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聚焦# 【两会独家·深度丨乡村全面振兴,河北如何发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赵治海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形势越复杂越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赵治海代表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在他看来,在稳住现有粮食生产的同时,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对谷子等种质资源研究支持力度,选育出在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专用等方面有突破性的好品种,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春芳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内容印象深刻。

灵寿县车谷砣村地处太行山脉深处,一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近年来,车谷砣村通过建设“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8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2000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陈春芳代表说,产业是增收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面提高产业效益,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专职副主委范社岭认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

范社岭委员建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优先领域,财政支出要优先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合理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遵循“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转变,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多元化。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对此深表赞同。

李志刚代表介绍,乡村全面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李营村不断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居住在绿中的美好愿景。

他建议,要坚持以农民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主体,了解广大农民的愿望,发挥广大农民的才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一样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也是必然要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离不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李丽华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注重保护好乡村风貌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补齐农村供水、交通、用能、如厕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丽华代表建议,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要立足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推进村庄规划布局分类精准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用化,切实增强农村发展动力,让农村既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又保留自然淳朴的风貌,使走出农村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各类人才愿意到农村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治方能天下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一系列扎实举措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带来的提案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重要法宝。”杨玉成委员谈到,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就是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动不变”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杨玉成委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民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抵押、担保、继承及有偿退出等管理办法,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积极推广全产业链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专业化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发展涉农企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邯郸市肥乡区残联副主席、曙光学校校长刘卫昌通过深入邯郸、邢台、衡水等地的26个乡镇83个村庄实地调研,发现邯郸市肥乡区探索形成的“1+1+1>3”的“三治融合”新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在他看来,实施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新征程上,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刘卫昌委员建议,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村庄设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站,充分发挥村调解室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的反映渠道。建立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同时,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营造文明和谐乡村氛围,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塑节俭意识淳朴民风。

(河北日报)

【两会独家·深度丨乡村全面振兴,河北如何发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赵治海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形势越复杂越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赵治海代表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在他看来,在稳住现有粮食生产的同时,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对谷子等种质资源研究支持力度,选育出在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专用等方面有突破性的好品种,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春芳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内容印象深刻。

灵寿县车谷砣村地处太行山脉深处,一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近年来,车谷砣村通过建设“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8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2000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陈春芳代表说,产业是增收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面提高产业效益,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专职副主委范社岭认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

范社岭委员建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优先领域,财政支出要优先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合理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遵循“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转变,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多元化。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对此深表赞同。

李志刚代表介绍,乡村全面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李营村不断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居住在绿中的美好愿景。

他建议,要坚持以农民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主体,了解广大农民的愿望,发挥广大农民的才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一样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也是必然要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离不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李丽华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注重保护好乡村风貌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补齐农村供水、交通、用能、如厕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丽华代表建议,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要立足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推进村庄规划布局分类精准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用化,切实增强农村发展动力,让农村既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又保留自然淳朴的风貌,使走出农村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各类人才愿意到农村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治方能天下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一系列扎实举措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带来的提案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重要法宝。”杨玉成委员谈到,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就是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动不变”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杨玉成委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民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抵押、担保、继承及有偿退出等管理办法,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积极推广全产业链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专业化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发展涉农企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邯郸市肥乡区残联副主席、曙光学校校长刘卫昌通过深入邯郸、邢台、衡水等地的26个乡镇83个村庄实地调研,发现邯郸市肥乡区探索形成的“1+1+1>3”的“三治融合”新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在他看来,实施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新征程上,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刘卫昌委员建议,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村庄设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站,充分发挥村调解室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的反映渠道。建立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同时,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营造文明和谐乡村氛围,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塑节俭意识淳朴民风。

(河北日报)

#2022全国两会聚焦# 【历年两会热词传递民生温度】

翻看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灵活就业”“中等收入群体”“房住不炒”“户籍制度改革”“分级诊疗”“集中带量采购”“全国统筹”“第三支柱”等热词,既反映出鲜明的改革指向,更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五有”,到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后的“七有”,我国民生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成效更加明显。

稳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六保”之首。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相继突破700万、800万、900万大关,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人,就业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稳就业”“保就业”“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全国两会中“就业”一词居于民生热词首位。稳住就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始终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线。
2013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2020年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仅“就业”就被提及39次之多。
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拓渠道、稳岗位、保重点、优服务、兜底线”成为关键发力点。其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拓展就业渠道的突出亮点。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趋浓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创业的领域不断拓宽深化。
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新词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灵活就业”,2019年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1年提出“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其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
统计表明,我国多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仅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达1269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灵活就业既有利于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业或结构性长期失业,也能促进创新创业,成为劳动力市场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渠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表示。

制度保障缓解养老后顾之忧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普惠型养老”“互助性养老”“居家养老”“长护险”“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支柱”……近年全国两会中,关于养老的每一次“新提法”都直指缓解痛点,每一次“新改革”均回应民生关切。
作为“保命钱”的养老金,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从2013年到2021年,养老金“9连涨”“10连涨”“11连涨”……频频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在不断上调。
为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更有保障,“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制度”“全国统筹”持续推进,更好实现互济余缺,发挥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效应。“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动作频频,养老金池子不断扩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连续提高中央调剂比例至3.5%、4%、4.5%。2022年1月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实施。
作为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2020年9月,《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在蹄疾步稳推进。“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被业内寄予厚望。
“推动发展个人养老金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落地,一方面有助于对冲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提高“便携性”,增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

努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异地结算”“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带量采购”……围绕破解老百姓看病买药难题,一系列新词陆续出现,反映医改正在走深走实。
分级诊疗体系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这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从2016年“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再到2019年“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带量采购”一词近两年热度也持续攀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2021年提出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
效果立竿见影。70万元一针,被“砍”到3.3万元一针!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诺西那生钠成功进入医保,实现天价罕见病药在基本医保准入的突破。消息一出,许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74种新药进医保,其中谈判成功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此外,“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结算”“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热词也层出不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就业、养老、医疗领域的新词、热词,仅是全国两会释放民生暖意的缩影。“破解大城市住房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委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推动相关改革加快向深水区挺进。
“2021年财政部承办的涉及民生方面的建议提案共有412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日前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
迈上新征程,更多民生红利还将“落袋”。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
春风送暖入人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至全国……2022年3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涉及个税、养老、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新期待,一张改善民生的新图景将再次展开。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事业方面运势较好,职场中做事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和态度是否合适,别给人家留下轻浮靠不住的印象就好。事业方面运势较弱,工作上按部就班行事就好,和身边人打交道时一定
  • 天啊……好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怎么会有爱上自己同事和领导的事件发生的…我感觉每天我都恨不得把某些抽象哥抽象姐抓起来踢到空中螺旋转540度再落下后迅速接上一脚踹飞1
  • 果然过不多时,上坟回来的李大柱,金东哥几个,大毛二毛哥两个也挤到炕上,又过一会儿邢德运、张风和、王二和与万新宝也来到村部屋里,没有蜡烛,只借着窗外的月光人们便在
  • #cv纸巾[超话]# |2024.5.1 广州线下应援周边 【纸为你而来,巾与你相伴】 在彼此相互惦记的时光里,过好各自的生活。 礼包详情:古风团扇,手幅,
  • ▼更多详情请添加薇信进行咨询▼高仿手表哪里可以买到,其实在某某店铺,钟表商场都可以买到高仿手表,某某上买东西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产品,只要你看见的
  • 心动不如行动 我很好说话的!#RIIZE周边中转[超话]# 【现货秒发】yzy3.0彬 yzy4.0彬 yzy补偿卡彬 kms2.0签售彬 kms2.0彬yz
  • 当年回家,西安火车站从来都是人山人海,楼上楼下不过四个候车室,饶是每个都巨大无比,也架不住南来北往的车次和人流。2月11日,新春大年初二,昆明市西山景区持续火爆
  • 从韦特、反韦特与续韦特来看,这三种牌面都出奇地一致,少有偏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张没有人物参与的牌,实际上在说道法本身,圆形的轮盘象征钟表,也关于时间、lun回,
  •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劝修净土念佛法门一     一、示众: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
  • 从来没听你说过”  “嗯,我看了灿烂的花园发觉他真的是宝藏男孩……” 我兴奋:“我是狂飙后就开始去微博关注他了,你去他微博看看吧,绝对着迷……”后来她又说起了龟
  • 她只能拒绝,这样一来,宋夫人就到宋老爷子面前嚼舌根,说她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令她操碎了心,宋老爷子和她谈过几回,她也不能揭穿宋夫人的阴险用心。”宋璇听到一些风
  • “从抖音上刷到这儿,觉得环境挺好,周末就和朋友一起带着孩子们来休闲采摘,体验乡村农场乐趣。“今年初我们还打造了一个网红棚,里面种着黑、白、粉、橙等8个品种的草莓
  •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成功不是走得有多快,而是能坚持走到最后......#坚持不懈##成功的定义##时间见证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够找到那一成
  • 奇怪的3:56am撑着眼皮打开了微博那就记录一下今晚在米开朗基罗广场看日落时大家都吃着pizza喝着酒听着小乐队唱“Can’t take my eyes off
  • 高级珠宝工艺打造的卷曲表带是此款表的亮点,仅表带的设计和制作就花费了六百多小时,它大小适宜,为佩戴带来无可比拟的舒适体验。高级珠宝工艺打造的卷曲表带是此款表的亮
  • #消费趋势##创业##赚钱#小小说阿赵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个格外耀眼的人物,他便是阿赵。这不仅让人想起当年拼多多的火爆,通过拉好友助力,让低价好物走进了千家万
  • 今年风筝会的天空也多了很多新面孔,其中就有潍坊体彩放飞的定制版“乐小星”风筝,活泼可爱的形象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关注,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彩票“公益、健康、乐活、
  • 阳光明媚的五月,找个地方停下脚步,换种心情吧~#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爱爬山#[发芽]浙江建德 建德市位于钱塘江上游,境内有新安江、富春江、兰江等大江大河,是一个冷
  • 在龙池山自行车公园,骑上一辆单车,感受着春末夏初扑面而来的气息成片的茶园,郁郁葱葱的绿色是一副绝美的画卷自行车绿道绕着茶园、山涧、竹林、水库舒展开来串联起“龙池
  •  不过,相较一审时的4年徒刑,这个结果或多或少也让他的家人感到一丝宽慰。司法鉴定一般为诉讼所需,它的价格也相对会比较高一些,在3360-4800元左右,而非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