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也是一笔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就像下山一样,走过一山总会有另外一座山拦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只有克服种种的曲折和磨难,才能最终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转机。

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一生中能够处处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遭受曲折和磨难的考验。相对于成功而言,生命中的曲折的确是令人生厌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欢,曲折随时都有可能伴随着你。其实,人生遭遇一些曲折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曲折还是上苍赐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人生如山石的棱角,少不了磕磕碰碰,在磕碰的曲折中,生命的意志得到了锻炼,生命的潜力得到了发掘,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张扬。虽然,有时曲折会抹杀希望之火,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在曲折中迎来了光辉、灿烂的黎明。众多闻名的历史人物告诉我们:曲折中可以造就人才,曲折中可以创造奇迹。

“世人皆醉惟我独醒”的屈原正是在被流放的曲折中才创作出不朽之作——《离骚》;“叹息肠内热,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正是在“安史之乱”中孕育了许多我们熟知的诗篇;怀着“宁可前进一步而死,不可退后一步而生”信念的玄奘大师,冒着九死一生西行求法,为中国佛法的弘扬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高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也正是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曲折中,谱写了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梵高,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曲折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火一样的《向日葵》开放了几百年,经久不衰。

曲折,其实也是一种美丽。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音乐曲折委婉的传神描写;“今日一山明日一洞,八十一难在其中”,是明代吴承恩对小说情节曲折动人的生动刻画;“好事多磨”,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事物总是在曲折前进的朴素回答。

成功是令人振奋的,但曲折也未必就是失败。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困难、坎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曲折是不可避免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曲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不断的经历磨练才能塑造一个纯真的自我,一个坚强的自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苦难总是伴随着人生,也正是这些曲折中的苦难与苦难中的前进锻炼了人的意志,造就了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曲折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精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看来,一个人能否经受住曲折的考验,是一个人将来能否成就大事的关键。

正因为人生有曲折,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历曲折的经验教训,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同时,经历了曲折的考验,才使我们更加珍惜战胜曲折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曲折给我们所带来的精神财富。

少欲知足心常乐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不计众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越少越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的心理。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要能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斫,葱茏蓬勃,究其原因是他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来,高官名宦,无不以通佛味解佛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还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控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而谤兴而毁来。”意思是指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转为衰败颓落;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遭来诽谤或攻击。

同样道理,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只有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饱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酰酮,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思是说,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在鲜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喝酒则是在半醉半醒的时候感觉最佳。凡事只有达到七八分的时候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醉,花看半开,那么瞻前就会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有断绝生机。只有这样,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珍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莫不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消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实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更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安乐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太乙金华宗旨——第六章回光证验

证验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心慢心承当,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颧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应《观无量寿经》云:“日落大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也。上善若水,清而无暇,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为木,故以行树象焉。七重行树,七窍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方出地上矣,行树之象也,余可类推矣。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渐渐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继之有佛也,金性即现,非佛而何,佛者大觉金仙也。此大段证验耳。

现在证验,可考有三: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我未尝一闻,此为神在谷中,随时可以自验;

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一则静中,肉身氤氲,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此三者,皆现在可验者也。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摩诃止观》中所云:“善根发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

先天一气,即在现前证验中自讨,一气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胆大,为第一义。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的证验也多,这不能以小根、小器来对待,而要有渡尽众生的襟怀;更不可以用轻心、慢心来对待,而要按照我所讲的内容去实行。

入静中间感觉到绵绵而不间断,心情愉快,心神舒适,好象处在微醉之中,沐浴之后;这就是遍体阳和,金华初露的象征。随后又觉得万籁无声,一轮皓月升到中天,大地全都成为光明世界;这就是心体开明,金华正放的象征。随后又感觉到全身非常的充实,有不畏风霜的气概,别人感到兴未索然的事,我遇到了却精神更旺;就像用黄金建屋,用白玉筑台,世间上腐朽的东西,我用真气来呵它,它立刻就恢复生机;红血变成了乳汁。我这七尺血肉之躯,似乎全是金宝所构成的,有了这种象征,就达到了金华大凝的阶段。

第一段效验,正如佛家《观无量寿经》要求观想的“日落”“大水”“行树”等种种初期“法象”。日落景象,象征着混沌之中,由无极打下基础。大水景象,符合“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清洁无瑕,那就是由无极进化成的太极主宰,也就是易经说卦所谓的“帝出乎震”。震在八卦中属木,所以又用“行树”来作为表象。经中所说的“七重行树”,象征的七窍光明。

第二段效验,是从第一段奠基而来的。观想大地变成冰雪世界,化为琉璃宝地,光明逐渐凝聚;于是以后观想的景象中,就出现了篷台,而继之出现了诸佛。金性显露,那不就是佛吗?“佛”是译音,本就是“大觉金仙”。上面所讲的是整个功法修炼中大段的效验。
当前大家能够印证的效验,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入静之后,神进入谷中,听到外边有人说话,声音就像隔了一里多路似的,但又清楚而明了;那声音进入耳鼓,好象深山大谷中的回声,未尝听不见;但又未尝能听得见。这种神入谷中的现象,大家随时可以体验到。

一种是在入静之中,眼光腾腾散开,前面一片白色,就像在云彩当中,即使睁开眼去看自己的身体,也无从看见,这种现象称为“虚室生白”,那是内外通明,吉祥止止的征象。

一种是在入静之中,肉体温暖和软,又像棉花,又像碧玉,坐在那里好象留不住似的,有腾腾上浮的感觉。那是因为神归头顶之天;久而久之,身体的升空是可以实现的。

这三种,都是现在可验证的景象。然还有许多效验是说不尽的,随各人的素质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妙景。正如《止观书》所列举的那种:“善根发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总之一句话,必须自己信得过,那才是真切。

先天一气,可以在当现前这些效验中去寻找。找到了先天一气,丹也就可以炼成。这可是一粒真正的黍珠。正如张伯端《金丹四百字》所说“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先天,也有阶段性的先天,就是上面所讲的“一粒”;也有整体性的先天,就是从一粒乃至无穷粒。不过一粒有一粒的力量。最重要的第一义,是必须自己决心大。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诗词大观#【竹枝词中的云南火把节】今年7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前一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云南不少地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中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出任云南督学的浙江归安人吴应枚,写下一组30首歌咏云南风土人情的《滇南杂咏》,其中一首写道:

剁生盘冷佐椒馨,

佳节星回味荐腥。

醉爇松明照田畔,

要凭炎火逐蝗螟。

这首竹枝词体的风俗诗,一二句说星回节的应节食品剁生,三四句写星回节以火驱除虫害确保丰收的愿望。吴应枚自注说:“六月廿四日为星回节,切生猪肉杂椒姜食之。燃炬以多为胜,携照田塍,云可避虫。”云南石屏许印芳在所写的《星回节考》中解释∶“滇中士大夫谓六月廿四日为星回节,取‘星回于天’之义,考之民俗,是日但称火把节耳。”因届时都要“斫松为燎,高丈余。入夜,争燃之。村落用以照田,以炬之明暗占岁丰歉”。一是揭示了星回节之时,暑夏将去,秋寒将至,正如《诗经·国风·豳风》所写“七月流火”。二是指出点燃松木火把照田,祈盼秋天有好收成。清代史梦兰有首滇竹枝词写道:

剁生饮酒俗相沿,

节到星回岁序迁。

万炬松明明似昼,

新年照过半年前。
作者自注说:“滇俗以六月二十四为星回节,街燃松炬,村落以炬插田间。比户剁生饮酒,夷汉同之。方言‘松炬’为‘松明’。马龙州以此日为年节,妇女俱艳妆,燃炬照屋,谓之照岁。”

当代文史专家李孝友在《滇海联吟诗笺》中,说到了云南民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过“星回节”,有其特殊的纪念意见:“在滇池地区认为是纪念汉代曼阿娜的夫人阿南,在大理则认为是追思邓赕诏宁北妃慈善”,并引用一首佚名的《竹枝词》:

斫松为炬以照田,

来年丰歉看明暗。

滇南为祭汉阿南,

苍洱追思唐慈善。

其实作为一种崇火的节庆活动,“星回节”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至远古。只是类似节庆,在其他地方早已发生演变或消失,只有地理和文化独特的云南一直延续。然而,元代以前,中原诗家文人,包括生长于邻近四川者,很少履足云南,因而元代以前的诗文中,写云南的并不多,直接写云南节候的更少。以星回节来说,收入《全唐诗》的《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已经是中唐时期的作品,而且还是由云南本土的南诏王寻阁劝(骠信)所写。明清时期,大批文人名士为官云南,云南奇异的风土人情,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激发了诗情。不少文士墨客,就曾以最宜于记述地方风物的竹枝词,吟咏云南的特殊节日星回节(火把节)。

明正德年间的吕及园,写有一组22首的《滇南竹枝词》,吟唱云南的天时、地利、民家妇、夷人、三教堂、物产、工作、花卉、果品、畜产、元旦、上元、二月二、三月三、端午、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日、中秋、重九、十月朝、除夕。其中的《六月二十四日》写道:

剁生生食血腥和,

节重星回火炬多。

糁入松香起烟焰,

乱红烧遍万山河。

也是从火把节的应节食品剁生说起,说到燃火把者为了让火焰更旺,洒入松香颗粒,喷射的火光,映红了田野山河。这样的节庆行为,至今仍然可以见到。清代余云焕的《泸沽竹枝词》,则感叹星回节杀羊宰牛、歌舞欢庆的热闹场景,如除夕夜一样:

家家门外火光燃,

椎髻簪花舞绣筵。

刲羊宰牛饮美酒,

鼓吹笙箫夜似年。
朱庆萱的《晋宁竹枝词》,呈现了荷花飘香黄昏后,火把节的鼓乐欢闹:

凭吊松明认劫灰,

星回时节藕花开。

门前鼓乐黄昏后,

夺得娘娘火把回。

延续数千年的节日,其功能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吴应枚的《滇南杂咏》中,另一首有关火把节的诗,就说到了边疆各族民众欢度火把节的另一个功能:

列炬光回学海澄,

焕文燎火证元灯。

藜蒿寨是芙蓉镜,

不用扶鸾事可凭。

吴应枚自己作注说:“临安府学泮池深广,名学海,面焕文山。山顶藜蒿寨,夷人所居。每当大比,于六月星回节视池中火影,卜乡荐多寡,历科不爽。”明清时期的临安府,是云南科举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每年榜上有名的人,据说占到云南全省的一半,有“临半榜”之称。崇文重教的风气,渗入到临安城乡的节庆活动中,所以高居焕文山顶的夷人山寨,其星回节火把映照在文庙泮池中的光影明暗,竟与科考上榜人数多数的多少相关。在滇西,也有大理人李照在《星回节观炬竹枝词》写道∶

向晚村村燃火把,

坟庐园亩照通红。

年来玉局峰头寺,

可有神光出夜中。

诗中所写,也是说士子借这天的火把,祈愿、预测科考顺利与榜上有名。看来,火把节这个滇云高原上最为古老的节日,不仅一直传递着崇敬先祖,崇敬自然,祈盼田地丰产、风调雨顺的美好希望,而且从元明开始,很快就与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文化融合,成为各族民众的共同心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肥城加快打造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15家企业已落户锂电产业园  5年冲刺千亿级锂电产业链  □ 记者 王洪涛 刘涛  通讯员 张昭澎 张磊  “公司二期投资
  • 人本质其实都是双标的[跪了]基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被坚定的选择,可是你总是在做一些让别人无法确定是不是应该坚定选择你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想
  • 暗恋橘生淮南 出过的剧都看了 每一版都有不同的感觉 今天一个人去看电影 超大厅 就几个人 有包场的感觉 即使看过很多遍了 还是会因为叶展颜霸占了盛淮南的高中
  • (《健康之路》 20200920 您看好家中的“宝”了吗(上)) #恩智[超话]#吃着鸡排,喝着酸梅汁,对没错,为了化身[酸],今晚的宋先生仿若喝了假酒,多动症
  • #唐山打人事件最新消息##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风动石,在学术上更多被称为平衡石,实际上它是平衡石里特殊的一类,是指可以晃动的平衡石——“风来石微动
  • 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像Tabula Rasa一样质地比较水润且具有修复能力的唇膏,在睡前厚厚涂上一层,早上起来再用热毛巾敷一下再擦掉,这样嘴上的死皮会很容易被清理
  • 我是不是真的要火了,百度现在已经出现盗文的了已经。惹,至于图二搜索过结局的朋友,想告诉你,这对于我的进度来说,是否有点为时过早了……我以后再也不敢瞎写废话章了,
  • 如果,你是二十多有创业想法的青年,又或者是30岁左右不甘于平庸,想改变自己,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那加入我们是难得的一次好机会。本店诚招女店员一名,要求本地人,年
  • 圈图来问(尽量私评论会被吞)最好带价来,要不然就我出价(按我看到的市场价,最好最好先报心理价,不然又说我h了还是怎样[二哈])因为之前检查有几张有瑕,懒得标了问
  • 小崔今天发手机 告诉我他的新兵连结束了 于是我俩就打了个电话 好久没有打过电话了 还是像以前一样 笑得我在床上geigei的 他给我说新兵连有趣的事 我听完后我
  • 随着环境和大气层的污染,食补已经满足不了每日所需的营养,现在每天只需2根香蕉或半个火龙果的钱为了你和宝宝的健康,还在等什么呢?看来最懂少女心的还是我们David
  • 巨蟹座一个很温柔的星座,做事情总是感情用事,容易心软,在男生中巨蟹座是一个比较多情的星座,当然也有点滥情,他们对于看对眼的女性不会直接去拒绝,也很会关心人,特别
  • ”……消费者们说,他们当时之所以选择曲美家居,就是看重对方的品牌效应,觉得交付售后更有保障,可几个月后,到了合同上的送货期限,事情却有些不对劲。刘经理也承诺,家
  • #章小玩越吃越瘦# 提前2周预订,终于成功拿下刘孃[耶]走过弯弯拐拐,居然是洋气的老房子,这种气派吃串串,也难怪人家要提前2周预订了[作揖]菜少,但味道真心巴适
  • 仙剑奇侠传四·柳梦璃『谁言别后终无悔寒夜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妆造:梅子摄影:若语出镜:原po @梓摄影ziphoto @梓摄影冬冬 #古风
  • 他在病床上一直惦记今年的春季书市,三月中旬很艰难地完成了目录卷首致辞,坚持与研究会继任会长、萩书房主人讨论书市的种种细节,全部安排妥当才稍稍放心。23日,从该工
  •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陈述出来,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我们大小乘经典,千经万论
  • 21.异地恋发:惊喜和你都会到来 因为喜欢可迎万难23.热恋期发:没别的意思 就是接着特殊的日子说我爱你24.我想认真谈恋爱 从你开始 没有结束25.在有你的选
  • 根据娱乐独角兽整理的腾讯于2021年第一季度参与的三十余起游戏相关投资,不难看到,有超过三分之一投给了二次元相关的研发公司。近两年, 心动网络
  • ” #kindle陪伴的日子#[微风][微风][微风]《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一定不要因书名太过文艺而错过这本书哦~对,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