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 问道终南山(二)

原创 长安女子唐歌 法门善法堂 2022-05-20 20:50 发表于陕西

收录于合集#尘缘56个



点击聆听
Nature's Path音乐:Dan Gibson's Solitudes - Forest Cello





事先得到通知,师父为大家煮了黑米粥。看我们到了,这里当家的持信师父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了三个菜,一个是土豆丝,一个是干豆角,还有就是大家最钟情的梅干菜炒黄豆,吃在嘴里,齿颊留香,菜里的豆筋更是咸淡适口。原本已经吃过干粮的人们又纷纷端起碗,风卷残云起来。

吃饱了,我和牛妈妈连同接我们的尼师一起上后山走了走,山上还有师父开垦的大片土地,在山上还有一个闭关的茅棚,路上闲谈才知道尼师的法名叫妙湛,半年多前来到这里住山,住在下面溪水汇集的那个茅棚,今天是特意上来帮忙的。尼师说这里的师父很有修行,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师父请法。尼师一路都很谦和地笑着,我和牛妈妈问东问西她也不烦,耐心地回答,碰到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和善地不置可否地笑笑。

从山上下来,山风将丝丝细雨带来,同来的美女们穿的衣服不够,冻得哆嗦,都进屋避寒去了。菩提师兄、田秘书、同来的一位师父和持信师父在廊下品茶论道,丝毫没有被山雨打扰的意思,回来后我也和牛爸爸加入进来,从不同的人那里听来不少奇闻逸事,一直想去的十字圣山的事情从一心居士那里得到印证,相约在母亲节前夕成行。





时间在细碎的低语中流逝,不忍辜负这房前院后的松林波涛,我和牛妈妈再次从院子右侧上了那片自然形成的松林。听师父说这里的林业局为师父发了护林队的徽标,让师父守护这片自然的丛林,师父时常要在闲暇时去上面看看。我们沿崎岖的小路而上,脚下是松软的松针,头顶被层层叠叠的树冠遮蔽,一点雨也淋不到。地上到处是松塔,这里的松塔比我们在万山上捡拾的要大许多,我和牛妈妈忍不住又捡拾了一些。

没有地方装,我解下围巾包裹着我的战利品。山上随处是人头蜂的府邸遗骸,听说这是中药,畏惧人头蜂的厉害,我们没有造次。因为牛妈妈没有拄登山杖,妙湛师父不放心,找寻了来,我们不忍师父操心,恋恋不舍地下山。下到院子才发现大多数美女已经畏惧风寒下山去了,只是牛爸爸带领几个小伙子去远处的林子挖松树苗还没有回来,我们略坐了坐,等牛爸爸他们回来就向师父辞行。行前,我将女性用品和一些冻伤药悄悄地塞给妙湛师父。

下到山底,菩提师兄因为晚上要搭飞机,先乘车走了,我们又沿途拜访了几位居住在山崖壁上的修行人。巨大的山石横卧在半山上,山石和地面狭长的缝隙就是修行人的禅堂,还有天然的山洞。在这些人烟罕至的峭壁上,师父们过着勉强可以果腹的生活,脸上却是灿烂的微笑。昨天在宝鸡,好好先生说:“人生像房子,朋友像窗子,窗子多了房子就亮堂。”《音乐之声》中院长嬷嬷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上帝在这里关了门,却在那里开了窗。”修行人的生活,也如同为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扇窗,照耀进来一缕阳光。 



路上路过霞光童子,海莲慧光师父的山涧茅棚,千辛万苦地涉水过河,到了师父门上,发现师父正在用功,众人不忍打扰,将东西放在院中的石头桌子上,又悄然地原路返回,他日有缘再来拜会。

顺流而下,行车大约十分钟,峭壁上还有一个茅棚,河谷很深,我们下不去,只有田秘书和师父,还有几个身手敏捷的男士带着东西下去。下到河底,湍急的河水阻挡了去路,师父从对岸涉水过来,连同下河的人一同来到车子跟前向大家道谢。

这时我才看清楚是一个尼师,看样子师父的年纪与我相仿,自述去岁地震后来到这里。师父是四川人,不惯北方的干冷,脸被冻伤,还有一块块青紫,耳朵更是冻成严重的紫黑色。涉水过来的僧鞋已经浸湿,我注意到师父的鞋子已经破旧不堪,追问了半天,师父才说她的鞋子是三十八码的,心下盘算着要为师父买僧鞋和胶鞋。说话间才知道,春节前田秘书他们为师父送道粮时, 师父正在止语修行,田秘书他们将粮食放在师父门前就走了。师父们的修行生活震撼着同行人的心灵,回来的路上,车里出奇的安静。



昨日应邀去宝鸡,和那里的女企业家们分享了一些使我受益的国学、佛学、心理学、神学、灵修、艺术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使我受益的点滴。听讲的一位美女送来一捧硕大的百合花,现在静静地在佛前绽放,一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

清晨被花香唤醒,佛堂传来了袅袅梵音,新的一天开始了。回顾过去的一周,丰富多彩。昨天下火车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美好时光”在闪动,想这周正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2035年线网规划意见采信通告》中答复了哪些干货?

原创 京铁爆料君 地铁规划建设观察

2022-05-20 08:00 发表于北京

2021年12月9日至2022年1月8日,《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方案在市规自委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收到公众反馈意见28986条。
由于这份规划涉及到至少上千万北京市民交通出行的切身利益,反馈意见数量十分庞大,4个多月后终于整理出了这样一份采信通告。

毫不意外地,这篇答复没有涉及到具体线路、车站位置描述,而是以套话和照抄原文为主,让大家有些失望,不过作者还是从中找到了一些干货为大家解读:
1、每条线路、车站位置何时公布?
2、这份规划的完成年限真的是2035年么?
3、市域层面“半环+放射”、中心城区“双环棋盘+放射”、副中心“环+放射”分别指哪些?
4、对于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下一步工作是什么?
5、提出的加站诉求,是如何处理的?
6、如何优化换乘体验,减少换乘次数?

一、详细规划
Q:示意图中线路和站点不清晰,希望公布高清图、标注站点及名称等意见。
A:本次线网规划稳定后还将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线路规划方案、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等深化工作。公众关注的线路、车站位置等将在线路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
现在只是线网规划,所以就公示了这样一张模糊的图,每条线路的规划和设站是我们慢慢研究梳理才逐渐清晰的。

再往后依次是近期建设规划→线路规划方案→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也就是说第三期规划公布的时候依然没有具体设站方案,要等到下一步才会确定,所以大家不能太着急。

二、完成年限
Q:线网规划应分近期中期远期时间节点。
A:本次线网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线网规划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沿线土地预留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财力等情况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分期建设规划。

之前的文章讲过,根据线网规模测算至少需要204X年才能完全建设完毕:为什么说2035年建不成“2035线网规划”,哪些线路上岸无望?

现在进一步明确了这份规划是展望2050年的,尤其是预留廊道部分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建设,而是防止其他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走廊空间的侵占。所以三期以后、2035年之前真正有希望的也就是下边这张图中的一部分。

三、线网结构
Q:线网结构优化建议,如设置对角线和环线。

A:线网按照“中心城加密度,外围提速度,跨界留联通度”的思路,形成了“内面外廊、以快为先、跨界联动、枢纽锚固”的布局。

在市域层面线网呈现“半环+放射”形态,

在中心城区呈现“双环棋盘+放射”形态,副中心为“环+放射”式服务。

市域:半环=S6,放射=其他区域快线和市郊铁路

中心城区:双环=M2+M10,棋盘=东西线和南北线,放射=郊区线

副中心:环=M102,放射=其余3条内部线路

四、未覆盖区域

Q:重点区域加强轨道交通服务(如南北向区域快线、郊区与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环路及环路之间增加轨道交通线路等)。

A:对于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我委将积极配合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合理规划公交接驳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这里明确表示了地铁未覆盖的区域不是继续加线,而是通过公交接驳解决。政府从来也没指望让所有人出家门就坐上地铁,这是不现实也不经济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之前的文章有分析,3类人群直接坐不上地铁:2035年,北京依然有一半人坐不上地铁

五、快线能否加站
Q:轨道交通线路延伸、增加某地轨道交通线路服务、建议选择某路由、不建议选择某路由等线路走向类意见。

A:轨道交通应保障市民出行效率,快速轨道交通为尽可能提高线路平均旅行速度,实现快速功能,相应需要加大平均站间距,较普通轨道交通减少设站数量。

以志新桥为代表的居民呼吁快线加站,作者能理解地铁经过家门口但不停车的失落感,不过线网分层才是新时代的目标,仅仅解决有无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市民出行了。

从回复能看出来这次是铁了心搞快线,不被一切因素左右,拒绝一切不合理的加站诉求,坚守住规划的底线。
图片

六、提升换乘体验
Q:提升换乘体验、优化换乘线路、缩短换乘距离等建议。

A:本次线网规划通过补缺对角廊道,补强直径廊道,既有线延伸、既有线出支等提高线网的直达性,并做好预留衔接。

现在北京地铁的高换乘系数已经成为了制约轨道交通“门到门通勤时间”旅行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减少换乘次数刻不容缓。

本次规划通过布局对角型地铁快线,设置环线,完善线网结构,提升了线网直达性及出行效率。另外跨线运行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昌平线支线是如何规划的,是否会取代北部联络线?

简析大兴线-9号线、亦庄线-5/10号线增设联络线运营方式

四网融合切勿过度:八通线加站、平谷线与市郊铁路跨线为哪般?

鉴于这份通告内容只有这些,也无法更深入分析。本文的价值更多在于提问,作者会尽量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回答。

开题答辩如何避免被把评委拿捏?记住这25条!

1. 选题一共有三种:热门选题、你导师给你的选题、你自己从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选题。其中只有第三种才可能会开开心心写好。原因很简单,第一种是大众女神,第二种是包办婚姻,第三种是你真正愿意共度时光的身边人。
2. 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吃屎,是有原因的。
3. 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 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 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 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 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 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 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 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 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
12. 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 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 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著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 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 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
17. 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谢谢。
18. 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 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 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评委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 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 开题答辩时评委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比如“宗教传播”,我就不吐槽健康传播了……),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比如“商品化与内卷化:中国社交网络中的非物质劳动研究”),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比如:“流散的他者:文化研究及女性主义视角下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对《甄嬛传》的媒介消费、亲密关系和身份认同与国内观众的比较研究”)。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民族志调查除外)。
24. 开题答辩时评委们其次爱提的意见是:“你的研究问题究竟是什么?”大部分在这里被羞辱的,都是因为没用一句以“?”结尾的话来回答。神奇的是,大部分开题人都不能说出一句以“?”结尾的话。
25. 怎么能写出一个好题目呢?你去找近三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3-6种,把目录统统翻阅一遍,一定就能写出好题目来啦。#毕业论文[超话]##科研狗的日常[超话]#
转自:社科学术圈
编辑:学子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咨询论文推荐发表事宜咨询段编辑134-7708-2596 https://t.cn/R2WxQO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
  • 阴曹地府货币发行量即将输给委内瑞拉
  • 刀锋|重磅!科创板首批名单出炉(概念股大全)
  • 沪指坚守3100点?写在跌破2440之前...
  •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什么?抖音流浪大师背景资料
  • 英国究竟想干啥?梅姨要求推迟脱欧日期三个月
  • 什么情况?杨幂胜诉后发声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五一放假四天,高速免费!但别高兴太早…
  • 首节27分,末节连得13分收割比赛,球迷不退场,全体起立致敬哈登
  • 倪萍董卿同框 央视两代当家女主持人此番跨界充满童趣
  • 全国中小学百强榜来了!广西有这些学校入选!
  • 湖人不敌篮网,无缘季后赛
  • 全联盟年薪前十的球员,只有他和詹姆斯无缘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