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冬|朽木未尝不可雕
文/漆语 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

《苍穹系列》 吴思冬 作

“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它承载着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感悟,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符号感和辨识度。”吴思冬捧着茶,如是对我们说道。袅袅茶烟、空气中漫着的淡淡大漆与木头混合的特殊香味配上他云淡风轻的口吻,面前的年轻男人像是金庸笔下的隐士名家,举手投足间自带着遗世独立、孤高自傲的文人韵味。

《雕梁画栋》 吴思冬 作

只是当他提到自己从漆的经历、已完成亦或正在进行中的作品时,这样的文人韵味便被他眼里迸发出的光所稀释取代。这样的光,我也曾在许多艺术家眼中见过——在他们谈到自己所热爱的艺术时。

世间万物皆可为画板

对于吴思冬而言,一个普通的葫芦、一根斑驳的枕木、一颗老的掉皮的树根、一个残缺的木碗,都能激起他的创作灵感。

《流逝》 吴思冬 作

便如他那幅参加了“从河姆渡走来——中国首届当代漆艺展”的作品《流逝》,所用的便是一块被人称为“不可雕也”的朽木。整幅作品以蓝色为主调,用色典雅、风格明快,呈现出特殊的视觉效果,意在表现浩瀚无边的星辰大海以及对光阴、生命流逝的叹息。

《痕迹》 吴思冬 作

又如他的另一作品《痕迹》。据他介绍,这件作品的原材是在一位朋友的锯木厂里无意中“淘”来的枕木。这样一块平平无奇的枕木,被吴思冬用大漆工艺变作了一件艺术品。用他的语言解读思想来说,枕木上的痕迹是一种岁月流逝而留下的生命的痕迹,是有体温的。当你用手去触摸它时,那个经过时光打磨过的斑驳年代仿佛近在眼前。

《器•度》大漆、蛋壳、金箔、PVC管 吴思冬 作

而除了《流逝》与《痕迹》之外,吴思冬的那些在烧爆的陶瓷和各式葫芦以及PVC水管等废弃材料上进行镂空而创作的立体漆艺作品,更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这些立体漆艺作品,因材料的选择与传统漆画完全不同,使得吴思冬的个人艺术风格更为突显;因大多采用镂空处理,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是产生了迷离微妙、变幻莫测的光色变化。

《凝香——荷风》 吴思冬 作

所以对于吴思冬而言,朽木未尝“不可雕也”,在他看来,朽木里面也有许多生命的语言值得我们去解码去开启。在此基础上,他成功地将自然符号与艺术符号进行了转换,并将之完美地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境》 吴思冬 作

吴思冬将灵魂灌注到他的漆语里,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个性;他驾轻就熟地运用那些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废弃物料,并使它服从于自己的驾驭——就如他说的那样,只要有感觉,世间万物都能成为他的画板。

将生活活成艺术

如今,漆已然融入了吴思冬的生活、乃至生命之中,漆在他的作品里流淌,而他则漆世界里畅游。

针刻作品《飘摇》《听雨》
吴思冬 作

针刻作品《逍遥》 吴思冬 作

“对于我而言,创造性便是艺术的生命体。”吴思冬如是说道。在他看来,重复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生活没有定式,艺术也不该有定式,二者均是因人而异。

流动的漆,才能衍生出流动的思维,反之,只有流动的思维,才能创造出流动的漆艺作品。“因为漆的不确定性,作品会呈现出情理之中,又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份意想不到就是我对于创作的期待感。”

《流淌的记忆》 吴思冬 作

《绽放》 吴思冬 作

有言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世俗越粗糙,越需要审美地生活。在吴思冬看来,生活与艺术无法分开,所以到了今日,他已完美地将生活与他的“诗和远方”——漆与艺术融在了一起,将生活活成了艺术。

作品展示(部分)

《圣境》 吴思冬 作

《仲夏》 吴思冬 作

《遗韵》 吴思冬 作

《琢痕》 吴思冬 作

《法界》 吴思冬 作

吴思冬简历

吴思冬,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漆艺教学中心主任,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期从事漆艺、工笔花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漆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福州市非遗传承人。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众多展览并获奖,引起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
会长:陈天灨

秘书长:陈国勇
秘书处:朱冰、叶聪
办公室:王则伟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红江路8号金山工业园D区28座
邮箱:fzttqq520@qq.com

走进最美乡村 ——大峪沟村

文◎ 胡玉新

说起大峪沟,也许不为人知,但说起房山的柿子,恐怕无人不晓。大峪沟村是房山区张坊镇的一个小山村,是中国磨盘柿第一村。

金秋十月,我和一群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从市区出发,沿着 107 国道向着郊区一路骑行,路过了著名的新农村典范——韩村河,经过了云居寺,渐渐发现公路两旁的柿子树越来越密,那黄里透红的大柿子压弯了枝头,有些甚至已经把枝杈都给压折了。路边摆摊卖柿子、南瓜和红薯的小贩也越来越多。再往前一路缓坡,艰苦骑行 1 小时,一眼看到一座横跨公路的拱形大门,上书 8 个醒目大字:中国磨盘柿第一村。门头左侧刻有 3 个红色大字 :大峪沟。右侧的柱子上,一个硕大的磨盘柿子伸出绿色的叶片,仿佛在向游客招手,令人看了就很有食欲。毋庸置疑,我们已经来到了磨盘柿的故乡——张坊镇大峪沟村。

这个村位于房山区张坊镇东北 2.8 公里处,据村口的老人们讲 :全村有 900 余户,2000 余人,有磨盘柿 2000 亩,优质柿树 7万株,年产量 100 万公斤,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从事柿树的种植,是北京地区柿产量最大的村。

一路骑行后下车休息,我们和村口的老人们攀谈起来。据说大峪沟村可谓磨盘柿的故乡,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它一直是皇宫的贡品。从老人们的口中了解到,大峪沟的柿子享誉京城内外,曾经被农业部、财政部定为磨盘柿商品生产基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村民靠种植柿子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走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绘制着以磨盘柿为主的文化墙,近 2.5 公里长,突出了特有的磨盘柿文化特色,给久居城市的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有幸见到了和几位老者一起晒太阳的村党支部前书记,苏书记看到城里人来到村里,格外兴奋,他说 :“现在的农村可和从前的农村大不一样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不仅搞种植还不断挖掘磨盘柿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几年来,重点以打造环境、改善民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以提高村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发展提升磨盘柿主导产业为重点,挖掘发展柿子文化。建立了柿子科技示范园,通过扩大品种栽培,提高柿树管理水平,发展观光、采摘旅游业,促进磨盘柿产业化发展,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柿树管理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并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品种展示,建立网架栽培示范模式,全面提升柿子产业化水平。村里还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改变传统观念和消费观念,全面带动柿子果品产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柿树管理水平,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成为以柿子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科技试验基地 ;引进磨盘柿深加工企业,建成了北京得力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磨盘柿产品深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还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公司,开发柿树盆景、建采摘观光大棚、生态餐厅、成立磨盘柿销售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我们一路走过,看到村里建起了健身器械广场,村里的道路虽不宽,但是干净,路旁是整齐的绿化带,一水儿的太阳能路灯、封闭式的垃圾箱、垃圾房,老人们说 :“如今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幅度改善,现在我们村里农民的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

苏书记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 , 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主动当起了我们的向导,健谈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 :“有线电视入户到村民家里 ;农民就医有了保障,采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里还建立了两处健身广场,是村民饭后散步、消暑纳凉的主要活动场所;村里还设有图书室,内有期刊、杂志、各类实用技术书籍,村民可以免费借阅 ;村里还成立了妇女秧歌队,建成了数字影院、文化大院,为百姓搭建展现才艺的舞台。这些都是我们农民从前无法想象的。”

优越的山前暖区条件,为这里林果业发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中国磨盘柿龙头村和北京市唯一的磨盘柿专业村,大峪沟村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是体现中国磨盘柿之乡产业化发展建设成果的缩影。

如今的大峪沟村,充分挖掘“柿”文化底蕴,开启了“小柿子、大收益”的致富之门。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采摘入口即化的磨盘大柿子,还可以品尝到新研发的特色小吃——冰柿。冰柿自然脱涩、去皮,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它装在半透明的塑料碗内,揭开盖,里面是一个完整的大柿子,橙黄鲜亮,上面罩着一层薄薄的白霜。用小勺挖下去,就像在挖冰激凌,放一勺在嘴里,清凉甘甜,入口即化,舌尖上满是柿子的清香。从果农手中收购磨盘柿后,经过全自动机器选果、真空消毒去涩、速冻等过程,制作出了口感独特的冰柿。如今,冰柿在华冠等各大卖场,甚至在北京饭店、国际饭店、长富宫等五星级酒店都成为了“新宠”。

柿子原产我国,已有 3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磨盘柿,因其中间有一道凹环,外形酷似磨盘而得名。村民讲大峪沟村目前就有树龄达几百年的磨盘柿树,可谓饱经沧桑。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幼家贫,一天流落到大峪沟村,已经两天没有饭吃了。正在他仰天长叹之际,忽见东北角柿树枝上丹红点点,忙走近看去,原来是霜柿正熟。他伸手摘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觉得肚子饱了,对树拜了几拜,方缓缓离去。过了数年,明太祖出巡路过此地,特意来探访当年救命的柿子树。走近村边,远远又见丹红点点,看去比先前越发娇艳夺目,那树也更加苍劲巍然了。明太祖急忙翻身下马,走到树下,脱掉自己的皇袍,裹在老树身上,封它为“凌霜侯”。自此,张坊镇大峪沟的磨盘柿作为贡品年年进奉皇上,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为什么朱元璋觉得霜柿格外香甜呢?摆摊的村民告诉我,霜降之后正好是磨盘柿丰收的最佳季节。因为采摘柿子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等到树上的叶子差不多落完了,霜降节气之后才可以采摘。经过霜打的柿子非常甜,摘下来后基本上都不用再漤,拿起来就能直接吃。今年霜降是 10 月 23 日,所以现在来采摘正是霜柿下树的最佳时节。

采摘园里的柿子树大多不太高,成年人基本上伸手就能够到。若想摘高处的柿子,就需借助一种专用工具 :一根长竹竿,竹竿顶端是一把大剪子,剪子把被绳子拴住,人从竹竿另一端拽绳子控制剪子,剪子下面有个网兜接柿子,一次大概能接三四个柿子。采摘时最好选择朝阳的那一侧树枝上的柿子,这样会更甜。

在农家院小住一两天,绝对是躲避雾霾、放松心情的绝佳选择。去房山旅游,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坠满金黄色果实的柿子树,仿佛挂满了小灯笼,漂亮又可爱。虽然房山处处有柿子,但要说最专业、最正宗的柿子产地,谁也比不过张坊镇大峪沟村的。这里的磨盘柿个大、皮薄、色浓、清香、爽口、形美,从明朝起就是进贡皇宫的佳果。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富足,社会稳定。大峪沟村不愧为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北京市最美乡村!

【玲珑岩:险美溶洞待开发】“金华山又发现新溶洞了!”“这洞太大了,石头很好看,美极了!”

这段时间,婺城区罗店镇玲珑岩村的村民都有点兴奋,因为村后山上一个大溶洞的探洞有了可喜新进展。专家说,这个洞现在只探到很浅层的一部分,里面还有很大的几个“厅”,最大的达1000多平方米,有三四个双龙洞那么大,而且干净、安全,洞石千奇百怪,是金华山难得一见的好洞。

霞客古道边的“桃花源”

玲珑岩,海拔700多米,位于婺城区与兰溪交界处,地处偏僻,两头不靠。以前,这个村长久不通公交车,相对有些与世隔绝。原来到兰溪要翻过山,现在因采矿而挖出一条路,通车往西走1500米左右,就到了兰溪地界的钮坑。

在古代,金华城区到兰溪有一条古道,就从玲珑岩村经过,至今还有一段百米不到的霞客古道残存——当年徐霞客曾经来过这里。

相传,玲珑岩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做测量的标杆,后来变成了一块玲珑石。村里还建有一个禹王庙,世世代代供奉大禹像。而比起采石场边那块并不怎么起眼的玲珑石,给徐霞客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玲珑岩下山坞中的那个小村落。“晋人桃源不是过。”徐霞客在《浙游日记》中,将一个地方比作“桃花源”,仅仅出现了两次,而且是一天之中金华所见。一次在玲珑岩,另一次在朝真洞洞口俯瞰洞前村时,他也发出“恍如避秦乱之桃花源”的感慨。

走在玲珑岩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造了新楼房,现在留在村里的人不是很多。村子西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采石场,挖了几十年,至今来来往往的大货车还是络绎不绝。

“我们有村民600多人,最近几十年,基本是以矿山为生。玲珑岩村始建于明代,1636年农历十月初十下午徐霞客来时,这里才十几户人家,到了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山洪爆发,村子大部分房子被洪水吞噬。现在这个村是清中后期重建的……”村干部说。

双龙、六洞之间另有奇洞

玲珑岩东即为双龙洞,西为地下长河,都是有名的溶洞景观,同属北山一脉,相隔都不太远。村民说,平时走山路,从他们村到九龙20来分钟,到双龙洞半小时,到地下长河个把小时。

村民们一直觉得,位于两大溶洞风景区之间的玲珑岩,也会有差不多的溶洞。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大多从事开矿,多少会挖到一些洞口。最有名的,就是那个叫“天深洞”的大溶洞,20多年前就有村民进去过,知道里面很大,但这个洞从上而下,需要用绳索垂直降下,落差大概70米,上来很难。

不过,由于玲珑岩矿山石质好,是周边不少水泥厂的主要采料基地,靠山吃山日子也挺好过,几十年来村里也一直没“心思”去探洞。如今,金华山转型旅游,矿山关停进入倒计时,玲珑岩必须寻求新的致富路。

今年5月,退伍回乡、曾任多年村主任的魏志虎,联合董赛云、钱余顺等六七个村民,成立了金华市灵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村里探洞,为下一步转型旅游业做准备。而他们的第一步,就是为村后的天深洞寻找一个新的进出口。

这一试,果然成功。他们找到了从下面进洞,慢慢上升至天深洞的路径!

天深洞内别有洞天

在离天深洞垂直约120米的山腰上,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个大人进出,之前有人挖进去一点点,并没什么发现。这次,经验丰富、矿工出身的探洞队从这个小洞口出发,去掉挡着的大石块,往里深挖了40多米,并做了一道铁门——防止他人任意进出。

8月中旬,天气炎热,记者跟着探洞队进了一趟这个刚发现的新溶洞。走过门口40多米的“铺垫”,爬10米长的木梯上一层,里面黑乎乎,伸手不见五指。这时需要借助灯光,一行人打开手电或手机灯,慢慢匍匐前进,爬走一段,侧身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里面越来越凉。直起腰,稍站着休息片刻,头顶岩壁上竟出现一个内凹的圆坑,看上去颇有规则。

再徒手爬上一个略平的洞口,里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灯光的照明下,头顶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钟乳石,与双龙洞的喀斯特地貌如出一辙,石柱石笋上都湿乎乎的,还有水滴。有些钟乳石样子奇特,很多形似佛手,有的则像直立的骆驼……

当天,一行人进洞也就百来米,距离不远,但洞内未挖的缝内明显有风吹来,凉飕飕的,而且细听有水流的声音。探洞队断定继续如挖下去,还会有更大的洞。记者出洞后10多天,魏志虎就打电话过来报喜:我们已经找到连接天深洞的路,上去还有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洞厅,再上去就能到达天深洞。而且从下面进洞的路也扩大了,比前几次好走不少。

魏志虎在探洞前,也咨询了很多本地的溶洞专家,包括探洞达人叶德生、金华山文化通马骏等人。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对金华山溶洞的了解,给了玲珑岩这群探洞的村民以相当的鼓励和信心。

8月底、9月初,村民们又邀请专业的探洞队,从天深洞口下去,对洞内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摸底。从相关视频、照片来看,天深洞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里面较为干净,很少人迹或其他杂物。洞内钟乳石较下面“小洞”的更为壮观,有的颜色相对较白,形状也非常奇特,一排排、一根根,或倒挂或冒涌,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玲珑岩洞景山色开发前景可期

“余与静闻俱为金华三洞游。”《徐霞客游记》中的这一句话,点出了这位旅行家金华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冲着金华山溶洞而来。在《徐霞客游记·浙游记》中,十月初十这一天的经历,徐霞客不惜笔墨,用了2000多字的篇幅,超越任何一天。

在我市徐霞客研究者吕洪新看来,徐霞客钟情金华山并非偶然。1636年徐霞客开始最后一次也是游历时间最长、科考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万里遐征”,其最大成果——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就是从金华山拉开序幕的。本来徐霞客可以沿衢江直接顺流而下,但他特意从兰溪溯流而上来到金华,前后多逗留了4天,就是因为对金华山双龙、冰壶、朝真等三洞慕名已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霞客是金华山无可替代的第一个“代言人”。

魏志虎认为,玲珑岩相关溶洞的发掘,可以丰富金华山整体溶洞景观,这里与双龙洞、六洞山可以形成特色互补,比如打造溶洞探险游、洞内电梯观光等。而且,玲珑岩村的采石场今后也可以“废址”利用,像改造矿山遗址公园、围堰水库等,还可以引进传统书院,打造霞客文化等人文景观,让游客到金华山有更多差异化的选择。

客居京城20余年的谱牒专家、金 华传道书院院长柳哲,对故乡金华山的文化研究与旅游发展有着极大的热情,他认为今后条件成熟,村中很多民居可以逐步改造成民宿、农家乐等,相信这个靠矿山发展多年的古村,能走上生态绿色发展的文旅新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智能工业数据赋能高端制造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实施落地可以有效满足丰富和多样化的企业实践需求,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新技术与生产制造工艺融合发展推动技术解决方案的
  • (测完就吃了顿高油的餐啊哈哈哈哈)回来一个月算是把体重稳定了一下[嘻嘻][嘻嘻]体脂降了降。做了一下体测体脂率从26.9降到了23.1虽然离我的目标还点距离,但
  • 同时,撤除公共区域原有垃圾桶和敞开式简易垃圾池,逐步推行无桶化,引入第三方资源回收公司,全面开展可回收资源建设,目前已经与200户农家乐签订协议,在农家乐院内设
  • 比起吃喝玩更喜欢站着,比起站着更喜欢坐着听……没体力蹦跶,也没心力顾及台上以外的事情,所以吃喝玩和演唱会放一起,有好朋友共同度过会是非常欢乐的记忆吧,但,我没有
  • 到了6点多的黄昏,一轮饱满金黄的圆月就在海港上悬着了,好明亮耀眼啊,忍不住赞叹这不轻易间的美,可惜手机拍不出那种海上升明月的效果。这几天都能看到月亮,清晰度明亮
  • 你能否在这无聊且无限的时间里度过这一半的人生呢49.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你能在星光下入睡做个好梦,爱着大海50.在送走你回来的路上车上虽然没有你但还全是你.留下
  • [泪]在线等挺急的,我还没吃够呢5555平常宅家无聊怎么办,当然是吃吃喝喝看kiki呀!还可做韩翻赚钱,别的姐妹都没这本领!
  • #寒冬送暖# 农场已经连续4年到偏乡给小学生们送鞋送温暖,今年已是第五年,每购买一份公益包可以给偏乡的孩子寒冬送上一份温暖,我们诚邀您的加入~#预告下一期:寒冬
  • 《我们的歌》第三季第五期《那些年》舞台林子祥老师:我觉得那些年应该要慢一点,你太快了,慢一点再慢一点……胡夏:Lam哥说得对,林老师是我的榜样,我们要再慢一点,
  • ?单纯排齐牙齿却不注重这两点的设计,很容易出现“牙齿虽然排齐了,但笑起来还是怪怪的”情况。
  • HUGO BOSS雨果博斯闻名于高级服装的同时,在家居品类里仍致力于打造出精奢生活质感。家居线的最新产品琳琅陈列,每一细节之处传达出令人怦然心动的”MY HOM
  • ”在附近单位上班的陈先生点了米饭、豆角烧茄条、鱼香肉丝和菠菜豆腐汤。”  张女士带着在滨河小学读二年级的女儿来就餐,点了芹菜炒肉、奶白菜烧口蘑、蒸水蛋、两碗米饭
  • 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每次来龙门石窟旅行都会有新的感受。【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
  •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
  • 【正畸效果】现在矫正不到一年,患者牙齿排齐,覆合覆盖正常,目前尖牙中性关系,后牙略开颌,后续为了恢复牙齿正常的功能,还需重建咬合关系需,但正侧貌面型已经有了明显
  • #婚姻# 【未婚先孕的女人多让公婆看不起,你无法想象】做好饭哄完孩子睡觉,回来饭桌上却什么都没有了,这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 挂断电话没多久,又收到了小姑子发
  • 啊啊啊啊啊~~~开箱让我好心情起飞的礼物刚收到花西子【傣族印象】定制版没有安排摄影师拍,直接拿起手机随便拍给丫头们看看真正的美是不需要摄影师的真的就是随手手机一
  • 有茶,有书,便是最惬意的时光。有茶,有书,便是最惬意的时光。
  • 熬夜必备的良品喜欢的小宝贝来找我哦,护肤品,化妆品等 网红冰亦花‎瓣冰​膜美‎白​补​水嫩肤‎ 控​油收‎缩‎毛孔‎ 改​善‎肤​色‎不匀‎ 活​血促‎进‎肌​
  • 那一刻好激动啊 真的好开心好开心 谢谢雅诗兰黛(真爱粉的我怎么还没刷到开屏呜呜呜)#顾汐雪w[超话]#❄️#追星女孩汐雪# 十八啦,也是时候换个置顶啦重新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