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缘起赞》及殊胜之缘起
信念如日 礼赞如虹

——宗喀巴大师《缘起赞》及殊胜之缘起

信为道元功德母。能真信者,方能万难不辞。然真信,必据于胜解证悟。能海上师多次言及:“以宗喀巴大师之智慧,精进至五十余岁,作缘起赞时,犹言我今始真信佛说矣。”可见真信二字,含有多大的份量!

《缘起赞》是宗大师开悟后所造的第一部论典。展示了大师于佛如日般之信仰,也表达了大师对释迦佛及佛法发自内心的赞叹。《缘起赞》因其法理深邃,情感真切,言辞优美,多年来广为传颂。

宗喀巴大师造此文有这样的缘起:大师在西藏求法时,在苦行过程中面见了文殊菩萨,得到如下授记:将来你依靠龙猛菩萨、圣天论师等的加持可以开悟,还能度化无量众生,但在此之前一定要精进积累资粮等。

后来大师在梦中见到了五位中观论师——龙猛菩萨、圣天论师、佛护论师、月称菩萨、清辨论师。佛护论师把一部《佛护论》放在宗大师的头顶作了加持,之后他就从梦中醒过来了。大师立即找来这部论典,读至“外境于名言有,自性于胜义无”一句时就开悟了。(也有说是依《中论》“若远离蕴体,则无蕴体性”这一颂开悟的。)

开悟后,大师对整个缘起空性法门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了不退转信。以此因缘他作了《缘起赞》。

《缘起赞》以证悟和宣讲缘起性空来称赞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功德。这是其独特之处。

为什么要以此来称赞佛陀呢?

因为缘起是佛教的精华。懂得了缘起,就能满怀信心地知道,释迦牟尼佛一定能够给我们指引出准确的方向,引导我们走向解脱。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指出:“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此颂谓如果不具通达缘起性空之正见,虽修出离心及菩提心等法亦不能断除流转三有之根。何以故?三有之根本是无明,出离心及菩提心皆不是无明之亲对治法,若要断除无明必须通达缘起性空之无我慧故。因此,小乘欲得涅槃者必须在修出离心上加修缘起性空甚深正见;大乘欲得无上正遍觉位者亦须在修菩提心上加修缘起性空甚深正见焉。宗大师又在《缘起赞》中说:“佛事语最妙,语中此理胜,是故诸智者,应从此忆佛”。颂中所说“此理”即指缘起性空真理。此缘起性空甚深真理对于学佛者之重要性可以知矣。

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不是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证明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与正确,而是以佛陀通过自己的悟道,并宣讲了缘起这样深奥的法门为理由,来赞扬释迦牟尼佛,这也是《缘起赞》的由来。换言之,《缘起赞》主要不是赞扬缘起,而是通过缘起来赞扬释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师认为,所有的神通、四禅八定以及其它的世间功德,都不如证悟缘起。因为前者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唯一能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就是证悟缘起性空。从这方面来称赞佛陀,是最殊胜的方式 。(以参考多位善知识释文综合。)

民国以来,随着藏传佛法广泛传播,《缘起赞》得到更多重视和欢迎。汉译本(包括本颂和释文)有法尊法师译本、观空法师译本、郭和卿居士译本、索达吉堪布译本等。以上译本颂文多为五言或七言句,适合诵读记忆。近年,也有人尝试从英文转译为汉文白话长短句,此似乎也有方便现代人阅读之可取处。

《缘起赞》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敬礼尊重妙音菩萨

由见说何法,智说成无上,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

世所有衰损,其根为无明,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

尔时具慧者,如何不了知,尊圣教心要,即诸缘起道。

如是于依怙,希有称赞门,除说缘起外,谁能得余者。

由彼彼依缘,说彼彼性空,离此更何有,希有善教诲。

愚者执何法,坚固边执缚,智善彼即是,戏纲尽断门。

此教于余未能见,故唯称尊为大师,

外道窃名以饰赞,如于野干呼狮子。

希有大师希有依,希有胜说希有怙,

极善宣说缘起教,于彼大师我敬礼。

恒作饶益者,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无比决定因。

谓缘起道理,见相违不成,此于尊教法,如何能了知。

尊许若时见,空即缘起义,性空与成立,作所作无违。

若见反彼者,空则用不成,有用则无空,堕苦恼险处。

是故于尊教,极赞见缘起,彼亦非皆无,及以自性有。

无待如空花,故无依非有,若性有彼生,待因缘相违。

是故离缘起,更无有少法,故说离性空,亦无有少法。

若法有自性,则说无涅盘,及无戏论灭,自性无灭故。

故于智众中,发大狮子吼,数唱离自性,善说谁能难。

况无少自性,及依此此生,建立皆成立,二不违随顺。

即由缘起因,说不依边见,此善说即是,尊无上说因。

此皆自性空,缘此此果起,二决定更互,无障为助伴。

除此更有何,为甚奇希有,以此理赞尊,成赞非由余。

若有为愚使,与尊作仇隙,彼不忍无性,妙声有何奇。

若受行尊语,珍藏缘起法,不忍空性吼,我说此为奇。

缘起是无性,无上引导门,若即由彼名,反执有自性。

今有何方便,导彼众生趣,胜圣善行阶,无比尊喜道。

自性无作待,缘起有待作,何能于一事,二无违和顺。

故说缘起法,虽自性本离,然似彼显现,此皆如幻事。

说如尊所教,无有少敌者,能如法求过,善达即由此。

何故由说此,于见不见事,远离增益执,及损灭过故。

缘起道因相,见尊说无比,由此证余语,是量起决定。

见如义善说,有随尊学者,衰损皆远离,灭众过根故。

由背尊圣教,虽久依疲苦,后后过如呼,我见坚固故。

希有诸智者,善达此二别,尔时于圣尊,岂不从髓敬。

纵于一分义,得少许决定,尚与彼胜乐,况尊众多说。

噫愚坏我慧,于如此德聚,虽曾久皈依,未知德少分。

然幸将近终,命相续未没,于尊略生信,想此亦善根。

说中缘起说,慧中缘起智,二如世胜王,尊善知非余。

尽尊所垂教,依缘起性转,彼为涅盘故,尊无不趣寂。

美哉尊圣教,随至谁耳道,彼皆趣寂故,尊教谁不持。

能降诸怨敌,离前后相违,与众生二利,此教我生喜。

尊为求此故,经于无量劫,数舍诸身命,亲爱受用等。

由见何法德,如钩钓诸鱼,能引尊意法,未亲从尊闻。

自恨善根劣,由彼忧恼力,我意终不舍,如母意随子。

于此思尊说,相好胜晃耀,光网遍围绕,大师妙梵音。

此作如是说,能仁妙影像,显现于意中,如月治热恼。

于此奇胜教,诸不智众生,周遍起纠诤,如跋缚罗草。

由见如是相,故我多励力,随顺智者行,数求尊密意。

次于自他宗,修学众教时,后反以疑网,遍烧恼我意。

尊授记龙猛,释无上乘法,远离有无边,教轨夜开园。

无垢智轮满,无碍游虚空,除边执心暗,映邪说星宿。

吉祥月善说,白光鬘照显,由师恩见时,我意获安息。

一切佛事中,语事为第一,彼复因此故,智由此念佛。

随彼大师正出家,修学胜教未退劣,勤瑜伽行一比丘,于彼大师如是敬。

遇此无上大师教,皆由尊重深恩故, 此善回施诸众生,成善知识摄受因。

愿利者教尽有际,不遭恶分别风动, 达圣教理于大师,获得信忍常充满。

愿一切生舍身命,住持能仁妙教法, 光显甚深缘起性,虽剎那顷不慢缓。

愿胜导者无量难,殷重为心所成办, 由何方便令此增,昼夜专注恒思察。

净胜意乐勤彼时,梵王帝释护世间, 妙黑天等护法众,恒为助伴无暂舍。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多闻苾刍善慧名称吉祥,著於雪山聚中大雪山王阿得公家旁侧喇顶静处,又名尊胜洲,书者求寂虚空吉祥。。

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 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 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 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 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 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 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 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 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 ,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 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 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 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 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 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 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 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 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 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 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 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 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 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 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问: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样才能增长智慧、增强记忆力?
宏海法师答:首先一个一心不乱,如果做到的话已经非泛泛之辈了。 那么我们在学修佛法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位同修,他已经学修到了一个什么地步,或者是时间有多久,或学修相续有多长的一个过程。那么一心不乱有好多种层面,你比如说首先能不能做到信仰一心不乱,这是最基本,就是我们笃信了佛法以后,受了三皈依,把皈依戒守好,尽形寿不皈依天魔外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来讲,各种教派,各种外道,非常之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信仰佛法的过程中、学修过程中,始终不被这些所扰乱,这是在现今时代来讲如此信息时代来讲,是特别难以维系的这样的一个心田了,很难守护住,所以这是第一点,当然我相信这位同修能守得住。

那么其次,就是在学修上一心不乱,就是能不能长期的,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就刚才讲的功课也罢,或每天的观照也罢,乃至把你生命的时间重心资源能够多投向佛法,多让佛法来占用一些,这样的话你在比重上多了以后,那么这可能对一心不乱也会有一些增进和帮助,在学修上。

第三个就是说你所修的法门、选择的修法,因为我们再再的讲到净土,还有很多修法,有修藏传的有修南传的、或者有修这个禅宗的、有修这个持咒的、各种各样的法门,那么你能不能选择一个,长期的坚持不要轻易的改换题目,特别的讲到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能不能让这个心始终不乱这也是弥陀经里说的一心不乱的一个状态,等等皆如此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那么如果说,我猜测一下,这位同修问得一心不乱,是咱们说的念佛上的一心不乱的话,那我就额外的讲一讲,首先有一点就是往生的前提,因为《弥陀经》讲到一心不乱,那么我此前讲过《弥陀经》,也交待过,说照着祖师们的言教的话,一心不乱有的是七天,有的是一天,有的是念了一天以后永远不乱,有的是念了七天以后永远不乱,等等这些,都叫做一心不乱。可是在末法时期,可以说我们都达不到,不要说基本都达不到,是几乎都达不到,甚至肯定达不到,那难道我们就往生不了了吗?到底这个一心不乱,它是怎样的一个水平呢?以我个人理解,我们的真信切愿,从我信受净土扎下根的那一刻起,铁定了这辈子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个法门来做为我修道的根本道路,不再乱了,我对阿弥陀佛,对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深信不疑,我发愿要往生,始终不动,这也叫做是一心不乱!你具足了这样的信愿一心不乱,那么就具足了往生的资粮了,然后再用念佛上面,慢慢来摄心,不管能不能达到一心不乱,我们向一心不乱迈进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当今时代来讲,算是一个最佳的修行状态了。

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说想方设法的…最基本的说念佛,关于念佛呢有好多念佛的方法,你比如说,我们说的持名念佛,自己念自己听,这个时候就等于说念佛就跟六个股的绳子一样,南无阿弥佗佛,念得清清楚楚,把第六意识给摄住了,听自己念他不会跑,反正是不能念就让他念,一定要念,这个不想念还得念,就这样强迫着,像拴猴子一样。把自己拴住的训练,久了以后,自然而然先就绳子顺了,就慢慢上道了。

那么再进一步的话,花大量的时间,还是不断地执持名号…久而久之,大家一定要记住从量到质,这个一心不乱,它是自然水到渠成的,不是你强行把它刨出来的,所以说如何一心不乱,别无他法,唯有老实念佛!那么具体的方法,除了摄心以外,还有一些,比如说你一边拜一边念,有的人礼拜念佛的时候,因为身、口、意全部用上了,可能妄想会少一些。

再一个有时候我们身体火气大,觉得这个精力足,会打妄想,那你就拜的身体累一些,可能心力弱一些,就没有那么多力气打妄想了。因为因人而异,不是每个法门方式对某个人都是对的,对有些人对,有些人就不对了。还有以前的我们的祖师爷们讲过,有一个观字念佛法,就是实在你的神跑得不行了,你就想,或者睁眼闭眼,想什么?就想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你眼前一个一个往过飘。那么记住这六个字写得要一笔一画的楷书写,写得清清楚楚,一个一个的往过飘,这样才行,这也叫做训练方法。

当然呢最笨的方法,刚才讲就是要,每天要大量的数量来约束自己,不念到这个地步,我就不行,我们要知道,其实有时候可能最笨得方法是最好得方法,你一旦有一个…好像有一个方便,那这个因种下去,他就是个方便,他中间一定会有像面包一样的空虚的东西在里面滋长。

还有一种也可以就是说,如果你的念佛,就是口称念,那么第六意识跑得不行,你又摄不住,也不想礼拜,那这样就观想,心里想着你最中意的那一尊阿弥陀佛的圣像,那就不断的想他,先想他的身形轮廓,再想他的面容,栩栩如生,那么再整个袈裟呀,这个莲台呀,接引手呀等等这些一样往全乎了想,就这么意念这也是一心不乱。还有一个一心不乱,很难理解,就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够相应,这个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角度来阐述的,怎么说呢,就是你觉得有一心乱与不乱的时候就乱了,你就不要想乱与不乱,管他乱与不乱只管念,正心也念,散心也念,只要念起来,就不乱了,这也叫一心不乱。阿弥陀佛!

至于说如何增长智慧?当然可以啊,我们说的业消智朗、业消智朗,业障消除了,智慧就出来了。那消业的方法多的是了,所有佛门里面的这些法门都是消业的,那最好的消业方法就是念佛还是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特别是得了一心不乱再长驱直入,像印光法师开示的话,还能够证念佛三昧,一旦证到念佛三昧的话,那这个时候就出神通、出辩才、出后得方便智慧等等都会出来,那个时候智慧自然而现,是属于水落石出的,不是我们现在到处找智慧,跟拔苗助长一样,所以说智慧是我们修的、要培养。那为什么智慧不够,一定是烦恼太多,大家要知道,烦恼长、智慧减,智慧增、烦恼减,这一定是像天平一样,这头高,那头就矮,那头高,这头就矮。所以就看我们能每天的心念,你是用在烦恼上还是用在智慧上,如果跟佛法所说的道理相应,这就叫做智慧。如果跟世间法相应,那就叫做烦恼。

当然最后这位同修还讲到怎么样增长记忆力。记忆力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因为有一些同修久修之后,可能他们修法得力了,慢慢心清净了,记忆力也许会减退的,这是一种,这可能就是说你的分别心少了,烦恼少了。另外一种,确实是业障所致的记忆力不行,这个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这些根性吗,这个心躁动,外境躁动,整个就是一个快速躁动的这个节奏,那么心乱的什么也搞不清楚,这也是一种业障的体现,这个大家只要读过《地藏经》就明白了,《地藏经》里面不是说,斯人有业障或故与大乘经不能记,里面专门讲到说,以恭敬心净水一盏安佛前,地藏王菩萨圣像前,然后回首向南,戒五辛酒肉,至心殷重地一喝,这个具体的方法回去读一遍《地藏经》就明白了,可以试一下,但是唯在发心要诚、信心要足,不能够带着试试看,半信半疑、或者能行就行不能行就拉倒,决定行,就靠佛菩萨,全身心的仰靠到(佛菩萨),能得感应,能得利益,希望你的记忆力能够恢复起来,记大乘经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周棋洛[超话]#真的忍不住想说两句了首先我们知道周棋洛超话是一群喜欢周棋洛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那么它的主题就是爱周棋洛,怎样算爱呢,有图可以看看,那么爱他是否
  • 一些日常碎片の文案1.冰饮一杯接一杯2.要相信夏日浪漫3. Share my daily4.一些被打散的美丽时光5.欢乐时光6.分享日常|小假期7."一起吃甜
  • )唉我越想越气虽然一直努力告诉自己円果就是小祭呀没关系相当于得到拯救了吧但是我就是觉得憋屈[失望]我喜欢的角色们全是游戏角色,还都死的那么惨,而我以为只是映射的
  • 该机构称,加沙地带民众的每次流离失所都使他们的生命面临严重的风险。【世界粮食计划署:#加沙地带关键物资将在未来几天内耗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日表示,由于
  • 小鎮的建築融合了漢族、白族和西藏的風格,展示了幾個世紀以來影響該地區的多種文化影響。 对于探索索波特并寻找独特建筑奇观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必去的目的地。
  • 本来打车十几块,那司机愣是又了二百多块的路费,我让他把我送汽车站,他不去 ,让我坐地铁可,我俩在那你一句,我三句,成功把我惹生气,我让司机下车,揍了一顿,我说你
  • p16 做精致女人 吃精致早餐(做不了一点 根本吃不饱 立马把手里的西红柿丢给小刘 下楼嗦碗粉再说)p17喜欢吃一切做法的 上辈子不会是小虾米吧p18美杜莎女王
  • 下面作些简单的计算: 100元起押,如果有10000元,可以连押几次?下面作些简单的计算: 100元起押,如果有10000元,可以连押几次?
  • 老上海手表似乎已经带着它的时代气息一同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而当30年后的今天,当上海人纷纷到香港去选购世界名牌手表之时,香港人却特意到上海来寻觅上海牌老式手表
  • 北京德爱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北京德爱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德爱明)德爱明是由专业人士创办的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公司,顾问团队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
  • ”为突出年夜饭的喜庆氛围,店家从套餐命名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猪蹄、牛肉、烧鸡是我们店的招牌菜,每年都会推出包含这些内容的春节礼盒,都是家里常用菜,实用不贵,销
  • A、观察发现,好运到来之前的征兆大致有这几个:个人内心感到平静又安宁→人在始终不走运的情况下内心是焦躁不安的,有时候甚至连觉都睡不好。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 现在开户投放广告即送:抖音小程序企业版2年,微信小程序企业版2年,苹果iphone15手机,苹果ipad等,靠谱的服务,实惠的价格,让您满意的效果!现在开户投放
  • ✨#成毅##宝藏男孩##演技炸裂#与人关系再好,也不要透漏自己这3个秘密,对你没好处! 再加上他低调努力的性格,真的是让人不得不爱!
  • #速途网融资快讯# 【“全景医学影像”完成B轮超6亿人民币股权融资】速途网讯 日前,独立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企业上海全景医学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B轮超6亿
  • 我只想逃到大姨那去,尽管大姨那不是我的家,这里才是我的家,我昨天下午在成都酒店里睡觉的时候,梦到你尚好的和我争电视看,但是梦的结尾我意识到你已经离开我了,我确实
  • #上海[超话]# 参观中国青铜器展,上古时代(20)中国青铜器,犹如一部壮丽的历史画卷,将上古时代的伟大的华夏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呈现在每一位观众的面前。徜徉在博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刘诗诗[超话]#别理heizi,别去对线,别给眼神,别给他们一点热度,别被他们带节奏牵着走,他们蹦哒的越欢,我们任如意只会更火更爆!看到任如意,让我有了刘诗诗
  • 白开水的最佳搭配有很多,比如加苦荞清五脏垃圾、加枸杞、桑葚补养肝肾,抗衰老;加菊花清肝火,眼睛透亮了,但脾胃怕凉要少喝菊花,加罗汉果改善嗓子不适......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