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 提升改造2000个健身园!天津要打造“运动之都”!】

坐在阳台上

就能看到小区里的健身园

出门几步就能找到

喜爱的运动设施

篮球、健步走、乒乓球、广场舞

……

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

找到自己钟爱的运动场馆或器械

这就是咱们天津

  正在推动打造的“运动之都”

  天津市体育局公开发布《天津市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若干措施》,其中对加强体育用地供应利用、倡导复合利用模式、融合平急功能改造建设、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居家健身等问题,给出了17条具体举措。

  增加体育用地 倡导复合模式

  1

  制定补短板行动计划

  各区人民政府要开展本区全民健身设施现状调查,结合相关规划,2021年8月底前编制完成本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必须兼顾向社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加强体育用地供应利用

  按照依法批复的天津市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要将体育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科学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要根据体育设施建设的政策规范,合理确定并保障土地供应规模。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要加速推进落实。

  3

  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

  暂时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体育用地,鼓励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租期不超过20年。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健身设施建成开放并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的土地应继续用于健身设施建设运营。对按用途需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供应时实施。

  4

  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

  鼓励支持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设施,各区人民政府要梳理建立并向社会公布用地和资源目录。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可应社会主体申请,提供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并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依据地方关于临时建设的办法进行管理。健身设施由各相关方协商依法确定产权归属,建成后5年内不得擅自改变其产权归属和功能用途。社会力量可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土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健身设施,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且不能影响土地供应。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森林保护等前提下,结合我市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绿色屏障建设,可依法依规在海边、河道边、湖边修建适合群众使用的特色体育设施。

  5

  倡导复合利用模式

  鼓励支持复合利用城市文化娱乐、教育、商业等设施资源建设体育设施。支持对健身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在不改变、不影响建设用地主要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通过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的方式促进健身设施项目落地。在养老设施建设中,要配建充足的健身场地设施。

  新建改建体育场馆

  兼顾突发应急事件需求

  6

  融合平急功能改造建设

  要统筹兼顾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突出平急两用、功能互补,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和大型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建设。新建改建体育场馆等设施时要预留改造条件,结合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需要,兼顾突发应急事件时发挥作用。

  应急避难(险)设施要增加体育功能,平时在不影响公共服务基础上要兼顾为群众健身提供服务。有关改造建设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体要求由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7

  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中心城区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倡导支持在街道、乡镇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气膜结构健身馆、装配式健身馆。推动社区(村)健身设施更新换代,提升改造健身园2000个,新建一批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

  新建居住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社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不具备标准健身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设施。突出做好体育公园建设与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

  8

  推广委托运营开放

  加快推进我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创新改革,积极实施“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政府投资新建体育场馆应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不宜单独设立事业单位管理。鼓励第三方企业参与已有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开放,逐步向委托市场管理转变,应托尽托。鼓励第三方企业运营学校体育场馆,全面推行保险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优化保险供给,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和转移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独立承担责任,确保运营安全,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在保证本校师生教学、日常活动需求的前提下应开尽开。鼓励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市民群众、学校和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承办社区体育赛事。

  9

  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全民健身领域应用融合,建设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保障平台,与国家相关体育活动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共享资源、互联互通,实现对市民健身数据的科学分析管理,组织群众赛事活动开展,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等大型设施信息化管理标准规范。

  培育“草根”组织

  打造“排球之城”“运动之都”

  10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引导、规范、助推、监管体育社团组织健康发展。注重发挥市、区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协调推动作用,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社区体育组织,搭建社区健身组织体系框架。进一步规范人群、单项、网络、公园、学校体育组织,培育发展体现群众健身兴趣,反映群众健身爱好的小型、分散、基层“草根”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评定、考核,全面优化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培养与群众靠得近、贴得紧的社会体育服务人才。

  11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鼓励特色发展,协同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冬夏令营等,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指导青少年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协同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

  鼓励各区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由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优秀体育人才选拔渠道。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青少年体育推广、培训、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12

  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创新开展和推广普及适合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符合国内外时尚潮流、体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方法。倡导每名市民喜爱一项体育健身项目,养成经常锻炼的生活方式。发挥体育赛事杠杆作用,优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全民健身竞赛体系。完善市民运动会组织模式,举办社区、公园运动会,推进“排球之城”“运动之都”建设。支持各类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群众体育竞赛活动。

  13

  大力推动居家健身

  创编居家健身方式方法,通过整合拓展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资源,向群众大力推广普及居家科学健身知识。继续做大做实“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一点通”电视栏目和“#今儿练了吗”抖音专栏。开展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体系。

  减税、奖励等利好政策

  激励群众体育发展

  14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要调整优化投入方向,加大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要重点向群众体育倾斜,加大投入比例。通过引导资金、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积极争取体育领域项目中央资金支持。

  15

  落实税费扶持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及我市关于体育领域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企业拥有并运营管理的大型体育场馆,其用于体育活动的房产、土地,减半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体育捐赠支出,按税法规定的比例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6

  创新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对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好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评选“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市民健身榜样”。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降低税费、完善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政策等方式支持运营机构健康发展。做好天津市“体育惠民卡”发行和管理工作。

  17

  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监管力度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规范性评估督导,评选表彰一批开放服务做得好的示范场馆和专业运营机构。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监管,保障各类健身设施使用安全。对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设施,要严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确需改变的,应征得同级体育主管部门同意,先行择地新建。

【城事 | 提升改造2000个健身园!天津要打造“运动之都”!】​
  坐在阳台上

就能看到小区里的健身园

出门几步就能找到

喜爱的运动设施

篮球、健步走、乒乓球、广场舞

……

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

找到自己钟爱的运动场馆或器械

这就是咱们天津

正在推动打造的“运动之都”


天津市体育局公开发布《天津市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若干措施》,其中对加强体育用地供应利用、倡导复合利用模式、融合平急功能改造建设、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居家健身等问题,给出了17条具体举措。

  增加体育用地 倡导复合模式

1

制定补短板行动计划

各区人民政府要开展本区全民健身设施现状调查,结合相关规划,2021年8月底前编制完成本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必须兼顾向社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加强体育用地供应利用

按照依法批复的天津市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要将体育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科学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要根据体育设施建设的政策规范,合理确定并保障土地供应规模。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要加速推进落实。

3

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

 暂时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体育用地,鼓励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租期不超过20年。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健身设施建成开放并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的土地应继续用于健身设施建设运营。对按用途需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供应时实施。

4

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

鼓励支持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设施,各区人民政府要梳理建立并向社会公布用地和资源目录。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可应社会主体申请,提供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并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依据地方关于临时建设的办法进行管理。健身设施由各相关方协商依法确定产权归属,建成后5年内不得擅自改变其产权归属和功能用途。社会力量可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土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健身设施,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且不能影响土地供应。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森林保护等前提下,结合我市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绿色屏障建设,可依法依规在海边、河道边、湖边修建适合群众使用的特色体育设施。

5

倡导复合利用模式

鼓励支持复合利用城市文化娱乐、教育、商业等设施资源建设体育设施。支持对健身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在不改变、不影响建设用地主要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通过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的方式促进健身设施项目落地。在养老设施建设中,要配建充足的健身场地设施。

  新建改建体育场馆

  兼顾突发应急事件需求

6

融合平急功能改造建设

要统筹兼顾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突出平急两用、功能互补,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和大型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建设。新建改建体育场馆等设施时要预留改造条件,结合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需要,兼顾突发应急事件时发挥作用。

  应急避难(险)设施要增加体育功能,平时在不影响公共服务基础上要兼顾为群众健身提供服务。有关改造建设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体要求由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7

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中心城区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倡导支持在街道、乡镇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气膜结构健身馆、装配式健身馆。推动社区(村)健身设施更新换代,提升改造健身园2000个,新建一批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

  新建居住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社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不具备标准健身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设施。突出做好体育公园建设与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

8

推广委托运营开放

加快推进我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创新改革,积极实施“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政府投资新建体育场馆应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不宜单独设立事业单位管理。鼓励第三方企业参与已有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开放,逐步向委托市场管理转变,应托尽托。鼓励第三方企业运营学校体育场馆,全面推行保险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优化保险供给,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和转移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独立承担责任,确保运营安全,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在保证本校师生教学、日常活动需求的前提下应开尽开。鼓励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市民群众、学校和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承办社区体育赛事。

9

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全民健身领域应用融合,建设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保障平台,与国家相关体育活动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共享资源、互联互通,实现对市民健身数据的科学分析管理,组织群众赛事活动开展,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等大型设施信息化管理标准规范。

  培育“草根”组织

  打造“排球之城”“运动之都”

10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引导、规范、助推、监管体育社团组织健康发展。注重发挥市、区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协调推动作用,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社区体育组织,搭建社区健身组织体系框架。进一步规范人群、单项、网络、公园、学校体育组织,培育发展体现群众健身兴趣,反映群众健身爱好的小型、分散、基层“草根”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评定、考核,全面优化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培养与群众靠得近、贴得紧的社会体育服务人才。

11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鼓励特色发展,协同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冬夏令营等,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指导青少年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协同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

  鼓励各区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由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优秀体育人才选拔渠道。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青少年体育推广、培训、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12

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创新开展和推广普及适合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符合国内外时尚潮流、体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方法。倡导每名市民喜爱一项体育健身项目,养成经常锻炼的生活方式。发挥体育赛事杠杆作用,优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全民健身竞赛体系。完善市民运动会组织模式,举办社区、公园运动会,推进“排球之城”“运动之都”建设。支持各类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群众体育竞赛活动。

13

大力推动居家健身

  创编居家健身方式方法,通过整合拓展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资源,向群众大力推广普及居家科学健身知识。继续做大做实“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一点通”电视栏目和“#今儿练了吗”抖音专栏。开展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体系。

  减税、奖励等利好政策

  激励群众体育发展

14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要调整优化投入方向,加大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要重点向群众体育倾斜,加大投入比例。通过引导资金、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积极争取体育领域项目中央资金支持。

15

落实税费扶持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及我市关于体育领域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企业拥有并运营管理的大型体育场馆,其用于体育活动的房产、土地,减半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体育捐赠支出,按税法规定的比例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6

创新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对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好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评选“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市民健身榜样”。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降低税费、完善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政策等方式支持运营机构健康发展。做好天津市“体育惠民卡”发行和管理工作。

17

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监管力度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规范性评估督导,评选表彰一批开放服务做得好的示范场馆和专业运营机构。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监管,保障各类健身设施使用安全。对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设施,要严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确需改变的,应征得同级体育主管部门同意,先行择地新建。

惠阳“十四五”规划出炉!惠阳有可能是未来的'南山'!! 你认为有戏吗?
#临深买房##惠州临深片区#

回顾往年历史,两会热点往往成为市场方向标,会成为贯穿很长一个阶段的投资主线!

而恰逢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深圳与惠州等地都相继发布了“十四五”规划。

惠阳区也发布了《惠州市惠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确定了惠阳区十四五期间的目标。

这份规划涵盖了惠阳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规划建设重大项目177个,总投资1657亿元,包括交通、医疗、教育、产业等,信息量十分巨大。

01、惠阳集聚爆发,轨道交通迎来“高光时刻”

交通向来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在惠阳“十四五”规划中,交通规划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惠阳“十四五”期间规划交通运输体系32宗,计划总投资约360.97亿元,将依托机场、高铁、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提升惠阳在服务惠州乃至周边地区的重要支点和枢纽地位。

进而拉近惠阳与深圳、广州等大湾区中心城市以及深圳都市圈核心区域的距离。

很显然,交通规划将会影响一个时期社会的发展,并成为区域外联的重要途径。

这从深圳北站、南京南站、成都东站等发展历程均可看出,因轨道交通的建设,为片区发展带来了强大助力,吸引了大量流量聚集,并成为城市“超级门户”。

惠州南站作为惠阳重点交通枢纽,未来或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城市门户”,关注度一向很高。惠州南站汇聚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深汕高铁(规划中),而深圳地铁14号线也明确东延至惠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深圳交通运输局公布的2021年部门预算草案,已将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工程前期费用列入2021年预算,相信动工时间指日可待。

规划中的深汕高铁,全线设西丽站、罗湖北站、坪山站、惠州南站、惠东站、深汕站共6个车站。

深汕高铁的始发站是西丽站,从今年2月广铁集团公布的《深圳枢纽新建西丽站及相关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内容获悉,西丽站设计规模13台25线,总用地面积42.08公顷,超过深圳北站11台20线。

西丽站不仅占地面积大,站台数量、规划接入的线路数量也将超过深圳北站。

在《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西丽站未来将建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未来,通过深汕高铁,从惠州南站2站便能达到深圳南山西丽站,近80公里的距离根据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计算,或只需10多分钟左右,极大提高惠阳与深圳核心区域的通勤时间,成为深圳外溢资源的直接承接地域。

这比从深圳市内,驾车从坪山区至南山区时间还短!

惠阳因惠州南站交通综合实力的加持,已成为湾区的“流量池”,承接着湾区及周边城市外溢资源。

因此,惠阳政府洞悉城市发展需求,由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惠州南站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划打造一座立于轨道交通便利之上的TOD新城。

02、交通为导向TOD新城,探索城市发展新方向

TOD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多大?从东京、新加坡、香港的发展案例,即可窥知一二!

很多人以为临近地铁,或楼盘附近有地铁口便叫做TOD,其实不然,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以东京为例,六本木新城是“TOD”经典案例,其以轨道为节点,通过开发超高层和地下空间形成“垂直都市”,在20公里范围内形成了超过800万人的核心城市。

在这个“城中城”里,居民生活范围浓缩在片区内,缓解因居住和交通等问题带来的生活困扰。

对TOD模式,惠州人想必不会陌生!

2017年,惠阳发布《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南站新城片区(DSNZ)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规划南站新城片区占地约11.86平方公里的范围打造成可容纳26万人居住的TOD轨道新城。

在惠州南站TOD新城这一湾区发展前沿的流量池面前,惠阳政府做了一系列规划。

据《关于惠州市惠阳区南站新城示范区城市设计(草案)的公示》,除了已有的南站,还将新增新桥站点,这意味着,南站新城片区将有2个站点。

在刚出炉的惠阳“十四五”规划中,同样提到惠州南站周边路网建设规划。

根据规划内容,十四五期间将研究惠州南站与仲恺新区站、惠城南站等枢纽之间的捷运系统,协助推进广汕高铁、深汕高铁等项目建设,配合协调推进深惠城际建设。

而一座符合时代发展的TOD新城,当然不止交通规划,还将配备适合人居发展与城市活力的市级配套。

根据南站新城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将南站新城片区设计为粤港澳大湾区立体生态城市。

将建设14所学校、18所幼儿园、2所大型医院,32处教育配套、大型商业综合体、博物馆、智慧楼宇……

欲将南站新城构建成集教育、购物、休闲、娱乐、衣食住行等多维度配套为一体立体生态城。

毫无疑问,南站新城未来将会成为大湾区轨道上的“宜居大城”! https://t.cn/R2Wxnh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都!今天尝试了海鲜乌冬面 好辣 但依然 很好吃!
  • 张柏芝要在电梯内拍照,两个儿子自动靠边站,令她自豪配文:“足以证明妈妈的地位很高了。自从Lucas进入青春期以来,张柏芝鲜少公开儿子正面照,这次,她则是大方晒出
  • 执事咖啡馆真是很奇妙的体验 耻度特别高 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做 起立马上有人拉椅子 去厕所有人帮忙打开厕所门 出了厕所也不能动要等人来带 小伙伴去厕所之后 没有手机
  • SUPREME SS20 WEEK01 New ARRIVAL✈️ 速上架 SB✈️ : www.secretbase-sb.com ⚠️SIZE M/L/
  • 沈老师说 ​​​​今天啊是我们搜狐焦点两会报道的第一天 很荣幸我把毛大庆毛总以及泰禾的沈力男沈老师 旭辉的孔鹏孔总 京投发展的高一轩高总 还有港中旅的张焱张总请
  • 丰田考斯特改装商务车的内饰座椅的数量以及布局并非是一成不变,考斯特商务车的座椅数量可以从10座到23座不等的设计,但是车内的空间是相同的,座位数量越少,我们在车
  • 去过泰国那么多数也数不清的大小寺庙,都不及拉萨的这次小昭寺来的感触深厚,当时就很酸想哭,特别是看到可以保佑家人平安的好运结,天底下那么多佛凭什么我最爱的你不能受
  •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与刘宇宁擦肩而过这么多次了 而当我开始了第一次了解他 我便喜欢上了他正像宁哥前两天直播说的 我肯定在几百年前就~ 银识22年往后余生了啊 唯爱摩
  • 48个数学相关的有趣主题,从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40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关系,各种有趣的数学现象以及一些动手操作的数学小游戏,全方位让孩子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 #晨艺[超话]# ❤ #王晨艺0922生日快乐# 『*** 风吹起如花一样的流年 你的笑颜留在我的心间 成为时光里最美的装点 看天 看地 看山 看水
  • 他用生命向人民践行了承诺: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查获冻结涉案账户20个、涉案资金157万元,捣毁犯罪窝点6个……“干禁毒必须义无反顾”2020年12月18日
  •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5G时代视频语言成为交流的主要形式作为一项赋能技术,5G技术所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等特性,让其与每个行业结合以后,都带
  • 你眼中有星海浩渺,山河千里,而我眼中有你世事不如我意,你如我意要等时间嘉许,等春风得意,我正好遇见你,然后余生都是你于我而言,你是海,是林。我爱你,如鲸向海,似
  • #人文地域# 汉中面皮起源于秦汉时期,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
  • 只有经历了人间悲欢离合,才懂人生滋味就是平淡,归真之后,你便不会计较,不会较真,平和处事,平静对人,平衡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从繁华中,回归到了自己的世界里,把低调
  • 我比较擅长堆积城堡,细软的海沙在孩子的小手拍打柔和下,一堆原先很松散的沙子变得凝聚起来,堆积过程中开始变得有菱有角,听着妈妈在旁边鼓舞我不停的喊加油,还有爸爸的
  • 我开始有些后悔了,可老婆却一直安慰我,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慢慢会好的”。就在前几天,老婆突然领回一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对我说:“我找到了真爱,我们离婚吧”!
  • 我的互联网嘴替 说不好看的都给我看[哼]众口难调到底什么才是好结局 他们的人生还在继续 不要你看到是好结局就是好结局了行吗[裂开]人生总会有起起伏伏 没有错误哪
  • MBTI:INFJ❣️ :大家,一定要健康快乐幸福的度过啊~#mile_phakphum[超话]# 关于这个超话,有几点需要说明1.因为喜欢P'mile,所以申
  • 颜丙燕不但是一名好演员,也是一名孝女,在本人奇迹非常红时,本人的母亲却被搜检出患癌,为了齐心照望母亲,颜丙燕选定了临时退出演艺圈,不过一隐退即是8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