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方极乐世界恭聴阿弥陀佛说法<一>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九年九月五日(岁次庚申年七月初廿六日)

诗曰:无尘落得一身轻。净土勤培方寸耕。

果满功德归极乐。天边海角任游行。
济佛曰:处处可闻学佛修道者,到底学佛修道是怎么一回事呢?依老衲看来并没有什么,“问心!问心!”而已,心如能“无愧”,我看接近佛不远了。离心即无佛可寻,如一寺中空无一物,自不能称为寺;人身中若无心,焉能成为人?所以愿众生是一个“有心人”。心可变化多端,一个制衣师傅可以制成千奇百怪的衣服,人心即“师傅”可以将自己面貌身形变化不同,要变“佛”变“魔”都是随心所欲,每一个人都是“魔术师”,你要什么花样,走什么脚步,变什么把戏,任你变了。老衲希你变好人、变神仙、变圣佛,切莫将自己变成魔鬼,让人畏惧讨厌,那么你就太傻了。变好坏由己一手造成,到时候若把自己变成地狱鬼怪,或变鸡鸭牛犬,一照镜子,吓了一跳,怎么变成这副“模样”,那时只怪你手法不高明变错了!听老衲的话吧!本来面目若走样,请赶快变回来,否则,一旦变为“成品”,后悔就来不及了。今日我将带贤徒杨生游西方极乐世界,拜会阿弥陀佛。
杨生曰:我已坐穏莲台,请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已到了,杨生速下莲台。
杨生曰:喔!来到此地,满地金银、琉璃所铺,还排列着一重重整齐栏杆、树林、罗纲,均非凡品,各闪出亮光,是人间所未见的绝境!
济佛曰: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居之处,这就是“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我们前去拜会佛尊,聴其说法。
杨生曰:前面有一大殿,是否为佛尊居处?
济佛曰:是也!前面为“弥陀殿”,我们前去参礼。
杨生曰:遵命!这里有许多修成正果的高僧及居士模样之人,他们面貌慈祥,口中似在念佛,声音悠扬、寂静,令人闻之心中舒畅。
济佛曰:他们都是在世修学佛道之人,因功德圆满,故能到极乐世界。……已到圣殿,我们进去参礼佛驾。
杨生曰:遵命!进入殿内,中央坐着一位法相庄严的佛尊,满身毫光,令人起敬。弟子杨生参礼佛尊,今日有缘随恩师来到极乐圣境,参礼阿弥陀佛,请佛尊指示佛法。
阿弥陀佛曰:善哉!人念“阿弥陀佛”,我却念“众生是佛”,众生轮廻六道,身受苦痛,故我发四十八宏愿,造就极乐世界,于此化一净土,教人一心念佛修道,念念不忘我佛,我当接引来此。但若凡业未净,念佛不能专心,佛自散形,纵有慈悲之手,力弱无法相渡。故希众学修佛法,首必净业了尘,自造净土,否则难以有成。今日喜见凡界杨善生入我弥陀净土法门,特示数语,资作参悟,你有何疑问,尽可说之,我自相答。
杨生曰:感谢佛尊赐我机会。叩问佛尊,刚才您说:“世人皆念阿弥陀佛,我却一心念众生是佛。”我觉得真有意思,请佛尊解释其意如何?
佛尊曰:善哉!你果然有智慧,众生日夜念阿弥陀佛,望我度他上极乐世界;我日夜念众生是佛,希望众生与我不二,若能体会我意,将尘世化为净土,婆娑世界即成极乐国,我亦想到人间净土逍遥自在一番!
杨生曰:佛尊所言有妙意,若人间化为极乐,您想投胎下凡吗?
佛尊曰:只要人间与此地相同,我愿意下凡。
杨生曰:众生都想超升极乐世界,是否为颠倒之想法呢?
佛尊曰:因世人业障深重,痛苦烦恼不绝,故苦业牵绊,极想脱苦得乐,祈望我佛加渡,以求解脱诸苦,如此叫“觉悟、回头”,苦认苦作乐,执幻为真,才是“颠倒”。
杨生曰:既是如此,要如何才能仗佛引度出苦?
佛尊曰:唯有“念佛、学佛”一途!
杨生曰:这么简单吗?
佛尊曰:“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学佛学得像,与佛无两样。”
杨生曰:佛尊说得甚妙,愿再开示明白些!
佛尊曰:念佛初由“念念不忘”,终至“念过即忘”。由念“阿弥陀佛”,念至“自性真佛”,自(久)念成佛,先自念为佛,久念(炼)成真,日后世人自然念你为佛。一心不乱,一言不差,与阿弥陀佛心心相映,故云:“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既认自身是佛,了悟心性,一念佛则佛现于前,一举足则脚踏净土,众生业重,烦恼多端,出声念佛,吐出苦气,减轻苦业,是为念佛妙处。佛有戒律、规范、行仪,若能一一学成,并无二样,自证涅盘,成正等正觉。
杨生曰:念佛如吐“苦气”,用以减轻苦业,是一帖心灵治疗妙药,未知众生念佛时,您的感觉如何?
佛尊曰:众生拜祷皈依念佛,以解脱俗念忧心,不起妄念,露现佛心,此时我心可与念我者相通,三世业主,闻佛名号,恭敬礼拜,我佛即予度化。故虔诚念佛可以消灾解业,净化心性,众生念佛时,空谷传音,我耳如响,佛心感动,定来相助。
杨生曰:曾闻念佛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是否有此事呢?
佛尊曰:带业往生,非指免去一切罪业。凡一心念佛,任何环境之下,不退道心,可以上进极乐世界,再加修炼,以待业净,化生净土。业障不去,如幔遮门,不见光明,我以佛光普照,令其身洁心明,一切恶业顿消,以入佛地。此地还有许多修道院(七宝池)│消业所,专为带业者提供修炼之用。带业往生者,系指未念佛前所造之业,皈依佛门之后,一心念佛忏悔前业,我感其诚,自会相渡。若仅念佛,再造诸恶业,不知忏悔,所念佛号如云山阻隔,丧失其真,故无法带业往生净土。所以修净土法门者,一是口净、心净、身净,则净土近,还要积善修德,切勿口佛心无佛,须心服(佛)口服(佛)│没话讲。我因观末法众生,沉迷五蕴,轮廻六道,加之天运变迁,时代日新,物质兴盛,奢华无忌,四十八宏愿不能了。为普度众生,特开方便法门,劝人一心念佛,简易佛法,修行捷径,众生若还不知修持,恐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佛本至公,虽开方便之门,若口念弥陀,心如蛇蝎,佛亦不敢近前引渡,非佛不慈,实因自己远佛。但愿世人从今起踏上净土(法门),则尘业自有落尽一日,万勿自弃,毁灭灵根。
杨生曰:佛尊慈悲开方便法门,不少老弱妇孺手提念珠,声声念佛,虔诚之情,令人崇敬,据弟子感觉,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应当有更微妙意义,祈佛尊再予开示?
佛尊曰:佛无妄言,念佛可以超升。何以能超升极乐?盖念佛可以摒去杂念,让心灵安静,所行不背道违规,人在造恶作孽时,口中已忘“阿弥陀佛”,所以如能日夜“阿弥陀佛”念在口中,口念心想,久之,心口如一,佛性显灵,断恶根,萌道芽,净土长出菩提树。念佛可令心神忘记痛苦烦恼,产生禅定作用,故“净”即“定”,定能生慧见佛,精神欢喜,心灵有所寄托。念佛时心中产生宁静安和之气,可以调和暴戾不正行为、消弭阴暗念头,还可让阴灵得到解救。念佛正如世间人播放轻松音乐,可令听者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挂罣,痛苦与不安。故勤修道者、病患者、心神不安者,当勤念佛号,定有妙验,助其离苦得乐。

【西周天子是怎么驾驭诸侯的?】

除了大家熟知的诸侯定期向周天子“朝见”,周王朝还设置了另一些制度,用以制衡诸侯国。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国监”制度和“命卿”制度。

国监制度即是由王朝派出官员,用于监察诸侯国。在春秋时期,齐国尚有国、高两个“国监”,霸主齐桓公想要以上卿之礼礼遇贤相管仲,管仲推辞道:“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大意:臣是地位低下的官员,天子派出的国、高两家仍在,如果有一天他们带着王命前来,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礼节来礼遇他们呢,希望您能让小臣辞谢。)表明到了春秋时期,由天子派出的国监依然地位崇高。

图:濮监作尊簋,出土于湖北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

而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可以看到国监的蛛丝马迹。在近年来发掘的湖北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中,曾经出土了一只青铜簋,铭文为:濮监作尊簋。

铭文表明作器者的身份为一代“濮监”,即派到濮国的国监。濮国距离曾国不远,曾经参加了武王伐纣,是周人的传统盟友,周天子派国监监视濮国,表明对于这些盟友,周天子并不完全信任,只相信自己的驾驭能力。

另一件仲几父的簋铭文则表明国监是普遍存在的:仲几父使几使于诸侯、诸监……(大意:仲几父派几出使诸侯、诸监……)铭文中称为“诸监”,即国监有多个,并且将“诸监”置于“诸侯”之后,表明诸监和诸侯之间关系密切。这些都表明,在西周时期,国监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他们由王朝派出,驻扎在诸侯附近,使王朝拥有控制诸侯的能力。

另一项涉及王朝控制诸侯的制度为“命卿”制度,《礼记》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大国的三卿都受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三卿中两位受天子任命,一位由诸侯自行任命,小国的两卿全部由诸侯自行任命)按照这种说法,天子直接控制了诸侯的人事任命权,以此看来,诸侯的自主性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在目前所见的金文铭文中,我们也找到了命卿制度的痕迹:……王命左右曰:更乃祖考作冢司工于蔡……(大意:天子命令“左右”说,继承你父亲、祖父的事业,在蔡国作冢司工。)

冢司工就是大司空,是蔡国总管制造业和建筑业的高级官员,是诸侯国最重要的“三有司”(司工、司马、司土)之一。这位叫“左右”的贵族家中世世代代都在蔡国担任冢司工,他的官位并不来自自己的君主蔡侯,而是来自周天子的任命,可见周天子确实拥有干涉诸侯国内部人事任命的权力。

这种权力到底有多大影响呢?我们再来看两件青铜器铭文:……王乎内史册命豆闭,王曰:闭,赐汝织衣……用抄乃祖考事,司俞邦君司马、弓、矢……(大意:天子命令内史册命豆闭,天子说:豆闭,我赐给你若干仪仗……你要继承你父亲和祖父的职事,管理俞国的马匹、弓、箭矢……)

惟正月壬申,王格于共大室,王若曰:“引,余既命汝更乃祖司齐师,余唯申命汝,赐汝彤弓一、彤矢百、马四匹,敬乃御,毋败绩。”(大意:正月壬申,天子来到共王庙,天子说:“引,我曾经册命你继承你祖父的职事管理齐师,现在我重申我的命令,赐给你若干仪仗,你要好好驾驶战车,不要失败。”)

在这两段铭文中,器主豆闭和引都是祖祖辈辈担任诸侯国军官的重要官员,豆闭负责管理俞国的军马和弓箭,管理住了这些物资则实质上控制住了俞国的军队;引则负责管理齐国的军队,齐国是拥有“五侯九伯,汝实征之”大权的东方大国,其军队竟然也由天子任命的官员管辖。这两件青铜器铭文反映了“命卿”制度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有效,天子可以通过这项制度深入控制诸侯国的军队,这样一来地方诸侯国也难以挑战中央的权威了。

总之,西周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众多的诸侯国:朝见制度使天子和诸侯之间维持极为紧密的关系,天子甚至可以以此干涉诸侯国的继承;“国监”和“命卿”制度一个在外、一个在里,全面地限制了诸侯的权力,使得周天子的权威能在相当程度上深入诸侯国内部,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周天子还拥有远比诸侯国强大的军队“西六师”和“殷八师”,保证其拥有足以消灭任何挑战者的强大实力。

正是得益于复杂的制度设计,在西周时期,诸侯国虽多,却罕有能挑战周天子权威的诸侯国出现,而周天子借着这样的权威常常能左右诸侯的命运:周孝王消灭了藏匿美女不进献的密国、周夷王烹杀了齐国国君齐哀侯、周宣王干涉鲁国继承……总之直到周王室毁于犬戎之乱前,地方诸侯面对周天子并没有说“不”的权力。

分封的设计者们既看到了这项制度巨大的威力,也着手限制了这项制度可能产生的弊端,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分封制度的推动下,周王朝在渡过了建国初的混乱之后,很快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北方有燕、邢,南方有曾、应,东方有齐、鲁,山西有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在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正是在此之后,西周历史进入了历代文人儒士向往的“刑错四十年不用”的“成康之治”时代。

【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否你还记得   我们曾经相爱过   只为拥有一个梦   历尽艰辛苦难过   可却为何到如今   我们熬过了清贫   守到了花开   却守不住结果   难道真的
  • #升旗# 月未落,风正紧,披星月,战寒冬 一声洪亮的“齐步走”唤醒第十七周的周一,今天的女队身姿挺拔,演绎了她们的铁骨铮铮。在她们“国旗国旗高于一切”的歌声中,
  • 小学一二年级写话 《春天》范文10篇#汪老师的语文小课堂# 范文1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小树发芽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
  • 【#阅车快评#|得中国消费者得市场,#广州车展# 主机厂深谙其道】广州车展又一次走进人们视野,琳琅满目的车型让看客眼花缭乱。不过,笔者注意到,在各大厂商的发布会
  • 令你一生受用不尽的两句话(宣化上人) 「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什么也不贪,也不向内求,也不向外求。不管向内求,向外求,求不
  • #bnt新闻# #GOT7[超话]# #崔荣宰[超话]# 通过SNS发文警告私生饭。10日,GOT7成员荣宰在自己的SNS上发布了一张写有心情文字的截图。内容说
  • 关于老邓和我弟弟,今天不吐不快 好像是因为我舅妈给我弟买的那条很潮的看起像铆钉,实际还是很柔软的潮牌裤子开始,我弟弟的形象在老邓心中就潮得不行。 出去逛街,
  • #高顿ACCA# 每日财经报 1、央行、银保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其中提到,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当金融营销宣传行
  • 嘻哈肥仔Fat Joe联手苦婆玛丽·布莱姬(Mary J. Blige)及姆爷(Eminem)合作的新单曲"Lord Above",本周顺利进入Billboar
  • 戏演得这么好你怎么不自己去当个爱豆,碰瓷倒贴肯定一碰一个准。怎么自己上去了个黑词条就逼逼赖赖?
  • 太好笑了,前几年她根本就选择不了现在也是一样#服装设计# #灵感的诞生# BAFcsm第一年的学生19年White Show的一些作品。五年以后,当队里所有人偶
  • 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  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
  • 楚国贵族项羽与魏国贵族自杀的魏咎,都是流淌着先秦氏族贵族的血精神,我自己可以死,保全别人。没有人能替你承受,也没有人拿走你的坚强。
  • 长这么大第一次和我爸逛超市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告诉我猪蹄什么样的好 什么样是前爪什么样的八角 香叶 桂皮有滋味一瞬间就觉得自己要有自己的家庭 自己要当家了我长
  • 33、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美好,人亦如此,有人独爱玫瑰,而我偏爱兰花,在我心里你就是最美好的兰花。隔了好些年才再见的小姐妹见面却并无陌生感 庆幸之曾经朝夕相处
  • 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6、
  • 我知道我所提到的所有财产的总和不一定能让人高枕无忧;然而,如果我将[我的能量]用于实现自我而不是神经质的战斗,那就可以了。这是因为没有人听说过这门至高无上的艺术
  • 谢谢你们!“视相Variety”电子刊满足你与偶像心灵碰撞。
  • 一旦你走不出过去的感情,你还是爱着已经离去的他,你还是想要挽回他,那么就请放松自己,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挽回吧,挫折会有冷落会有无望也会有,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勇敢的
  • #北京约拍[超话]##汉服约拍##雾凇岛##汉服[超话]# 【惊雪】怪的北风急门庭如月辉雾凇岛天黑的太早了,到手打灯我尽力了!△记考完第一天来工作室 100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