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超话]#这是我喜欢上你的时候,晚是晚了点,但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吧。万万没想到我这个年纪会喜欢上一个女足球星。二十多年前,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见证了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上大学时也偶尔和同学去五里河看过辽足的比赛。后来中国足球越来越不争气,随着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足球在我的生活中就没再出现过。直到年初刷到了亚洲杯这个采访,你从容自信的眼神,举手投足间都透漏着不凡。之后我看了你大量的比赛集锦,访谈……才发现原来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球员。二十年后我愿意再看足球,是因为我成为了王霜的球迷。愿你今后一切都好,健康、快乐……我想我会和许多和我一样喜欢你的人一直关注且支持你!

#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我想二舅比故事还神奇,但扪心自问若是编剧编出这样一个角色,我可能又会冲在一线质问他们:这真的合理?

一个“这样的”人在我的认知里极度不可能地原谅了命运,顽强地度过大半辈子,拆东补西自学成才,然后成为江湖里的侠客,红尘里的禅者,全村第二快乐的人。

所以也许,生活就是比电影更充满可能性,况且天才二舅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精神内耗”是什么,千人千哈的问题,甚至是有无的问题。如今连苦难都要卷一卷?

“二舅”也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从不向命运低头,却也从不责怪命运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无奈,但无论它是何处惹尘埃的美德还是菩提本无树的无奈,都真真是一种“去经历一切”的人生哲学。

讨论多交流多非常好,至少这不是在精神内耗。虽然我无数次问自己的问题仍无法在二舅的时钟里找到答案,但我想耗在于你我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便万事皆值得。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我想应该是抛开普世价值去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或是向内无解时多探索外在的美丽。

按摩椅上瞎写的
果然马杀鸡能治疗一切内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而每当遇到这种事情,他心里非常难过,有很深的负罪感,他不知道该怎么来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然而每当遇到这种事 情,他心里非常难过,有很深的负罪感,
  • 我放不下今年看过的那些山、花、海,不能忘与我去看山花海的人共处的时光,不忍弃与自己独处的一年对自己的挖掘认识,不觉得那些迷茫苦思的日子不值得被珍惜。)孟夏时节,
  •  今年41岁的张柏芝在浪姐2舞台上每样都是满分达标,这也许就是岁月不败大美人的最佳诠释[心] 除了老天爷赏饭吃的天生骨相可遇不可求意外,保持标准身形,维持肤质的
  • #一荤一素[音乐]#约等于无忧的last week—不看不知道一看相册里都是吃的....此处还要省略掉无数奶茶和零食....大概这就是一个月长胖四斤的原因...
  • 甲状腺疾病在哺乳期也可以进行喂养吗? 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亚临床甲减,如要母乳喂养,一定要根据专科医生指导,让母亲获得稳定正常的激素水
  • 《痕迹》 第六十章 南羽查案 一周过去了,廖岩在这五天里,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这五天内郭巴和蒋子楠都有来,每次廖岩都会睁开眼睛,但是看见不是廖岩,又会闭上
  • #成城分享#【生活的希望,就在你望向的前方[心]】如果用#一句话写下对未来的期许#,你会如何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人民日报)【生活的希望,就在你望向的
  • 颜伟建议,应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研究,“我们是资源大国但不是资源强国,储藏资源中经过深度鉴定评价的不足10%,在优异资源的发掘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距离
  • #赵立坚[超话]##在巴的赵公参# 2018.04.17 赵立坚先生到访了古拉姆·伊沙克·汗工程技术学院,为在GIK研究所成立的华为授权信息与网络学院(HAI
  • 」「早知道先不告訴你,可能你吃完也不知道(今晚吃素)」雖然已經是老哽,再度有蔬食小白被驚訝到,依然覺得很妙⋯⋯菜一上桌,一下子就被掃光了,也很訝異兩位哥哥這麼愛
  • 苹果爸爸说女儿大了应该多跟妈妈在一起,儿子小的时候也要多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弄的老母亲每天拖儿带女的。今天出太阳啦去图书馆的路上就像迷失森林的小路我的陶瓷烧出来了
  • 集齐了我❤️用的清洁 好物-Needly妮德丽弱酸清痘洁面啫喱瓶子像不像一个小冰糖 ❤️这个好看的颜值这款洁面我回回购无数次 对于时不时冒痘的我hin友好弱酸洗
  • #王一博冰雨火# wyb #王一博陈宇# 偶然,惊鸿了那一撇, 沦陷了那一眼。 回眸於千万人之中, 郎艳独绝,良人如初顾, 嫣然一笑; 相遇,缘起.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 这是一条新置顶来自黄柠檬同学本人属性:超级杂食动物 二次元三次元有趣的啥都爱 英美中日韩泰啥都看 BG BL GL的CP我都搞 嗑起来一向男女不拘 人畜不分 广
  • 广州牙齿正畸案例:30岁大妈打卡==哈哈哈我29岁上的牙套 用的2.4W的陶瓷牙套  之前牙缝大真的巨难受 我家宝宝都说妈妈说个喷水壶.......目前整牙一年
  • 已经不能用对错定论,这好像就是时代变迁,我们感谢一些,又不可思议一些,最后希望能改变一些。2月25日1.跟老毕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2.买了一个小小的转运珠,编
  • #何洛洛[超话]##何洛洛美宝莲纽约品牌大使# mbl,相信这个商务带了的福利大家都知道了,3000份的礼包真的很少~如果想买的,有需要的,相信已经冲了不下五套
  • #进化的智能电动车#先和大家说一下改运的顺序哈,如果有堕过胎或者流过产的人要先把婴灵超度走,因为婴灵在身上的怨念很大,大部分导致感情不好还会漏财,有的说,我也有
  • 环节主题是2020年最遗憾的事和让这遗憾消散的歌曲SYUNG D:今年似乎是遗憾特别多的一年,其实我也想了下,回想做着电台我会读到很多留言,当然有很多是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