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知乎/danny

杨绛:人生的三次觉醒

人虽然渺小,但是人能学,人能自我完善。

杨绛先生百岁那年,曾接受一次采访。

记者问她:“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杨绛先生回答:“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在这复杂繁芜的世界里,庸人甘于沉沦,强者寻求自渡。

一个人只有不断淬炼、沉淀,变成更好的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

01

认识自己

《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话:

“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不如把自己里里外外读一遍。”

阅人,真不如阅己。

学者吴学昭,讲述过杨绛先生两则早年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38年,杨绛从英国留学归来,回到上海。

当时母校振华中学刚刚重建,老校长王季玉对她非常欣赏,于是开出优渥条件,聘请她担任校长。

碍于人情,杨绛勉强答应,承诺任期半年。

半年过后,老校长再三挽留,她还是坚决辞去了校长一职。

很多朋友都不解:别人求都求不到的职位,怎么你反而不要?

杨绛解释说:“我知道自己不是管理的材料,校长之位虽好,长久做下去,却只能误人误己。”

她辞了校长一职,随后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杨绛文集》出版的时候。

当时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为她举办作品发布会。

杨绛得知后,婉拒了出席的邀请,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在她心中,自己并非什么名人,只是一个纯粹的文字工作者。

不管外界怎样喧闹,她都安然地端坐书斋,潜心阅读和写作。

中国社科院老院长陈奎元曾评价说:

“杨绛先生最令人钦佩的是,无论时代变幻、人世浮沉,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谁。”

正是这份清醒和认识,使得她能够全身心投入文学事业,成为一代大家。

听过一句话说:人这一生,最难的是看清自己。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事物。

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不受外物羁绊,选择最适合的道路,心无旁骛地走下去。

一个人最大的醒悟,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在。

当你能找对定位,认准方向,你的人生自然能拾级而上,越走越高。

02

洗练自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农夫种下小麦后祈求上帝,希望风调雨顺,不要有天灾虫害。

上帝满足了他,那年春季,麦苗长势果然比往年都要好。

可等到秋天收割时,农夫发现所有的麦穗全是瘪的。

农夫含泪询问上帝,上帝说:“因为你的麦穗,避开了所有的考验。”

避开了生活的苦难,自然也就错失了饱满的收获。

一粒麦子的成熟,尚且离不开风霜雨雪的磨砺;精彩的人生,更需要在艰难困苦中淬炼。

《杨绛传》记载,从1966年起,杨绛先生开始了漫长的人生低谷期。

那时,她成为被批斗者,被剃掉半边头发,遭受很多恶意的人身攻击。

等到她被下放至干校时,已年近六十了,还整日被安排干各种粗活,看管过菜园,也刷过污秽的厕所。

当时很多人都哭诉自己遭遇的不幸,杨绛先生却从未抱怨,反而在逆境中磨砺自己,不断精进。

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也没有丢下热爱的文学事业。

扫厕所的时候,她就在厕所里读几页书;被关在牛棚里反省,就在心里背几首古诗。

更重要的是,她仍然坚持翻译先前未完成的《堂吉诃德》。

每天她都会忙里偷闲,坐在小马扎上,一边自学西班牙语,一边翻译,最终完成了这部八卷本的经典译著。

正如她所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所有让你痛苦的经历,终会结痂痊愈,成为你最坚硬的壁垒。

刘禹锡有句名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一个人只有历经风吹雨打,大浪淘沙,才能洗尽铅华,修炼出更好的自己。

人生如河流,穿过蜿蜒曲折与疾风骤雨,才能看见大海的辽阔。

03

改造自己

鲁迅先生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很多时候,我们身处灰暗时,唯有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才能迎来新生。

在《我们仨》中,杨绛写下了亲人离世的经历。

1997年3月,她的爱女钱媛,不幸患上肺癌,没多久便撒手人寰。

仅仅一年后,丈夫钱钟书也因病与世长辞。

耄耋之年,接连丧女、丧夫,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

很多亲友都担心她承受不住悲痛,前来看望,见到她孤身一人时,忍不住放声大哭。

杨绛反而柔声细语地宽慰来人:

“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往深处想,痛苦的担子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此后,她便抱着“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的心态,深居简出,一头扎进书堆。

在书斋中的18年里,她每日笔耕不辍,整理出了钱钟书的所有学术遗稿。

另外,她还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出版散文集《我们仨》,编订了足足有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杨绛先生不仅没有被凄苦与孤寂击垮。

反而通过调整自己,改变心态,在忙碌且充实的生活中,活出了明媚优雅的百岁人生。

听过一句话:“人生难免疾风起,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想办法调整风帆。”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像大山一样挡在面前。

不要总将目光聚焦在外界,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遇到难事,不妨变种思维;面对困境,不妨换种心态。

当我们自己改变了,你会发现,别人变了,整个世界也变了。


杨绛先生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

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坎要自己一个一个过。

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砥砺中前行,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当你走了很长很远的路,抬头就能看见满天星辰。

6.22日静看A股:防守信号出现,但不悲观!
每当行情反弹到后半程,总有很多鬼故事就出来了。
今天消费电子的龙头歌尔由于一则某分析师的利空言论,直接跌停,把整个消费电子板块也带沟里去了。
对比上周的逆变器龙头之一的锦浪也是利空急跌,随后辟谣再涨回来。
再一次体现了,当前市场情绪的反复和多变。
这两天复盘文章也给大家提醒过了,情绪对消息面非常敏感。
那么应对上,不因消息而杀入,也不要因为消息而杀出。坚持回踩支撑买入,不追涨,以及有一定之规,那么才能在这个万变的市场中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指数层面】
1、大盘昨天说过,大金融还不给力,就会来一波调整。毕竟昨天市场的人气指标收绿,已经给警示信号了。
我对大盘的看法是,筑底依旧,中期向好。在4月底讲过是难得的年内布局指数ETF的时机,如果知行合一的,可以忽略可能的调整,ETF继续拿。
目前大盘周线趋势转多,但日线趋势还是空。
这点上周重点讲过,明显的矛盾点,小周期走的比大周期慢,必然需要通过洗盘和调整来达成共振。小概率是日线继续走突破和周线共振,大概率是周线安全,日线调一波后最终两个周期再携手向上。目前就是在走大概率事件。
所以,调整不担忧,但结构性该防守要去防守。
对于当前板块的风险点,还是注意高位的上游涨价概念,比如石油和煤炭等,资金调仓不会一蹴而就,但反弹是跟着调仓的时机,不要想继续长拿。
大盘短线关注3240的支撑,留意大金融的低吸。
 
2、创业板指,更强一些。人气指标翻绿,但短期资金的强度还在,可以留意明日能否反包。从空间上来看,本周本身就是沪指在等创业板指的补涨,但之前讲过,创业板指本周只有收在2730(周线主跌浪1.618)之上,才能进一步打开空间。
 
【游资题材】
今天的短线情绪变化依旧跟抽风一样,连板家数从昨天的12只,又增加到了22只,高度板还在汽车链是9板。
那么情绪反复之下,要留意可能的高位股补跌风险。
明天如果情绪继续加强也不能追涨了,容易直接过热。而如果短线个股补跌,那么注意这次情绪分歧下来,是否还会走5月份以来的情绪分歧,机构方向承接的剧本,如果机构方向承接,谁承接,跟随谁。而如果没有承接方向,那么会形成指数和情绪的共振下杀,就耐心等待情绪分歧完毕了。
 
【机构线】
今天当前市场的矛盾点:
比如之前分析过的,机构炒作上游原材料降价带来的中下游制造业修复的逻辑。
为什么不少板块涨两天就调整,持续性很差呢?因为他们属于“以后会好,但现在不好”
意思是,原材料降价还仅仅是预期,不能体现到当前的业绩中来。中报成绩由于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整体高企,会非常差。所以资金超跌低吸一把,就没劲了,不愿意接力。
 
而成长赛道,虽然业绩确定性高,毕竟5月份以来反弹的空间不少了,场外资金不好下手,场内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兑现。
 
再看,涨价概念板块,业绩确定性最高,属于“现在很好,但未来可能不好”的类型。导致部分资金已经在美联储加息后开始调仓了。参与的资金也不敢长拿。
 
低位的大金融、地产线,位置和估值都很低,但被赛道吸血之下,进攻型资金也不着急去,所以导致非常墨迹。
 
以上的矛盾点,需要洗盘去化解。所以指数调一调不是坏事。
当前阶段,需要注意的是,错过的也好,卖飞的也好,不要着急一涨就追,节奏一旦乱了,机会来了,可能心态也调整不过来。
 
三季度,机构会有惯例的调仓动作。低位的大金融、包括地产链、基建等会有切换的机会。赛道不会一直独舞。
 
但站在短线眼下的时间点。机构进攻型的主线还是光伏风电的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车需求修复下带来的机会。
不过,任何逻辑说了两个月资金也说疲惫了,所以也需要调整洗一洗才能有参与的性价比了。
 
所以,短线的角度,明天周四也是分歧日。目前美股下跌,原油期货下跌。本周提醒过了,上游资源股的下跌才是本周最应该规避的风险点。
那么明天,认可指数的防守信号,耐心等待。后面还是可以观察券商板块的低吸。以及农林牧渔和低位医药的防守。
局部的家居、家电这些还会有短线机会,需要精选个股找买点。
进攻型赛道再找低吸机会依旧从电气设备板块中找涨势回踩的机会。
总之, 防守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不悲观!
 
注意: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股市分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珍惜陪在身邊的人,陪伴一定是因為愛,陪伴,就是不管你需不需要,我一直都在。陪伴是幸福的開關,身邊有人陪的日子,每天都是好日子。
  • #转发赠书# 小朋友和家长们都在期待的《#压岁钱的游戏#:一位投资人爸爸写给孩子的9堂财商课》正式上市啦!正确的财商教育,成就孩子富足的人生!
  • 活动采用公开报名方式,境内外设计机构均可报名参加。#四川省基层机关(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835名# 面向工人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2月23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 昨日2连红!球长今日推荐:欧冠专场解析,C罗再战老对手马竞
  • 手机响了会第一时间看看是不是你无聊的时候会看我们的聊天记录这些是你不知道的也是我不想说的可能这次的失去以后再也不配拥有爱的那么霸道却最爱的人都守护不了我永远忘不
  • 表明是升职,但由于33军驻地在东普鲁士,曼施坦因实际上远离了西线战争计划。而本部书则是对一起本可以胜利的战争反省:1.远离炮声的人不要无谓的去指挥;2.要听的进
  • 而另一边,苗圃扮演的教练庄阅,跟原教练萧寒之间的磨合也很有看头。太累了,没必要;家中有事;身体有恙;老公不同意;父母不赞成……这些就像是野草藤蔓,走到最后的那波
  • 据了解,姜皓在剧中的主戏基本上都集中化在拍攝的后半部,尤其是一些关键厂口,总监制都放到了结束的前两个星期,这让姜皓的工作压力史无前例的大,他自然不要想由于自身而
  • 所以希望大家也把体检重视起来,若是有建议复查的项目一定要定期复查‼️像我这种不当回事 时隔两年才去查的是万万不可以的今天是第三次去nowhere了,因为想带森哥
  • 这两个晚上估计是我快睡着时撑不起被窝了喵喵难受便爬出被窝,到天亮听见我起床的声音了才又跳上床来沙发的薄被子,她自个貌似已经盖得很娴熟,有时候我都惊讶她怎么能把被
  • #2022考研党[超话]# Hello 大家本来没有计划上复试产品但是后台很多人在问 不只是七所院校 还有其他eg北师 南农甚至想要以前的版本 和 初试的时政我
  • 这个时候应该选择面吸,或者fotona4d(有一个溶脂模式) 第五是眼部显老,单拎出来说是因为上眼睑下垂或者眼部凹陷会看起来很有年龄,这个时候应该做眼部抗衰
  • #任嘉伦[超话]#为爱蓄力 欢迎你的嘉入 [中国赞] 一起靠近光 追随光[打call]rjl#任嘉伦长意# rjl#任嘉伦与君初相识# 追一个人就像追一颗星星,
  • 因此,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很重要,不要将路由器与交换机、机顶盒等堆叠在一起影响散热,要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
  • 荣耀magic4系列作为荣耀的高端系列,相信它的质感和做工在第一梯队,3D人脸识别、长焦镜头、IP68等等都会安排,还有最新的计算摄影技术和MagicUI6.0
  • ”能在开幕式上担任德国代表团旗手,克劳迪娅说这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克劳迪娅声音微颤,“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可是我的第八次奥运会。
  • 2,是无欲望社会的典型特征。傻傻的,远离心机,远离名望,主动边缘化自己,开开心心地吃吃喝喝,做个很2的人,又有何不可?
  • 小松装载机WA380-6发动机线束423-06-43271,装载机全车线束,小松装载机配件小松装载机WA380-6发动机线束423-06-43271,装载机全车
  • 我心里也有个计划,从新的一年开始,从这个春天开始,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快乐而惬意。此番一行,颇有震撼,这里是我心心念念了五年的地方,没想到今日有幸来到,只是这么
  • 与往年集训不同的是,训练营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方式,有严格的入营守则,中国女排也正式开启了备赛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征程。相比于以往国家队集训的不同,今年是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