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俗事俗情 13

幼儿园文笔

看前预警,注意避雷,详情见

不喜出,勿杠

————

“嘉祺,还好吧!”映入眼帘的是严浩翔有些憔悴的脸。

马嘉祺最后的意识就停留在自己骑自行车被小石头绊了摔跤那一刻,他忍不住捂脸,又悄悄的露出眼睛:“孩子没事吧?”

严浩翔声音微微柔和了点:“没事,你也太不小心了。”

马嘉祺抿抿嘴,这事儿确实是他理亏,大概是因为一直被管束着,有些烦。

“是我一直管着你,让你心里难受了。”严浩翔好像转了个性一样,平缓的说道:“以后不会了。”

马嘉祺怔怔的看着他,心里一瞬间柔软了起来,他原来还是挺关心我的。他浅笑着点点头。

算是和严浩翔和解了。

当然,倘若马嘉祺真正领会到严浩翔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估计就得暴打严浩翔了。

这次马嘉祺在医院里呆了两三个月。

月份大了不好动弹,好在医院还算高级,有时他会去医院后方的小花园里散散步。

春日的暖阳撒在身上,温温柔柔,舒舒服服的。

马嘉祺手抚在肚皮上,笑得灿烂。

就是这里安静得有些寂寞了。

又是一次来到这里,碰到了恰好也在散步的一位病人。

两人见面时相互点点头,算是认识了。

说来也巧,先前马嘉祺虽时常在花园里走动,可是却没有见过这人,后来交流才明白,他是近期入院的。

“啧!这可不是我常常来散步,每次都能遇见你的原因啊!”马嘉祺调笑道。

那人叫丁程鑫,按年岁来算稍比他年长一些,马嘉祺含笑称他一声哥。这位哥可不算个正经人,竟然是大半夜去蹦迪喝高了,摔断了条腿。伤筋动骨一百天,一开始他只能支楞着腿,看着马嘉祺调笑他。

约么着又过了两个月,丁程鑫腿脚好了些,马嘉祺的肚子也大得行动不便了。偏偏马嘉祺闲不住,一定要到外面走走,丁程鑫就扶着他。

“丁哥,你年纪也不小了吧?还没想过成家吗?”一天下午马嘉祺和丁程鑫闲聊着 话题渐渐拐到这上。

“您老还管挺多的呢哈。”丁程鑫抿抿嘴嘴,马嘉祺这是真戳到他痛处了,他周围是真不缺爱慕的人,可惜丁程鑫眼挑,一个也看不上。

“你爸妈不会催你吗?”马嘉祺好奇的问着,说实话,像丁程鑫这样帅气的小伙子也不多见,肯定是个抢手货。

“没有,我不急,上头有个姐姐呢,外甥都已经很大了,关键是那些小作精我是真看不上……”丁程鑫说着,眼神悄咪咪的瞟了马嘉祺一眼。

马嘉祺没有注意,只顾着说自己的话。严浩翔现在也很忙,所以说没有一直管着他,但是却时不时的来看看,表示关心关心。但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马嘉祺根本来不及说几句体己话。

还是丁程鑫好,也不会嫌他月份大了太唠叨起来,就这样认真的听着,专注的眼神让人安心。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被严浩翔强制辞掉的话,马嘉祺大概会安安稳稳的养胎,直到孩子出生,然后再回去好好的和严浩翔过日子。

“爹爹!”这些苏新皓来医院看望马嘉祺。看到爹爹就快乐的窜了上去。

马嘉祺正坐在椅子上。

顾忌着肚子里的宝宝,马嘉祺没敢把孩子抱起来,他笑着摸了摸苏新皓的脑袋,转头对过来看他的宋亚轩道谢着:“这孩子最近麻烦你了。”

宋亚轩连忙摇头,甜甜的扬起笑容:“哪里会呢学长?这孩子可乖巧了,我家志鑫最近都乖了起来。”他也怕马嘉祺呆闷了。严浩翔说是不在拘束着马嘉祺,可是该做的事儿还真没少做,马嘉祺心里定是知道的,但也当是严浩翔关心他罢了。

“小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呀?”苏新皓方才正因为马嘉祺没抱他而有些生气,现在又戳着爹爹圆滚滚的肚皮好奇的问道。

“快了快了。”按照月份算,也就再两三月吧。

苏新皓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他站起来整个身高都还够不到马嘉祺的肚脐眼,却还是对着肚子里的小弟弟一板一眼的说着:“你在肚子里一定不要惹爹爹生气,以前爹爹都很忙的,你乖乖的,出来之后,爹爹就可以一直陪我们一起玩啦。”

宋亚轩眼神微微一滞。

马嘉祺蹙眉:“皓皓,爹爹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你是哥哥,以后可要懂事点。”

苏新皓瘪瘪嘴:“爸爸自己说的,以后爹爹就靠他养了,爹爹只要在家里陪我和弟弟玩就行啦。”

这话不对劲。马嘉祺抬眼看着宋亚轩:“阿宋,这话什么意思?”

宋亚轩把脸别过去,声音有点低沉:“没什么,大概是严浩翔和孩子说着玩吧!”

“不是说着玩,爸爸自己说的,他说爹爹以后就有很多很多时间来陪我玩了!”苏新皓反驳道,两只小腿愤愤的跺着地,表示抗议。

马嘉祺脑子动的很快,他猛的立直了身子:“严浩翔把我工作给辞了?”

宋亚轩连忙摇头:“这个我真不知道。”

看宋亚轩满脸心虚的表情马嘉祺就什么都知道了,他心下一抽,胸口火辣辣的憋着气:“你把严浩翔叫过来,这事我非得当面跟他说清楚不成!你别拦我!”

慌得宋亚轩直接掏出了手机:“好好好,你别急,我这就让他过来。”挂了电话,见马嘉祺还是满脸愠色,又看苏新皓差点被吓哭了,赶紧把孩子带了出去。

马嘉祺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别生气,别生气,对孩子不好,对身体不好。精力得留着,待会儿质问严浩翔呢。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门外有人敲门,他嗓音平静:“请进。”

是丁程鑫。

他的腿好了个大半,走路姿态十分潇洒,可惜马嘉祺没有心情注意这点。

“怎么了?心情不好?”

听着丁程鑫清冽的嗓音,马嘉祺心里憋着的委屈,愤怒,一股脑的都释放出来,他抽嗒嗒的哭了起来。

美人落泪,我见犹怜。丁程鑫见了也不好意思打扰他,静静的等他抹干眼泪,转头又道:“不好意思了。”

丁程鑫不经意的声音也软了下来:“无妨,有什么委屈和我说说,心里也能舒服点。”

马嘉祺摇了摇头,苦笑着:“没什么,就是想离婚了。”

丁程鑫心里讶异,相处了几个月,他自是明白马嘉祺不是随意冲动的人,他爱人究竟做了什么事儿?连这等可人都敢欺负。实在不懂怜香惜玉。

马嘉祺想着,心里又难受了起来,只得把头搭在丁程鑫肩上啜泣。丁程鑫上身一绷,随后又放松了下来,扭捏着双手,最后环住了马嘉祺。

两人动作看起来有些暧昧,却偏偏都没有意识到。

“严浩翔,这事之前就跟你说过,太过了……”宋亚轩声音从门外传来,听脚步声似乎还有一个人,大概是严浩翔了。

马嘉祺心下一动,搂紧了丁程鑫。

房门被推开,宋亚轩絮絮叨叨的声音戛然而止:“你别和他怄气……??”

#马嘉祺和一位陌生男子抱在一块,疑似出轨#

*我好拖……

为什么还不能离婚……

下章一定,一定(o`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视频中,二舅的右腿正常,残疾的是左腿,但实际上从视频的表现来看,左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完全失能:-二舅的左腿/脚可以踩踏(6分23秒)这个医学上叫跖屈,表明二
  • 补发日记7月18日下午 看到一只小美短 (妈妈是美短 爸爸是橘猫)这只小混血一眼就俘获了我的芳心果断把它买下来了(期待接下来每天见到它的快乐)失去过养了四年半的
  • 不仅是玄彬,还有刘海镇、李锡勋导演等也有交情的孙艺珍,也有可能在《共助2》的拍摄现场为他们加油。binjin :现在韩媒都很关心他们何时结婚,以下是节选某媒体的
  • 他一直纠着这个干扰不放,出去一看笑死了,阿轲输出7%,比我瑶还低,然后赛后还敢来加好友找骂,真的栓Q,这种人能不能滚远点别来沾边找骂啊[怒][怒][怒]整理了一
  • 可爱害羞的坚果姑娘要健康啊[心相印][心相印][心相印]#肖战# xz #肖战 肖战工作室# 肖战❤️ 肖战工作室@肖战工作室 肖战好帅❤️肖战粉丝小飞侠永远爱
  • ——《某某》这一年,经历了很多,遇见了深爱的人,经历了甜蜜的生活,也蹚过了绝望,深夜的哭泣,不时的心痛,太多太多与你相关的记忆,哪里都有你的影子,你的笑,你的美
  • 反正要加油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老大要保我考过400分,考440分文化课,不不不,文化课是要考444分昨天你不是说你是刘锦鲤然后昨天我也在直播间里许愿了,不过许多
  • 『国庆plog』 花田里在工作撸别人家猫猫试自己的妆发 [十一]这只吃草猫让我摸摸,明天我要再去蹲它;[十一]昨天开了十个小时车的小杨同志今天又陪我挑婚纱试
  • 今天是头一回站上LPL常规赛的舞台,今天到来之前的无数个夜晚都在演练自己舌头打结了要怎么办[大毛略略][大毛略略]所幸选手们很配合今天还是比较顺利地结束了!今日
  • 入股市,已两年有余,身心疲惫,钱财尽散,方知搬砖为正道;忆往昔,日日搬砖不得有闲,虽苦役,但日有盈余,体乏而心宽矣,夜亦可寐,然,天有不测,一日忽而得知,有一全
  • 如果觉得被抄袭了,请【相信法律】让法律还你一个公道,而不是打着“反抄袭”的名号却又拿不出实锤。如果觉得被抄袭了,请【相信法律】让法律还你一个公道,而不是打着“反
  • そしてルビィが大好き!7/7より劇場窓口にてゲットできます!
  • 生日快乐噢,小霖先生,去做最红火火的大明星,去更多更远的舞台,永远明晃晃。祈愿希望你在一方小天地里永远的佁然,永远乐活,随心所欲做不到的话能潇潇洒洒也好。
  • 兴业律师事务所历时3个月、80多律师参与、27件作品,所有认真的过程都是最美好的记忆。参加本次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共39家,提供岗位200余个,涵盖教育、医药、食品
  • 青山仍在,有鹃歌喑哑,遇斜阳、晚辉飘洒。无情明月,此时仍照,人世沧桑遍。
  • [允悲][允悲]当时刘畊宏虽然是门面担当,但吴宗宪太火了,掩盖了他的光芒!#姓名与命运[超话]##起名[超话]##起名字##取名[超话]##名字##刘畊宏和吴宗
  • 双子那个善良更是原始儿童的心性,他觉得你是他们伙伴,如果很交心那种,你崩溃要完了,他就拿条命给你,安慰你重头喽,这类双子总让人充满希望。在这种双子的脑子里,他们
  • |“八月到啦 很快就立秋啦 是不是也会充满期待 八月是独自一人奔向明朗未来的序曲 也是告别过去的最终章 适合所有即将发生的浪漫 想起关骋书里的一句话 想问你一些
  • 于 是 , 我 们 向 银 监 会 举 报 , 银 监 会 发 信 给 我 们 说 : 因 为 我 们 是 把 钱 打 入 了 潘 某 林 个 人 账 户 ,
  • Solo跳了habit真的太帅太可爱了[泪]金发真的太适合了呜呜呜(没跳完就被あべこうじ桑的角色给吐槽了,因为突然跳舞还延伸出来cue到了风pon笑死了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