺舞台
  • 越长大越不想过生日,因为这意味着我又长大了一岁,连他们给我的生日祝福都变成了“好好工作,找一个好对象”可我不想,我只想当一个小孩子,总觉得工作、找对象、租房这些
  • 她依旧是心有他人的苏蔓,装不下另一个优秀的陆励成……《感谢你也深爱着我》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爱情但也知道什么是好是坏但为什么你总装作看不懂明知道我深爱着你却为什么
  • 在抚州碎片是从这里出发的好多年了由地域切割像油菜花的花瓣重组在结籽之前组成大千世界的其中一个角落才子之乡有王安石,有曾巩,有汤显祖在抚州在被宇宙忽略不计的微小的
  • 沪信家居记忆枕,有需要就来电哦~TEL:021-65361099爱你么么哒[太开心]#YoungFit# 孕期知识#孕期运动--呼吸冥想#适用指数:★★★★★理
  • 释、老之宫,饰金碧而奏笙钟,媚者匍伏以请命,非必服膺于其教也,庄丽动之耳。然竟茫然不知其故,犹然以生平未惬心快意事,将用心力以图之,若探囊拾芥也。
  • 没错,我会毫不吝啬的用“经典作品”来表明,我只喜欢经典作品,畅销书一定不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内,甚至会得出“我真的怕那些书浪费我时间”来表明对畅销书的排斥,比如说某
  • 给我说了这个人。虽然我并不记得原因,但是一般只有辱骂过乔或者发表过不爱国的话我才会拉黑)这就好比我喜欢蛋糕,又喜欢喝可乐,我说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好喝,结果百事党
  • 让爸妈帮我们做吗哈哈哈哈哈今天是我擦黑板嘛但是我总是忘记是我值日等到生物老师来上课的时候看到黑板没擦“我字丑倒也不必这样对我吧!”她说“多大个人了回家不带点东西
  • #车王认证二手车#如何减少爱车停车时的受伤几率 ↓↓ [费解][费解]1、靠边停车要把控车距,给别人和自己留下足够空间 2、停车尽量靠边停,尽量不要停在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