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 #你的话费套餐是否明赠暗扣钱#?#话费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显示截至9月份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185万户。移动通信业务蓬勃发展,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有待规范。

体验赠送,却变自动续费

赠送、免费体验、回馈老客户……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听过此类来自通信运营商的营销电话。然而对于“免费”过后可能转为续订的状况,客服却往往不会主动说明。

“我每月只有一个15元的套餐,最近感觉话费扣得有点快,让孩子一查才发现,额外还多了个优惠包的扣费呢!”汪大爷回忆,年初有天自己在外面买菜,接到电话称老客户可以享受“超值优惠包”,10元包含2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

想到自己的15元套餐是1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汪大爷觉得优惠包的确很划算,便同意购买。但他原本以为,流量和通话时长消耗完,这个优惠包就算是用完了。客服也没有对体验过后,不及时取消就视作自动续订的情况作出说明。等到发觉异常,优惠包已经扣费半年多了。而汪大爷在家都是自动联网,出门也只在导航时看下手机,每月流量通常不超过0.5G,扣费的优惠包等于没有用到。

黑猫投诉上,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被“赠送”误导的经历。一位用户表示,客服说搞活动,免费赠送三个月、每月2G的流量。自己特意询问之后怎么办,对方称不需要可以退订。

这位用户有些犹豫,怕到时忘记取消,客服称三个月后会为他自动取消。然而,用户发现到期后该业务非但没有取消,还在送流量期间额外扣了费用。经询问了解,月租必须达到一定限额才能得到免费流量,他的月租未达到标准,所以对“送”的流量收取了费用,但当初客服对这一情况却未曾提及。

开通容易,取消繁琐

马阿姨使用的套餐每月59元,包含20G流量和300分钟通话时长。此外,还有每月10元的网费扣款。以前在老家,老两口对网速的要求不是很高,套餐附带的宽带网就够用了。但随着老两口到北京来帮忙看孩子,一年半载回不去,家里的网便用不上了。

想着“苍蝇腿也是肉”,加之每天和孩子住在一起,用不了那么多流量和通话时长,马阿姨便请女婿帮忙咨询客服,想要取消掉网费扣款,以及降一档便宜些的套餐。

经过询问,一款39元的套餐更适合马阿姨,但她却不能更换,因为这样月租过低,达不到10元网费的享受标准了。“正好,这个网我也用不到,直接取消了吧。”

然而,取消网络扣费更加困难,需要机主本人持身份证,到当地营业厅办理才行。人在外地的话也可以请亲戚代办,但要持相关证件、委托书,还要知道账户密码等。总之,跑一趟线下营业厅是必须的。

疫情期间,不好为了这点小事麻烦别人,想想钱也不多,马阿姨选择了维持现状。但她认为,当初开通业务时远没有这么复杂,不需要拿着身份证跑营业厅,直接通过电话即可办理。“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以后如果想更改业务或者取消,要怎样操作。”

“免流”套餐,不等于任性用

近年来,用户选择通信套餐时,网络流量成为一项重要指标。一种商家与通信运营商合作的“互联网卡”悄然出现,它们以“大流量”为主打,月租最低仅十几元,就可以“任性”使用多款App。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互联网卡仅在网络出售,快递到家后凭身份证开卡,营业厅是不售卖的。

在这类卡片的宣传页面,通常会打出大大的“免流量”字样,给人一种用了它即可实现“流量自由”的印象。然而点击“查看资费详情”,所谓“免流量”是指,在卡片对应的App名单内,可以使用一定限制的流量,通常每月上限为30G,若超出则按套餐外流量收费。这就要求使用者需牢记可用App,否则点开名单外App,就无法计入这30G的专属流量了。

若进一步点击“查看更多详情”,记者发现,即便纳入名单的App在版本上也常有限制。如天猫App需升级到7.0.0及以上版本,微博App升级到7.3及以上版本,并进入免流量专区绑定激活才能享受免流服务。

此外,一些App的使用条目下还有更为细致的说明,如用户上传视频及图片、在应用内打开一些特定网页、将手机号码作为手机热点使用等等均无法计入专属流量。不少消费者反映,价格看起来优惠,但使用中很容易触发额外费用。“免流App里的广告、文字、评论、微信朋友圈里的文章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内。将正常消耗、且有严格使用限制的专属流量,宣称为‘免流量’,会对用户产生误导。”@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洞见计划#

西北名城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回应年薪60万招中小学教师:财政负担得起

西安晚报

原标题:鄂尔多斯回应年薪60万招中小学教师:我们财政负担得起

近日,地处西部内陆的城市鄂尔多斯,打出了年薪60万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

此次发布招聘公告的学校,分别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以下简称“伊金霍洛校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属小学”)。

根据上述公告,清华、北大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税前);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税前)。

上述招聘也给了清北毕业生之外的应聘者优厚的待遇。如果通过各项招聘测试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将获得1套80平方米住房或25万元安家费;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享受100平方米免费住房或30万元安家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招聘的教师岗位都带编制。

中国新闻周刊向鄂尔多斯一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核实上述信息真实性,对方表示,上述信息全部属实,而且相关招聘依然在继续中,欢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应聘。

高薪诱惑

据悉,此次发出招聘的学校,均由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和乌兰集团联合创办,都与鄂尔多斯一中关系密切。伊金霍洛校区更是鄂尔多斯第一中学建立的分校。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已经建校80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至今的5年时间,鄂尔多斯一中平均每年考入清北人数均在30人以上。2014年以来,有6位同学夺得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状元,分别是3位文科状元和3位理科状元。

由于优秀的高考成绩,在整个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在上述参与高薪招聘的学校中,伊金霍洛校区于2020年11月完工;附属小学则在2021年秋季正式招生。

不过,中国新闻周刊发现,近日伊金霍洛校区发布的“高薪”招聘公告,已经是近期该校第三次发布的招聘公告。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该校也发布过相关教师招聘公告。

近年来,多次因高薪招聘教师引发社会热议的城市,是深圳。深圳最知名的中学——深圳中学,整个教师队伍中毕业于清华北大的教师有100多人。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预算,深圳中学今年用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预算约为2亿元,该校职工总数为471人。

除了深圳中学,深圳其他中学一线教师薪资水平也远超其他城市,不少一线教师年薪可达30万。早在2019年,深圳龙华区就在招聘信息中打出了本科生年薪26万+,研究生28万+,全年带薪休假165天+的招聘口号。

不过,深圳的中学能够吸引众多人才,靠的可能不仅是高薪,还有一线城市光环的加持。其他城市未必有这样的底气。

今年2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教师招聘,因为报名人数没有达到要求,取消了一大批教师岗位。

同样在今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由于部分岗位报名人数未达到1:3的开考比例,多个招聘的教师岗位被取消。

“五六十万年薪确实非常诱人,但考虑到城市还是会犹豫。”来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小飞(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和所有人才流动一样,优秀教师人才的流动,也遵循普遍规律。近年来,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和中部强省会城市师资充沛,对于鄂尔多斯这样的西部内陆城市,高薪挖人能否从根本上提升本地教育水平?

教育专家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论如何,这都是鄂尔多斯当地政府提升本地教育水平的一种积极姿态。不过,他也表示“后续成果还不好评估,做肯定比不做强” 。

“土豪”城市的困惑

当中国新闻周刊向鄂尔多斯负责招聘老师,核实清华、北大毕业生可获得最高60万年薪的待遇时,对方肯定地表示,只要相关毕业生通过招聘考核,就可获得上述薪资。“我们财政可以负担得起”,上述招聘老师坦言。

在中国城市中,鄂尔多斯一直以高人均GDP著称。2020年,在中国所有城市中,鄂尔多斯人均GDP高居第四。

数据显示,2021年1-8月,鄂尔多斯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7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296.2亿元,增长31.7%;非税收入78.6亿元,增长31.9%。

2021年是煤炭的“大年”,煤炭价格高企。鄂尔多斯一般公共性预算收入快速增长,不让人意外。据今年9月最新数据,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74.9%,涨幅比上月扩大17.8个百分点。

“煤炭等资源的价格具有强周期性,这对资源型城市本身影响较大。”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分析。

与一般城市不同的是,近二十年鄂尔多斯的发展几经波折。

在2000年之前,鄂尔多斯在内蒙古的城市中并不惹眼,GDP也常年在倒数几位徘徊,直到发现了大型煤田。

据了解,鄂尔多斯煤炭已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2019年,鄂尔多斯市生产煤炭6.8亿吨、天然气产量261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17%、15.34%。

“从2000年左右到2011年,煤炭财富让鄂尔多斯整个社会非常浮躁,各种炒房、民间借贷蔚然成风。”在鄂尔多斯政府工作的范明(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住建部联合高和投资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彼时,鄂尔多斯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超过了7000人。

然而,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煤炭价格的腰斩,在鄂尔多斯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彼时,鄂尔多斯从楼市到民间借贷,出现连锁反应,整个城市的经济蒙上寒霜。

经济学上有“资源诅咒”一说,指那些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或城市,往往会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而忽略了对人才及其他产业的投入,长此以往,反而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最终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

“直到今天,鄂尔多斯的发展还严重依赖煤炭。不过,2011年之后鄂尔多斯也从上一轮煤炭狂热中醒来,几年时间基本修复了上一轮楼市、民间借贷的问题。”范明说。

煤、人才与转型

近几年,减轻煤炭依赖和产业转型,一直是鄂尔多斯的主题。

除了摆脱煤炭的周期性波动,作为资源型城市,面对碳达峰这一重大主题,鄂尔多斯转型压力加大。2021年10月,鄂尔多斯还专门召开了零碳产业峰会。

范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前几年煤价格低,鄂尔多斯着重发展煤液化等煤炭延伸产业。近几年,鄂尔多斯的转型,已经由最初的煤炭化工产业,延伸到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

相比煤炭等传统产业,不论装备制造业还是新能源产业,人才都是关键。

除了高薪招聘教师,近期鄂尔多斯还发布“人才30条”。根据这一政策,鄂尔多斯对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获评市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元经费支持。全职在鄂尔多斯工作的“天骄英才”“草原英才”“鄂尔多斯英才”“青年优秀人才”,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工作补贴。

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和本科生分别给予10万元和1万元生活补贴。

牛凤瑞认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吸引外部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中小学教育,很难留住高水平人才,所以当地政府招聘清华北大高材生从事教育工作,目的在于提升地方软实力。

事实上,在近几年转型探索中,鄂尔多斯可谓一路坎坷。

因“加水就能跑的汽车”闻名全国的庞青年,早在2011年,就发现了急于转型的鄂尔多斯。2011年鄂尔多斯市政府与青年汽车签订投资协议,青年汽车承诺在鄂尔多斯投资瑞典萨博汽车AB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鄂尔多斯市配置给青年汽车集团共计16亿吨煤炭的开采权。

众所周知,青年汽车项目失败后,鄂尔多斯损失了配置的煤矿。

同样,引进华泰汽车也遭到了失败。在低价获得6000亩土地和配置赠送的两座煤矿入驻鄂尔多斯后,华泰汽车并未兑现承诺的产能投资和利税贡献,在2019年华泰汽车已经濒临破产。

与青年汽车、华泰汽车相反的则是京东方的案例。鄂尔多斯拥有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二条AM-OLED 5.5代生产线。据悉,这条生产线,也是鄂尔多斯用10亿吨煤炭的开采权招商引资来的。

京东方方面近期也对外透露,鄂尔多斯5.5代线从2020年第三季度至今持续满产。目前主要产品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TPC、车载及创新应用类显示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品牌客户,2021年开年至今持续满销满产。

范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据他观察,近几年鄂尔多斯外地人不少,很多来自西北地区,青海、甘肃等其他地区的外来人口,都不少。“但不少是来务工的,专业级别的产业人才还是缺乏。”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全市常住人口约21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4万人相比,增长10.97 %。

牛凤瑞说,“人口迁移有一定梯度,农村往城市迁移,小城市往中心城区迁移。直接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人才可能不现实,但鄂尔多斯相对其他西部城市较富裕,还有一定潜力值得挖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西北大环线自由行#

下图为西北名城鄂尔多斯优秀的旅游资源图片

【拉尼娜来了,今年是冷冬?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最近不少人讨论今年是冷冬的问题,原因是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出现了拉尼娜(La Niña)现象,并且因为去年冬天也是拉尼娜,今年连续出现,所以我国温度偏低,还会冷得更严重。事实真的如此吗?

△ 拉尼娜连续两个冬天出现,这事儿其实很常见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现象,连续两年冬天出现拉尼娜现象,这种情况并不少。拉尼娜经常会在连续两个冬天出现,而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几乎相反)则很少连续两年出现。

例如,1973/74、1974/75和1975/76连续三个冬天都是拉尼娜,1983/84和1984/85连续两个冬天也是拉尼娜,1998/99和1999/2000、2007/08和2008/09、2010/11和2011/12都是前后两个冬天是拉尼娜现象的例子。这种连续出现拉尼娜现象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气候态及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理有关。

图1:尽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两种位相相反的现象,但其形态并不完全相反,拉尼娜经常在连续两个冬季出现,而厄尔尼诺现象连续出现个例较少。图片来源:NOAA Climate.gov

△ “出现拉尼娜我国冬季气温就偏低”,气候预测真的这么简单粗暴吗?

持“出现拉尼娜现象时我国冬季温度就偏低”这种观点的人不少,甚至一些气象部门和官方媒体也这么认为,主要依据就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这样理解我国的气候变动,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没有认识到我国气候的复杂性,以及短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国国土面积大,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并且西部有广袤的戈壁沙漠和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这一区域冬季气候异常的因子非常多,不光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温,还包括印度洋、大西洋海温,以及我国近海的海温状况。除此之外,还受中高纬北极海冰、欧亚雪盖和陆面状况等的影响。

各个区域不同影响因子的作用有所不同,各区域的权重并不相同,因此仅用拉尼娜一点来讨论中国的气候,容易以偏概全。

仅就我国东部地区而言,南北地区的影响因子权重也不同,其中东南沿海容易受热带海洋过程影响,这包括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形态(拉尼娜或者厄尔尼诺现象)和印度洋海洋偶极子(IOD)形态。尽管在拉尼娜年份在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容易形成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的西侧产生偏北风异常,有助于东南沿海地区冷空气活动,但是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拉尼娜——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在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产生的气旋性环流的强度和形态也各有不同,不适合套用统计规律。

对于我国东部偏北地区而言,更多受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影响,其中北极涛动(AO)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对于中高纬度地区而言,其可预报性要低于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受中纬度天气过程的影响,天气过程的时间周期一般为7~10天,这些过程对于整个冬季(11月~3月,也有研究仅分析12月~2月)而言,可以看作是“噪音”部分。在一个冬季,这样的过程至少有8~10次,每次温度上下波动至少10℃,要在这种波动里识别平均气温的季节信号(~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我国东部地区除了在冬季会频繁遭遇一次次的冷空气活动以外,冬季气候还表现有一定的独特性质。例如,东北—西北与南部地区温度反相变化,当东北和西北温度偏高的时候,南部地区往往温度偏低,反之当东北和西北温度偏低的时候,南部地区往往温度偏高;前冬与后冬的不一致,当前冬(11~12月)温度偏高时,后冬(2~3月)容易出现温度偏低,反之亦然。所以,不能用整体“暖冬”或者“冷冬”来讨论。

图2:北极涛动(AO)是影响全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重要环流系统。图片来源:CPC

△ “冻死人”的去年冬天其实是暖冬,还是拉尼娜年

以备受关注的去年(2020/21)冬季为例,很多人对其记忆还是“冷得哭”“21世纪最低气温”“20年来最低温度记录”。

然而,这个冬季温度的变化像是过山车。2020年12月全国温度普遍偏高,1月初寒潮来临温度骤降,但是从1月下旬全国温度回升,2月温度骤升,迅速回暖,从华北到华南日最高温度迅速超过20℃,在河南和河北部分地区甚至最高温达到29~30℃。将整个12月~2月的冬季平均温度算下来,全国整体竟然是妥妥的暖冬(2021年3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官宣确定)。

2020/21冬季同样是拉尼娜事件,极端寒潮事件与整个冬季偏暖并行不悖,让说冷和暖的人都找到了理由,也让说冷和暖的人也都无法完全自圆其说。

图3: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及距平逐日变化,整个冬季气温有如坐上过山车,在冬季1月初出现极端寒冷天气过程,但是2月底全国温度异常偏高。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 国内外多个预测系统预测我国冬季可能偏暖

提前一两个月做未来1个季度的气候预测,这属于短期气候预测,或者称作季节预测。目前季节预报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国内外多个机构都在持续进行大量分析和预报工作,其中最重要的预报工具是S2S预报(Subseasonal-to-Seasonal Prediction)系统,即预报次季节(Subseason)到季节(season)时间内的平均状态。

根据目前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的预报,今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现象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东亚区域的温度而言,更多研究倾向于预报整体温度偏高。温度偏高的幅度在我国北部地区更大一些,可以达到1℃以上,而在我国南部增幅有限,基本接近正常,所以传说中的“冷冬”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

图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FGOALS-s2系统的S2S预测结果,我国冬季温度整体偏暖,其中北部地区异常偏暖。图片来源:https://t.cn/A6MDYl0P

△ 冬季生存法则:关注天气波动比冷冬暖冬更有意义

“冷冬”或者“暖冬”是对整个冬季的考量。例如,按照现在中国气象局的标准,需要考察整个冬季(12月~2月)的平均气温,确定各站相对于历史数据的偏差、冷暖的站点总数以及冷暖面积的大小。这其实是个非常学术化的概念,对公众的意义有限。

正如前文所讨论的,在冬季每次天气过程中,温度的上下幅度往往大于10℃,而冷冬和暖冬的温度异常值一般仅为0.5~1.0℃。即使最终证实冬季是冷冬,只要温度整体平稳,低温的影响就非常有限;而暖冬期间,如果出现短期几天极端寒冷的冷空气活动,像过去的2020/21暖冬里的极寒天气,其影响也会非常严重。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与其把关注点放在今年冬天平均是“冷冬”或者“暖冬”上,不如放在应对天气波动上,随时注意天气预报和预警,避免冬季的灾害天气更为重要。而在提前一两个月准确预报会出现一次极端冷或者暖事件,这基本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的预报能力。如果某个机构和个人宣称具有这种能力,那大可打一个问号。https://t.cn/A6MDYl0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川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022年3月17日川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设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具体位置的公告为全面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要
  • 最给力的是艾达,这个女人是越来越有魅力,汤米·谢尔比跑去找吉普赛人的时候,让艾达处理生意上的事,艾达一接手就雷厉风行,去和美国佬等人谈判的时候,表现得毫无压力,
  • 二、周末期间及下周与A股相关的重磅财经日历消息1、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含元宇宙)9月3日在上海闭幕,涉及元宇宙。3、证监会:推进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1-7
  • 上周邻居捡到一只鸭宝宝,说给芊宝养着,因为我非常怕小鸭子小鸡宝宝这类动物就拿去她奶奶家养了今天院子里的阿姨在路上捡了只鹦鹉,飞不太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家跑出来的还
  • 一些5年本的意义有点难过好想我大学的的朋友们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了各自的禁锢 以前5分钟就可以叫下楼吃饭聊天散步 现在5000公里的距离发个视频都要凑时间毕
  • 3 对水平定向钻泥浆处理的建议要控制泥浆大面积污染,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泥浆使用的问题:3.1 提高施工技术方法,控制泥浆使用量和排量(1)开钻用普通预水化泥浆,
  • 漫漫人生旅途,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的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夜!! 睡一觉,愿美梦治愈新冠的大地……一辈子不长,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
  • 翻相册看暑假的日子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夏天 真的好不舍 刚开学的那一两天里都在情绪化的过日子感觉被一巴掌打回现实的感觉 暑假过的像梦一样开心 经历了好多美妙又不真
  • -秌風论茶有些人吧,自家的母子关系不好,也对,可以理解,脑子里有那么龌龊的想法(一坨屎)估计他妈恨不得没这个儿子!一个人的疾病,是在生活这个大系统里面发生的,一
  • 厚米私语 听见 看到 得到 失去…… 任何感观、感受都只是针对于当下,有之过往而不及,有之过往而深印。有浮华、有轻奢、有渺小……都可能尽收眼底、收于掌心。 从
  • 邮政快递、物流、中转站、配送网点尽快提升配送能力,严格按照2021年8月5日国家邮政局印发的《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行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要求开展工作,
  • 幸福只是一种心态。 你感到幸福,生活便是幸福无比,你感到痛苦,生活便痛苦不堪,贫乏与富足、权贵与卑微等等。生活只是一杯白开水,都不过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
  • #心情日记##infp[超话]#遇到“生性凉薄”的人,要好好珍惜 文章作者:琢磨君不知道从何时起,“生性凉薄”这个词语引起了许多人的共勉,或许是大家在深有体会
  • ”收购企业负责人、湖北大自然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实说,今年三道河村种植随州香稻“又香优龙丝苗”1000亩,亩产600公斤左右,每亩可以增收300元到500元。9
  • 在他看来,“8英寸时代到来”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籽晶依赖于扩径、晶体良率、晶体质量、8英寸衬底加工、成本、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希望产业上下游紧密协同来解决问题。相
  • 可见这番前世今生的联动还挺精彩的,看过古装篇的观众不少都有些意难平,再看二人现代篇聚首,还是挺欣慰的。不过那种命定的缘分是无法割舍的,两位主角分明才见过两三面而
  • 还有“斜杠青年”这是前几年特别流行的一种工作状态,它也属于收入多样化的一种,但它的目的也不同:“斜杠青年”主要目的是平衡“高收入的工作”与“喜欢的工作”属于“人
  • 百度来了落在你眉梢眼角的笑,是你向我招摇的信号,我会努力向你奔跑,而你只要开心就好 。早安[鲜花][鲜花][鲜花]ps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btw,我现在被卡成
  • 杨洋粉丝ymls别太过分[怒]鹿晗粉丝一直强调鹿晗只是爱喝酒爱吹空调偶尔唱唱歌的小歌手一枚吖~没有伤害任何人所以不该不开心[委屈]我们小鹿是满分男友全能艺人多栖
  • 淡然是一份懂得,一份洒脱,是生活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依然微笑如初;是挫折失败后被烘干的淡定至若;是清浅岁月,让灵魂回归美丽的儒雅智慧;是我们有所失去时,嫣然一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