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读书企划# 外研阅读【7月榜单推荐】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外研阅读(个人版)7月热书榜来啦!那些不可错过的好书都在这里了,看看你喜欢的书有没有上榜吧!

新书迭出迷人眼,名著重读心渐明。一本好书藏着一个我们从未体验过的世界。

年少时我们看这里的新鲜,长大后我们在这里找答案,再后来,我们成了这里的一部分。

重读名著,或许是一场与过去和未来的自己的相遇之旅。#名著领读计划#

#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昨日好物# 安仔把昨晚抢手的活动整理好啦!早起的仔可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没看到喜欢的话也可往上翻翻!

需要找东西的仔去这里自主搜券:https://t.cn/A6M7dcgS

https://t.cn/A6a1N9Jx 【65】强生 露比黎登果酸身体乳473ml+送粉瓶177ml
https://t.cn/A6a1N9JK 春纪 多肽睫毛增长液 【29】
https://t.cn/A6a1N9JM Refrear 轻混血美瞳日抛10片 【24.9】

https://t.cn/A6a1N9J6 【69】拿下2瓶300ml颐莲玻尿酸喷雾
https://t.cn/A6a1N9J9 珀莱雅 小球藻面膜*21片【29.9】
https://t.cn/A6a1N9Ja 凑单【160.4】匹克 轻弹跑步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蝎座本周运势(9.9~9.15) 守护星火星本周继续紧合太阳,刑克木星对冲海王星同时调和土星和冥王星,事业方面的事情依旧较为繁琐忙碌的节奏,同时钱财方面耗费
  • 【白露时节,遇见最美的白露诗词】 《灞上秋居》 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 “大衣哥”朱之文现在回家就会被一帮人围追堵截拍视频,多是些中年妇女,这个视频只是其中之一,视频中可以看到大衣哥的无奈,也能听到妇女们的笑声。这笑声不是追星的笑、
  • #生活碎片# 好吃到吞舌头的樱桃/雨天的熊本奶茶和学校附近的养生奶茶/棒棒鸡/和冰粉坠入爱河/ 听着歌看陶立夏的《甜月亮》是恋夏女孩的高光时刻/ 《只爱陌
  • 2019.9.9闷热 零星雨天 以后,我再也握不到您的手了 以后,节假日我再也不能跟您说我放假回来了 以后,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看不到您的笑声了 以后,再也听不
  • 【台湾第三势力大联盟有可能成局吗?】台湾“大华网络报”9日发表台湾资深媒体人汪诞平的评论说,台湾在“郭柯王”(郭台铭、柯文哲和王金平)铁三角结盟出现裂痕后,最近
  • #龙港[超话]# 【紧盯严防 且看苍南环境执法在线播报】今天宜山多部门联动,开展医疗机构专项检查行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联合宜山镇卫生监督所、县综合执法局
  • 心的归处—叫做家 九月七号,等待许久的国漫电影《罗小黑战记》已经上映了,看完宣传片当时的感受是:可能有点偏治愈番,但真正和它见面101分钟后,我重新下了定义
  • 老师,您好!——致2019年教师节 开学了,老师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教师节。让我们全体起立,再喊一声:老师,您好! 在校时,我们可能和老师“斗智斗勇”。离
  • 当你学会爱自己,在形象上将自己打扮得年轻一点,这样才能唤醒男人在意识上对你的追逐。在这里指的是外在,从穿着,以及化妆这里,这样才能引起对方再次注意你,如果你连基
  • #罗云熙月上重火# #罗云熙遇见阳光遇见你# ☁ ☁ ☁ ☁ ☁ ☁ ☁ ☁ ☁ ☁ ☁ ☁ 谦谦君子润如玉 静如青松动如龙 眉目如清
  • 453天 妈妈,昨天三娘去查了内脏器官那些都没有问题。今天下去去骨科医院但愿问题也不大。 三姨说我们家的客厅地砖都贴完了,昨天伟伟去了我们家里但是忘记给我们拍照
  • 牛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面白,油泼辣子,香菜提味儿。牛肉汤是每天清早5.6点就上锅熬煮的牛骨牛肉汤,清澈而又味道十足,所以早上讲究早起
  •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满座衣冠似雪。落寞是什么?是失落伴随着寂寞;是突然发觉自己可有可无;茫茫人海中,好像很热闹,但却很孤单。或许是失恋、或许是失业、或许被误解、
  • 在上海璀璨的滨江夜景中,一场奇趣无限的精美宝石之旅正在悄然而来。全新MAGNITUDE高级珠宝系列在内的400余件高级珠宝及与腕表臻品悉数亮相卡地亚全新MAGN
  • #我是大笨蛋# 1.无所事事的一天,为了显示今天不是一事无成,快下班的时候决定搞一张图纸。结果到下班也没搞完。明天看看是不是要换个新电脑。 2.做了挺多梦的,零
  • 小小小可爱,每天要亲一百次 一岁三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姥姥,妹妹,爷爷 听到姐姐叫妈咪,她也会叫妈咪 叫她隋馨,她会“诶”一声答应 模仿力很强,已经忘了姐姐一
  •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
  • 小尾巴一号暑假没消息 小尾巴二号来了一个月 最近新增一枚分裂的小尾巴三号 有点招架不住 比一号还一号 [微风] 时间过得快又慢 下午突然被拉住 对我咬耳朵 支支
  •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他坐在森林当中非常地虔诚,每天在大树下冥想、打坐。有一天他打坐完之后起身在林间散步,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见莲花正在盛开,这个修行人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