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数目规则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为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火婆蹉经》(二)

 “婆蹉,所谓‘世界是常’,此是恶见、见的密林、见的险途、见的曲解、见的纷争、见的束缚,伴随着痛苦,伴随着烦恼,伴随着焦灼,不能引导至厌离、离贪、灭尽、寂止、证智、正觉、涅槃。

婆蹉,所谓‘世界非常’,此是恶见、见的密林、见的险途、见的曲解、见的纷争、见的束缚,伴随着痛苦,伴随着烦恼,伴随着焦灼,不能引导至厌离、离贪、灭尽、寂止、证智、正觉、涅槃。

婆蹉,所谓‘世界有限’‘世界无限’‘灵魂与身体为一’灵魂与身体为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乃至‘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此均为恶见、见的密林、见的险途、见的曲解、见的纷争、见的束缚,伴随着痛苦,伴随着烦恼,伴随着焦灼,不能引导至厌离、离贪、灭尽、寂止、证智、正觉、涅槃。婆蹉,我正是看到了这样的过患,所以才不持以上所有观点。”

“那么,乔达摩尊者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婆蹉,这样的观点已经被如来剔除。婆蹉,因为如来看到:‘此就是色。此就是色的生起。此就是色的灭尽’‘此就是受。此就是受的生起。此就是受的灭尽’‘此就是想。此就是想的生起。此就是想的灭尽’‘此就是行。此就是行的生起。此就是行的灭尽’‘此就是识。此就是识的生起。此就是识的灭尽’。因此我说,如来对于所有幻想、所有颠倒、所有我见、我所见、我慢已经消尽、离贪、灭尽、舍弃、定弃、无取著地解脱。”

 “那么,乔达摩尊者,如此心解脱的比丘再生于何处?”

“婆蹉,不是再生。”

“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不再生?”

“婆蹉,不是不再生。”

“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再生亦是不再生?”

“婆蹉,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

“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非再生亦是非不再生?”

“婆蹉,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乔达摩尊者,当被问及‘如此心解脱的比丘再生于何处?’时,回答‘婆蹉,不是再生。’当被问及‘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不再生?’时,回答‘婆蹉,不是不再生。’当被问及‘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再生亦是不再生?’时,回答‘婆蹉,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当被问及‘既然如此,那么,乔达摩尊者,是非再生亦是非不再生?’时,回答‘婆蹉,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乔达摩尊者,在此,我糊涂了。在此,我迷惑了。甚至自己在开始的对话中对乔达摩尊者怀有的信仰,现在也消失了。”

“婆蹉,糊涂是正常的,迷惑是正常的。婆蹉,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深奥、微妙,唯智者可感受。因为你的异见、异信、异欲求、异努力、异教师,所以,你难以理解。”

“既然如此,那么,婆蹉,我来向你提问,你愿意就请回答。婆蹉,对此如何思考?如果在你的面前点燃火,那么你是否知道:‘此火在我的面前点燃’?”

“乔达摩尊者,如果在我的面前点燃火,那么我知道:‘此火是在我的面前点燃。’”

“婆蹉,那么,如果有人对你如此提问:‘在你面前点燃的此火依什么而燃烧?’婆蹉,被如此提问,你将如何回答?”

“乔达摩尊者,有人对我如此提问:‘在你面前点燃的此火依什么而燃烧?’乔达摩尊者,被如此提问,我将这样回答:‘在我面前点燃的此火是依草木薪柴而燃烧。’”

“婆蹉,如果后来你面前的该火熄灭,那么是否你知道‘我面前点燃的此火熄灭’?”

“乔达摩尊者,如果后来我面前的该火熄灭,那么我知道‘我面前点燃的此火已经熄灭。’”

“婆蹉,那么,如果有人对你如此提问:‘你面前熄灭的此火,该火从这里去了哪里?是去了东方,还是南方?还是西方?还是北方?’婆蹉,被如此提问,你将如何回答?”

“正像这样,婆蹉,因为可以通过色来描述如来,然而,如被连根斩断的多罗树,该色已经被如来舍弃,是空无,将来不再生。婆蹉,如来已经从色的这一名称解脱,甚深,不可量,恰似大海难以深入。不是再生。不是不再生。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因为可以通过受来描述如来,然而,如被连根斩断的多罗树,该受已经被如来舍弃,是空无,将来不再生。婆蹉,如来已经从受的这一名称解脱,甚深,不可量,恰似大海难以深入。不是再生。不是不再生。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因为可以通过想来描述如来,然而,如被连根斩断的多罗树,该想已经被如来舍弃,是空无,将来不再生。婆蹉,如来已经从想的这一名称解脱,甚深,不可量,恰似大海难以深入。不是再生。不是不再生。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因为可以通过行来描述如来,然而,如被连根斩断的多罗树,该行已经被如来舍弃,是空无,将来不再生。婆蹉,如来已经从行的这一名称解脱,甚深,不可量,恰似大海难以深入。不是再生。不是不再生。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因为可以通过识来描述如来,然而,如被连根斩断的多罗树,该识已经被如来舍弃,是空无,将来不再生。婆蹉,如来已经从识的这一名称解脱,甚深,不可量,恰似大海难以深入。不是再生。不是不再生。不是再生亦不是不再生。不是非再生亦不是非不再生。”

听闻此言,婆蹉姓遍历行者对佛陀如下说道:“乔达摩尊者,恰似村庄、城镇附近的大娑罗树,因为其无常性,枝叶死去,外皮死去,皮材死去。最后,枝叶被剥掉、外皮被剥掉、皮材被剥掉的该树光秃秃,只依靠心材矗立在那里。像这样,乔达摩尊者的教说已经是枝叶被剥掉、外皮被剥掉、皮材被剥掉,是光秃秃,只依靠心材矗立在那里。

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恰似扶起跌倒者,打开覆盖物,给迷路之人指明道路,为了让有眼之人看到诸色而在黑暗中点亮灯火。像这样,乔达摩尊者采用多种方法阐明了法。在此,乔达摩尊者,我皈依乔达摩尊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从今以后,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成为优婆塞,做我一生的皈依处。”

(火婆蹉经完)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路上我们常会看见自己的梦想破碎了,渴望落空了,但我们仍需做梦,否则心灵就会枯死,博爱便无法渗入心田。人生路上我们常会看见自己的梦想破碎了,渴望落空了,但我们
  • #叶罗丽冰公主# ❄️#冰公主深坠星河# 月色朦胧如皎珠,春风烟雨一样等你,水漫漫,思念疾. , #叶罗丽冰公主# ❄️#冰公主沧笙踏歌#
  • 堂本:高見沢さんはもちろん、スタッフの方も顔見知りの方が多かったので、構えることなくできるなと思って出演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普段あまりお菓子は食べないという堂
  • 为能欣赏你比赛,成为你的球迷感到庆幸与幸福[酷]!开幕式上,运动场上,我们尽情展现,多少艰辛,多少困苦,我们勇敢承担。
  • 基本上确定以上三点就可以看出来是VS厂生产的海马300,VS厂在欧米茄复刻表已经一路狂奔基本所向绝尘了,无论复刻表欧米茄的产品系列还是出产的品相跟质量都是最高版
  • འཛམ་གླིང་གི་གནས་ཚུལ་མི་ཤེས་པས་བྱིས་པ་ཚོ་འུར་སྐད་མཐོ་བ་རེད། མཁས་དབང་ཚུལ་ཁྲིམས་བ
  • 可沈母却很不满沈之然的忤逆,哪怕沈之然走出很远的距离,她还高声撂话:“沈之然,你翅膀硬了,既然这么不听话,那你以后就想要沈家的半点东西!  纵然我和大哥一起睡了
  • 餐厅那边多笑脸,好比满天光千变,把舒畅铺满我面,明日有谁今夕思念。餐厅那边多笑脸,好比满天光千变,赶走了黑暗那面,明日有谁今夕思念。
  • 据悉,张瑛在阿里巴巴发展早期曾发挥了关键作用,也是阿里的第一批员工之一,目前已成为了新加坡公民,目前担任Duxton 1 Holdings Pte、72 Dux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打工人的一天,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饱含了无尽的故事与希望。然而,那午后的日落,像是在告诉我们:生活并不孤单,还有暖阳陪伴。
  • 感觉6年来见证了雾江女士的风评大反转[傻眼](有海猫剧透)18年刚入坑时看完了ep7茶会的人没一个不破防的,贴吧b站评论区b站弹幕都在骂,说雾江是个J女人、自私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杰士邦限定龙纹套领20⭕️到手69.9亓‼!【推荐理由】30天热卖7千+, 回头客超1百, 赠送运费险退货无忧!【券后价】 69.9 元【现价】 89.90 元
  • 最后一天 早上拿到了大樊的签名还以为在家拿不到了 因为还没显示发货 下午出门和朋友玩 好喜欢瞎聊的感觉 买了40的彩票中了40的彩票不赚不亏 保留节目ktv60
  • 首先,C厂熊猫迪在材质方面,是与正品的细节同步的,手表在整体的材质上采用的是经典的904钢,同时对于手表的材质进行了抛光与拉丝的结合,让手表在细节上进行了完美的
  • 但我真的很感谢这部剧,虽然一早就被各路人士推荐了,但是我在剧末放的时候赶上了,真的很喜欢两位主演对于角色的演绎,在这故事漏洞七七八八和情节逻辑条理不清晰的副作用
  • (每个人病症病机不同,需先辩证,加减配伍)【辩证开方思路】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这位患者已经70,年老体衰,心脏气血阴阳不足,心气不足则心脉不畅,心血亏
  • 哪怕明知道大哥不会喜欢她,还是要用尽手段的得到,这是她可怕的夺舍欲。  这个问题之前我就想过,相较于大哥,滕静更恨的人应该是我,因为在她的意识之中,是我夺走了她
  • 要明白,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要明白,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
  • ​#广角拍狗,谁拍谁丑##非常肥美##眉清目秀,还没有异味##如果#日照旅游,刚去完日照❗️不得不说……前段时间跟男朋友去了趟日照,不得不说,日照这个小众的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