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家具安全检测
玻璃家具glass furniture
以玻璃部件、构件为主或全部由玻璃部件、构件组成的家具(如;玻璃移门、玻璃茶几、玻璃餐桌、玻璃展示柜或装饰柜)。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经热处理工艺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

普通玻璃 ordinary glass
没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玻璃。

夹层玻璃laminated glass
玻璃与玻璃和/或塑料等材料,用中间层分隔并通过处理使其粘结为一体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常见和大多使用的是玻璃与玻璃,用中间层分隔并通过使其粘结为一体的玻璃构件。

贴膜玻璃film mounted glass
贴有有机玻薄膜的玻璃制品。

热弯玻璃heat bent glass
平板玻璃在曲面坯体上靠自重或加配重等方法加热成型的曲面玻璃。

半钢化玻璃 heat strengthened glass
通过控制加执和冷却过程,在玻璃表面引入永久压应力层,使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执冲击性能提高,并具有特定的碎片状态的玻璃制品。

一、产品分类
按产品构成的主要材料分类,可分为:
a) 平板玻璃家具;
b)钢化玻璃家具;
c) 半钢化玻璃家具。
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
a)玻璃桌几类;
b)玻璃椅凳类;
c) 玻璃柜架类;
d) 玻璃移门类。
按玻璃的固定方式分类,可分为:
a) 玻璃部件、构件可以活动的家具,如玻璃移门、玻璃柜等;
b) 玻璃部件、构件固定的家具,如玻璃餐桌、玻璃茶几等;
c) 有框玻璃家具,玻璃固定在框架中的产品;
d) 无框玻璃家具,玻璃没有固定在框架中的产品。
按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
a) 具有装饰玻璃部件的家具;
b) 具有承重玻璃部件的家具。
二、性能尺寸安全要求
非落地式门类,如使用平板玻璃材料,平板玻璃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应>1.3m,面积应符合本标准表1规定,不允许无框和半框平板玻璃门的使用。
落地式门类主材如果是玻璃材料,则必须使用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
玻璃家具玻璃部件安全性能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

加工安全要求
玻璃部件的外露边应进行边部处理(不应有对人体划伤的缺陷),其中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外露部件爆边应满足以下要求:每片玻璃部件每米边长上允许有长度不超过10mm,从玻璃部件边部向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过2mm,从板面向玻璃基度延伸深度不超过星度三分之一的爆边个数,不超过1个。
玻璃部件使用夹层玻璃和贴膜玻璃的,其边部要进行处理,以免边部积水或者沾染溶剂。玻璃部件四周与其他部件之间要预留一定的热胀变形空间1mm~2mm左右。
若玻璃家具产品的结构件或搁板上配有灯具,则该部位不能使用贴膜玻璃和夹层玻璃,以免开灯时部件变热。
玻璃部件圆孔边缘应无手刺等易弄伤人体的缺陷,手指能伸进的装饰性工艺孔孔径D应大于20mm: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部件应同时满足本标准规定。

三、理化性能安全要求
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耐热冲击性能要求
在户外频繁使用的有耐高温要求的玻璃家具中的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应耐200℃温差不破坏。
半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耐热冲击性能要求
在户外频繁使用的有耐高温要求的玻璃家具中的半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半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应耐100℃温差不破坏。
玻璃部件表面耐干热性能要求
用于摆放餐饮器具等或有受高温的玻璃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玻璃部件表面经150℃的干执测试后,应无裂纹、无变色。

四、试验方法
1.性能尺寸安全要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在良好的自然光及散射光照条件下,在距试样600mm处进行目视检查。用最小刻度0.5mm的钢直尺,最小刻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2.加工安全要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在良好的自然光及散射光照条件下,在距试样600mm处进行目视检查。用最小刻度0.5mm的钢直尺,最小刻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3.外观安全要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在良好的自然光及散射光照条件下,在距试样600mm处进行目视检查。缺陷大小用最小刻度0.5mm的钢直尺,最小刻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4.结构强度试验方法
钢化玻璃部件落球抗冲击性试验
试验部位
在玻璃家具上试验,冲击点为最容易损坏的部位,对曲面部件采用适当的辅助框架作为支撑以保持冲击面水平。
试验装置
直径为63.5mm,质量为1040g+5g,表面光滑的钢球。
试验步骤
将直径为63.5mm,质量为1040g+5g,表面光滑的钢球放在距离试样表面1000mm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能量约为1019J)。
试样仅限在不同位置冲击3次,以观察试样是否破坏,试验在常温下进行。

5.钢化玻璃部件碎片状态试验
将钢化玻璃家具部件自由平放在试验台上,并用透明胶带或其他方式约束玻璃周边,以防止玻璃碎片溅开。
在试样的最长边中心线上距离周边20mm左右的位置,用尖端曲率半径为02mm+0.05mm的小锤或冲头进行冲击,使试样破碎。
保留碎片图案的措施应在冲击后10s后开始并且在冲击后3min内结束。
碎片计数时,应除去距离冲击点半径80mm以及距玻璃边缘或钻孔边缘25mm范围内部的部分。
从图案中选择碎片最大的部分,在这部分中用50mmx50mm的计数框计算框内的碎片数,每个碎片内不能有贯穿的裂纹存在,横跨计数框边缘的碎片按一分之一个碎片计算

6.理化性能安全要求试验方法
钢化玻璃及其夹层玻璃部件耐热冲击性能
仪器
a)空气对流烘箱灵敏度+1℃;
b)低温冰箱,温度可达-20℃:
c)大水盆,应能完整把样品浸在冰水混合物中。
试验步骤

将玻璃部件置干200℃+2℃的烘箱中.保温4h以上,取出后立即将试样垂直浸人0℃的冰水混合物中,应保持试样三分之一以上浸入水中,5min后观察玻璃是否破坏。
玻璃表面和边部的鱼鳞状玻璃不应视作破坏。

四、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或产品交货时进行的检验,检验项目见型式检验应包括合同要求以外的全部项目。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a)性能尺寸安全要求;
b)加工安全要求:
c)外观安全要求。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式生产时,应定期进行检验,检验周期一般为一年;
b)原辅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化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新产品或老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e)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第三方检测机构#

【BA.5成新冠疫情传染力最强病毒?疫苗、核酸对它到底有没有用】每日经济新闻: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是人类遭遇疫情迄今为止最强传染力的病毒?R0值(基本传染数)为18.6,疫苗与核酸都没有用了?重症率和后遗症也增强了?
  近期,上述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的说法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上述说法是否真实?当前的防疫手段在病毒变异及传播之下缺乏效力?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香港大学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谭晓东等专家进行了采访,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说法,他们对BA.5表达了更为科学、更为专业的观点和意见。

  质疑一:R0值为18.6,BA.5毒株传播力最强?

  NBD:有说法认为,南非最新研究显示BA.5的R0值为18.6,是目前已知传播能力最强的病毒。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金冬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如今人们都广泛接种疫苗,在形成免疫力屏障的情况下,是不能用R0值来衡量BA.5传染力的。

  因为R0值是说所有人对病毒都敏感、也没受过自然感染的情况下病毒传播的数量。在真实世界中,用Rt或者Re值(有效繁殖率)来衡量BA.5的传染力才是更为合理的。

  从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情况来看,BA.5的Re值都没有超过2,香港大学每天都会检测并更新本地的即时有效繁殖率,从数据上看,近一个月以来从来没有超过2。可以说,BA.4/5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超过10的,超过5的都非常少。

  BA.5的传染力是要比BA.2高,高出10%到30%左右。但从南非、葡萄牙疫情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日均发病率高峰和BA.1/2流行的时候其实是相差很远的。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3月份首次报告这个病毒到如今,三四个月的时间才成为主要病毒毒株,说明它的传播力不是像传言的那么强。当初BA.1/2出来的时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德尔塔毒株挤下舞台,成为主要流行株了。

  所以在目前大范围接种疫苗的前提下,大多数人群已经形成了免疫力,因此不能用R0值来衡量病毒的传染力,一定要看真实世界的数据,比如有效繁殖率。

  实际上,BA.4/5与BA.1/2毒株的区别是比较小的,一共就3个核苷酸不一样,而BA.1/2与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时期的病毒相比,大概有60个核苷酸不一样。因此,BA.4/5与BA.1/2是大同小异的,上星期我们在Science(科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是讲这个。

  常荣山:不仅是这个说法,还有说比麻疹的R0值12~18都还要高等相似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首先来说所谓麻疹的这个R0值就是没有证明过的。其次,一个病毒R0值的计算和实验是很复杂和严谨的,要考虑各种场景、人群特点,通过数据模型重建场景去计算出来。这是不能够通过一篇文章来断定的,并且学术界也没有多少人去引用这篇文章。因此这个18.6本身就是一个估计值,也很难用实验去加以证明。

  要明确的是,BA.5的传染力跟BA.2相比的确是有加强,但并没有特别强的增强。可以说,BA.4和BA.5是“一伙的”,因为BA.4和BA.5只有一个突变不一样,然而这个突变意义目前还不清楚,因此也有学者经常把它写作BA.4/5。

  BA.2.12.1亚型和BA.4/5其实也是“一伙的”,这3个基本上属于一代。“一代”的意思就是都差不多,传播能力、免疫反应都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不一样。

  7月7日,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教授对南非、萄葡牙和法国的发病高峰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国家主要由BA.5引起的日均发病率最高峰,仅为BA.1/ BA.2发病高峰的33%(南非,法国)~47%(萄葡牙),他没有观察到类似BA.1/ 2引起的发病高峰。南非、萄葡牙、法国和德国的暴发曲线都不支持R0值为18的说法。

  这 三 个 病 毒( 指 BA.4/5、BA.2.12.1)我预计可能到今年9月份也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占据主流地位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可能今年冬天我们要预防的就不是这几个亚型了,可能有新的变异株出现。

  我认为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分布在我们周边、对付起来比较麻烦的毒株是BA2.75,也就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它的免疫逃逸能力比BA.5还要强,具体强多少目前还不清楚。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发现该毒株了,因此我国在这一两个月需要密切关注是否会有相关的报告。

  谭晓东:首先,BA.5的相关数据在各个国家都不太一样,目前在我国没有大量的数据,所以如果直接把国外的数据拿过来,我觉得这个特定的数据就可能是不太准确的。

  其次,相关的说法是基于在南非的一个研究,还只是个预印版,并没有正式出版。从已经看到的文献报道来看,它可能还不是太准确。

  这个所谓的R0值是在人们完全没有接种疫苗、人群免疫完全是空白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考虑到经过3年的抗疫,南非已经有一部分人打了疫苗,有一部分人已经感染了,所以这个数据值得进一步推敲。

  要承认的是,BA.5的传染力高肯定是要高一点的,但是不是高到那个地步、是不是目前传播最快的病毒亚型,现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质疑二:现有核酸检测、疫苗对BA.5不起作用?

  NBD:有说法认为现有的疫苗对BA.5不起作用了,而且核酸检测也检测不出来。请问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金冬雁: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现有的疫苗依然是有效的。即使是针对武汉暴发新冠病毒时期的疫苗,也是能够起保护作用的,依然能大大减少感染的,还是能保护感染者不得重症、不死亡,这都是有相关研究作为支撑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澳门、西安报告发现了BA.5毒株,如果核酸检测对它没用的话,那为什么这些地方还会继续要求做核酸检测呢,这说明核酸检测也好、抗原检测也好,目前依然能把BA.4/5的感染者找出来,非常精确,特异性也非常高、非常灵敏,这个目前是没有异议的。

  刚才也说了,BA.5与BA.1/2是大同小异,既然能用核酸、抗原检测去查BA.1/2,那为什么到BA.5这儿就不行了呢?所以这个说法是很荒谬的。

  常荣山:这个说法不对!相关研究显示,对于BA.5来说,不是说疫苗完全没用了,肯定没有这样的说法。

  7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研究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了国产智飞ZF2001重组蛋白疫苗、科兴灭活疫苗以及序贯接种对于最近流行的BA.2.12.1,BA.4/5的血清中和活性。该报告认为,接种国产智飞疫苗,并且将第二针与第三针的接种间隔延长到4~6个月,能使接种者对BA.4/ BA.5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对更高,对所有奥密克戎亚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高约30倍。

  从这份报告的研究来看,接种智飞的疫苗,两针间隔4~6个月,是有保护作用的,所以说疫苗还是有用的。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接种BNT162b2 mRNA疫苗的加强针后,尽管受试者体内普遍产生了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相比BA.1毒株,针对BA.4/5的抗体滴度降低得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疫苗的作用大幅降低,可能意味着现在需要重新免疫,即需要重新打第一针和第二针。

  谭晓东:现在说疫苗完全没作用,为时尚早。我们观察疫苗,主要是看它防范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免疫和特异免疫,所以特异免疫的效率可能会打折扣,但并不等于说完全没有用。

  讲疫苗作用的时候,一个是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一个是对特异病毒病原体产生的有效作用,即特异免疫。

  关于核酸检测对BA.5没用这个说法,我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到目前为止,我们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还是有效的,没有数据说明准确性会下降。

  质疑三:BA.5致病性更强、重症率更高?

  NBD:有说法认为BA.5会“走肺”,而且致病性更高,重症率和后遗症会增多,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BA.5的重症率和后遗症是什么情况?

  金冬雁:“走肺”这个说法可能来自日本一项关于BA.5的致病性研究,即通过动物实验,对比感染BA.2和BA.4/5的金仓鼠。要知道动物模型会有误差,金仓鼠的上呼吸道和人是不一样的,这是早就被证明过的。

  以前做BA.1/2实验的时候,也说致病性增加了,现在又说致病性增加了。这些研究者中有一些过去并不是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而现实中往往是把实验结论搞得越新奇越容易发论文,但这些实验并不全都是靠谱的。

  从葡萄牙、南非等国家实际情况来看,从确诊人数到住院人数再到重症和死亡人数,BA.5都是减少的。

  如果拿BA.1/2取代德尔塔毒株那个时候的数据来看,确诊人数是翻倍的,传播力特别强。可现在BA.4/5不是这种情况,在相当大一部分人接种疫苗尤其是三针的情况下,BA.4/5的危害性和感染规模是比过去要小的,它的致病性也是更弱了。整体的实际传播数是比BA1/2更弱的,这也是在全世界现在看到的情况。

  从香港特区现在这第五波疫情来看,100多万人受到感染,没有打过疫苗的新冠死亡率大概是3%,打了三针科兴疫苗,死亡率是0.06%。

  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很少有人相信BA.4/5的致病性是比过去高的,而且病毒进化的规律也不是这样。

  常荣山:说BA.5会“走肺”这个说法很荒谬,难道之前的BA.1/2就全走上呼吸道而不走肺?这太荒谬了,BA.1/2本身也会感染到肺,特别是重症患者。

  总的来说,BA.5的致病率是比BA.1/2低的,从死亡率来看也是比它低的。关于重症率和后遗症这个,现在还没看到相关的报告,无法统计。因为BA.5是4~5月份才开始,后遗症一般都要求3~6个月以后,现在谈后遗症为时尚早。

  从张作风那篇研究来看,在南非BA.5的平均病死率是0.65%,而BA.1/2是1.33%。在法国,BA.5的平均病死率是0.073%,而BA1/2是0.1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BA.5亚型与BA.1/BA.2相比,病死率是显著下降的。

  谭晓东:从报道来看,最开始有报道说BA.5可能主要侵袭部位在肺部,但是后来大量的研究又证明不在这一部分。

  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它的致病性、重症率、致死率不一定比BA.2高,这两者有可能差不多。考虑到这是刚出来的病毒,对此研究的数据不是太全面,所以曾经有研究是说致病性会更高,然而现在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几乎和原来的毒株差不多的,没有很明显的增高。

人民日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当前,不少车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高峰期,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走进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的广汽商贸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两台叉车在库房之间往来穿梭。“这两台叉车搭载了广汽研究院研发测试的梯次利用电池。”公司总经理闫良波说,2019年广汽集团正式开展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已逐步构建起废旧动力电池的溯源、检测、梯次利用、拆解、重组等工程能力。
提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个绕不开的高频词。那么,什么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在回收利用产业链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又存在哪些挑战?

车企探索动力电池利用新模式,构建循环生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意味着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与广汽集团一样,搭载梯次利用电池的叉车,如今也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进行着测试。“2017年,宝马便已在中国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业务。通过深化与专业的电池运输和回收企业合作,宝马建立了经销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宝马中国有关负责人介绍。
持续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地的还有上汽集团。2018年,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探讨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联手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此外,由北汽新能源发起成立的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建+共享”方式,已初步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服务体系。

3月22日,广汽集团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上也更进一步。集团宣布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9.6亿元,用以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既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明确要求,更是汽车企业的难得机遇。
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

如今,不少车企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销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用户难以找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专属区域。记者咨询了几家新能源车企销售经理,得到的答复都是4S店里没有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国家明确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后,企业非常重视,只是废旧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一家大型汽车企业总工程师说。

“据行业早期预测,自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应用至2020年底,其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累计可达20万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废旧量明显低于行业预期。”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说。

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出行有所减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修、损耗相对下降。二是部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虽然容量明显衰减,但是因为置换差价大、报废损失更大等原因,不少私家车主要么继续使用,要么选择在二手车市场卖掉。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废旧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目前的废旧动力电池主要来自早期投入市场的电动公交、出租车、租赁汽车、环卫专用车等集团用户运营车辆,数量有限。”徐树杰说,目前回收市场上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的报废电池等为主。

湖南省工信厅的一组统计数据,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累计回收拆解报废新能源汽车仅334辆,回收车上废旧电池达147.4吨。
不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快速提升。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220吉瓦时,同比增长16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将在600吉瓦时左右,2030年将达到1500—2000吉瓦时。
加大技术创新,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

如果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地,是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找到了“主心骨”和“定盘星”,那么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动力源”。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废旧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除了增强制度约束力、加大激励政策支持,还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中汽数据中心总经理冯屹说,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废旧动力电池残值状态评估、快速无损检测、分选重组、精细化智能化拆解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持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湖南依托创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试点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说,2019年以来,各试点单位共申请专利33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4项。带电破碎、电解液低温挥发、湿法剥离铜铝高效回收等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已经开始产业化。
——湖南江冶机电牵头研发了废旧动力电池成套处理技术,形成了万吨级拆解破碎成套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并在株冶集团、凯地众能、山西岷科等一批再生利用企业实现推广应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使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以上。截至2021年底,邦普循环已参与制修订废旧电池回收、电池材料等相关标准204项,申请专利930件。

“近年来,废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材料高值化利用等一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废旧动力电池一致性、自动化拆解等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4】五个关键词,“印巴冲突”的渊源了解一下
  • 滴滴空姐遇害案判了!62万嫌赔得多引众怒!
  • 朝美首脑会晤在即 越南理发师成功抢镜
  • 聊城假药案结果公布:涉案医生被免职;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2.3万亿“家底” | 界哥周报
  • 3月新规来了!泰州人,这些变化你知道吗?第一条就跟你的钱包有关!
  • 他是法网男双冠军 单打曾两胜费德勒
  • 月嫂月薪起步8800,开价25000还要提前半年预约
  • 新倚天屠龙记慢动作引发争议 导演回应质疑将尽力修改
  • 刘嘉玲豪宅开派对,群星云集却未见梁朝伟,舒淇喝到微醉满脸红
  • 小升初取消特招生:北京市教委: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全部名额用于派位
  • 快闪书店亮相上海:音乐主题快闪书店亮相上海街头
  • 林俊杰组电竞战队,不玩音乐玩电竞了?
  • 云南怒江突降大雪,状况如何?
  • 火星有地下水系统怎么回事? 火星为什么有地下水系统意味着什么
  • 麦玲玲2016年十二生肖全运程
  • 詹姆斯40项数据力压科比 下赛季总得分将超黑曼巴
  • 杜兰特砍34分库里28分 勇士逆转76人巩固西部第一
  • 23万,特斯拉降价大甩卖!
  • 陈立农一头扎进鼓里
  • 赞!中国拟今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明年发火星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