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 【十大创新看菏泽 | 以创新“破局”,跑出蝶变“加速度”】享誉“天下之中”,菏泽自古便是商贸重镇,商圣范蠡在此富甲天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时间的车轮行至上世纪90代末,户籍人口高达800多万人的菏泽经济总量已落至全省倒数第二,人均GDP一度低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长期位居“老末”。

“破局”已然迫在眉睫。

山东站在跨世纪的高度作出了“东西结合加快菏泽发展”的战略决策,几年后进而提出了“突破菏泽,带动西部,促进全省发展”的思路。穷则思变,新产业、新思路、新面貌贯穿城市发展,锐意创新的菏泽踏上了“突破”之路。

20年间,菏泽完成经济总量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菏泽GDP稳居全省第8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5项主要指标增幅居全省第1位。奔跑起来的菏泽不仅脱掉了“穷帽子”,更跑出了属于自己的蝶变“加速度”。

填补国内空白,创新催化企业“裂变”升级

城市“破局”,产业先行。

高端化工是菏泽两大核心产业之一,也是城市财源性支柱产业,既代表菏泽工业的发展现状,也代表菏泽工业的发展未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的发展跨越几乎与城市蝶变“同频共振”,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竞争力是东明石化的突破方向。

东明石化

在东明石化下属管理企业恒昌化工有限公司,不同规格的聚丙烯材料整齐码放在仓库之中。在另一端的包装生产线上,全自动的设备精准地重复着装袋、封口、传送的动作。“我们这套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是我国首套高端聚丙烯牌号最齐全的生产装置,引进168个聚丙烯牌号,目前已开发试生产出25个牌号。聚丙烯材料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是口罩用的无纺布、汽车配件、奶茶杯都用得上。其中,我们生产的高抗冲中融汽车专用料、三高抗冲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以完全替代进口。”恒昌化工安全总监李钊介绍说。

恒昌化工正是东明石化从“炼油型”向“化工型”转变的缩影,企业成品油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的产能比也从7:3向3:7“逆转”。

恒昌化工

创新是企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在炼油向高端化工转型的十字路口,创新正是东明石化的“指挥棒”。绿色化工新材料是东明石化未来几年“突破”的重要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东明石化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催化裂解技术(UPC)工业化应用研究,这一技术具有投资少、加工流程短、占地面积少、资源消耗低、节能环保、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依托这一核心技术优势建设世界首套工业示范装置将填补我国和世界空白,届时,企业脚下的绿色低碳高效之路也将更为宽广。

对城市而言,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今年4月,菏泽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奖励中国牡丹之都科技创新贡献奖获得者王秋玲、朱坤福每人50万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积极开展创新创造,为菏泽市突破发展、后来居上贡献力量。

创新动能澎湃,好政策“点火”新动力

作为菏泽高端化工产业的领军企业,东明石化谋求的是“有中生新”。新兴产业布局更多的是靠“无中生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

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的展厅明亮凉爽,里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企业研发制造的柴油、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组等产品。作为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持续的创新力,为山东康沃控股提供了持久的产品竞争力,其中就包括新研发的甲醇发动机。

“我们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甲醇发动机,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领先世界率先量产。”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庆松自豪地介绍,公司展厅所需供电正是来自于两台分布式清洁能源甲醇电站。胡庆松还算了个经济账和环保账,“相比于柴油发动机,甲醇发动机可以节省综合成本30%,氮氧化合物和碳烟颗粒物排放分别降低69.4%和74.9%。去年这块的销售收入3亿元,今年计划达到5亿元。”

康沃控股生产的甲醇发动机

其实,康沃控股落地菏泽仅有三个年头,是当地的“新生代”工业企业。

为何选择菏泽?“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是胡庆松对菏泽营商环境的真实印象。项目成立伊始,相关部门便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从申报、金融机构的对接到各项证书的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顶格”的服务标准让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仅用了10个月。

解燃眉之急方为“雪中送炭”。由于前期建设投入大,项目在投产之初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项目建成,没钱采购生产所需的零部件成为胡庆松面临的尴尬局面。为此,相关部门牵线搭桥,由菏泽财金集团根据项目的特点通过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企业解决五千万元的融资问题。“简单来说,由菏泽财金集团花钱帮我们代为采购零部件,然后我们随后通过销售回款‘还账’,这样马上就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菏泽正全面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今年以来,全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截至5月底,新增市场主体54239家,同比增长3.93%,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全国首创“借地育苗”,离岸创新平台破引才“难题”

实现跨越“突破”,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存在“先天不足”,这也是菏泽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难题。

困局之下,菏泽在全国首创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离岸创新平台模式,在菏泽以外的地区建设隶属菏泽的科创平台,借别人的地,育菏泽的苗。地域空间产生的“劣势”通过创新手段“抹平”。“实际上,就是让人才不在菏泽而为菏泽服务。”菏泽市委副秘书长、市工信局局长、市现代医药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郝丕进解释说。

菏泽市探索在上海、北京、苏州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实现借梯上楼。以菏泽离岸(上海)创新中心为例,菏泽投资5000万元在上海复旦大学科技园设立了2000平方米的离岸创新中心并购置了相应的设备,针对高端生物制剂等生物产品进行研发。“只要是公司在菏泽注册,成果来菏泽申报,下一步转化优先选择菏泽,科研团队就可以拎包入住、免费使用我们的场地设备,目前已经有6个项目在那里进行研发。”郝丕进介绍。

除了“借地育苗”,菏泽同时“筑巢引凤”。一系列惠及面广、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人才政策释放着广招贤才的信号。菏泽还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库,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开展菏泽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引才活动,今年1—5月份柔性引才179人。

行至中游,唯有奋楫。“跻身中游”的菏泽锐意创新,以“后来居上”的决心,正奋力推动发展的航船乘风破浪、争立潮头。

#2022开封中高考# 【用心用情用力 护航服务考生——我市2022年高考工作回眸】#上下同心共筑美好开封#

6月7日至9日,我市举行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全体涉考人员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圆满实现了“平安高考、健康高考、公平高考、温馨高考”工作目标。

考情复杂严峻 面临空前挑战

今年我市考生报考人数70688人,较去年增加了8247人。参加考试人数58099人,较去年增加了7628人。其中普通类42204人,对口生5373人,专升本10522人。我市聘任考务工作人员近9000人,全市涉考工作人员12000余人。无论是考生人数还是涉考工作人员人数都创历史新高。

全市共设6个考区,常规考点53个,合场后共计2055个考场,备用隔离考场168个。全市共设备用考点7个,应急隔离点考点10个,共计829个备用房间。另设备用医院考点1个。

由于5月初省内突发疫情,5月中下旬才进入收尾清零阶段,疫情防控形势极为复杂严峻。而且,今年高考工作与刚结束的教师资格面试和即将到来的全省中考压茬迭加,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接连应对3场万人规模以上的大考,其中两场为国考,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领导重视关怀 组织保障有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确保考试安全。5月20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后,我市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市高考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高考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市高考安全和组考防疫工作。

市委书记高建军多次听取汇报,对做好高考工作进行指示。6月1日高建军书记现场办公,检查指导高考准备工作,对考生及教师进行慰问,安排拨付专项资金对我市10所高中进行激励。市领导卢志军、杨克俊、卢捍卫、马中虎等也多次过问高考工作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国普通高考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周重点工作交办会两次安排部署高考安全工作,副市长刘震、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亚文实地调研指导高考准备工作。

高考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宏地、徐同君、薛冬,市政协副主席苗琛、李尕果分包县(区)督导考试工作。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卢捍卫,开封考区主任、副市长刘震带领市纪委监委、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保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市区与各县区考点进行巡查慰问。各县区主要领导和各招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考试一线,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为高考组织工作凝聚最大合力。

疫情防控到位 实现健康高考

今年高考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举行,我市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防疫要求,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确保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传播疫情,圆满实现“无疫高考”目标。

我市认真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身体状况监测,确保全体考生和涉考人员进行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落实两天一次核酸检测,要求考生第一天开考时,必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为加强考点防疫,每个考点派驻防疫副主考,协调指导考点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扩大警戒区域、考场每日消杀、有序错峰离场等措施。我市做好考中涉疫突发事件预案,考前多次进行考务人员防疫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快速反应、稳妥处置突发情况。今年我市还特别增设两个备用考点,并在市六院设立了医院考点,以保障涉疫人员顺利参加考试。

各方通力合作,保障平安高考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今年我市继续加大高考安全建设力度。市区投入260万元对5个标准化考点的171个考场进行改造,投入50万元购置500余台5G屏蔽设备,提前测试,由考点主考签字验收,彻底消除屏蔽盲区;在专升本高校新建标准化考场92个,市区考点实现高清化考场全覆盖。

市招委会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打造全方位高考保障体系。市公安局投入2000余名警力、出动警车194辆保障考试,考前对学校周边和重点复杂场所持续开展清理排查和打击整治,考试期间在各考点设置“考点警务服务站”和“临时身份证明受理点”,仅开考当天就加急办理身份证7张,开具临时身份证明11张。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报纸、电视、广播及时向考生和家长推送各类高考信息及新闻报道百余篇,营造正面积极的高考舆论氛围。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考前对全市21个考点周边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消除考点附近噪声污染隐患。市无线电管理局提前对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为考生提供清净安全的电磁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狠抓高考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快检和抽检,为考生食品安全“护航”。市供电公司针对每个保电点制定“一点一方案”,安排发电机65台,落实驻点保障人员212名,先后组织输变配专业技术人员806人,保障高考安全用电。

考务组织严密,确保公平高考

高考公平关系社会底线,为确保考务工作万无一失,市教体局严密安排组考方案,严格遴选考务人员,落实分级培训制度,开展“一人不漏”的考务培训,重点培训规范使用金属探测仪,熟练掌握听力播放等关键环节。采取人技联防等手段,加强试卷全程管理,全面排查保密室等重点部位,确保试卷绝对安全,市教体局还为今年我市新增考点派驻熟悉考务工作的中学校长担任副主考。6月1日起,市教体局提前一周进入临战状态,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带领市招考中心对高考准备工作实施“一天一研判、一天一调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确保高考全方位全流程安全。

考试期间,各考点加强考点内部管理,严格实行第三方监考和流动巡视制度,严查替考,重点检查考场内监考员不规范、不负责行为。市招考中心为流动巡视员配发新款防无线电作弊设备“作弊克”,规范试卷分发、考场管理、录音播放、答卷回收等工作环节,为今年高考我市实现“四不四保”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坚决守住了公平公正的高考底线。

加强人文关怀 打造温馨高考

为加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市教体局提前组织各高中开展针对高三考生及家长的线上、线下专题心理辅导,协调媒体刊发《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引导考生保持良好心态,轻装上阵、从容应试。

为关心关爱特殊考生群体,实现“应考尽考、一人不落”目标,市教体局与市卫健委等部门通力合作,为开封大学一名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症考生提供全方位支援,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单人考场,助力每一位有志学子成就梦想。为了让车祸受伤的考生也能顺利应考,开封高中组织师生志愿者团队,将乘坐轮椅的考生抬进3楼的考场参加考试。这些温暖的点滴,让广大考生与家长感受了开封文明之城、好人之城的温暖大爱。

今年是政治大年,党的二十大将于下半年召开。高考关系社会公平与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全市上下按照高建军书记指示,用心用情用力护航服务高考考生,圆满实现考前高建军书记提出的“平安高考、健康高考、公平高考、温馨高考”目标,做到了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全市人民放心,用实际行动为这次“政治大考、能力大考、作风大考”交上了一张满意答卷。(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尹杰)

#2022开封中高考# 【用心用情用力 护航服务考生——我市2022年高考工作回眸】#上下同心共筑美好开封#

6月7日至9日,我市举行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全体涉考人员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圆满实现了“平安高考、健康高考、公平高考、温馨高考”工作目标。

考情复杂严峻 面临空前挑战

今年我市考生报考人数70688人,较去年增加了8247人。参加考试人数58099人,较去年增加了7628人。其中普通类42204人,对口生5373人,专升本10522人。我市聘任考务工作人员近9000人,全市涉考工作人员12000余人。无论是考生人数还是涉考工作人员人数都创历史新高。

全市共设6个考区,常规考点53个,合场后共计2055个考场,备用隔离考场168个。全市共设备用考点7个,应急隔离点考点10个,共计829个备用房间。另设备用医院考点1个。

由于5月初省内突发疫情,5月中下旬才进入收尾清零阶段,疫情防控形势极为复杂严峻。而且,今年高考工作与刚结束的教师资格面试和即将到来的全省中考压茬迭加,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接连应对3场万人规模以上的大考,其中两场为国考,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领导重视关怀 组织保障有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确保考试安全。5月20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后,我市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市高考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高考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市高考安全和组考防疫工作。

市委书记高建军多次听取汇报,对做好高考工作进行指示。6月1日高建军书记现场办公,检查指导高考准备工作,对考生及教师进行慰问,安排拨付专项资金对我市10所高中进行激励。市领导卢志军、杨克俊、卢捍卫、马中虎等也多次过问高考工作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国普通高考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周重点工作交办会两次安排部署高考安全工作,副市长刘震、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亚文实地调研指导高考准备工作。

高考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宏地、徐同君、薛冬,市政协副主席苗琛、李尕果分包县(区)督导考试工作。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卢捍卫,开封考区主任、副市长刘震带领市纪委监委、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保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市区与各县区考点进行巡查慰问。各县区主要领导和各招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考试一线,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为高考组织工作凝聚最大合力。

疫情防控到位 实现健康高考

今年高考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举行,我市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防疫要求,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确保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传播疫情,圆满实现“无疫高考”目标。

我市认真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身体状况监测,确保全体考生和涉考人员进行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落实两天一次核酸检测,要求考生第一天开考时,必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为加强考点防疫,每个考点派驻防疫副主考,协调指导考点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扩大警戒区域、考场每日消杀、有序错峰离场等措施。我市做好考中涉疫突发事件预案,考前多次进行考务人员防疫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快速反应、稳妥处置突发情况。今年我市还特别增设两个备用考点,并在市六院设立了医院考点,以保障涉疫人员顺利参加考试。

各方通力合作,保障平安高考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今年我市继续加大高考安全建设力度。市区投入260万元对5个标准化考点的171个考场进行改造,投入50万元购置500余台5G屏蔽设备,提前测试,由考点主考签字验收,彻底消除屏蔽盲区;在专升本高校新建标准化考场92个,市区考点实现高清化考场全覆盖。

市招委会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打造全方位高考保障体系。市公安局投入2000余名警力、出动警车194辆保障考试,考前对学校周边和重点复杂场所持续开展清理排查和打击整治,考试期间在各考点设置“考点警务服务站”和“临时身份证明受理点”,仅开考当天就加急办理身份证7张,开具临时身份证明11张。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报纸、电视、广播及时向考生和家长推送各类高考信息及新闻报道百余篇,营造正面积极的高考舆论氛围。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考前对全市21个考点周边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消除考点附近噪声污染隐患。市无线电管理局提前对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为考生提供清净安全的电磁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狠抓高考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快检和抽检,为考生食品安全“护航”。市供电公司针对每个保电点制定“一点一方案”,安排发电机65台,落实驻点保障人员212名,先后组织输变配专业技术人员806人,保障高考安全用电。

考务组织严密,确保公平高考

高考公平关系社会底线,为确保考务工作万无一失,市教体局严密安排组考方案,严格遴选考务人员,落实分级培训制度,开展“一人不漏”的考务培训,重点培训规范使用金属探测仪,熟练掌握听力播放等关键环节。采取人技联防等手段,加强试卷全程管理,全面排查保密室等重点部位,确保试卷绝对安全,市教体局还为今年我市新增考点派驻熟悉考务工作的中学校长担任副主考。6月1日起,市教体局提前一周进入临战状态,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带领市招考中心对高考准备工作实施“一天一研判、一天一调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确保高考全方位全流程安全。

考试期间,各考点加强考点内部管理,严格实行第三方监考和流动巡视制度,严查替考,重点检查考场内监考员不规范、不负责行为。市招考中心为流动巡视员配发新款防无线电作弊设备“作弊克”,规范试卷分发、考场管理、录音播放、答卷回收等工作环节,为今年高考我市实现“四不四保”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坚决守住了公平公正的高考底线。

加强人文关怀 打造温馨高考

为加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市教体局提前组织各高中开展针对高三考生及家长的线上、线下专题心理辅导,协调媒体刊发《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引导考生保持良好心态,轻装上阵、从容应试。

为关心关爱特殊考生群体,实现“应考尽考、一人不落”目标,市教体局与市卫健委等部门通力合作,为开封大学一名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症考生提供全方位支援,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单人考场,助力每一位有志学子成就梦想。为了让车祸受伤的考生也能顺利应考,开封高中组织师生志愿者团队,将乘坐轮椅的考生抬进3楼的考场参加考试。这些温暖的点滴,让广大考生与家长感受了开封文明之城、好人之城的温暖大爱。

今年是政治大年,党的二十大将于下半年召开。高考关系社会公平与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全市上下按照高建军书记指示,用心用情用力护航服务高考考生,圆满实现考前高建军书记提出的“平安高考、健康高考、公平高考、温馨高考”目标,做到了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全市人民放心,用实际行动为这次“政治大考、能力大考、作风大考”交上了一张满意答卷。(全媒体记者尹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夏天是什么味道,一抹雨后青草香,一阵水汽西瓜甜,亦或是儿时枕着的竹席味柠檬水打开的瞬间,看到了夏天仲夏,烟火,梅子酒,沙丁鱼,樱花汇成的隧道,火车经过的小镇。夏
  • ◻️对此我的观点看法是如果像这位朋友一样一次矫正已经拔除了4颗牙,二次矫正拔除牙齿机会其实是有限的,我会优先选择不拔 牙矫正方案,利用隐适美推磨牙向后方案解除牙
  • 哥,不忙的时候做个优秀的企业家,然后回来做最好的演员,稳稳的向前,加油!当我们需要稳扎稳打时,我就会把比赛慢下来,并确保我们能得到一个很棒的出手机会。
  • 11.每天看八百遍你的资料,但找你是不可能的。11.每天看八百遍你的资料,但找你是不可能的。
  • 我曾问过你一次,你说理解我,并相信我,你始终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善待我……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也许我自己的压力与痛苦会更加无可想象#就这一刻##今日贴纸打卡#​”日
  • 【山西大工匠】张宏亮: 匠心燃“冠窑” 探索“靓”平定 “有2000多年历史的砂器,曾在我国民间广泛使用,这一珍贵技艺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他与父亲共同创办了
  • Jan 22 忙了一整天。Jan 23 上午陪童童去舞蹈课,放假前最后一节汇报课,小姑娘化了一点小淡妆,更有感觉了。
  • (纯纯攒人品)有些我可能会想自留一个,没意见再留图,我想快乐做娃[苦涩][苦涩][苦涩]可以做团子、15、20的娃(不包括复杂的身体刺绣和装骨,可以加钱搞)等我
  • 又到了一月一度的“我的宿舍桌面最整洁[兔子][兔子]”的时刻 虽然在新宿舍还没来得及弄上贴纸~ 虽然刚刚喝完的“国航/冬奥联名版”可乐罐还没来得及扔[思考](内
  • Sanitation vehicles are cleaning the streets. In April, it is dry in Shenyang. A
  • ♈白羊座: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常安宁。天秤座♎ 财源广进万事如意天蝎座♏ 万事顺意幸福美满射手座♐ 五谷丰登喜上眉梢摩羯座♑ 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水瓶座
  • 陌生人啊,快看看我沉寂的灵魂,祂老的厉害。独身的样子、更富智慧的样子也没有为你争取来另一半,难道真的都是傻子在爱情吗?
  • 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你要快乐-时代少年团[音乐]##时代少年团 聚星淬火三夏灼
  • 也许这些流言是由将他推荐给俱乐部的经纪人抛出来的”- 您对安德烈·塔拉拉耶夫所说的喀山红宝石 ❤️ 正在破坏转会市场上的规律,并以此带走所有别人想要的球员的话有
  • 路上,沈妙妙张了几次口想要问林予琛和谁结婚,可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那蒋文洲怎么回事,真忙到连陪你试婚纱的时间都没有?
  • #邓伦# dl #邓伦现状# - 我的可爱宝今天在干嘛[抱一抱] 离下次见面又近了一天噢[兔子] - - - 无论你在搜:邓伦微博邓伦现状邓伦超话邓伦工作室邓
  • 那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你哪怕是“五逆十恶”就像《观经》讲的下品下生要下阿鼻地狱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圣人这样的恶人,你只要信愿称名,乃至念十
  • 3.在松山区城区无合法固定房产的需提供:(1)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提供实际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实际居住证明”;非“三区”户籍的
  • 从6月18日至12月31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福建武夷山主景区向全国人民免门票,进入主景区游览的游客可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给予免主景区门票的优惠(不含
  • 我轻尝这一口香浓的诱惑,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雪花上,而你在想我太阳在等月亮,月亮在等星星,喜欢你的我在等你你是我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