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州暨肽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点]#
广州暨肽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建设路3号
广州暨肽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药厂企业,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本公司提供功效型医美化妆品贴牌加工 OEM / ODM 以及医美化妆品半成品和批发、零售、代理等服务,在行业内颇具口碑高效的行为资源配套能力。拥有丰富资源,产品服务的客群广泛,能满足客户特性化需求,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全程与采购,品质保证缩减成本,无中间差价,更大化让利客户。
联系电话微信:18688872146 广州暨肽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冻干粉、蛋白液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株洲小区“电梯惊魂”事件频发,怎么办?】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姚时美 廖智勇)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电梯保有量逐渐增加,电梯安全问题时刻牵动着广大居民的心。

记者从株洲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了解到,自2021年1月1日以来,关于电梯的投诉和意见多达3033条,市民反映电梯卡人、坠层问题屡有发生。确保电梯乘用安全事关民生、事关生命安全。株洲晚报联合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马上就办”网络问政平台,聚焦民生热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期,我们关注电梯质量问题。

市民呼声
这些小区的电梯频发故障

1、张女士:芦淞区和厚园小区5栋的电梯总是出故障,希望尽快修复使用。

2、张先生:天元区旺城天悦小区3栋的电梯经常卡人,向小区物业公司反映多次都没有处理,电梯内的紧急报警按钮按下去后不响,希望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3、周先生:醴陵市壹号公寓5栋的电梯坠层导致我受伤,但是小区物业公司没有出面处理此事,也没有赔偿我的损失。希望有关部门介入协调。

4、刘先生:荷塘区荣盛华府小区1期2栋电梯经常发生故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业主多次向小区物业公司反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5、何先生:我是石峰区美的雪峰山小区3栋的业主,目前我们还未收房就发现小区电梯经常损坏,希望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严查电梯质量问题。

6、孙先生:石峰区城发翰林府12栋的电梯有问题,经常出现滑梯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调查
业主被关电梯内近半小时

市民徐女士家住芦淞区辉煌时代小区1栋1单元,去年12月31日中午12点左右,她乘坐的电梯从4楼急坠至负1楼。坠层后,电梯门无法打开,她在电梯内狂按紧急按钮,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被困近半个小时后,一名准备搭乘电梯上楼的业主听见电梯里徐女士的呼救,才找来物业工作人员把徐女士解救出来。

“如果当天被困的时间不是中午12点,而是深夜,还不知道要被困在电梯里多久。”说起当天的遭遇,徐女士依然心有余悸。

徐女士说,业主群里,不少业主反映电梯经常出故障,但反复修还是故障频发,业主们对电梯安全始终无法放心。

记者随后到小区物业了解情况,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里的所有电梯都经过了检验检修,经查实没有坠层情况。该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电梯的特种设备使用标志,其年检期限未过期。不过,当记者要求调取事发当天的监控录像时,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监控录像已经坏掉,目前正在重新布线恢复功能。

“业主们使用电梯时应该爱惜电梯,而不是电梯出了故障就找我们。”该物业工作人说,业主暴力使用电梯也是电梯频繁出故障的原因之一。记者在其手机里的图片里看到,有的业主在电梯升降过程中,强行掰开电梯门导致电梯启动保护机制,电梯停止运行。有的业主往电梯的缝隙中塞入筷子、绳索等异物,导致电梯卡死。

交房不到2年
两台电梯坏了40多次

荷塘月色小区8栋是2020年9月交的房,据业主们反映,交房不到2年,8栋两台电梯的故障次数总计超过40次。

一名业主表示,他1个月内被同一台电梯卡过两次,以至于后来他都不敢再乘坐那台电梯。另一个业主则讲述她乘坐电梯坠层的经历,称当时电梯从7楼急坠至负2楼,她一度以为钢缆发生了断裂。

“上个月月底,我上电梯后发现门没有关紧,两门之间的缝隙宽达10多厘米,可电梯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停止运行,直接升到高楼层。”业主叶女士调侃,坐了这么多年电梯,第一次看到电梯井里的“风景”。

业主谢先生从事电梯维修工作,他打开手机图库,向记者展示了8栋电梯井底坑的照片。他表示,从专业的角度来讲,电梯井底坑应该保持干燥,但8栋两个电梯井的底坑里有积水,积水容易引起电梯线路短路,积水倒灌也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他认为电梯井设计有缺陷。

记者注意到,张贴在电梯内特种设备使用标志的年检期限并未过期,但电梯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摇晃感,按下紧急按钮也无人应答。

物业:经费不够,电梯边维修边“带病上岗”

那么,为什么小区电梯会频频出现故障,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呢?

市内某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孟先生向记者透露,电梯维保成本较高,一部电梯的线路配件,更换原厂配件要2万多元,找维保单位用替代品,也要1万多元,因此,有些物业公司会选择价格较低的维保单位。然而,目前维保市场参差不齐,存在以次充好、以旧代新、以修代换等情况。

有些物业公司物业费收取率不高,缺少经费,无法做到维保到位,只能通过日常维保,保证电梯正常使用,基本都是边修边用、边用边修,电梯存在“带病上岗”现象。

圆桌话题
从生产、安装,到使用
要合力护航电梯安全

哪些因素导致电梯故障?为确保电梯安全,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本报邀请了市市场监管局、电梯维保单位聚焦电梯使用安全话题,积极寻求破解之道。

株洲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余钰哲:

目前我市在用电梯突破2万台,每年仍在以近10%的数量递增。电梯故障、维保及物业公司不作为、电梯维修不及时等问题是市民投诉热点。2021年,我市共检查电梯使用单位400多家,发现隐患200多条,立案查处电梯相关单位20多家。

我市电梯安全态势保持总体平稳,但仍存在问题。如一些业主文明、规范使用电梯意识不够;使用检验不合格的和未经检验电梯的现象偶有发生。电梯坏了,维修需要申请动用维修资金,但该程序烦琐,也是造成不能及时维修的一个因素。

为确保电梯使用安全,2021年,我市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督促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加强日常使用管理、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强化电梯现场维保管控;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倡导业主安全文明乘梯;对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022年,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在防损减灾和事故处置中的积极作用。

湖南中菱电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宁立涌:

“电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好坏,与维保是否到位有直接关系,很多的电梯出现故障,维保不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宁立涌说,目前一部电梯的维保成本高达4000元,其中人工成本达到2500元,这主要在于电梯维保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因此造成维保市场恶性竞争、价格竞争,一些小的维保公司为了营利,实行挂靠,在维保过程中以次充好、以修代保,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为了降低维保成本,选择低价服务,往往导致维保不到位,电梯出现故障。

此外,业主在电梯中随意丢垃圾、暴力按键、暴力撞门、踢门等不文明行为,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电梯井积水,也会造成电梯出现故障。

宁立涌认为,要确保电梯使用安全,维保单位要确保维保质量,业主、物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物业公司要发挥好日常管理的角色,业主要规范使用电梯,杜绝人为破坏,与电梯监管有关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记者手记
安全无小事,关键在管理

对于电梯生产、使用、维保单位而言,这种以机械运动为原理的特种设备,并非高精尖产品,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理应让质量越来越可靠。然而,关于电梯安全的投诉仍居高不下,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安装、使用、维保等环节。

开发商采购低质、低价、低配的电梯,给后期使用埋下隐患。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如电梯井积水,会给电梯带来损害。电梯使用人暴力使用电梯,对电梯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电梯故障,降低电梯使用寿命。物业公司、业委会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日常管理不到位、监督维保单位不到位,也会造成电梯带病运行,故障频发。

电梯维保单位不按规定开展维保工作,甚至为了谋利,利用电梯使用人、管理人的专业认知局限玩套路,导致维保不到位,则加剧了电梯的安全使用风险。

要确实保证电梯使用安全,电梯使用人、管理单位、维保单位和监管部门都应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电梯使用人应当做到文明乘梯;管理单位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及时监控电梯安全问题;维保单位要做事,尽到维保义务;监管部门要加强宣传,进一步引导文明乘梯,加强对电梯管理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管,建立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降低电梯安全隐患。

【开局十四五】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黑龙江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著称(央广网发 于国军 摄)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丹顶鹤恣意翱翔,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央广网发 杨海全 摄)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近年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田间“黑科技”越来越多,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喜迎丰收(央广网发 崔伦震 摄)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牡佳高铁开通运营,首批乘客用手机记录下难忘瞬间(央广网发 原勇 摄)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哈尔滨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央广网发 资料图)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https://t.cn/A6JUDTU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租金1060/月,没有任何附加的物业费燃气费水费网费了,只要1060全部cover!#合肥高新区租房超话# #武汉租房[超话]#单间转租武汉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星星
  • 如果你每天要一次次地和别人解释,那么你的时间就在这些争论中悄悄流逝了,你的好心情也在这些争论中渐渐败坏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物都试图抢走属于你的人
  • #朴宰燦[超话]# Give you完整版歌词시간은 또 왜 이렇게 빨리 흘러가는지 이루고 싶은 것들 저기에 많지 보물섬을 찾아가는 해적선과 같아 이
  • 《贵州防静电地板,贵阳PVC地板,毕节环氧地坪漆,凯里悬浮拼装地板,都匀楼梯踏步,防静电瓷砖,铜仁导静-贵阳江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贵阳江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
  • 加之后来弟弟妹妹也都站在姐姐一边,纷纷和父母反目,这才引起了媒体对于张韶涵父母的重新审视,并最终还了张韶涵一个清白。(Cryptoslate)#terra#正主
  • 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为了还债,请珍惜每一次遇见,那是上辈子的缘,请珍惜身边的人儿,那是你欠下的债。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为了还债,请珍惜每一次
  • 【#京东旗下网银在线再次违规# 收第三方支付行业最大罚单罚没2943万】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披露的罚单(京汇罚〔2019〕89号)显示,网银在线(
  • 说实话本来因为建模不太喜欢夜兰的,但传说任务里这么有才智且自由的人也有软肋,会让人有点子心疼,感觉游戏的很多角色塑造之所以能这么让人喜欢,其实是因为大多都是长成
  • #华晨宇[超话]#我姐也生病了,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的病,没有药物能治好,她每次病发的时候也会是那种状态,脑子里一个声音说死了比活着好,另一个声音说活着比死了好,不
  • 对于刘敏涛的表现,什么评价都有:表情管理失败很可爱妥妥的C位她只是很享受舞台而已妩媚中透露着小傲娇可以参加女团出道还有人大胆猜测:该不会真的是喝多了吧?因为突出
  • ”肖肖得意地对王博和工作人员抬抬下巴,“你看吧…”三口之家的爸爸,“但是也有一些已经长大了的哥哥童心未泯,所以他们不是小朋友,而是大朋友,”说罢,给了肖肖一个友
  • 另外,据西城区刚刚公布的2022年小升初全区派位计划3680人,达到了毕业生总数的27.5%,比去年又有提高,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入志愿,今年的中签率会增加,
  • 直到 2022 年 2 月,一名陌生人主动加了小成的微信,并且告诉小成他爱的小郑其实是个男的,小成爱梦初醒,他随即到阜宁县公安局沟墩派出所报了案,而那名告知实情
  • 让男孩子特别羡慕的温柔爱情文案01.如果经历世事,使你身心疲惫,那我们就去看海,看日出日落,你选择做我的英雄,我会保护好你心里的小男孩,大笨蛋02.我会陪你很久
  • 毕业快乐,回去见相见的人了我要为我因为要了命的同情心而即将花费3000块钱(目前已经付出去了一半)发一条肉痛的微博[泪][泪][泪][泪][泪]事情是这样的,大
  • 04枝江同心花海景区活动时间:2022年全年活动内容:60-69岁(含)的老人凭证半价优惠;70岁(含)以上的老人凭证免费入园;残疾人凭残疾证免费入园。02宜昌
  • 那一只被我惊吓后奔跑的小兔子它的背影里有我离开兰州时的故事#徽徽的工作日记#深夜又在细品巴老师,看到写他高中老师和对教育的体悟这篇,好巧不巧评论区撞见了我的高中
  • #lin的生活碎片# 高考终于结束了今晚请我的堂弟堂妹出去吃了个火锅聊了很多 感觉我也才毕业没多久 但也有好几年了我说 现在 你可以尽情的玩手机 染头发 烫头发
  • 一念之恶,如若不止,便是念念都恶,终至身败名裂;一念之善,若是常行,便是事事皆善,终成德高望重。一念之恶,如若不止,便是念念都恶,终至身败名裂;一念之善,若是常
  • 3月15日,集中隔离。3月15日,集中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