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砥砺奋进又一载 乘风破浪开新篇 #资阳未来五年向又一发展新征程迈进#】时光飞逝,又至35000年前乃至更早的时间,此间已是茂林平川,江水淼淼,一群智人打石为斧,断木为器,于厮土渔猎,临资水栖居,好一番欣欣向荣,古老的资阳人用自己的智慧在沱江河畔开启了四川人类的历史,而在35000年后338万资阳儿女在这古老的土地上,运用勤劳和智慧又一次书写新的荣光。作为成渝枢纽,资阳将成为重要的中部脊梁和支点。天府国际机场通航,为资阳打开了联通世界的门户。资阳将在已有优异成果的基础之上再展英姿,以其蓬勃的力量大步向前,书写新的历史。

回眸:奋发有为,硕果累累
从无到有发展科技产业,敦实传统产业
展望过去,资阳可以说取得了十分优异的发展成绩,其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实现突破性进步,产业之树盛开,飘香了又一个丰收年。

凭借着同城化发展优势,资阳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发展科技产业,“中国牙谷”便是一个极为生动的例子,资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出“中国牙谷”建设的方针,于是在三年的发展中资阳几乎是从白纸作画到主体着色,高效完成“中国牙谷”建设。

同时也紧抓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东风,助力资阳市传统产业发展。“左右逢源”,可谓是资阳传统产业发展的生动表现,其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创新为引擎,实现传统产业的再发展,促使资阳市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有数据显示资阳市的传统产业从2016年开始不断实现规模企业迅速增长,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21年上半年资阳市从传统制造产业到新兴产业,都表现出十足的发展活力,仅工业增长值就达42.5%,位居全省第1位。

以交通为核心,实现城市焕然如新
大雁是历年来暑去秋来的标志,而资阳恰是大雁暑去秋来的必由之路,历经多个春秋寒暑,资阳始终是大雁南来北往的中转站。而这种枢纽的特质深深刻在资阳的基因里。

千百年来资阳山水交融,西邻龙泉山东麓,东遥平行山岭,商贸流通成渝古道上,车马奔驰,小道上摩肩接踵,沱江上船工号子久久飘荡,这里便是成渝通衢,枢纽资阳!在过去5年的努力奋斗中,资阳中转站的特性再一次被唤醒,立足于成渝主轴,西迎成都,东接重庆,是直接连接成渝的城市,也是东出成都的第一站,地理位置独特。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资阳市在过去5年的工作中不断加强道路建设,在城区内道路基本贯通,断头路基本打通,主城区实现“7位一体建设”。

今年年初成资渝高速公路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连接四川天府、重庆两江的高速公路,承载着成渝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这也是第1次将资阳放在成渝之间,但这并不是成资渝的唯一交通道路,在已建成的4条直达高速公路中,经过资阳的就有三条。同时进一步打通铁路网、航运网。达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效果,资阳便在交通连接东西、连接世界的背景之下实现飞跃式发展。

盘活乡村经济,助力乡村发展
无滋味,不资阳,资阳的新滋味尽在乡村振兴的发展盛宴中。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城市要发展,乡村必振兴。无论是未来中国千年发展,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都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之“压舱石”,做好乡村振兴这道城市,发展的必答题。如果说乡村振兴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答题”,那么土地就是乡村振兴的“得分点”。资阳在近5年来的工作中紧抓“得分点”,资阳高洞村万亩柑橘发展成“特色种植”使一颗橘子撬动几个产业、丹山镇万亩稻渔产业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一镇、一村不断取得新成绩,搞活乡村经济,增强了乡村造血能力。截止2020年底,资阳市实现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1.47万亩,水旱轮作试点总面积1.5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28万吨,进一步推动耕地排荒、排查治理,乡村清洁“五提升”行动,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全面带动乡村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

展望:续写华章,再创辉煌
五年一次的盛会,我们满怀期待!11月23日-25日,资阳召开资阳市第五次党代会。回望来时路,资阳市发展,一路悬崖峭壁,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而展望未来资阳也必将站上新台阶,汇聚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成渝通衢,借机起航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过去的5年里资阳的交通发展恰似“江湖夜雨”,发展迅速,西延成都、东接重庆的优越地理位置,是资阳市发展的优势所在,做好交通建设,将使该优势发挥到最大,让道路所及之处,均变为通天路。

未来五年,是机遇叠加、前景美好的五年,是大有可为、追赶跨越的五年。资阳如何把握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新胜利?2021年在国家、省、市战略共同的推动之下,资阳市以航空、铁路、高速为龙头,正在大步迈向成渝门户枢纽,空中新城的新时代,开展了成渝通衢的枢纽交通开拓性建设行动。

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通航,资阳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成交通运输、口岸物流、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到2030年,将形成以临空制造、临空综合服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临空产业新城。

目前,资阳重点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加速井喷式发展,持续推进自高铁资阳段、成资渝高速公路等12个项目,构建起“8高11轨16快”的立体交通体系,一个“轨道上的城市”正在加速发展。

资阳正全面融入成渝交通主轴,连接内国内重要交通道路,走向全国;连接全球重要空中航线,海上重要货运线,走向世界,一个凭借交通优势走向中国,连接全球的城市正在加速成立,而资阳也如鲲鹏一般,乘风而起,气势如虹。资阳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被滋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下,再次迈向崭新的发展空间,以全新面貌迎接新时代。

大道通衢,遇见未来,资阳在未来将借交通优势之基实现飞速起航,引领城市发展。
追赶跨越,勇当成渝中坚
泱泱华夏,楚楚资阳。自国家推动“双圈”建设一年多来,资阳积极争取战略赋能,资阳26项内容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40项内容纳入四川重庆落实《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占成渝中部元素的40.6%、48.2%,着力当好融入“双圈”“排头兵”。从35000年的历史中走来,享有一系列美誉。资阳市如今正面临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而资阳市也正紧抓这一机遇,立下了宏伟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资阳全市上下要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位战略”,坚持同城牵引、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城乡融合、开放赋能发展路径,加快打造成渝主轴枢纽城市、临空经济示范城市、山水魅力公园城市、开放创新活力城市、幸福和谐文明城市,朝着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目标坚定前行。

资阳贯彻“首位战略”、打造“五个城市”、实现“五个提升”,具体怎么落实?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同城牵引,在提升位势分量上追赶跨越。构建外畅内联通勤圈、同城同质生活圈、错位协同产业圈、区域发展共同体。

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培育发展动能上追赶跨越。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活力创新主体、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营造高效能创新环境;要坚持产业支撑,在增强经济实力上追赶跨越。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农业体系。

同时,要坚持以城带乡,在促进城乡融合上追赶跨越;坚持改革开放,在厚植发展优势上追赶跨越;坚持绿色发展,在构筑生态本底上追赶跨越;坚持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追赶跨越。

抢抓机遇乘势突破、奋楫杨帆加速崛起、对标先进力争上游。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资阳迎来新机遇、肩负新使命、走向新未来,将全力谱写高质量追赶跨越新篇章。

唱好双城记,建强经济圈
2020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榜单对外发布,资阳首次上榜,而同期上榜的其他四川城市仅有成都。跳出榜单看实效,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经济区的建立,资阳市俨然已经成为环成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聚集高地。

成渝之间,便是资阳,随着成渝交通道路的日益完善、加速成网,资阳的地理优势便由此突出。当前资阳正借着成资同城化发展势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不断落成,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枢纽功能,致力于唱好双城记,建强经济圈。

当前资阳正在紧抓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战略,临空经济门户枢纽等多项品牌,着力构建起现代化服务业,实现产业飞速型增长,提速增量,做大做强。

目前成资两地正在规划建设11个产业生态圈、24个功能区、协同编制完成成都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预计将有20余户企业入驻成都产业生态圈,产业生产值突破10亿以上。此外资阳市率先在“天府市民云APP”上上线资阳频道,实现34项同城化服务,服务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开批55项政务服务,实现同城无差别服务受理,已实现100个事项的无差别办理。此外资阳还同成都科技局、城东科技集团等建立首个跨区域的创新平台,即成资协同创新中心,引领乡村振兴、交子金融等多个平台入驻。从总体上看在未来资阳将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圈,实现同城化发展。

成渝之间是资阳!交通建、产业发、乡村振、经济来。资阳当前正在加速奔驰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实现交通路网布局愈发全面、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落实,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资阳在未来必将在成渝之间实现率先突破,更好的促使资阳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https://t.cn/A6x6IK9g

有的人会说——
“我身体很健康啊,为什么要用营养品”。
食物营养价值大幅流失:仅靠食补满足营养需求已成为历史。
环境恶化导致营养消耗增加,免疫系统失衡,恶性疾病如癌症历年增加。
人如一棵树,又如一部组织精良的机器。均衡营养才确保生长发育、正确保养延缓衰老及疾病预防是人体健康的几大重要内容。
在现如今这个环境下,您确定,您的身体真的很健康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盗取天机# #谢谢你医生符合你的预期吗# #三铜钱佛教语录[超话]#德国拜耳拜灭士 蟑螂药 19.9~~德国拜耳拜灭士 蚂蚁药 19.9[月亮]这个世界上你认
  • #你今天背单词了吗# [太阳]每日考研英语词汇打卡---------------------------------hearing n.听,倾听;听力;审讯he
  • 激情直播,再次推动了辽中区的电商销售模式,激发了辽中党员干部为家乡担当作为,把家乡辽中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积极性,既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又让辽中区优质产品面向全国
  • 【#美国警告国民不要舔索诺兰蟾蜍#】11月1日,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发出警告,呼吁人们不要用舌头去舔索诺兰沙漠蟾蜍 (Bufo alvarius)。据卫
  •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花开花落,那是起伏的人生;波峰波谷,那是燃烧的生命;顺
  •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有院子的人,不如点个“在看”愿你心有小院,总能如愿。“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 !!
  • 还有什么口腔问题都可以来问这位博主 #深圳市哪家牙齿矫正医院好?/在深圳虎牙矫正牙齿哪个医院最好?
  • 【#闪光少女#发布“料不能停”版预告】由鲍鲸鲸编剧,王冉导演,徐璐、彭昱畅等领衔主演的青春热血校园电影《闪光少女》将于7月20日登陆全国各大影院。今日片方发布“
  • 不知道为什么导演那么执着于打造一部动作商业片,影片的最后芳月搂着鹤守月同坠赴死作为结局或许更好,之后将近30分钟的冗长动作戏毫无必要,反而将观众已陷入公主法师之
  • 颜面膜,一个诠释“中药养肤”理念的纯天然面膜品牌,源于清代御医颜伯勤的亲笔御方,是国内最早、最专业、也是销量最好的中药类护肤品之一。#御尚坊##颜面膜招代理##
  • 爐石塘一帶的老字號,不只是一家家的商舖,更蘊含跨越世紀的舊區人情味,是澳門人記憶所繫之處,大家來澳門旅遊時,不妨跟著“圍圍”到此感受老澳門情懷,或許你也能淘到心
  • 有一本网络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写罗什大师和一个穿越到古代的现代女孩子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作者脑洞很大,对记载里大师的很多言行,都有合理的解释,有兴趣的,可以一
  • 而我的朋友因为没有穿球衣,在进场时拿到了志愿者发放的「官方助威服」:一样的款式,一样的设计,胸口少了一个钩子,多了一个恒驰。#怀孕日记##XX的孕路历程#先声明
  •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只要你尽己所能地去做了,努力过,拼搏过,那么无论结果怎样,你都无需再苛责自己。你的“实在不想”在这个京东11.11,就由我们实实在在
  • 或许分开对他们而言是个好选择 但作为观众还是会感到有些惋惜或许百分百合拍的人更适合做朋友吧 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互补 anywhy依然还是会羡慕遇到一个像男女
  • 更多↓↓(中国铁路)#铁路禁止或限制携带物品有新变化#[话筒]【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①包装密封完好、标志清晰且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4%、小于或者等于7
  • #换乘恋爱[超话]#看换乘恋爱2的原因是 在短视频刷到六子初次选择姐姐那一幕,修狗那坚定的眼神!就觉得一定很精彩!!!!! 要不是有六子和姐姐 我是不会被迫
  • 谁会想到,重庆,重庆都市区,是真的在成环啦!嗯,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处,下雨很努力,值得表扬!
  • 居然小便浓厚,结石脱落,再去医院做检查,发现那些泥沙样的结石一去大半,老先生说,这办法就像引水冲石法,但此法不能久用,恐伤人元气,如果下焦尺脉力量足够,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