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① 竟:竟然,表转折。
② 参差:落花先后相接的状态。曲陌:曲径。
③ 迢递:遥远。
④ 稀:残留稀少。
⑤ 芳心:指惜花之心。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落花寄寓惜花伤春的感慨。本诗写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作者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得罪了牛党的令狐,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时,作者登高赏景,看到落花,不禁悲从中来,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写命运的忧愁苦闷,借园中落花隐晦曲折地吐露自己复杂的心境。

赏析

落花本是无情物,作者寓情于景,由落花生发开去,以落花自比,将个人的身世浮沉与落花的陨落飘散情景交融,表达命途多舛、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叹。作者并不是泛泛而写,他关注落花的细节,逐层来表现情感,极尽情感的风致,体物至深,写情孤绝。

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写事状景,寄寓茫然之慨。落花本来是寻常之景,无非是触发诗人心底的惜花之情。作者在这个基本意象的蕴意之外,又别开新境。这里一个“竟”字是突然意识到的意思。以前与客同游的时候竟然对落花视而不见,客走以后,热闹退去,孤独之感突然如此强烈而清晰,以至于放眼望去,曾经忽视的落花竟如此切入心境。表面上好像说花是因为“客去”才乱飞的,实际上是写作者心情的巨大变化,技法之高、感触之细令人叫绝。虽然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而前后两句之间的逻辑黏合得是如此紧密:落花虽然早已有之,客在之时因为欢悦而无所察觉;待客去楼空,一切归于沉寂,心底那份沉落已久的孤独寂寥感瞬间浮上心头。触景伤情,情何以堪。这两句很有画面感:高楼孤影,落英缤纷,四周无边愁绪,渲染的手法运用得极为精道。所以,首联既点明诗题,又总写孤愁之缘由,是情感的第一层风致。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是续写落花,目光由近及远,由狭及广,境界一下子开阔起来。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的具体情状:花在夕阳下纷纷而落,残红满径。“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四处飘散,曲折的小路上都落满了;“迢递”句从时间入手,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让人想见天地间落花迷蒙的景象。这哪里是落花,分明是愁绪满天涯。作者用无处不飞花状写落花满天、愁绪绵延的情景,虚实相生,意在言外:繁花曾经绚烂,春尽之时难免光华一现,斯情不在。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花园,一切春败之景尽收眼底。落花范围之广正是愁绪无边无际的写照。如果说,这两句是对眼前景的客观的描摹,那么对“斜晖”的点染就透露出作者内心的骚动不安,仿佛那即将落山的夕阳也与这落花有了心灵感应。一个“送”字既像是落花送斜晖,也像斜晖送落花,实际上都是作者送别落花,借物为言罢了。此时此刻,在他眼前出现的“落花”和“斜晖”,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自然现象,而是同人一样充满感情具有生命的事物,它们像是在同自己十分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告别。这一层意味,如果不能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的。这两句为我们创设了凄清愁苦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心灵的深重伤感和深切悲哀。至此,对落花情状的描写已经极尽风致,完成了眼前景的深度描摹,自然引出下联。

五、六两句“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在前四句铺垫酝酿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因为作者看到落花,不忍其飘零之败状而伤心不已,所以也不忍心将它们打扫干净,仿佛落花也像人一样,有着活生生的复杂的情感。再加上放眼望去,落花越飘越少,怎么忍心再去加快它们终将成泥的进程。作者因为朋友别离而伤悲,因为看到落花而断肠,反过来又不忍心清扫落花。人与物之间如此情真意切,诗人伤痛欲绝之心可见一斑。“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希望树上残留的花朵莫再飘落,却事与愿违,花朵仍然纷飞不止,大有很快落尽的趋势。此刻,枝头已是越来越稀疏,这时的伤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尾联两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收束全篇,写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曾胸怀天下,一心要出仕为国,却因为朋党之争受到牵连,仕途坎坷,前途渺茫,结局跟落花殊无二致。原以为颈联已将愁苦写尽,尾联却又更加一笔,把落花情结写到无法再写。那种随着春的离去而彻底走进绝望的情绪满纸淋漓,诗人只好泪落沾襟,无语对落花。

不知有多少诗人写落花,但大多只是单纯表现怜花惜花的情绪,或抒发及时行乐的感慨,很少能像李商隐这样一层一层剥笋,将情感的内里一丝一丝呈现出来,最终与自己的身世前途结合起来,把情绪推到伤感的极端,非写尽而不罢手。同是咏落花,诗人还有一首《和张秀才落花诗》,其中“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两句,用舞姿来形容飞动的落花,既形象鲜明又蓬勃富有生气,对经久不灭的花香的描写更表现了落花形象的美好和品格的高洁,创造了新鲜的意境,可见,诗人虽然观照了同样的景物,却每次都不相同,与前人落花诗也自有不同。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发两张晚上跟同事约的饭,前几天就约好了,结果我一直加班到9点才走,同事一直在等我(感谢我的同事)出了单位直接去吃饭,虽然很饿,但是这个饭也实在是太顶了[允悲]最
  • 4位男演员告诉你,什么是“公子世无双”当今部分流量小生,空有流量却没有演技。4位男演员告诉你,什么是“公子世无双”当今部分流量小生,空有流量却没有演技。
  • #好书共读#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当我,仍然还身处在当时那些黄昏的斜阳中时,竟从不曾更细心一些留意当时的情景。海边的风把汉白玉石狮一样的大云吹碎吹散吹跑,和恋人
  • 现在做一个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调剂~哈尔滨磨骨投稿:#哈尔滨下颌角磨骨#做完下颌我的面部轮廓更清晰了,双下巴也没了,整个人的气质都上升了好多,小仙女就是本人啦
  • #中国茶语#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当你用心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茶
  • 我希望自己活的洒脱自在,我渴望自由,真正的自由,也许就像七月,渴望过安生的生活,我总是幻想着能流浪,却又放不下太多太多,其实所谓的不是时机只是因为自己害怕,迟迟
  • 苏州上野公司张涛批发日本株式会社E.M.P 磁力泵型号:GA-380V-08电压AC100V.株式会社榎本微型泵制作所位于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西 2-13-17。
  • 四、减少人员流动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市民群众禁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城市,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跨市流动;如确需出省,须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备
  • 于鸟会群里得知近期有只八声杜鹃留在厦门过冬,昨日终于有空闲,赶紧过去,在虎头山偶遇123老师他们得以得此佳图,欣欣然分享与大家一起,期待下次再见。【八声杜鹃】最
  • Jennie手袋秋冬配色全家族再此‍‍很多小伙伴私信问我们Jennie手袋的配色到底有哪些,一组图片告诉大家❤️-soul black黑色压纹 -烟白色压纹 -
  • 不过,这男子也太神经过敏,虚荣心太强了些,洗不好照片其实无所谓,那位女子,也不过用是这个底片来做个道具,她事实上想约他吧,要不然,她干嘛非要让你来冲洗呢?她的身
  • 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省内流动和本地(本乡镇)务工的农民工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都快于农民工的跨省流动,农民工流动的空间指向有所变化。 ▍农民工回流的基本描述
  • 我寄“忠”心与明月,这群警察依然在……团圆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成都病犯监狱的干警职工们在做什么机关24小时值班因疫情防控需要,罗皎皎和她的战友们在行政机关科
  • 如果说我们这一生硬要掌握一门语言的话,我认为那一定是身体的语言。要是那些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放在我们的体内不排除,那该是有多么可怕。
  • 这种股票有时候会在某一天的开盘后发现挂有大量的买单或卖单,摆出一副向上拉升的架势。那些在追涨时没有买到股票,就将买单挂在那里的人更加强了买盘的力量,并为主力出货
  • 輪調的日子快要到了這次要到較遠的分區雖然最近很忙,很累但是十分不捨彷佛是痛並快樂著我會記住在這裡的人事和時光***今天帶著同事進行部份交接我給認識十多年的長官秘
  • 好吧,一不小心又撒了一把粮[打call] 因为疫情儿子开学延迟了 今天学校分班好了进了班级微信群,真的是一年级学生的妈妈了,啊啊啊啊啊,不想变老[裂开]容易
  • [打call][打call][打call]激动的我昨天晚上又多吃了一碗米饭^_^李英雄检查你背下英语短语你开启了强词夺理东扯西拉 不一定要按这个背的,这有意义
  • 财多身弱的人的典型特点就是#事业#心大,而惰性也同样的大,时间观念差,缺乏责任感,做事情往往有头无尾,想法放多,实践的很少,往往难以驾驭财物、下属(因而也缺乏领
  • 钟情,与经济学的算盘相反,越付出,怀中越欢喜自溢… #柳柳记事簿# 有时候看到说正常人谁记日记啊就很不理解,我还后悔从大学开始为什么不每天都记下来,看着以前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