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教育#【值得一读!重读陶行知:“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 #阅读##陶行知#在1919年7月一次关于“新教育”的演讲中,提到了新教育对新教员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有信仰心”,他认为,对教育的“信仰心”,不仅来自教育本身的意义,“是永久有益于世的”,而且还来自教育所带来的快乐。

陶行知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这里头还有一种快乐——照我们自己想想,小学校里学生小,房子小,薪水少,功课多,辛苦得很,哪有快乐?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那不信仰这事的,可以不必在这儿做小学教员。一国之中,并非个个人要做这事的,有的做兵,有的做工,有的做官……各人依了他的信仰,去做他的事。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陶行知教育文集》)

从这里可以知道,当时也有教师抱怨“房子小,薪水少,功课多,辛苦得很”,丝毫看不到教育职业有什么快乐可言。这和今天不少教师的心态不是一样的吗?

教育的快乐源于何处?陶行知认为,教育的快乐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身的信仰,“那不信仰这事的,可以不必在这儿做小学教员。一国之中,并非个个人要做这事的,有的做兵,有的做工,有的做官……各人依了他的信仰,去做他的事”。

说到“依了他的信仰,去做他的事”,我想到有一年我去参观青海塔尔寺的时候看到酥油花的情景。寺庙的一个僧人告诉我,酥油花塑造工艺复杂,要进行大量的选料、配制、做模等前期工作。由于酥油易融化,艺僧们徒手捏塑酥油花时只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阴冷房间里封闭工作。在制作过程中,艺僧手指被冻得疼痛难忍,失去触觉,但他们依然将酥油做成一朵朵精美的花。这些酥油花只能“存活”几个月,因为天气转暖便要融化,于是每年都要重做酥油花。因此,最后艺僧们的手指都会溃烂,且终身残疾。这些艺僧都是自愿做酥油花的,没有谁强迫他们,哪怕手指溃烂,他们也无怨无悔。这些美丽的酥油花都不是为市场而制作,唯一的用途就是放在寺庙里供奉神灵。没有半点儿功利色彩,而完全是出于心灵深处的信仰,而自觉自愿地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健康。在世俗的人看来,他们很苦,但他们自己却觉得很幸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回头说教育。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会把教育当信仰,但要看到,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崔其升等人的确是对教育有一种类似于宗教一般的信仰,他们不但为中国教育作出了贡献,也因此而获得内心的自由、宁静与幸福。我们也许不应苛求每一个教师都把教育当信仰,但如果教育者有了一份陶行知所说的对教育的“信仰心”,一定会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幸福。

陶行知还认为,教育的幸福源于看着孩子成长:“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从教几十年来所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带班常常是“大循环”——从初一到高三,一教六年;当然,也有只带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小循环”。但无论“大循环”还是“小循环”,几年中,看着孩子的成长,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他们刚进校时,还是刚毕业的小学生,十一二岁,十二三岁,活泼调皮的小男孩,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当他们高三毕业离开我的时候,已经是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然后我又回头带初一,又迎接一批可爱的小不点儿,然后又陪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多年后,他们回来看我,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作曲家,有的是医学专家,有的是科研专家,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足球教练,有的是摇滚歌手,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乡村教师……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只要他们善良、正直、勤劳,就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也是我幸福的源泉。

有一个叫王红川的孩子,是我大学毕业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当初的他,瘦瘦的,小小的,戴个小眼镜,特别机灵可爱,因为体质较弱,我特别呵护他,有一次还帮他揍高年级欺负他的学生,为此我还挨了学校的处分。我每天早晨骑自行车上班要经过他家附近,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晨都在街边等我,我到了以后,他便跳上我的自行车后座,我载着他上学去。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西医骨科专家。还有一个女生叫“周惠”,高一新生报名的当天晚上,她就病了,肚子疼得厉害。我用自行车送她到医院急诊室,结果医生说必须住院,于是,我又背着她到了山上的住院部。在山路上,为了安慰趴在我背上轻轻呻吟的周惠,我一边喘息一边给她开玩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多年后,在德国大学教书的周惠,带着女儿回来看我。回忆当年我背她上医院的事,她说当时她疼得说不出话,但在心里默念着:“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2018年8月,应学生的要求,我为他们上了一堂退休前的“最后一课”,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来了。从几年前教毕业的“关门弟子”,到已经年过半百的第一批学生……180个座位的阶梯教室,挤满了400余人。王红川带着妻子和女儿来了,周惠专程从德国赶回来了,还有当年的“差生”如今的省足球教练张凌,还有当年的学霸如今的飞行员、机长吴镝……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再年轻,但看到他们,浮现我眼前的,依然是他们当年稚气可爱的面容。当我讲课时,他们一双双痴迷的眼睛凝视着我,已经二三十岁、四五十岁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当年十二三岁的光芒。那一刻,我感到我面对着属于我的一片星辰大海!

我想到了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的话:“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不过,我要补充一句:“迷恋他人成长的人也必将被他人迷恋!”

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育人三部曲》)我根据自己切身的感受,也想补上一句:“以及孩子对我的爱!”

我想到了陶行知的话:“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我还想补充一句:“不只是看孩子开花与成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也开花,也成熟,同样有极大的快乐。”(作者 李镇西 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多用粤语正字搣甩试讲唔识写##多用粤语正字搣甩试讲唔识写# 由于最近(乱)画画多,发觉有时画得好啲,有时画得好差(一啲基础都无嘅人,居然认真苦恼[二哈][二哈][二哈])。今日偶尔间睇到一个周传雄佢上传嘅视频,系你好生活节目度唱黄昏嘅片段,直到画面到一个水面,远处山绕,有大大细细开船,又系黄昏,就好想画画,画完就,咦,画乜鬼[允悲]鉴于实在太屎,所以我调咗[doge]虽然依家都系鬼画符,点都好过睇实物[跪了]唔记得讲,同埋今晚睇完tvb思家大战,真系自己好久无睇,好纯粹嘅粤语综艺,就系节目好平常普通交流,反而我睇珠江就,要睇学讲粤语,因为细蚊仔唔识讲喇[跪了]唉,虽然我自己睇都会学到好多,不过,唔讲就真系讲唔出。真系一谷住,就越唔肯学讲[裂开](超时[允悲][允悲][允悲][允悲][允悲][允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峻豪,你要知道你是我们所有lili的骄傲,是我们所有lili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你不相信你自己的话我们也就没办法支棱下去,你是我们的动力,你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做
  • 2022年中国足球协会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赛况(3.22)排位赛河北女足5-2天津圣德女足河南建业女足1-1陕西长安竞技(点球4-2)广东梅州客家1-0江苏无锡女
  • #情侣壁纸##情侣头像##樱桃小丸子# 情侣头像第二组 樱桃小丸子情头0711 ❶每个女孩都是银河遗落在世间的星星 ❷女孩子呀 各有各的漂亮法 ❸少女的
  • 那种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境界,拙火定、狂喜等等,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也不是真正的生命觉醒,所以“何劳向外求玄”。  并不是仅仅布施钱财就能够成道,因为布施可能是菩萨
  • 假期比较唠叨发博略频繁~╮( ̄▽ ̄"")╭上午在家打打球收拾收拾家下午去了村里最繁华的商场打算简单买点儿食材晚上自己在家作点儿刘子博家逛超市
  • #易货# #易货网# #郑州易货# #河南易货# 家里闲置物品交换网是什么?家里闲置换物的优点其实现在都市里很多年轻人都有关于闲置物品的困扰,尤其是还在租房子的
  • 很庆幸自己在上海,就算晴天,就算来流星,我也可以拒绝不喜欢的人,流星没来,你不是我想要的人。只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我喜欢的人,真的是神明都觉得值得的,是被月老所牵
  • 第一次在宁波体验沉浸式话剧,还被安排了任务,故事情节很紧凑,还有许多的互动情节所以一个人去也不会尴尬,一共有三条主线情节,听说二少爷很帅就选了二少爷这个线,可惜
  • #工匠汾酒# 在那个文人风气盛行的年代,文人墨客总会在酒席之间行酒令。那些充满文雅之气的娱乐活动,无不为酒宴聚会增添几分乐趣。 史料记载,在康熙四十六年的除夕
  • 二、明财位先向大家介绍从"峦头"的角度寻找家中财位的方法,所谓"峦头",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提到过什么是风水上的"
  • 对于北方人来说,“打边炉”多少有些陌生,于是怀着好奇❤️探个究竟,也品尝一下久违的粤菜。@时代少年团-刘耀文没想到石排岗泳池旁边居然藏着一家这么ins风的茶饮店
  • #蘑菇[超话]# 雨后的山林简直是天堂,发现好多种蘑菇,就是大多不认识,买的菌类大百科还在路上[可怜]关于菌类的认识几乎为零,但很感兴趣。蘑菇种类真是让人眼花缭
  • 而现在,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创作的嘻哈音乐传递同样的内容,因此我们看到了《嘻哈王国》这张专辑!随着这张专辑的制作完成,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在音乐制作方面的优势,带来这张
  • 乐观,那不是没烦恼,而是要懂得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看开,想通,就是完美。 ​​​每一个清晨,记得告诉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
  • 河北某食品企业采购超低氮蒸汽发生器 回访反馈非常节能我们在定期回访中了解到,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中,对设备每日消耗燃料情况进行了登记,经过对比,我们的贯流舱全预混设
  • ”我想到了“呵护童心~”这段话送给所有人~所谓烦恼,皆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不如少思少想,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这一辈子,把心情照顾好,
  •   区块链“新贵”IPFS可有效保护数字信息  作为区块链技术领域中比较主流的系统协议,近年来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大
  • 补水修复面膜合集|暗沉、卡粉,泛红再也不怕 夏天来了,怎么能没有面膜分享,作为干敏皮,选出了我最爱的几款面膜分享! ️希思黎花香保湿面膜纯保湿的涂抹面膜,用来妆
  • #池昌旭[超话]##池昌旭0705生日快乐# 之前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从今往后却有了意义! 我爱你, 因为你能唤出, 我最真的那部分。
  • 昨晚上了夜班 白天睡了一整天 傍晚接到电话说今晚不用上班了 外面雨也停了 吃过晚饭就去最近的镇上走了一圈 喝了一杯饮料 是前女友推荐的 那时候我们还有微信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