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利好来了!武汉市这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江岸后湖片区新增一处商业综合体
1月18日,江岸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215.6亿元,涉及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武汉新荣TOD天街综合体项目位于江岸区后湖大道与汉黄路交会处。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53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拟打造一个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开放绿地、中小学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新荣地铁站点为中心,以5—15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是集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生活服务圈。

江汉区打造数字技能人才“沃土”
1月18日上午,江汉区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数字经济、新消费、楼宇经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将有力推进江汉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卓越”城区。
武汉云数字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是江汉区此次集中开工中的亮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将采用“一中心、三基地”模式推进建设和运营,其中主基地位于江汉路243号,由武汉产投集团牵头出资,华为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基地、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参与运营,项目总投资7.45亿元。项目以培养数字技能领域人才为主要方向,建成后将针对高校学生、企业在职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数字技能素养方面的培训。

武汉城市商务主轴将新增商业新地标
1月18日上午,硚口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时代·新世界项目A地块举行。硚口区当天共开工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1亿元。

汉阳区建设又一处多元化商住一体社区
1月15日,汉阳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东投汉阳城、中海建桥项目A包、汉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四期)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151亿元。
当天的开工活动会场设在东投汉阳城项目现场。据悉,东投汉阳城项目位于龙阳大道和汉新大道交会处,预计总投资额超10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将打造一座集多层商业步行街区、写字楼(150米高)、高端住宅、开放绿地为一体的多元化商住一体社区。此外,还将大力引入新能源行业相关企业入驻写字楼,并同步引入配套高端酒店品牌,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双子塔”将亮相武昌区沙湖畔
1月18日上午,武昌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4.5亿元,涉及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双子塔将亮相武昌区沙湖畔#
总投资18.5亿元的保利维塔项目位于中北路与兴国南路交会处,规划净用地面积1.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拟建2栋商务写字楼及配套设施,2022年计划投资3亿元。为了实现大楼的智能化,未来2栋大楼将实现5G信号全覆盖,并选择全智能的家居设计,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虚拟会议等多种运用场景。据介绍,维塔项目最高设计高度约170米,独特的造型将使它成为沙湖畔的新地标。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段开工建设#
1月18日上午,青山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104.9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青山湿地一期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此次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青山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全长约12公里,计划投资约17亿元。项目整体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实施范围为中石化柴油码头至八吉府大街段,总长11.08公里。主要内容为堤防生态整治工程、岸线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自然湿地工程及引水工程。二期实施范围为武丰闸至中石化柴油码头,总长1.18公里,主要内容为码头及配套工业厂腾退、集并和建设。

#长江三峡工控系统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开建#
1月18日,洪山区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1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其他项目9个。
据介绍,此次洪山区开工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为长江三峡工控系统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总投资3亿元,项目位于洪山区书城路36号,占地面积16.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17万平方米。该项目将依托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大型清洁能源电站编程控制器等技术上的优势,开展基于国产工业控制器的清洁能源电站安全、可控、管控一体化系统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蔡甸加快打造智能家居产业集群
1月18日,蔡甸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138.6亿元。此次集中开工先进制造业项目12个,均在常福产业新城,全面对标“车谷副城”,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四大主导产业引进产业链头部企业,为推动制造业突破性发展夯实基础。
敏华华中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678亩,项目建设采用敏华工厂标准化模式,将打通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环节,建设由智能厂房、办公大楼及职工配套组成的综合体,主要生产智能沙发、智能床垫、智能床架、定制家居等产品。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60亿元,预计年上缴税收约1.4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0个。

#江夏区百亿元新能源项目年内投产#
1月18日上午,江夏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楚能5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现场举行。当日,江夏区共有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96.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11个,其他项目13个。    
据介绍,此次开工的楚能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用地面积733亩,主要建设联合厂房、原材料仓库、研发试制中心、行政办公楼以及相关附属配套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购置电池生产线10条,项目建成后以生产和研发动力及储能50GWh新能源电池为主。

#临空港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4个#
1月15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一季度“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项目(二期)现场举行。全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203.8亿元。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包括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项目(二期)、菱电EMS全产业链国产化、曙光网络安全研发生产中心等9个产业项目,107国道快速化改造、金银湖水质提升、径河二小等5个政府投资项目。涵盖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产业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民生工程。

黄陂区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1月18日上午,黄陂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6个,总投资147.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个,总投资54.4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总投资82.8亿元;其他项目4个,总投资10.7亿元。
开工仪式会场设立在临空产业园鑫实泽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该项目投资主体武汉鑫实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制、生产、销售创新医疗器械的高科技公司,其研发的3D打印外固定系统,填补了国内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的技术空白。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7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

新洲打造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
1月18日上午,新洲区武汉磁电公司磁电防护材料科研生产基地(二期)等12个项目集中开工,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5亿余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122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先进制造业占了11个,现代服务业1个。
武汉磁电公司磁电防护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是航天产业基地内高新材料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单元,该项目将为基地内部其他产品的研发、制造提供基础材料支撑,与基地内部相关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条。该项目将建成为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支撑民用领域电磁防护材料应用,建成后将建立专业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施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项目,电磁防护材料综合产业能力居国内第一。“十四五”末,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亿元。

华星光电t5项目总投资150亿元
一季度,东湖高新区共有18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49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此次开工项目布局呈“十字轴”状,沿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主轴高新大道、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分布,既服务于湖北东湖科学城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又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发挥作用。
华星光电t5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对现有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进行扩产,产能将从现有的5.3万片/月提升至9.8万片/月,计划于2025年竣工,主要生产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屏、车载显示器、VR显示面板等。目前,武汉华星光电已建成两条高端面板产线,是全球最大的LTPS单体工厂。

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开工
1月18日,武汉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武汉经开区作为主会场,共有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中国电子云全球总部、东软睿驰南方基地、武汉中创为量子通信产业园等2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85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总投资63亿元,将在中国车谷建设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等,计划2023年一期正式投产,最终具备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是继岚图汽车之后打造的又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填补国内高端新能源越野车空白。https://t.cn/A6JOlSuv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碳达峰 碳中和#
【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刘胜强,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专业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运输结构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交通规划及规划环评等研究。参与起草了国务院办公厅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政策以及交通运输碳达峰政策、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并长期跟踪运输结构调整工作进展及政策实施情况。

  1月7日,国务院发布《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

  从减污降碳角度看,交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推动“公转铁”“公转水”面临哪些障碍?“十四五”期间,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总工程师刘胜强。

  目前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仍不合理。铁路、水运在大宗物资运输中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中国环境报:1月7日,国务院发布《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从减污降碳的角度看,交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

  刘胜强:交通运输领域是我国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尤其是货运车辆排放占比最大。2020年货车碳排放量占综合交通碳排放量60%以上,NOx排放量占汽车排放量的84.3%。我国交通运输还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未来交通运输需求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呈现增长态势。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深度减排。

  铁路运输单位货物周转量能耗强度是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公路的1/13,水运运输单位能耗强度比铁路更低。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大宗物资运输实现“公转铁”“公转水”,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国环境报: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公转铁”“公转水”。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刘胜强:2016年-2017年,我国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政策部署。2018年,运输结构调整全面启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等陆续印发一系列文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均明确提出把运输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和重点方向。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交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从2010年-202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铁路货运量呈现V字型的变化趋势,不管是铁路货运量、周转量还是占比,均在2016年降至最低值后逐步上升。2016年-2020年,铁路货运量增长了36.6%,远高于全社会货运量增速。2020年,重点港口矿石疏港采用铁路、水运和皮带运输的比例,比2017年提升约20个百分点。

  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仍不合理。铁路、水运在大宗物资运输中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均不含远洋运输的情况下,2020年,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例分别为9.8%、20.8%,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比分别为73.7%、41.1%,公路仍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虽然近三年来铁路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占比有所上涨,但仍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我国煤炭、矿石、矿建材料、水泥等大宗货物运输仍以公路为主。2019年交通运输部道路货运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矿建材料及水泥、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公路货运量达200.6亿吨,约为铁路货运总量的4.6倍。

  2020年,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吞吐量的比例不到3%,较欧美国家20%左右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世界排名前十的集装箱大港,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

  应进一步规范货运收费,降低铁路“门到门”全程运价水平,加强铁路企业、港口企业服务收费管理,加大财税和资金支持力度。

  中国环境报:影响“公转铁”“公转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刘胜强:总体上看,目前“门到门”公路运价仍明显低于铁路运价,尤其是在中短距离运输中更加突出。虽然近年来国铁集团采取了一系列降价降费措施,铁路货运相关收费也更加规范,但铁路两端短驳费用较高,尤其是地方铁路收费偏高,推高了铁路“门到门”的全程运价。公路运输不同程度存在超载、过度竞争等问题,导致公路运价偏低,进一步降低了铁路运输的价格优势。

  除了价格原因,铁路货运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与整个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比如,公路运输货主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什么价格、怎么运、什么时间到达等,货主都可以自行选择。而铁路运输货主的自主权很小,甚至连什么时间运、什么时间到达都无法决定。这也是货主不愿意选择铁路运输的直接原因之一。

  部分区域铁路集疏运能力不足,特别是铁路专用线短缺。铁路运输环节衔接不畅增加倒装次数,“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近年来,国家推进实施了一批疏港铁路及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重点建设项目,但由于建设投资成本高、用地用海审批困难以及铁路运价优势不明显等原因,部分建设项目进展滞后,公路运输甚至成为部分货主企业的唯一选择。

  此外,目前我国综合运输组织水平不高。过去各运输方式规划及建设自成体系,跨运输方式衔接缺乏统筹安排,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制度标准规范也不统一,也导致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较慢,更多货主企业优先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中国环境报:在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刘胜强:一是进一步规范货运收费。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铁路货物运输相关收费的通知》,取得了积极成效。应进一步规范铁路货运收费,降低铁路“门到门”全程运价水平,简化铁路运输定价机制,进一步取消合并铁路货运杂费,推动降低地方铁路运价水平,推动降低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地方铁路收费标准。加强铁路企业、港口企业服务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者收费行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是加大财税和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国家下调铁路运输服务增值税税率,国铁集团同步对国铁运输的整车、零担、集装箱等货物运价相应下浮,取消翻卸车作业服务费等6项杂费,降低4项收费标准,推动降低铁路运价水平,对加快大宗货物“公转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江苏省、云南省等安排地方专项资金支持大宗货物“公转铁”及铁路专用线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大各级财税资金支持力度,采用“财政适度补贴+铁路适度降价+货主适度承担”的方式,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优势。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运输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继续保持运价优惠政策,确保将减税降费效应传递给货主企业,提高企业采用铁路运输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从欧美国家经验看,通过优化运输结构,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无缝化衔接和一体化组织,可提高运输效率30%左右。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强化铁路、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协调衔接,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和标准协同,尤其是加快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不断提高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占吞吐量的比例。

  四是强化监督和奖惩。完善运输结构调整监督检查制度,将地方政府部门和重点工矿企业、港口企业、铁路企业落实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情况纳入大气污染防治、碳达峰相关督查内容。完善激励和惩罚机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给予环境税减免、贷款优惠、简化督查等奖励,提高企业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积极性。

  加快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推进管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等运输方式发展。同时,依靠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运输结构调整。

  中国环境报:除了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力?

  刘胜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公路货运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未来我国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攀升,这部分运输需求最适合采用公路运输。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是推进交通运输碳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任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新能源重卡应用较少,产业链尚不完善,技术成熟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政策支持力度。

  管道运输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封闭式皮带廊道在矿区、港区和产业园区周边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黄骅港综合港区2018年建成长度14公里的“电动皮带廊”,代替铁矿石柴油货车运输,每年可减少粉尘等污染物排放两万吨。管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主要采用电力驱动,是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应作为运输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快推进。

  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决定了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和运输距离,进而影响了货物运输结构。因此,要依靠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强化规划协同和产城融合,推动钢铁、电力、建材、水泥等运输密集型产业布局向港口周边、铁路沿线转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降低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需求,推动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化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不断降低电煤中长距离运输需求,进而推动运输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各部门有啥民生“小目标”?清单来了!
房子、票子、孩子……2022年,你对生活有哪些新期待?岁末年初,中央部门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制定一系列民生工作任务目标。

  新的一年,你我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一起来看这份清单吧!

  “菜篮子”更满,“钱袋子”更鼓

  民以食为天。2022年,我们的“餐桌”能否更丰富、更安全?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要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发挥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指挥棒作用,稳定生猪生产,继续抓好其他畜禽、蛋奶和水产品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22年,你我的“钱袋子”也将更有保障。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多项个税优惠政策将延续实施,利好广大“工薪族”、中低收入群体等。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税务部门将落实好大规模、阶段性、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的支持力度,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高效高质落地生根。

  “钱袋子”更鼓了,消费体验更丰富了。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商务部将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比如推动县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社区菜市场、生鲜店标准化建设;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等。

  对消费体验不满意?别担心!202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网络游戏、校外培训、老年消费、未成年人消费、残疾人消费、农村消费、个人信息保护、预付式消费、公共服务消费等领域开展民生领域消费监督活动,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活动,完善消费舆情常态化监测、分析、处置、反馈机制。

  织密保障网,“后顾”更无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以及对企业招用毕业生的相应激励政策等予以明确;我国还将在部分省份和行业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外卖小哥等群体的权益保障。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事关千家万户。

  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将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规模,2022年底前实现县级失能集中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

  “护苗”方面,将选优配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提高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力。持续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保障,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将继续减轻。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明确,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采,力争年内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总数累计达到350个以上,扎实开展脊柱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抓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开展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全面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最大程度发挥医疗保障效能。

  当前,新增住房需求及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依然旺盛,如何更好满足群众“住有所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法治更完善,社会更安定

  长治久安的社会,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新的一年,要深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在平安中国建设方面,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全力追捕涉黑涉恶“漏网之鱼”,持续整治“村霸”;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特别是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入开展专项行动。

  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要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总结推广“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办”等经验,持续推出户籍、交管、出入境、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领域便民利民新措施,以高质量法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法机关还将加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司法力度,推动民法典深入贯彻实施,加强涉及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特别是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执法司法工作。

  服务管理更精细,生活品质更提升

  2021年落地的“双减”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刚刚落幕的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对新一年教育工作作出多项部署。

  教育部将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认真做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更加全面的标准化建设,打造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近年来,文化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2022年,我们能享受到哪些高质量文娱活动?

  根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文化和旅游部门将稳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项目等;开展旅游服务品牌建设培育、信用经济发展试点,探索剧本杀、电竞酒店、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管理试点工作。

  全国文物局长会议透露,将持续推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工作,推动构建博物馆教育资源地图。

  新的一年,美丽中国绘就更多色彩,城市乡村更加宜居。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深入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区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国家能源局要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北方地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交通出行也将更方便。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出行服务无障碍、适老化、人文化建设,深化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服务提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秀贤[超话]#저 멀리 희미해지는 나의꿈을 바라보며 멍하니 서있었죠더 이상 남은게 없어 모두 포기할까 했었지만다시 일어나요한 걸음 한 걸음 오
  • 8.再一次贴上了“超级推荐”标签的分屏使用,对我在考研期间背单词很有用整体来说这个软件都不错,它的使用体验感在我看来是满分的,它的研发者也会积极听取使用者意见,
  • “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 “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
  • 目前,张嘉倪并没有因为买超的事情一蹶不振,反而打起精神认真工作,前几日,张嘉倪被拍到与颖儿一同外出拍摄综艺,镜头中的她依旧是优雅知性,气质卓越,整个人看上去
  • 也许正是徐娇这种有身份的推广者,让汉服在明星群体里也展露风头。也许是美工和妆造真的很靠谱,莫文蔚也曾经和《逆水寒》的汉服做合作,成片也非常出色。
  • 拍照打卡 |南昌周边游|看一场千年银杏雨周末去哪玩当然是和三五好友一起赴梅岭之约啦~这里有村落有千年银杏的守护这里是宫崎骏的动漫世界这里可以看日出日落 看月亮爬
  • 小瑶,生日快乐哟,希望你能想起我们就能带着笑意,很开心,就够了,希望你多多拍一点剧情好的,人设好的,有挑战性的角色,能拍到你喜欢的,想演的角色,希望你未来的路上
  • 这几天被王校长的瓜刷屏了,由此感想:人在年轻的时候,成就感往往来源于自己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到了中年以后,内心的安宁往往来源于没有做什么,没有要什么。伴随着雾
  • 月无声,水无痕,掬一缕清风,携一份从容,四季流转,即使没有花好月圆,也有属于自己的诗行。春风十里,水天一色,草径影斜,离去的已经离去,不再重来,时光流过岁月的河
  • 祈愿逝者安息往生极乐,天下父母平安吉祥,身心轻安,欢喜自在,无忧无虑没烦恼,积极乐观面对生命,无有恐怖,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身无病苦,自在往生,同生极乐国,花开
  • [耶][来][中国赞]#联合会员线报[超话]##年卡怎么抽[超话]# 腾讯视频年直充 WPS超级会年直充 喜马拉雅年直充 百度文库年直充 蜻蜓FM年直充 搜狐视
  • 丁亥日柱的男命好吗?丁亥日生男 丁亥日柱男命怎么样 此日生的男命,事业心较强,一旦结婚,也重视家庭。属于一个好好先生。如果生在辰戌丑未月,则此男性格较悍,开拓性
  • ​​三、口罩​佛慈制药、经纬纺机、蓝帆医疗、粤万年青、迈德医疗、银宝山新、圣泉集团、南山智尚、香雪制药​首选:圣泉集团(小阳线趋势向上突破压力,或将再摸前高)、
  • 其实Kpop对我来说真的是救赎 每次听到Kpop的歌都会感觉好热血 这个世界还很美好 在伤心难过的时候真的听它心情会变的很好 感觉是它救赎了我 真的 我从来没想
  • 肝之瘀血已破,桂枝如一个阳光少年,温通经脉,让新鲜肝血畅快的流向四肢百节,避免形容枯槁,视物不清,身体畏寒怕冷等,配茯苓之宁心安神,丹参除烦,更可解失眠多梦等。
  • 人生处处是舞台,然而你不仅仅是我心中的演员,而是上天赐予的美好,不想用键盘,也不想蹲粉丝团、sd。有位网友说的好,朱姐的舞台是我们的净土,如今也是朱姐的净土吧。
  • 当年看《浪漫满屋》就觉得女二身材很好,也很有气质,虽然人设很绿茶,但是确实很漂亮啊,现在再看她的发型也不过时啊,还是很时髦有没有?现在再看这部剧,让我对女二的穿
  • 李玉刚【抢15.0圆】凤凰卷手工鸡蛋卷台湾蛋酥卷零食【[心]巻后9.8圆】 找其他巻戳→→ [心][心][心]领巻链→→ 以下段子请忽略 ----------
  • —— 2022.11.15#肖战# 肖战粉丝的极致追星体验就是最爽绝最痛快的追星体验感内于百家墙头爬满了人,有养成系偶像的铁杆粉,有颜值粉,有实力派演员的
  • 简单的面试题背后有无数打分/扣分点,自行摸索却不懂太多面试门道:?简单的面试题背后有无数打分/扣分点,自行摸索却不懂太多面试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