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在想,像瑠璃这样遭遇重大打击后,性情产生了一些负面变化(还没到自己要去害人的地步),算不算是一种PTSD。

类似遭遇的角色感觉很多影视作品都有,但大多都是三种选择:1是发病很彻底,堕落成为性格阴暗人见人憎的搅屎棍版祥林嫂;2就是疗愈成功,拿回了自己的战斗力一雪前耻后成为人人尊敬的高人,把这段经历当成某种历练;3在一与二之间摇摆,自我疗愈但没好全,成为刀子嘴豆腐心的行走代言人,后续是否发病很难说

治疗期间自己人的态度对性格重塑真的有奇效,疗愈成功的案例中大多都有一两个无条件为自己撑腰的死忠亲友,源源不断获得重塑心灵力量的正向反馈,甚至能补全一些过往的性格弱点;失败的案例五花八门,有意无意的冷落与嫌弃往往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瑠璃现在已经具备了发病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恶堕很好写,而疗愈则需要角色之间的良好互动,篇幅巨大还要防着下属无心背刺,但辰砂又不能拿刀指着每个人的脖子说你们快喜欢我哥,相当为难人。

这还是在作者愿意刻画这个角色时才有的展开,而一个开摆的陈太平……他太自由了。

2006年7月21日,加拿大多伦多一处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上,44岁的华裔中年男子蒋国兵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在当地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却在华人圈和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他的身份非常特殊。
蒋国兵1979年参加高考,17岁的他(1962年出生)一举夺得湖北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4年后他从全班35名同学中脱颖而出,被报送至本院系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由于科研成果突出被留校任教,31岁时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
这样的人生,大家怎么也不会与“中年危机”、“再就业难”、“油漆工”、“付不起房租”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标签”最终统统贴在了蒋国兵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并不是蒋国兵“堕落了”,而是得了大家都有的一种“心理病”,心理学上叫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的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蒋国兵是一个上进心非常强的人,他并不满足眼前的一切,强烈期望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经过努力,他所期望的事情也实现了,在学校的资助下,蒋国兵以公费生的身份进入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核物理学博士学位。
美国留学期间,蒋国兵的“期望”发生了变化,他更加强烈“期望”得到国外所谓的“优质生活”——名车、洋房、上等人的生活,并且他非常自信,凭借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他完全有资格拥有“更优质的生活”。
2000年,蒋国兵博士毕业后回到国内,学校给予他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待遇,但是他的“心”一直停留在大洋彼岸。凭借着他的名校光环,加拿大政府很快批准他和妻子的移民申请。出发前,他也曾犹豫过,撕毁了“移民证”,但很快又申请补办了一张。
2001年4月,蒋国兵夫妇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堂”——加拿大。但是,蒋国兵所期望的“优质生活”并没有出现,而是一连串的现实打击。他在国内有令人艳羡的工作和地位,到了加拿大,却发现自己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名校博士的头衔也不好使,蒋国兵投出去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没有收入,他们夫妇却也支付高昂的房租,蒋国兵分析之后,认为是自己的“物理专业”在加拿大没有用武之地,他决定再修一门加拿大的“热门专业”。
说干就干,蒋国兵不愧是“学霸”,他于2002年考取多伦多大学(世界排名前20的名校)化学系博士。但是读书的费用需要自理,蒋国兵为了养家糊口,无奈只能边读书边打工。好些的工作找不到,他只能找一份白人都不愿意干的工作——油漆工。
“马太效应”在蒋国兵身上发生了,不过不是“强者恒强”,而是“弱者恒弱”。蒋国兵做了大半年的油漆工,工资只有3000元,难以养家糊口。他只好身兼数职,都是白人们不愿意干的工作,只有少数族裔底层人才愿意做的活。
蒋国兵的妻子以前在国内是“全职太太”,无奈之下也只能出外找工作,在一家小微企业干着一份朝不保夕的会计工作,贴补家用。蒋国兵看到留在国内的同学们过得都比他好,他曾经后悔过,也想回国,但是他已经放弃国籍,辜负了学校对他的公费培养,实在没脸回去,最终决定硬撑下去。
2006年,蒋国兵取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却依然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只在怀雅逊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中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合同期连1年都不到。2006年4月,他们夫妇靠打工赚的钱凑齐首付购置了一套面积不大的“镇屋”(相当于中国的小产权房),每月还有支付高昂的月供。
后来,女儿出生,开销更大了。但是蒋国兵虽然拥有名校物理和化学的“双博士学位” ,但是在加拿大依然“一职难求”昔日,那些远不如自己的同学们早已成为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而他却沦为了“白人国度”的底层。
终于,蒋国兵扛不住了。2006年7月21日,他以死寻求解脱。他的死在北美没有社会关注,却在北美的华人圈引起轰动,他们没想到蒋国兵竟然穷到连“丧葬费”都没有的地步。清华校友们发起“蒋国兵家庭援助协调组”,合计为他捐助了 16500元,蒋国兵才得以“草草”安葬。
中国有句古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可是总有一些人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国美好”只不过是他们精心营造的“假象”罢了,偏偏有些人却深信不疑,结果“被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民间有句俗语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人素来对那些“忘恩负义之辈”都是深恶痛绝,历史也证明,这类人大多没有好的结局。蒋国兵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想补充一点,只有国家真正富强了,个人才能活得有尊严!否则,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歧视!这个道理,美国人从1882年制定《排华法案》开始,就早已告诉了我们,但总有人选择性地忘记历史,不断上演“悲剧” !

#历史那些事[超话]#2006年7月21日,加拿大多伦多一处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上,44岁的华裔中年男子蒋国兵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在当地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却在华人圈和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他的身份非常特殊。
蒋国兵1979年参加高考,17岁的他(1962年出生)一举夺得湖北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4年后他从全班35名同学中脱颖而出,被报送至本院系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由于科研成果突出被留校任教,31岁时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
这样的人生,大家怎么也不会与“中年危机”、“再就业难”、“油漆工”、“付不起房租”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标签”最终统统贴在了蒋国兵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并不是蒋国兵“堕落了”,而是得了大家都有的一种“心理病”,心理学上叫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的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蒋国兵是一个上进心非常强的人,他并不满足眼前的一切,强烈期望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经过努力,他所期望的事情也实现了,在学校的资助下,蒋国兵以公费生的身份进入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核物理学博士学位。
美国留学期间,蒋国兵的“期望”发生了变化,他更加强烈“期望”得到国外所谓的“优质生活”——名车、洋房、上等人的生活,并且他非常自信,凭借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他完全有资格拥有“更优质的生活”。
2000年,蒋国兵博士毕业后回到国内,学校给予他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待遇,但是他的“心”一直停留在大洋彼岸。凭借着他的名校光环,加拿大政府很快批准他和妻子的移民申请。出发前,他也曾犹豫过,撕毁了“移民证”,但很快又申请补办了一张。
2001年4月,蒋国兵夫妇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堂”——加拿大。但是,蒋国兵所期望的“优质生活”并没有出现,而是一连串的现实打击。他在国内有令人艳羡的工作和地位,到了加拿大,却发现自己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名校博士的头衔也不好使,蒋国兵投出去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没有收入,他们夫妇却也支付高昂的房租,蒋国兵分析之后,认为是自己的“物理专业”在加拿大没有用武之地,他决定再修一门加拿大的“热门专业”。
说干就干,蒋国兵不愧是“学霸”,他于2002年考取多伦多大学(世界排名前20的名校)化学系博士。但是读书的费用需要自理,蒋国兵为了养家糊口,无奈只能边读书边打工。好些的工作找不到,他只能找一份白人都不愿意干的工作——油漆工。
“马太效应”在蒋国兵身上发生了,不过不是“强者恒强”,而是“弱者恒弱”。蒋国兵做了大半年的油漆工,工资只有3000元,难以养家糊口。他只好身兼数职,都是白人们不愿意干的工作,只有少数族裔底层人才愿意做的活。
蒋国兵的妻子以前在国内是“全职太太”,无奈之下也只能出外找工作,在一家小微企业干着一份朝不保夕的会计工作,贴补家用。蒋国兵看到留在国内的同学们过得都比他好,他曾经后悔过,也想回国,但是他已经放弃国籍,辜负了学校对他的公费培养,实在没脸回去,最终决定硬撑下去。
2006年,蒋国兵取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却依然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只在怀雅逊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中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合同期连1年都不到。2006年4月,他们夫妇靠打工赚的钱凑齐首付购置了一套面积不大的“镇屋”(相当于中国的小产权房),每月还有支付高昂的月供。
后来,女儿出生,开销更大了。但是蒋国兵虽然拥有名校物理和化学的“双博士学位” ,但是在加拿大依然“一职难求”昔日,那些远不如自己的同学们早已成为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而他却沦为了“白人国度”的底层。
终于,蒋国兵扛不住了。2006年7月21日,他以死寻求解脱。他的死在北美没有社会关注,却在北美的华人圈引起轰动,他们没想到蒋国兵竟然穷到连“丧葬费”都没有的地步。清华校友们发起“蒋国兵家庭援助协调组”,合计为他捐助了 16500元,蒋国兵才得以“草草”安葬。
中国有句古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可是总有一些人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国美好”只不过是他们精心营造的“假象”罢了,偏偏有些人却深信不疑,结果“被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民间有句俗语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人素来对那些“忘恩负义之辈”都是深恶痛绝,历史也证明,这类人大多没有好的结局。蒋国兵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想补充一点,只有国家真正富强了,个人才能活得有尊严!否则,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歧视!这个道理,美国人从1882年制定《排华法案》开始,就早已告诉了我们,但总有人选择性地忘记历史,不断上演“悲剧”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绿色出行# #百姓眼中的江苏公交# #南京爆料# #我的绿色生活# #南京# #公共汽车# #公交记忆# #马鞍山身边事# #博望# #南京已与周边省市开通1
  • 他们在这里昏昏沉沉,倾囊相诉自己的现有漩涡,内卷先生和外卷先生就会在一旁分析,“这的确是一个漩涡”。主人公一开始并不敢反抗,因为她误解了漩涡咨询所给她的提示,但
  • ​#有在认真记录# 摆烂总有理由,今天是因为感冒了“细雨划破路灯橙色的光晕倾泻而下我一边听着雨声,一边欣赏他的画作”“她说 她喜欢 我的画”“如果喜不喜欢一个
  • #LANDMARK'S CHRISTMAS# 置地廣塲献上一系列精彩圣诞美食 多间食府以节日为灵感设计限定美食 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息 【LE SALO
  • 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和转型,天祝县牦牛养殖在基础设施、经营体系及繁育体系等多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累计建成白牦牛养殖暖棚5000多座。近年来,天祝县依托独
  • [微笑]收到货迫不及待打开来试试,在我不太饿的时候吃个什么味道呢?嗯,你卖这么贵是有道理的。
  • 【等离激元纳米光腔实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自厦门大学李剑锋教授研究团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论文,通过利用单
  • 인생은 성 안에 있는 사람은 나가고 싶고, 밖에 있는 사람은 들어오고 싶어 하는 포위된 성 같네요. 우리는 성공과 명예를 갈망하다가 어느새 자신
  • p1.이 그림을 바라보는 순간.. 난 자연스럽게 울었다. 그림속의 모든 디테일들.. 만약 실제 모습으로 바뀐다면 어떤 화면일까? 내 머릿속에도
  • 总之看完虽然流泪了可能是因为作为少年人都有相似的暗恋情结加上男女主的爱情比较接近大多数人学生时代萌发的情愫才会让这么多人共情吧 也是之前高中看了一点放下了没看最
  • 6.“我的线上投诉”十页以上双鱼so护星  有咔嘿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小黑的最新的咔嘿帖子里面去找咔嘿lianjie进行举报等一系列操作。5.️有偿推代详细版:6
  • 對他來說,他认为在给定的“角色”中“我需要发挥更多”。#严弘植[超话]# 赞助在考虑见面后要聊什么话题时,但还是决定把刘亚仁之前说的话带回来再问一遍。
  • 一句佛号】修善,一心念佛就是修善,一心念佛,万善随之!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想断恶修善,修什么善?一心最善。用什么方法修?用一句佛号修。佛号的功德,前面费了几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要始终拥有灭火的能力也要始终做到:恩威并施出现问题,敢于承担,敢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6:团队氛围:公开、透明、友善每天相处8小时甚至更久的
  • JIN:在工作上,有想过不是因为组合或者我的人气,而是为了我的幸福而去出演综艺节目的话会怎么样。 可以说‘Yet To Come’包含了‘最棒的瞬间还没有到来
  • 点点滴滴我想记录不论怎么样那就快乐在当下每一天都很快乐开心除了目前没有工作和收入但是自己还是可以喂饱自己最近小李让我很踏实安稳想依赖最近每天吃鸡蛋都可以有惊喜最
  • 听说外公也投了啥东西,而且就老妈知道,现在我也知道了。前几个月xf手上有个项目想中标,需要资金问跟不跟,但是我身无分文,我问zz跟吗,zz的回答是蚂蚁腿没肉所以
  • 于是,大S编辑了一篇小短文,澄清了吸D事件,并体面且讲理地说“我知道他爱孩子,所以提出让他拥有抚养权,我有探视权,但他当场拒绝,说他需要三年时间…啥事冲我来,勿
  • 11月17号,比原计划提前10天飞抵旧金山,体重58kg的我,把同等重量的行李跨越半个地球完好无损地送到了万水千山总是思念的女儿身边,她高兴我就开心[赢牛奶]近
  • 原以为遭遇今年的第三次居家隔离之罪,但喜出望外,社区说:三天三检后再来解除弹窗。大牌精选单品6折【一年内最低价】马吉拉、西太后、Thom Browne、J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