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人生的至高境界《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译: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静无声啊,虚空无形啊,它不需要任何条件而独立存在,并且永不改变,它的运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它为“道”,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渐行渐远,最后回归到本始。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中有四种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顺应于地,地顺应于天,天顺应于道,道顺应(万物)自己本来的状态。

有物混成,为天下母
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但“道”究竟为何物,《老子》多章言之,角度不同,以诠释道之妙义。此章为核心篇章之一。

有物混成。此物非彼物,非具象,非形器,就是大道,“道”之体,超越时空,超越经验,超越思维,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混然为一。

但“此物”又确实存在,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道”,客观存在,是“有物”,而非虚拟存在;它又是浑沌体,不可分别,无彼此界限,而非万物般形态各异。

先天地生,天地皆为有形之物,而有形生于无形,无中生有,故“道”先于天地而存在。

寂兮寥兮。道之为物,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边无际,无内无外,不可感知,不可分辨。

道,自本自根,绝对无待,是宇宙第一因,是第一原动力,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一种无条件存在,不因万物变化而变化,它无所不在,运行不息,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称为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道,万物赖之以生,故为天下母。道之为用,生生不息,周行不殆,天地万物,概莫能外,取字为道,取名为大。

大逝远返,万物归一。

大道之行,渐行渐远,曰逝曰远,但远极则返,最远即最近,最终即最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大道之行为何终归至初呢?天地万物皆是如此,大道之行,即万物之化。万物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由盛到衰,由生至灭,再由灭到新生,轮回无限,循环往复。

万物之化终点,即回归至起点,“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归于无”,又开始新的轮回,此为大道之行,即“周行”,即“大逝远返”。

“大”即无物不含,无物不生;“逝”即万物自化,离道自往,渐行渐远;“远”即万物自化自往之极;“返”即复归,即归根,重新回归于道。

大逝远返,万物生灭,皆因于道,皆归于道。世人亦应明道从道,超越小我,成就大我,不愧于万物之灵。

人者至灵,与道为一。
宇宙万物,道为根源,道为总则,万物莫不得之从之,故道大。

天者,至高至上,周覆八方,四时有序,自强不息,天地之合,生养万物,故天大。

地者,驮载万物,包容万千,容污纳垢,不改其德,营养万物,不求恩报,是谓厚德,故地大。

人,万物之灵,顶天立地,神通广大,窥见天机,天人合一,可谓人大。

域中四大,人居其一,以彰显其要,人有逐步超越之无限潜力,最终达到与道冥合,究竟解脱。天地人皆不离天道,从道而行,各适其性,则天下和谐共生。

人有知有欲,有自大之心,有妄为之行,往往背道离德,迷失本性,遭受天谴。人要活得好,就要尊道贵德,合于德归于道。

以道观我,几近虚无,灭尽自大之心;以我观道,我即宇宙,畅游天地之间。世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心怀众生,成就一个大写之人,包涵万物,心与道合,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谓老子思想精髓之所在,老子之道,立足人道,回归天道,人道合乎天道,道本无二,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大道虽然玄妙无穷,但其根义在于人之超脱与解放。人取法地与天,自不必说,人取法于道,此乃修道心要。天人合一,心道合一,为老子思想落脚点,亦为人生修行之至要。

大道至简,人取法于道,非难于登天,道法自然,人亦自然而已,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几近于道。

心道合一,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在本来之状,就是本性,就是真实,就是简朴,自然而然,本来面目,不贪心,不强求,不做作,不虚伪,不矫情,回归本初,浑然天成。

自然就是道,人之修道行道,回归自然而已,去掉自我,致虚守静,抱小儿之心,负丈夫之气,方可心道浑然一体,纯任自然,得乎大道矣。

反思当下现实,或许最原始朴实简单的东西最具永恒价值与意义,此即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之现实意义。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诗词天地】第039期[作揖][鲜花]

【1】【七律·竹】步乐樵山人韵
诗 /@四平散人

风云几度历韶华,咬定青山足叹嗟。
滴沥雨声情久远,扶疏月影趣弥赊。
灵根破土犹多笋,剑叶穿天不着花。
江上钓竿垂逸士,空留高节向谁夸?

【2】【七律·咏竹】依韵接龙四平散人
诗 /@乐樵山人

空留高节向谁夸?隐处青山度岁华。
破土伸腰仍笑语,经霜历雪未咨嗟。
叶成个字堪描画,根似虬龙任曲斜。
千古孤标真志士,松梅为友道人家。

【3】【七律·遣怀】接龙四平散人
诗 /@柳堂666

空留高节向谁夸,老去不求青眼加。
三径就荒犹有菊,二毛新雪亦由他。
聊将迟暮供诗赋,且尽馀杯恋物华。
瘦马西风云路远,夕阳无限莫吁嗟。

【4】【七律·咏竹】接龙四平散人
诗 /@三七玉人

空留高节向谁夸,自有虚心不用嗟。
朝雨纹身描绿梦,夕阳剪影着红纱。
迷情已染娥皇泪,贪味曾闻陆羽茶。
莫道来仪皆雅士,知音到此便为家。

【5】【七律·云山清韵】接龙乐樵山人
诗 /@精隆0009

松梅为友道人家,浅叩篱门讨热茶。
细腻朱栏镶菊径,镂空玉碗植兰花。
分明两两堂中客,自在三三石上鸦。
最喜云山清水韵,无喧有月少浮夸。

【6】【七律·烹茶】接龙精隆诗友
诗 /@乐樵山人

无喧有月少浮夸,一任红尘乱似麻。
未羡英雄闲煮酒,还参佛祖笑拈花。
才疏懒与争长短,识浅焉能辨正邪。
世网抛开方自在,何人共我夜烹茶?

【7】【七律·追梦】接龙乐樵山人
诗 /@-清蒸李子-

何人共我夜烹茶,当惜残年半漏沙。
穹宇星稀人北望,腊梅香淡月西斜。
乘风逐梦犹孤赏,建业扬名莫自夸。
酒醉樽前听笛曲,悠闲岂止钓鱼虾。

【8】【七律·回首红尘】接龙清蒸李子诗友
诗 /@乐樵山人

悠闲岂止钓鱼虾,愧我当年一念差。
利禄犹如天上月,功名已识镜中花。
还愁世路情难了,但得红尘志未斜。
回首浮生休懊悔,荣枯一任减还加。

【9】【七律·风来竹语】接龙乐樵山人
诗 /@精隆0009

何人共我夜烹茶?一亩莲围半个家。
但得闻禅生雨露,焉须问曲弄琵琶。
台前水镜难知性,色里菩提不是花。
早已苍园无静处,风来竹语响沙沙。

【10】【七律·难得糊涂】接龙精隆诗友
诗 /@乐樵山人

风来竹语响沙沙,长忆先生卧府衙。
愧我学诗诗未好,思君画竹竹无差。
一身傲骨心常坦,两袖清风酒未赊。
难得糊涂谁解悟?千金一字不须夸。

【作者注】①先生卧府衙:清代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②难得糊涂:郑板桥先生《难得糊涂》书法条幅,有文注曰:“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11】【七律·红尘净土】接龙乐樵山人
诗 /@精隆0009

千金一字不须夸,弟懂山人佛性佳。
白象骑来黄翡翠,斜阳照出紫袈裟。
非为素念坛前果,实乃禅心树上花。
你我初衷从未改,红尘净土别无差。

【12】【七律·随缘】接龙精隆诗友
诗/@乐樵山人

红尘净土别无差,觉后随缘度岁华。
止念平心参佛谒,登山涉水拜袈裟。
功名利禄何堪羡,诗酒田园岂用赊。
算起百般浑若梦,荣枯恰似镜中花。

【13】【七律·烹茶夜游吟】接龙乐樵山人
诗 /@東岳詩劍客

何人共我夜烹茶,静看碧穹圆月斜。
踏雪寻梅穿曲径,凝眸舞雁落平沙。
松逢墨客容先醉,竹向骚人心已遐。
酌酒品文吟故国,云屏似锦缀千家。

【14】【七律·心净】接龙乐樵山人
诗 /@123321沉着淡定

何人共我夜烹茶,挥笔题词意自遐。
素雪寒梅铮傲骨,青灯冷月绽芳华。
倾心万物皆能赞,放眼千繁岂用夸?
净有禅莲尘不染,无烦无恼自无邪。

【15】【七律·梅】接龙乐樵山人
诗 /@123321沉着淡定

何人共我夜烹茶,淡品禅心境里花。
等若寒梅铮傲骨,非同白雪塑芳华。
冰心不向尘烟俗,冷蕊偏留雅韵夸。
未羡三千金玉缕,犹怜一袭素袈裟。

【16】【七律·心梦】接龙四平散人
诗 /@-清蒸李子-

空留高节向谁夸,可比青松可比花。
赤足迎风奔世路,轻身沐雨洗尘沙。
晨看东海流云散,暮赏西山落日斜。
岂是晴川非锦绣,只因心梦远无涯。

【17】【七律·遣怀】接龙柳堂
诗 /@玉米w1205

夕阳无限莫吁嗟,黛瓦灰墙共晚霞。
一事无成休怨命,残年有幸此为家。
探囊涩涩寻铜板,下地欣欣看木麻。
浊酒薄书舒寂寞,清风明月伴生涯。

【18】【七律·草根家】接龙乐樵山人
诗 /@小舍有大葱

荣枯恰似镜中花,枕水清辉井底蛙。
提酒红尘圆旧梦,捧茶绿野满新芽。
寻寻觅觅千条路,浅浅深深半岭霞。
夕照黄昏秋色赋,天真永葆草根家。

【19】【七律·咏竹】接龙乐樵山人
诗 /@用户松华仕杰(老酒)

松梅为友道人家,浩渺潇湘楚水斜。
一竹百寻收血泪,二妃千里演悲笳。
虚心自古多言善,高节从来少妄夸。
万物终归遵定数,平生何必慕浮华。

【20】【七律·访贤】接龙乐樵山人
诗 /@柳堂666

松梅为友道人家,倚卧修林啸紫霞。
高士何妨千日醉,圣朝难许一清嘉。
广陵散后知音绝,凡鸟题归夕照斜。
拜访时逢冬至节,霜飞竹海语沙沙。

【21】【七律·卜来世】接龙玉米
诗 /@柳堂666

清风明月伴生涯,朝饮芳甘夕饮霞。
鼎鼎高明儒道释,芸芸众类酒烟茶。
未能超脱功和利,亦共沉浮国与家。
今世休论来世卜,皈依我佛著袈裟。

【22】【七律·冬日情怀】依韵接龙柳堂
诗 /@抿嘴看风

来生我也着袈裟,远避尘间佞与邪。
采菊东篱观雁鹜,扬帆曲水逐烟霞。
清霜洗月千杯酒,玉雪凝梅一盏茶。
梦在南柯还化蝶,春秋不问有无涯。

【编者注】以上作品,均为《平水韵·下平六麻》。

——————————————————————————
——————————————————————————

【今日接龙】[作揖][鲜花]

【排律】冬至
诗 /@紫菩提700

留吟未信一阳生,不见葭灰动玉蘅。
至日寒冲荒白草,其时涩冷绝黄英。
灯昏石巷门轻闭,曲腻茶楼客慢行。
冻蕊空存千瓣泪,冰轮错失半江情。
云愁偶对苍山寂,雾厚常思竹月明。
小雀田肥书鹤字,孤亭柳瘦响瑶筝。
微微兽炭蒙禅趣,暖暖貂裘待士卿。
重墨粗文寻短句,柔心亮烛剪深更。
虽无雁过何须怪,总有花飞不必惊。
入画丹青多凤爪,凭栏寂寞少梅声。
由从岁尾听春韵,此向年关减日庚。
金羽扑窗成幻蝶,银团挂树作娇莺。
浑铺黑土停松水,醉下长安染帝京。
画叠三三红数尽,寒消九九梦纷呈。
人祥觉智添新绪,景瑞笙歌赴旧盟。
反复天机谁造化,轮回季节月摇清。
门泥贺客能拴马,草芥胡刀可塑兵。
楚塞严凝薰布晚,吴江慢忆紫微迎。
晓寒南域刚彰示,酷冷关东便出征。
上合鸾鸣喧色界,冰魂借雪点龙睛。

《平水韵·下平八庚》

【截稿时间】今日12:30——明日(12月22日)12:30截稿。感兴趣者,欢迎参加。参与作品只要达标,将收录于专辑中。特此说明![作揖][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宝安租房#坪洲一房一厅招合租舍友, 合租费用:仅限女生,月租900元,押一付一,网络费平摊一人50元/月,其他水电卫生管理费按月平摊。房间有上下铺,也可自行再
  • 【马尚趣闻】 这是一匹栗色的小马驹,它身上有一块白色的区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匹马的缩影。这匹小马驹出生在英国北约克郡Flying Hall骑士学校,它有一个好
  • 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三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顾魏 肖战好帅 肖战好帅我觉得肖战好帅 肖战又高又帅 肖战唱歌好听 肖战作品好看 期待肖战余生请多指
  • 感觉运动加中医还是比较有效果[兔子][兔子][兔子] 强身健体最重要[doge][doge][doge] 所以本香香感觉自己快把自己摁淤了[二哈][二哈][
  • #觉醒年代# 和妹妹最近几天一直在探讨剧情,不得不佩服制片人和导演,尊重历史,还原人员,细节戳人,个人感觉真的真的特别的好,有很多瞬间和妹妹有种回到上学时候谈
  • #就在这一刻# 刚刚,看到富爸爸的书,有一段看了特别有感触。 2年前,我开始有了去大城市的想法。主要的原因也是这样,当生活出现拮据,当你不能为自己,为生活,
  • 旁边有人电脑开着外音,不时传来当当当的声音,那是qq好友上线的提示音。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日常。昨天在东鼓道,发现了一家小卖部,叫怀旧小卖部,里面贴满了90年
  • 肖战,我喜欢你,愿你被世间所有美好怀抱,希望你的努力过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被辜负,愿平安顺遂。愿肖战一路繁花紫陌芬芳,鲜衣怒马身披荣光,目之所及皆是温暖,心之所向皆
  • #小猫猪游记#回到家里,把圣诞节那天装饰的灯都打开了,黑夜里的房顶闪着星星点点的光,提醒着我们节日假期还在继续。照例一碗麻辣面条,配了更多的小白菜和西芹,然后再
  • 第一次靠专业得来的第一桶金 才发现你所掌握的和现实需要你会的有亿点点差距 但是生活喜欢勇敢的人你总是要勇敢迈出去 一次一次慢慢积累经验和勇气 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指路回谢谢】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很多情理之中,要
  • 信贷业务必须按照规定,切不可自作主张 原标题:钱迷心窍!这家大行分行行长与员工收受数百万“好处费”,私开保函违规担保5.2亿贷款,结果一地鸡毛 违规为他人提供担
  • 《佛说阿弥陀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
  • 文钞读书会共修第317天丨世间善业,较之净业仍属恶业 【白话文】又,没有信愿的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无边(这样的人)之中,或者可能有一二个人往生。决定不可
  • 伙计办大事,听名字就知道剧情很弱,看了几集,确实很弱…但是剧中“三老”非常迷人! 欧阳震华的身体塞进交通警察的制服里相当不易,可见平时也注重保养,依然与当年的陈
  • 【布林肯对冠病或来自武汉实验室的报告存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二(8日)就《华尔街日报》援引的一份关于病毒起源报告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
  • 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心疼 拿他各种各样并不好笑的梗来反复扎火鸡心的 不过是因为不是自己最爱的孩子罢了 我们孩子委屈了难过了觉得自己被讨厌了 每个人的笑声 不在意
  • #高考 党史# 今年适逢建党100周年,考点会涉及不是很正常吗?再者也没见往年的高考考点又红又专啊?还好考了,不然都不知道网上有这么多废青和洋鬼子。高考考党史
  • 他是浪漫的实干派, 磊落的野心家,温柔的掌控者, 谨慎的破局人,诗意的工作狂。 他是藏巧于拙的天才, 是洞明练达的赤子, 是敏感多情的乐天派。 他的交流源自善意
  • 玩儿大乔mvp了,我可太厉害了,妈妈做的香辣虾半成品就忍不住偷吃[偷笑]回家路过路边卖榴莲的,现在榴莲都可以一卡车拖着卖了,人民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啦,花了140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