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 【“中流击水”的菏泽速度和力度】7月的鲁西南,暑热袭人,雨水频仍,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除了茂密的庄稼,更有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在迅速崛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今菏泽发展正处于这样的关键节点。2021年,山东菏泽GDP完成具体数据3976.67亿元,位居全省第8,这是2019年在全省一下跃升5个位次后,连续3年稳居第8名,在16个地市中,这正是一个“中间”位置;过去5年,菏泽城镇化率提高3.6个百分点,达到51%,这是又一个“中间”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从一般经济规律来讲,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代表了城乡发展的“三个历史性突破”:由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转型、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稳步推进、由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逐步演进。

熟悉菏泽发展历史的人们知道,行进到全省第8位有多么不易。上世纪90年代末,户籍人口高达800多万人的菏泽经济总量已落至全省倒数第二,人均GDP一度低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长期位居“老末”。2013年前,菏泽仍有数百万人徘徊在贫困线上,贫困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还多,沿黄滩区还陷在“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钱”的怪圈里。当时全省2/3贫困村位于菏泽。

菏泽崛起,靠的是“滴水穿石”的久久为功。1998年12月,山东作出了“东西结合加快菏泽发展”的战略决策,决定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4个经济强市帮扶菏泽。经过几年探索后,山东进一步提出了“突破菏泽,带动西部,促进全省发展”的思路。二十年来,支持菏泽发展从未止步……2022年5月,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功能区和省级新区,支持有条件的毗邻县域打造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促进区域整体联动、协调发展。

菏泽发展经历了从“输血”到“造血”,从扶助到内生动力激发的过程。

2021年7月,菏泽市委全体会议指出:放眼全国,没有哪个发达地区是靠扶持发展起来的,菏泽要快速成长,必须靠自己的骨头长自己的肉。大家一定要团结一心、自强不息,胸怀“菏泽发展必有我、有我菏泽必发展”的豪情,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力推动菏泽发展的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中流击水”,既需要速度,又需要力度,才能在湍急的水流中站稳脚跟,向前继续迈进,而菏泽发展让人印象深刻的正是“速度和力度”。

菏泽经济总量从2000年左右的全省排名倒数第二起步,在19年时间里,先后超越省内7个兄弟地市,呈现出明显加速趋势。2020年、2021年,菏泽GDP增速分别达到3.9%和8.8%,总量增至3977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的排名由84位上升到69位,菏泽成为山东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7月2日,菏泽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会见“行进式”主题报道采访团时表示,2021年,菏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9亿元,增长19.3%,连续3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郓城县、巨野县、牡丹区和开发区4个区县财政收入迈上30亿元大关。

2020年前后,围绕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这一课题,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菏泽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打造“231”产业体系,即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

宏观的“菏泽速度和力度”是由一个个微观的“速度和力度”构成的。作为“231”特色产业体系的首选产业,生物医药资源占用少、发展前景好,“又好看又好吃”,是菏泽重点打造的首选核心产业。现代医药港于2020年8月启动建设,2021年11月底近岸蛋白项目试生产,菏泽现代医药港迎来首个投产项目。近岸蛋白质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重组蛋白质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落地建设顺利,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

目前,现代医药港已签约43个优质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开工建设30多家,全市形成以现代医药港为引领,以菏泽高新区、定陶区、鄄城县、郓城县为支撑的“一港四园”集群发展格局,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产业规模以年均30%的增速膨胀,2021年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05亿元,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高端化工产业是菏泽市重点打造的另一个核心产业。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圣奥化学高端橡胶防老剂、东明石化100万吨连续重整等延链强链项目建成投产,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产值和税收可实现5年倍增,规模达到4000亿级。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是菏泽高端化工产业的领军企业,担负带动全市化工产业高端高质高效绿色安全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的重任。如今东明石化总资产500亿元,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过千万吨,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利税过百亿元。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东明石化危中寻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建和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8个,创历年之最。东明石化旗下东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20万吨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计划引进的168个聚丙烯牌号,有9个牌号可以填补国内空白。恒昌化工安全总监李钊表示:“过去集团成品油产品和化工品的比值是7:3,而未来成品油产品和化工品的比值将达到3:7。”

“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位于菏泽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7.5亿元,2019年12月份正式建厂,10个月即试投产,并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量产的甲醇发动机,把发动机的B10寿命提升到150万公里、25000个小时,动力提升10%,排温降低了15%,解决了发动机的高原适应性问题,氮氧化合物和碳烟颗粒物排放分别降低69.3%和74.9%,去年产值不到一年3个多亿元,如今一年生产甲醇发动机5000台,今年计划产值达到5个亿,最终项目达产后,年可生产各类发动机、发电机10万台(套),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一朵花扮靓一座城”,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首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10年来,牡丹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明显,2012年牡丹产业产值40亿元,今年将突破100亿元。龙池牡丹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2019年产值就达到1个亿,今年一季度达到5040万元,二季度9000万元,如今一年上交税收9500万元,并做了上市规划。

产业的崛起,背后是优质的营商环境。菏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擦亮“菏泽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实施“营商环境突破攻坚年”行动,深化“一次办好”“一业一证”“市县同权”等改革,创新推出“菏心意”帮办代办、“居家办”等政务服务品牌,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3%。“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入选全省改革品牌,累计受理“吹哨”事项5.9万件,按期办结率100%。

良禽择木而栖。众多企业,被菏泽招商引资的诚意感动。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高管胡庆松说:“我们10个月实现投产,与菏泽高效服务分不开。菏泽成立专办组,进行一对一服务,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康沃公司有一次恰巧遇到周转资金不到位,菏泽有关方面了解到后,立即引荐财金集团供应链金融服务,第一时间解决公司资金问题。

在现代医药港建设过程中,菏泽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有四种进驻模式:一种是给政策和服务的自建模式,一种是标准化厂房免租使用模式,一种是定制代建分期回购服务,一种是CDMO平台共享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企业进驻可只管生产,职工生活、物业管理、能源保障等一切社会事物均可由医药港管理服务中心包揽。

上海复星医药苏州二叶是国内最大的青霉素产品生产企业,因为产能调整,需要建设独立的青霉素产品生产基地。二叶制药主要生产青霉素类粉针剂和原料药,涵盖65个药号,每个药品批准文号研究成本约2000万元,市场估值近20亿元。项目引进之初面临进区入园和药号跨省转移“两大难题”,由于定陶化工园区尚未获批,药号跨省转移手续繁杂,复星医药负责人认为“当地办不了”,打算将项目迁移到徐州。定陶区立即承诺退还保证金,这一真诚举动感动了客商。2018年定陶润鑫化工园区获批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与企业联系,苏州二叶同意将项目转回菏泽。2019年年底,山东二叶制药项目所有单体工程全部封顶,1000余台/套生产设备陆续进厂。

但事情一波三折,2020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政策,自当年7月1日起,原料药不再允许以持有人形式委托生产。这意味着,药号7月1日前无法转移到山东,项目前期投资就会打水漂。解决这个难题没有先例,菏泽第一时间向省里求援,省药监局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专题会商,从57个规格中选取18个品种作为代表进行审评,对所有药号打包“捆绑”集成受理,把核查、检验前置,安排省食药检院专人等候收取样品,与企业试生产同步推进,打出了审批“组合拳”,最终于6月24日对65个药号全部完成附条件审批,6月30日前 65个文号转移到定陶。公司当年年底投产运营,形成年产500吨无菌原料药、3亿支粉针剂的生产规模。

发展机遇垂青奋进者。正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千万菏泽人民一点一滴积攒、一分一厘耕耘,过去10年间,菏泽的经济总量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奋起直追”再到“跻身中游”,实现了“三级跳”。

经济发展带来“市强民富” 。2021年,在菏泽283.9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18.6亿元,增长22.1%,增幅居全省第1位。税收比重达到77%,比全省平均水平75.2%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高于国内郑州、合肥、长沙、成都等主要城市,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税收来源于实体经济、来源于企业、来源于每一位纳税人,如果没有产出、没有收益、没有发展,税收不可能增长,更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这不仅代表着菏泽经济发展的质量,也预示着未来发展的高度。

与此同时,菏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54元,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5620亿元,是2016年的1.9倍。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菏泽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禁感叹:10年之后,当刮目相看。当地一位领导同志表示:只争朝夕,我们相信3年之后,菏泽就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变化。

菏泽过去落后,是因为交通区位处于劣势。过去五年,菏泽重大交通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77.5亿元,是上5年的2.86倍;牡丹机场累计开通15条航线、通达23座城市。鲁南高铁全线建成通车,雄商高铁菏泽段、郓城新河航道等“1条高铁、2条航道、5条高速”交通工程加快建设,菏泽逐步成为综合立体交通的“新枢纽”。

菏泽干事创业的劲头足。十四五期间,是菏泽赶超进位、急速突破的关键时期。菏泽市主要负责同志认为:一是路径正确,赶超信心十足。二是基础坚实,发展后劲十足。三是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十足。四是政策叠加,利好因素十足。依托鲁西新区,菏泽正在实现由地理区位中心向发展动力中心的蝶变。

“20多年磨一剑”,大力支持菏泽发展,山东体现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作风,在2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写下耐心和耐力。

历经20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菏泽以“滴水穿石”精神,“聚水成势”,内生动力正源源不断涌来。

加速蝶变,发展就像菏泽牡丹一样,渐次开花结果,站到新的起点上。

来源:大众日报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平塘:“小葡萄”成为助农增收“大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平塘县牙舟镇在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葡萄种植规模,让一串串“小葡萄”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走进平塘县牙舟镇卡罗村葡萄种植基地,成片的葡萄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在茂密的藤叶间,一串串圆润饱满、紫黑溢香的“黑珍珠”缀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种植户田茂交正忙着采摘葡萄,并将采摘好的新鲜葡萄放到家门口的销售点进行售卖。
卡罗村葡萄种植户田茂交告诉记者:“我是2016年开始种的,3年之后得了收益,种葡萄的发展前景可以。今年又承包了3亩田地来种植,现已经达到售卖高峰期。”
近年来,卡罗村的葡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葡萄已发展成为卡罗村的支柱产业。该村种植的葡萄品种多样,其中,夏黑品种葡萄含糖量高、果香浓郁,深受市场欢迎。
“我一共种了8亩,6亩已挂果,2亩正在培育期。现在卖的是夏黑葡萄,无籽又脆皮,不用剥皮,水一清洗连皮一起吃,清甜可口。下一步,我想扩大种植规模,把我们卡罗的葡萄名声打出去,让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富有。”田茂交说道。
像田茂交这样的种植户,在卡罗村还有很多。孟仁满也是其中之一,多年的种植经验以及对葡萄的良好管护,使得她家的葡萄发展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种葡萄已有六个年头了,一共种葡萄3亩,产量大概在三千、四千斤左右,现在是10元钱一斤,年产值在三到四万元左右。”
据了解,依托良好的气候优势和优越的地理条件,2016年,卡罗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葡萄种植,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如今,在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以及葡萄产业的不断转型发展中,卡罗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20亩,每亩产量约1000斤,按市场价6至10元每斤计算,预估总产值90余万元。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也有效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兴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牙舟镇卡罗村副支书石玉梅说:“下一步,卡罗村将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种植效益高、便于管理的葡萄品种,逐步实现全村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湖北十堰四级林长全面履职尽责】#全面推行林长制##湖北十堰#
  今年6月,国务院对湖北省十堰市予以督查激励。在全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十堰市通过建立完善机制、强化林长责任、扎实开展巡林,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是该市最大的政治责任。
  2021年8月1日,湖北省省长王忠林下达“湖北省林长令”。
  十堰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建福说,自林长制推行后,林业成了香饽饽,各级林长纷纷履职尽责。
  9—11月,十堰市委书记胡亚波、市长黄剑雄作为市级林长,先后3次到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了解落实丹江口水库沿线森林管护、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沿江沙化治理、林业产业等情况。
  围绕“两山”理念示范区目标,十堰市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责任,过去拼资源,现在拼环境。
  十堰市副市长、市级副林长郑会军说,十堰从4个方面压实林长制体系:一是高位推进,二是完善制度,三是建强机构,四是完善体系。全市明确了5405名林长,划分各自的责任区域,设立1705块林长公示牌,全面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
  “冬防火,春造林,一年四季转山林;一边巡,一边记,解决林业难问题。”这是十堰市老百姓在各级林长履职后新编的顺口溜。
  丹江口市林业管护中心主任李军介绍,因为市里主要领导兼任林长,解决了许多林业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推进林长制过程中,十堰市坚持党委领导、部门联动,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启动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包片、包山头责任制,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市、县已相继成立林长制办公室,林业部门主动作为,两级林长制办公室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当好参谋、厘清问题。
  林长制办公室定期给各林长发提醒函,所负责区域存在那些问题,要求他们怎么去巡林,怎么样协助林业部门解决自身难解决的问题。丹江口市一名市委常委兼任市级副林长后,出面协调交通、银行、农业等部门,筹资800多万元,修复和完善了一个林场10多公里的山路。
  竹山县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是十堰市副市长、市级副林长刘运梅的责任区,森林防火关键期,她多次专程进山巡视。领导重视带动了各级作为,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实现44年无火灾。
  十堰市森林覆盖率达73%,排在全省第二位,但林分质量不高,一到冬季,一些地方缺乏整体美感。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担任市级(县市级)林长后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他提出加快全市林相季相改造提升。
  山,是十堰市最大的资源;水,是丹江库区人民致富的源头。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这是十堰人民最大的政治任务。
  一江清水要有好的山,要有好的树,更要有好的人。
  位于丹江口市北部的凉水河镇,是丹江口库区的核心区域。凉水河镇党委书记、镇级林长马必云介绍,全镇辖15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林地面积260528.7亩,生态公益林132966.5亩,天然林停伐面积6100亩。10年间,凉水河镇丹江口库区四周的森林都已成林,郁郁葱葱。作为基层林长,他的职责就是组织完成林长制的各项目标任务,检查、督促责任单位和村级林长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负责村级林长、护林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守一级林地、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地红线,落实源头管理责任。
  清清南水,亲亲北上。丹江口库区对易造成水质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严格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绿色发展底线,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功能日益完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3年以来,丹江口市先后投资3000万元,在凉水河镇白龙泉村5组建造百喜岛观光旅游区,湛蓝的天空,蔚蓝的一库清水,百喜岛这一“江中绿岛”成了丹江口库区一道美景,投资60余万元栽种的南方棕榈、银杏、女贞、柿子树和广玉兰等树种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
  郧阳区杨溪铺镇的杨溪铺、清凉、朴家河3个村交界的大尖山,被誉为“十堰的塞罕坝”。这里地形地貌复杂,山势陡峭,地表碎裂,有岩溶面积3万余亩,山上全是裸露的碎石,山下面是奔流的汉江,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林草覆盖率极低,每逢下雨,下滑的泥石流和小沙籽形成泥沙水直接流入汉江,严重污染汉江水源,威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民义务植树拉开了大尖山石漠化造林的序幕。30多年来,造就了汉江边3万亩绿地。
  十堰市林长制办公室工作科科长杨文说:“这是老百姓一年一年干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十堰的‘塞罕坝精神’。”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在十堰市茅箭区驼鞍沟工业园,玄岳大道驼鞍沟示范片区林相季相改造项目工地正在加紧改造升级,山脚公路边鲜花点缀,婉婉紫薇,满树缀锦,挹红叠紫。
  这一项目以廊道景观化、景观园林化、园林立体化为目标,通过森林抚育、林地清理、补植补种等措施,将该处打造成为全市森林提质增效、增绿添彩,提供林相季相改造的示范样板工程,在玄岳大道可视范围建成了立体生态景观带,实现了春花、夏荫、秋色、冬绿的景观效果。
  夏建福说:“十堰山多,我们要打造山体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场所。这样,十堰会更美丽。”
  玄岳大道驼鞍沟示范片区林相季相改造项目面积241亩。作为引领十堰市林相季相改造快速推进的样板工程,2022年春季以来,市、区主要领导多次赴现场实地指导,对抚育标准、种植品种、整地挖窝、时间节点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保障项目改造成效,茅箭区委、区政府把林相季相改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茅箭区2022年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使用方案中列支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区林相季相改造,带动茅箭区林相季相改造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十堰市及茅箭区两级林长多次实地调研,明确“伐小留大、去黄补绿、见缝插绿、随清随绿、绿不断线、花绿互补”的原则,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和示范引领。
  茅箭区林管中心主任金桂荣说:“这个项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志莉多次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区级林长、副区长王刚也到现场协调、指导,现在改造效果已经显示出来。山上种的是常绿乔木和花卉树木,四季都有景观,山下公路边原来乱石林立,现在有花有草。”
  如今,玄岳大道沿线山体林相更美、季相变化更明显、林分质量更高,真正实现了四季不同、远近各异、上下互补、移步换景的目标,让市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绿色福利。
  林长制,林长治。十堰市四级林长履职尽责,林长制改革正在落地生根。(田瑞金 赵辉 杨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文艺的有:我想要去的地方很远,我想买的东西很贵,我爱的人很完美,这就是我要努力的原因。向往的有:我希望我以后再遇到的人不会对我失望。
  • 26岁 生日快乐一样的生日 不一样的心境✨一年年的越来越不爱过生日 许的愿望还是每年都一样 就不说啦 希望后面的一切 都可以顺其自然 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而
  • 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什么都无法确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爱的人是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想我这里都会是你最温暖的港湾,都是为你遮风避雨的城墙。——肖战3️⃣一
  • 只有对自己说,猪猪侠,想要的东西就自己去拿好了,别再在心里羡慕个不停。现在羡慕她,更多是因为在同学那里知道了,原来,我要踮起脚才能努力够到的事,对她来说只是打个
  • 今年6月份我的小哥哥毕业回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很多,也许是在一起的时间突然变多让我们发现双方的很多观点跟自己不同,伴随着争执增加了,我很累又很无力。忙完一天
  • 之后,我们又对博物馆内的观众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访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大部分的观众都曾去过西递宏村这样的景点旅游过,这说明徽派建筑徽文化为背景的旅
  • 假期是陪麻麻去浪 失眠伤神 拒绝相亲 变美路上 学不懂的编程 以及 不知下场的两篇内参 收假以后就是新晋可人儿辣 要积极 要敞亮 要努力 也要相信 ⛽️ 阿弥
  •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些平台该如何运用,找到最适合自己行业的平台,就能事半功倍了。        首先要根据你是在做什么产品还是做什么行业来决定我们要用到哪些引流渠
  • “虽然我长在枯草丛中,但我那黄色的小脸让别人注意到了秋天;虽然我一直很孤单,但是别人记住了下的名字,而不会把我当做油菜花或菊花。而我到底又为什么是一朵不被需要的
  • 第一款是查尔斯公司发的苏式月饼,包装隆重,味道还行,本来想配茶,看到冰箱还有一根玉米,那就以清理冰箱为主。▸ ◂ ▪︎ 不断经历心理防线崩塌又重建的
  • !突破了2OO万订阅者!
  • 现代社会,其实有很多项目都是0成本或者基本是1000块以下投入就能玩起来的项目,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时代,互联网创业,很多项目都是零成本起家
  • 互联网时代~所罗门矩阵之生态系统所罗门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是基于信息回路构造起来的数字化社会生态系统,祂遵循的是知识经济的逻辑,和人文科学的发展规律,这种生态系
  • 发病规律 病原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原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后经薄壁细胞到达维管束,在
  • 原因是他问我要不要去看一眼男女真实sex表演开开眼界,我问“所以五十欧是多少人民币”他回“乘以8呀我跟你说三次了你这脑子……”我破口大骂,“你有病啊,有本事我们
  • #剧版镇魂[超话]#我又何尝没踏遍世间山河,但有一座山,它叫昆仑,一青一黑两个身影,总是在一起,兴许连神仙都会羡慕这等温柔,游遍了大千世界,却再无景色能入我眼,
  • 我的第一世,是江南水乡畔的一朵不起眼的白莲,他是每日在江畔泛舟的捕鱼郎,每日从我的身边经过,总是唱着欢快的歌。我在他的歌声中从一朵蓓蕾长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莲,
  • 一早摘了些葡萄煮了些汁,顺便摘了四个西红柿,也仅仅就四个红的,其余的还是绿色的,天气转凉,植物生长缓慢,底部叶子枯萎,被我剪掉了,上方叶子依旧浓绿,好像还有一线
  •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拉开帷幕,中国向世界亮出“美丽中国”新画卷。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千年古都、百花齐放。
  • 长的好看是他最不值得一提得优点(对我来说值得一提是我作为颜狗最后的倔强)温润如玉 通透却又不傲慢避世却又在危急时刻积极出世虽然他睡姿奇差但是 让万千少女想成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