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中游环节最稀缺的量价齐升品种,随着下半年锂电排产50-100%,而供给端却鲜有增量,锂电炭黑将持续紧缺,预计价格将持续上行(已从6万涨至16万/吨,景气度持续至2024年),谁能突破空间极大。

导电炭黑的类别:炭黑主要分为橡胶炭黑和特种炭黑。橡胶炭黑体量较大。导电则属于特种炭黑的一类。目前炭黑制造商都使用油炉法进行生产,较低导电炭黑有很多类型,对应不同领域。2020年前,98%的导电炭黑由法国益瑞石提供。现在导电炭黑主要有三种类型:SuperP(一档产品,技术较领先)、颗心黑(日本生产,定位高端产品,产量受限)、乙炔黑。乙炔黑由油炉法(96%厂商使用)和乙炔裂解方法组成。乙炔裂解优势为纯净度较高,不容易出现性能突变。劣势为不能用于高端产品,导电性较差。2021年,电力电缆消耗导电炭黑8万吨左右,占比45%,工业品占比14%,包装行业(电子芯片)占比23.4%,动力电池消耗导电炭黑2万吨左右,占比11%,医疗产业占比1%-2%左右。未来看好动力电池以及包材行业,在未来3年内会有持续增长,其余行业也会有自然增长。国产导电炭黑目前只能用于中低端电线电缆以及一部分导电塑料。

壁垒角度:国产导电炭黑目前只能用于中低端电线电缆以及一部分导电塑料,对导电性,稳定性和纯净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其中导电性根据每家工艺区别差距较大,比较需求公司的技术储备,最难的部分是稳定性部分,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SuperP目前还是电池正极主流材料。最高级的是锂离子导电炭黑,做的厂家不多,然后是电线电缆是大部分外资和几个民企都可以做,包材之类的导电炭黑是大部分外资和一些民营企业。锂离子电池,法国益瑞石(做的最早最好产品最全),日本denka,美国卡博特 (64.670, 0.880, 1.38%),这些公司都有一些产能的扩张,印度博拉(声称会做,但市面上没有)、日本三菱。国产方面,据说有产品与电池厂合作的是焦作和兴。还有山西永东,山东奈斯特,黑源化工等公司暂时都不具备深度研发锂电级导电炭黑的实力。
供需情况:2019年全球产量大概在3万吨左右,基本都来源于益瑞石。20年产能也没有明显变化。直到2021年4月之后需求增加,大概在4万吨左右,但产能还是在3.2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主要由美国卡博特提供。2022年预计产能将发生明显变化,益瑞石在欧洲扩产2.5万吨,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但在中国没有工厂,未来可能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22年卡博特公司在国内空出一条生产线,大概可以释放一万吨产能。但产品处于2-3档之间。乙炔黑国内大概有8000吨左右的产能。

价格情况:在21年年底,锂电级导电炭黑价格在50-120元/公斤(目前150-160元/公斤),第二档对纯净度要求较低的导电炭黑价格在40-45元/公斤,包材行业只对纯净度有要求,价格在30-40元./公斤,低压电线电缆和低端塑料炭黑价格在18-30/元左右。橡胶炭黑目前在10000元/吨左右。价格与原料和供需情况有所挂钩。

专家问答环节:
Q:导电炭黑的纯净度提升依靠的是什么手段呢?处理难度与结构处理难度比较如何?
A: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达到。第一是原料的纯净度,每一家都可以选到较为纯净的原材料。第二是在油炉法生成后的一系列处理方法(热处理,冷却水处理,酸化处理),在其中炭黑会产生金属离子、杂质等需要进行后去去除的部分。这种情况可以牺牲产能和一定的技术水平就可以达到,所以并不是特别难达到。但是导电效率与炭黑结构有关,炭黑的结构越大,导电性能越好,不过形成大结构的技术较为困难以及对大结构稳定性的要求。颗心黑与SuperP都可以做到较大的结构。

科琴黑产品:葡萄串较大,导电效率较好,只需要加一点科琴黑,就能达到非常好的导电效果,同时因为添加量较少,对整个体系性能影响较小,所以是非常高端的产品。

益瑞石的特点:葡萄串较大,并且非常稳定,是好的葡萄串。通常结构较大的葡萄串,可能不稳定,使用过程中结构易分解。稳定性越高,导电效率越好,即葡萄串结构越大。这目前对国内厂家而言比较困难,是国内企业互相追赶的一方面。

Q:稳定性可以用什么参数衡量?
A:稳定性有很多测试指标:第一,从工艺上看,用10年前的数据和目前的数据对比,测试每一批次生产的设备电流、运行参数是否稳定;第二,看10年前的测试值和目前的测试值有无较好的线性关系。第三,电池厂的测试,选择不同批次的产品来观察是否存在一定差异。稳定性是很多产品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本体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Q:目前主流企业两种导电剂的使用比例?
A:大部分电池厂,将两种导电剂复配在一起使用。单一的导电材料作为导电剂不够稳定,因此把两种搭配在一起,导电体系才比较稳定。目前每一家企业的方案是两种都用,但具体方案不一样。比如B厂使用80~90%碳纳米管和10%~20%炭黑,而C厂大部分使用炭黑。

Q:目前锂电极导电涨价明显,下游厂商有没有可能进行配方上的修改?
A:电池厂进行联合开发和认证时,口径明确。炭黑和碳纳米管比例确定后基本不变。即使改变,也会在新的电池配方里变。新的电池配方从开发到应用,需要至少三年验证周期。这是两种不同的碳素材料,碳纳米管导电效率较高,炭黑导电效率比较温和,所以比例变动会影响整体导电的情况。但可以更换厂商,因为厂商的产品结构较稳定。
今年B厂配方经常变动。尤其是炭黑厂家、碳纳米管比例,而其他企业比较稳定,所以电池厂有很强的自主决定权。因为电池的配方中除了碳导电剂,还有其他成分。因此根据电池厂的数据,正常情况下比例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因为比例变动会带来整车的电能管理系统变化。

Q:益瑞石在比利时的工厂和卡博特在天津的工厂都是预计2024年后投产,什么原因导致其扩建速度慢?
A:新的生产线的搭建到调试成功、试产,正常周期在18个月左右。并且外企需要的时间比国内企业要长,因为外企在环保方面投入较大,比如环保系统搭建,因此在已有土地基础上,外企生产线搭建周期超过18个月。卡博特在天津收购的是做橡胶炭黑的工厂,需要两年时间改造成锂电生产线,由于生产线差别较大,因此相当于新建工厂,叠加管理方面的合并,需要较长时间。

Q:普通的炭黑和锂电极炭黑用生产线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A:一方面是设备精密度不同。生产线从原理上讲差别不大,都是使用原料油,经过炉子燃烧,再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而差别比较大的地方是工艺装置,例如对炉头的设计,炭黑生产中燃烧炉的炉头很关键,包括炉头里喷油的喷嘴等,这些部件精密程度非常关键的。生产橡胶炭黑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喷嘴把油喷出来雾化成的液滴也不需要均匀或者很粗放的尺度;但生产锂电炭黑对设备的精度有很多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后处理不同。炭黑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培养得到更高结构。而这一过程会降低产能。橡胶炭黑一小时或一天有三五吨产能,而导电炭黑一小时只有小于一吨的产能,因此导电炭黑要花更长时间去培养。之后生产导电炭黑需要处理金属离子,这也要花很长的时间,会有一些辅机设备去帮助它去处理到很小的水平,而橡胶炭黑不需要处理金属离子。

Q:国内外企业的成本情况?
A:企业之间成本差异非常大,目前益瑞石70-80元的产品。打个比方,其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如果是在20元左右,那其他国产企业成本可能在30-40元之间,成本和得率有关,即投入一吨的原材料会收获多少成品,每家炭黑厂的得率不同,这部分数据只有企业核心人员能获得。

Q:日本的两家企业狮王和denka为什么不进行扩产?
A: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优质,并且较早进入市场,当时其产品用于导电塑料、导电涂料、油墨、橡胶领域。因为塑料这种产品对添加量的要求很高,希望在同样的导电效果下使用较低的添加量,因为炭黑作为导电剂,添加量越大,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越大。而碳纳米管虽然导电性很好,但尺度是纳米的,而且是棒状结构,较长、很难分散,因此难以使用。
科琴黑作为炭黑,能在塑料里很好的分散,并且导电性好,所以它最早的应用非常高端,同时价格较高。并且一些高性能电池也会用到它。不扩产的原因:这种炭黑不容易制备,生产成本很高,产品得率较低,不会成为主流产品。因为新能源车需要的出货量非常大,要求有规模化的生产,同时在未来竞争价格有较大优势。而这种类型的炭黑无法和CNT去竞争,因为生产成本、产品定位不同,并且产能有限,因此即便需求火爆,也只能在高端领域应用。

Q:目前国内的企业,下游认证进展如何?产能、出货情况如何?
A:DH新能源跟C厂已经签订保供协议,目前产能500-600吨/月,由于他原本是做碳纳米管,原材料可能是外购,然后用碳纳米管的设备二次处理。经测试,其产品与卡博特的产品类似,但跟益瑞石SP差距较大。所以虽在C厂有保供协议,但是不会被用在正极里。因为正极风险较大,以SP为主流。他的产品更多用于其他电池,不能确定在负极里面有没有应用。此后东恒可能扩量至每月产能800-1000吨,预计投产时间在2022年下半年以后。
HX跟DH类似,外购原材料然后再处理。目前产能也在百吨每月,但是它的产品比卡博特和DH新能源差,其乙炔黑不是高端的产品,可能无法应用于负极,而是用于储能电池或者两轮车电池。
HM在做一些认证,还没有产品出现,可能是在做比较,对标SP。因为目前SP这个产品没有其他企业能做到。而卡博特和其他国内企业属于二三梯队。HM有实力做出乙炔黑这种产品,但目前没有采取行动,个人认为是想对标高端产品。目前他和GX合作,曾送样至B厂、C厂,C厂方面和DH新能源合作稳定,未必和其建立商务关系,而B厂方面尚未确定。电池厂之间的互动,技术层面推进比较困难,需要进行网格化推进。

Q:JZHX的产能情况和扩量的情况?
A:目前大概有三四条生产线。产能7000-8000吨。预计2023年扩产1万吨,投产时间尚未明确。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米卡超感星电音# 米卡#米卡kappa品牌青春大使# 这首小情歌在擅长R&B风格的米卡的演绎中,又传递出别样的温柔,既是对内心感情的确认,亦是坚定的承诺和诚恳
  • 30句简短而有深意的案牍 1.河道从不敦促过河的人。 - 2.与抱负同等生意业务,同喧哗连结间隔。 - 3.没有回应的自动,难堪难堪又自厌。 - 4.终岁新事
  • !!
  • 清乾隆年间,寄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一百四十年的中国蒙古族士尔扈特部落,为了民族生存和对自由的追求,在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毅然举族东归。因为是纯正的蒙古族,当
  • 苏伟铭在国内最被称道的成绩,是推动一汽-大众公司架构、人事与品牌的多方面改革,成功实现了逆袭。Beyonca,一家刚刚首次正式对外公开亮相的新造车公司,来者不俗
  • ​✨ 优秀的话最暖心优秀的文字最暖心优秀的人最暖心优秀的音乐最暖心优秀的舞蹈最暖心优秀的手势舞最暖心一首歌一个故事听懂的人都有故事优秀的音乐永远不过时让
  • ”“她再也不是草原上那个最快乐的小公主了,她不过只是我换取利益的筹码…”“没关系,她还可以再生回来,到时候她就是别国公主了,我要把我的力量搬到国外,妈,等我过完
  • 只有我一人虽然气氛某丝的愚蠢,但是,换个角度想,这热度流量热搜花钱还未必买得到呢[doge]不用太在意饭圈的想法。只能在内心大喊美女我爱你了[老师好]每每有人夸
  • 先领再下单更便宜哦 戳: 【8.9】爱恩倍含75度酒精消毒小包便携学生 【6.12】居康手动颈椎仪多功能揉捏夹按摩器 【5.72】张记抽绳家用加厚手提式彩色垃
  • 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你我皆世间匆匆过客,离开了,回到自己的故事中,再去修各自的圣业,前行,不变的,是一壶岁月,不论悲喜。有一些古旧,一些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
  • @四川文旅#今日头条# 曝光一家老赖…户籍地: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唐四村246号…图一戴眼镜的叫于洵宝,从我这借了22万后下落不明,联系他家里他父亲(于常青
  • 感谢媒体、公众的监督和鞭策,我司深入自查,并第一时间着手整改,具体整改措施如下:一、去除日本设计师品牌相关元素。感谢媒体、公众的监督和鞭策,我司深入自查,并第一
  • 【新款SK2大红瓶面霜15ml】官方售价:50ml/890元我们售价:15ml/109元-99元购买方式:①【购买链接:】②【保存图一徽信扫馬下单】需要囤面霜的
  • 朕而家幾難得先搵到快樂嘅方式啊,係到啊支啊咗扮網絡警察[挖鼻]佢地都成半年冇合體我仲要求佢地甜我係on9咖[挖鼻]我be過咁多次仲有咩睇唔透,係你可悲,唔接受相
  • 为此,园区还专门设立了两处艺术家休息区,使整个园区充盈着浓厚的艺术探讨氛围,也让不少居住于此的人有了更多地了解本地历史、文化、艺术的机会。船停在港湾是最安全的,
  •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还有两个小币种也比美元牛过,一个是瑞士法郎,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一路下跌。日本外汇储备快枯竭了,因为疫情断了中国游客收入,因为乌俄战争失
  • 其他方向没什么值得复盘的,明天除了手里的股,就做个吃瓜群众,估计开盘会比较精彩红河县三村乡: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易地搬迁#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 看完1127号场的了,舞美屏幕都有好多好多亮点……魔方大屏上石头心和后面绽开的满是鲜花的心脏、《新世界》时走路和跑起来的Marsper、国乞和发发爱我的彩带,火
  • 全过程视频曝光,当街穿脱裤子胆子大德普在法庭上称艾梅伯和他争吵后跑到卧室的床上大便,也是因为这件事让德普下定决心离婚,并且公开了她的“床上粪便”照,而艾梅伯却否
  • #糖糖の日记# 周五有史以来最早下班过任务过了两个小时半还没能过了第五幕我真的会谢因为太想吃麻辣烫了就点麻辣烫了撑死好想西一的麻辣烫和香锅[悲伤][悲伤][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