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指路不吞必回】

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美,而一个大集体就是用这种美构成的。一个集体如果拥有这样的美,那它一定是一个强大的集体。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过去善,丢一件是一件;此刻善,行一件是一件;未来善,想一件是一件。
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点亮神色,点亮空想,善待生命,善待年华。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

善不积不敷以成名,恶不积不敷以灭身。——周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为善最乐,原理最大。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宋欧阳修

勿起不善之念,勿阅不善之书,勿听不善之乐,勿吐不善之语,勿为不善之事,勿近不善之人,勿学不善之法,勿入不善之境。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观人行善之后而议得失,只增是非。
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清《增广贤文》

处草野之日,小善若是持久而行,即是大善;居庙堂之日,小善若是尽心而为,即是大善。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善,吉也。――汉许慎《说文解字》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观人行善之后而议得失,只增是非。
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清《增广贤文》

捡起脚下别人扔的纸片,扔到垃圾箱里去。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善,吉也。――汉许慎《说文解字》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居家之善,无非勤俭持家,孝养父母,严教子女。
但知行善事,莫管他人非。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善,厚德也,过善者怀伪;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德也,过默者藏奸。

点亮神色,点亮空想,善待生命,善待年华。

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作善天降之百祥,作恶天降之百殃。

日日培元气,其人必寿;年年培善心,其德必厚。
为善者寿。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明王守仁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谁能够脱离周围的事物而孤立地存在,但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善恶四种尺度∶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对己倒霉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对己对他都倒霉的是恶;对己有利对他人倒霉的是大恶。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善莫大于律己之心。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居家之善,无非勤俭持家,孝养父母,严教子女。

勇士二舅
原创 梧桐

昨晚,梧桐安静地看了两遍“二舅”,不禁共情。“二舅”的真实,的确是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的一种人生投射。梧桐试图找一个词来完整地呈现“二舅”,却发现很难,最终,“勇士”一词尚且勉强可用,但却远远不够——

一、没有油腻

二舅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但是,没有任何油腻。事实上,他的一生都是没有油腻。

尽管,30岁出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隔壁村的女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契机,二人的关系变得过于熟络,她把他乱糟糟的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二舅做工回来能吃上一碗热饭,顺手把结的钱带给她。后来,这个女人和她的丈夫死在了外地的一个工棚,二舅也终生未婚。几十年过去了,故人故事无疾而终,到现在什么也没剩下,只剩了一笔烂账,烂在了二舅一个人的心里。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同时,也是非常真实,不带油腻,干干净净。当你的心干干净净,那么,所有的投射也将是干干净净,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在他生命的最后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生命最美的样子是——干净。

二、没有埋怨

二舅上小学是全校第一,上了初中还是全校第一。有一天,二舅发高烧,隔壁村的医生一天在他屁股上打了四针,二舅就成了残疾,他的腿废了。第一年,拒绝下床。第二年,从床上爬了下来,呆坐在天井里望天,像一只大号的青蛙。第三年,第一次走出了院门,去生产队给人做板凳,一天做两个,一个一毛钱,可以养活自己。

三年当中,二舅一定经历了无数日夜内心的挣扎。只是,在最终,他接受了这一切,接受了无常,接受了苦,没有埋怨,将一手的烂牌重整之后打了出来。这是一种勇士精神。在生命里,我们有时抓到好牌,有时抓到烂牌,并且,一定会在某一个阶段抓到烂牌,这个时候,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劫和渡劫。

二舅的一生,就是勇敢地历劫和渡劫,有过挣扎,没有埋怨。

三、没有贵贱

有一天,在北京,二舅的堂弟去澡堂,看见一个老头和二舅正坐在一块泡澡,二舅的堂弟吓坏了,因为那个老头是他的首长,正蹲在池子里给二舅搓背。后来,二舅回到村里,大家都问北京怎样,二舅说北京人搓背搓得很好。

这就是传统里的平等性智,平等看待处境,平等对待Ta人,无有贫富贵贱,无有或卑或亢,只是敞开自心,全然开放自己,因为,究竟而言,我们都一样。

四、根本良善

到了两个妹妹出嫁的年纪,二舅心里很不舍。二舅有自己的表达,两个妹妹结婚时的所有家具,每一张图纸、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玻璃、每一根装饰条、每一个螺丝、每一瓣漆,都是二舅一个人完成的。再后来,年轻的二舅领养了刚出生的宁宁,十年前,宁宁结婚了,二舅掏光了半辈子积蓄给宁宁买了房子,却开心得要死。这就是中国式的家长,中国式的可敬又可怜的家长卑微着、伟大着。

无常,它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二舅的,梧桐的,你的,所有微尘众生的。因此,永远不要将无常仅仅视作Ta人的事情,因此,永远感谢和欣赏每一个大口的呼吸,大声的微笑,因此,永远提醒自己安住当下,做一个良善的、温柔的、无畏的人。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拥有良善的基本本质,这种良善的基本本质是纯然不惑的。

五、无我利他

在北京作为军人家属住进部队的时候,二舅不爱搭讪交际,只爱干活,他不知道从哪借到木工工具,在那个部队条件艰苦的年代,给士兵们默默地做了很多的柜子和桌子。后来,他给村里人修好了插线板、燃气灶、床头灯、玩具车、洗衣机、水龙头、门锁、老人机和收音机。这个村子里的一切农具、家具、电器、车辆,没有二舅不会修的。二舅总说他顾得住自己就不错了,他其实顾住了整个村子。

我们通常会听到无我利他、自净其意、寂静涅槃这样的字眼,但是,我们总会觉得这是传说,或是神话,而非现实,或是真实,直至我们在生命里遇见这样的人,这样活生生的人类范例,我们开始相信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而这对于我们的整个生命将会是一次剧烈的撼动。

六、巨大和解

有一天,在路上,二舅遇到了当年给他屁股上打了四针的那个医生,他跟二舅说要是在今天我早就被告倒了,得承包你一辈子。二舅笑着骂他一句,一瘸一拐地又给别人干活去了。后来,隔壁村的女人死在了外地的一个工棚里,只剩下一笔烂账,烂在了二舅一个人的心里。再后来,二舅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把姥姥放到车上,去别人家做工木活的时候,就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开始学会和解,与此一轮回中邂逅的那些人和解,与此生中遇见的那些事和解,与所有曾经过往的人和事和解。这当然需要极大的温柔,只是,这种温柔早已深植于我们的根本,你越了解自己的心,你就越了解他人的心,你越了解自己的不易,你就越了解他人的不易。

你,梧桐,每一个人,包括二舅,都生活在巨大的业力牵扯之中,因此,学会与那些人、那些事和解,并且,在最终,与自己和解。

七、无畏无惧

二舅的床下,有一个几十年前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是他摘抄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二舅的一生,充满了挣扎与困顿,但是,面对所有的无常和困难,二舅最终都表现出了无畏无惧、庄敬自强。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身上所有的平凡、美好与强悍。中国人民,是最好的人民。

这个短视频的作者在最后说,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事实上,二舅对两个妹妹负责、对宁宁负责、对隔壁村的女人负责、对姥姥负责、对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负责,但是,他很快乐。事实上,二舅没有活在过往的遗憾里,没有沉沦于无常和过去,如是,他很快乐。事实上,所有的快乐,来自于他的根本良善和无畏无惧,而非苦难的生活,这就是——心能转境。

二舅总有办法,他一辈子都在创造和修复,包括,他自己。如是,二舅没有抱怨,没有沉沦,没有精神内耗。

最终,你会发现,还有一种人生,就是年轻时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然后,自己翻牌,重新来过。

敬二舅,敬作者。

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吵架,也奉劝更多的男士聪明一点,慎重的对待吵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尽量满足妻子的要求,这样才会让你的婚姻永远充满温暖。林帘嫁给了富可敌国的湛廉时,以贫民
  • 慈悲心贯穿整个大乘道的初中后阶段。《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说到“授灌顶水”。
  • 早安呀[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今天也是还不够发超话的一天】 [羞嗒嗒] 惦念~[鲜花]我的思念不会断弦[鲜花]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相见[羞嗒嗒]】[鲜花
  • !!
  • 市面上稍微好点的运动袜价格都不便宜,这是工艺和用料决定的,运动袜相比较普通袜子的用料更多,工艺也更复杂,成本更高卖价自然也是更贵了~大家可以去稍微了解下,那些带
  • 工作后不想去的应酬多的是,既然加入社团组织还是去看看吧,兴许能碰上心仪对象呢27.双肩包(一个人去周遭城市走走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容量大,而且方便,还有点小文艺
  • 不过,在大量门店接连倒闭、从业者被迫转行的背景下,有一家位于深圳的中介公司却放出“全线涨薪”的招聘海报。10月中旬以来,先后传出贝壳找房、中原地产降薪裁员、收缩
  • #相约河博##我和河博有个约会##艺术发烧友乾隆##乾隆原来是鉴宝黑洞#在我们《名窑名瓷》展厅有很多乾隆时期的瓷器比如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清·乾隆高37厘米侈口,
  • 【时评|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近日,一场名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研讨会引发热议。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正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
  • 此生,山高水长,与温暖相伴,与懂得相携,以清水涤心,把明媚装在心中,简单的快乐,稳稳的幸福…ིྀ《夏目友人帐》有一句台词:“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
  • 总之,这里的一切是为你的需要而设立的。你想在繁琐的工作之余,让你的心情舒缓一下吗?
  • 朱珊珊认为,随着供应逐步恢复和部分替代蔬菜补给,未来绿叶蔬菜价格继续走高的空间不会太大,“菜市整体供应紧张的趋势仍将存在,价格坚挺可能仍会持续,但大幅上涨的空间
  • 何赛飞内心是一个十分传统认真的人,就好像如今许多人依然会在意情侣的过去一样,她也希望对方和自己一样心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毕竟十几年过去,五岁之前的记忆现在已经成了
  • 始终心要略解(上) 【始终心要】 “心”,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以肉团乃色法,缘影即非心,的指圆明寂照,常住真心。所以无有内外、中间、过现
  • 随后,记者联系到濮东产业集聚区的董主任,向他反映了这一情况,董主任表示,这个路段确实受损严重,之所以一直还没修复,是因为在等雨季过去,不然地面过湿没办法施工;
  • 歐盟其他26個成員國領袖全體起立,對梅克爾鼓掌致敬;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閉門致詞時,盛讚她為「殿堂級的人物」往後少了梅克爾的歐盟峰會,就如同「沒有梵蒂岡的羅馬
  • 优化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新成效社区治理,关键在人,重点在服务。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相关区级部门为成员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政
  • 是非常优秀的爱国青年[心][心] ​​​是带给我力量的榜样【只要我们不再只顾自己】修行开始以后,不要把修行只放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张哲瀚他是个爱
  • 人生,就是一场较量,活着,就是一份证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脸上的笑容太少,心里的孤独太多,身上的压力太重,手里的幸福太空,除了坚持,又能怎样?好好爱自己,爱
  • 3、通过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社保网上服务模块进行补卡申请,并选择邮寄、现场两种领卡方式(制卡时间:4个工作日 不含邮寄时间)补卡费用:20元#社保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