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马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见闻觉识识名为量)。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 无事亦无因 已离觉所觉 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 一异莫能见 若无有见者 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阴不在阴 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 如彼妄想见 当知亦非无 此法法亦尔

  以有故有无 以无故有有 若无不应受 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 言说量留连 沈溺于二边 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 正观察我通 是名为正观 不毁大导师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生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惟止言说。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视指端。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贤圣。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 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无性无所有 揵闼婆幻梦 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 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 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 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 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 非如外道见 梦幻及垂发 野马揵闼婆

  世间种种事 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 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 恐怖诸外道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

  云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 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观察有为法 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 所见从是灭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 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 有法名无生

  名不应无义 惟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 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 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 是名无生相

  远离诸因缘 亦离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 我说是无生 无外性无性 亦无心摄受

  断除一切见 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 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 无生故说空 因缘数和合 则有生有灭

  离诸因缘数 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 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 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除其数转变 是悉不可得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离彼因缘锁 生义不可得 生无性不起 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 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 别有生性者

  是则无因论 破坏钩锁义 如灯显众像 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 别更有诸性 无性无有生 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 慧无所分别 复有余无生 贤圣所得法

  彼生无生者 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 观察钩锁者

  一切离钩锁 从是得三昧 痴爱诸业等 是则内钩锁

  钻燧泥团轮 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从因缘生

  彼非钩锁义 是则不成就 若生无自性 彼为谁钩锁

  展转相生故 当知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 凡愚生妄想

  离数无异法 是则说无性 如医疗众病 无有若干论

  以病差别故 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 破坏诸烦恼

  知其根优劣 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 而有种种法

  唯说一乘法 是则为大乘

浮生六记:如其六缺二,不完美而变的完美。

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世间烦恼若江南绵密的雨,滴落不止。

无视成败劫毁,看淡荣辱悲喜。那些潇洒之言、空空之语,不过是历经沧桑之后,转而生出的静意,不必羡慕。

都说写者有情,读者亦有心。不同之人,历不同的世情,即使相同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感触。有些人,一两句就能读到心里去了;有些人,千言万语,亦打动不了其心。

《圆觉经》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第七段)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一切修学小乘、二乘、大乘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所有众生,要想求得真实圆觉之道,就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那么,哪些是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总的来说,构成身心世界的五阴十八界二十五有、及三界内十二类众生等现象,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为什么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
因为“五阴”是“圆觉心”因无明所生之幻相,认识“五阴”的目的是为了灭除这些幻相,从而回归“圆觉心”。“五阴”指的是: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这是依次立名而有利于辨别,是迷者重名相才取的五阴。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此五通称为阴,阴与阳相对,以阴覆为义,能盖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十八界是指构成人身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及构成外境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共计十二处。十二处再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为十八界。此五阴十八界构成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大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这虚妄而生的和合法,一旦因缘离散,所有的虚妄现象都将随因缘的离散而尽皆灭尽。
所谓二十五有是在十八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精神和物质世界所形成的七大种性即:地、火、水、风、空、觉、识。与十八界合计共称为二十五有,有就是有为法,为圆觉所生之幻法,认识二十五有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虚空宇宙形成的奥秘,从而建立正确的佛教人生观,悟明二十五有皆幻、万法俱空,由此而悟入本性涅槃之真如实地。而十二类众生是指:
1、卵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指飞禽、海洋生物、两栖类、爬行类、鬼道阿修罗等。
2、胎生类众生:指哺乳类动物,如:人、畜生、仙、龙、人道阿修罗等。
3、湿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湿生属微生物类,如:细菌、病毒、蚊蝇、蛆虫,畜生道阿修罗等。
4、化生类众生:含蠢蠕动类。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也指:天人、地狱、饿鬼、天道阿修罗类众生。
5、有色类众生:有色相的如萤火虫、珠蚌等。或为日月精华、星辰之明耀。
6、无色相类众生:这类众生修四禅八定、充塞于无色界天,即充塞于: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已灭了身相,另有舜若多神“虚空神”、旋风魃鬼等也无身相,名无色众生。
7、有想类众生:指有心想、而无色相,如:神鬼精灵。“神鬼”如岳渎城隍、魑魅魍魉;“精灵”如山海风精、祠庙土地等。
8、无想类众生:指灭思想、而有影像的。如:修无想定之人类、神类、鬼类、精灵类。
9、非有色众生:指精神极度痴呆化为“土、木、金、石”无情识类。
10、非无色类众生:指本不是有色、借物以成色。如水母等以虾为眼目,还有依草附木之鬼神,寄生人身的蛲蛔虫等。
11、非有想类众生:指不像胎卵类之有想、而是非有想。如桑虫本非有想,但想成为细腰蜂“蒲卢”之子,蒲卢作蜂房时顺便背负桑虫纳于其中,念咒诅说:“类我类我!”七日后果然化为其子,将别人的儿子变化成自己的儿子,名非有想类。
12、非无想类众生:如蒲卢类,蒲卢即果蠃,又名细腰蜂。《诗经》说:“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即桑虫,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这类众生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不正常。如猫头鹰“枭鸟”附土块为儿、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后父母遭子鸟所食,此类名为非无想类众生。
以上即是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因缘,这十二类众生分别生存于三界内,由所造之业,流落于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十八界二十五有及十二类六道众生都是幻化虚妄境界,幻化出虚而不实、妄而不真的现象,其实这些世界和众生都是从圆觉心中流出,是圆觉心因无明而生的水中月、镜中花,并不真实,故名虚妄。
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后,就应当坚决执持远离心,但这个执持的远离心是因执着而生,仍在虚妄的五阴十八界里,依旧是幻心,对这种幻心,也要远离,如此能远离的这个心,还是幻心,也要远离,这能离远能离幻的心,都是幻心、都要远离,所谓能离之心和所离之心都统统远离后,得到的才是无所离、无所不离的心,这个心才是圆觉心,圆觉心显现,自然就除去了诸多的幻相。
这个道理,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钻火,两木相因,就是用两截木头作为取火之因即原材料,然后在木头上钻火,火钻出来了,木头就会被燃烧,木头被烧尽了,化成了灰,火烟也消失了,也就是灰飞烟灭了,灰飞烟灭就是“以幻修幻”的道理。
这说明火是幻、木头也是幻;身是幻、心也是幻;火与木头终归于灰飞烟灭;身与心终归于性空。虽然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在性空中灭尽,但这不是“断灭”,也不会入断灭,因为断灭是一灭永灭,什么都没有;而这种一切现象归于性空,性空是不灭的,是什么都有的,因为性空就是圆觉心,圆觉心是永恒的,是在一切幻相灭尽后才显露出来的种种真实性。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也就是说:知道了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是幻相的道理后,就应当果断地远离,这不需要去修什么小乘大乘之类的方便法,因为只要离开了一切幻相,就觉悟了,这种觉悟表明已见到了自己的圆觉心,也就是大彻大悟了,所以,这种大彻大悟不是靠修什么十七地或五十七个位次这些次第法所得到的,而是自性中本来就有的,这是个认识问题,不是修与不修的问题,只要认识清楚了,就开悟了。
以上所说就正如自己乘船已经到达了彼岸,上岸后就不再需要船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真正的顿悟,一切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众生,若能依此顿悟法修行,就能永离诸多的幻相,不会再被一切幻相所迷。世尊作完这些开示后欲重宣以上所说之义,而说诗歌形式类的偈语如下:
佛说:普贤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多的众生,自无始劫以来,都生活在幻相中,这些幻相都是无明所生,虽是无明所生,但这些幻相都是从诸多如来的圆觉心中所建立,这个道理就犹如虚空之花,依空而有其相,如果虚空之花灭除了,剩下的就是不动的虚空了。这说明一切幻相都从诸佛众生觉心所生,幻相灭除了,觉心就圆满了,圆满了的觉心,就像虚空一样如如不动。
如果诸多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明白了以上所说的道理,就常应远离一切幻相,并将诸多的幻相统统远离,远离后的证境就犹如木中生火,木烧尽了,火也灭了。也就是一切幻相就像木与火一样都灭尽了,圆觉心就显现了。圆觉心即是如来心、也是众生心,是永恒不灭的常乐我净心,如此觉悟到的圆觉心不是渐次法和方便法修出来的,而是每一个众生本来就有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回国在家待了一个月没去看德云社,长春德云社一百块钱气氛特好的小剧场我不去看(我妹本来买了票但是我有事没去成)今天在墨尔本150刀高价黄牛山顶票看到了,说明我只是
  • 这辈子会遇到很多人会喜欢很多人也会错过很多人会有幸福 也会有遗憾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其实某一瞬间情绪很复杂 也差点有些泪目 心里想着就当嫁给自己一次啦 无论如何多
  • 当你用过这款洗发水后,你会感受到头发变得更加柔软、有光泽,同时脱发和掉发的问题也会得到改善。无论你是有脱发问题还是想要寻求一款温和的洗发水,石上草防脱洗发水都是
  •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汉化一下的,但是现在居然玩失忆梗看起来我期待的车车是遥遥无期呀~你的外传什么时候来,我等得好辛苦~~~估计外传是要让延秀弥补或者释怀他有点以前悲
  • !!
  • _姚舒晴周予北 周予北打开微信看,是三年前加的个人:“予北,我直在追逐你的步伐,我们还会再见面的。_姚舒晴周予北 “就是,要我说当初就不该看她可怜……”_姚舒晴
  • 有创意的妈妈还可以在颜色和造型上下功夫,把饭团做得漂亮些,吸引宝宝的食欲。只要选对了地方和准备对了食物,你会发现,宝宝的胃口好得惊人。
  • 《忘记点泡面了》(ch发不了看个乐晚安)下播后肚子好饿的王俊杰朝着他的老婆发送了一个我好饿的讯号,此时不过午夜十二点,一天的开端,大好时光,善解人意的吴麒麟十分
  • 管好自己的嘴巴,把握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守住语言边界,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别人的算计当中,也才能真正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条件。如此,尊重差异,包容不同,如此才能让
  • 人生路上,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即使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我们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也忘了当初的梦想和向往。
  • 而一个善良的孩子,善良是刻进骨子里的,哪怕是吃了亏上了当,也不会改变太多,不去害人,让自己问心无愧。而一个善良的孩子,善良是刻进骨子里的,哪怕是吃了亏上了当,也
  • 55555世界对我最好的大姨妈用我妈的话说“你大姨对你的爱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这辈子一事无成在街上捡垃圾,她也照样爱你”p1是我发同事生病水滴筹,她看到马上给我转
  • 我们深恶痛绝嗤之以鼻的妈宝男女,既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这个能力,他们都是缩头乌龟,只能龟缩在原生家庭的舒适区,所以如果没有找到同样逆来顺受的伴侣,他们很难得到幸
  • 我说不会啊我觉得挺好看的,我姐妹团说但是跟你比起来,就不怎么样了好家伙我梦里都是这样想的吗,然后被吵醒了[摊手]想不通的时候看一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
  • 欢迎你迈入成年人的世界成长是勇敢的飞行,那个依旧笑起来没有嘴角的快乐小狗,那个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的无畏少年,从“我想成为发光点”到“成为发光点”相信时间也会永远
  • 2023年9月12日出生女孩取名 属兔新生儿独立自信的名字不同喜用神时辰在最下面【喜土女孩起名】敬悠 修瑛 宇莹 唯珂 喆又悠祺 远泽 梅以 沛娴 寿有【喜火女
  • 它有益脾马之灵(爱吃饭)益脾马之和(理肠胃)肺扬羊之宣(不咳咳)清清蛇之凉(不发热)泰子龙之泰(强体魄)等五款浴方,原材料来自么么侠自有9700亩原生态种植基地
  • 贴吧发了个帖子,本来就是为了存图而已,一直在希望之地发,封面设置不了,想着等咩咩修复了我再发帖。#咩咩咩日常打卡##咩咩咩穿搭记录# 很喜欢今天的穿搭所以就po
  • 谢谢你们@ rodridepaul 和 @梅西LeoMessi10 Pd:作为父母,当你看到孩子们的梦想成真,看到他们像我的大女儿一样幸福地哭泣时,没有比这更令
  • 二三十年以后中国就强了,总要找到一个出路,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差异化了。二三十年以后中国就强了,总要找到一个出路,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差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