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谓“点光源”实则在标示从一个方向不断投射到“人
眼”角膜上的光,“光线”则是连续投射着的光物质微粒

我们前文已经说过,“物光源”之所以会划分为无限多的“点光源”,是因为“物光源”原本为“物”。“物”有体形结构,而且是由无限多的部分构成的。由于光物质微粒体形已极小,产生于“浑(混)沌”,故它流播的始点便只能是“物光源”的一个极小部位。在这里,我们是不能把“物光源”整体看作光流播时的始点的。由此便会明白,“物光源”中极小部位的变动,都会引出流播方向不同的光,所以,“物光源”众多部位必然造成光流播方向的渐变,形成光物质微粒流播方向的交叉、流播速度的追尾。总之,流播中的光物质微粒在一系列的碰撞中,便会无可避免地形成“光阵”。

“物光源”中的“点光源”我们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然光在凸透镜的折射过程却恰好对“物光源”的光做了分析,因为不同方向的光投射到凸透镜上,入射角不同,折射角不同,对投射光的流播方向便做了划分、归类。而这样一来,便如同有了“点光源”。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物光源”乃是一个整体,它划分部位是一种连续的渐变,那么,我们又能否划定其中的一个部位,就确定为一个“点光源”呢?不能。凸透镜上的光折射过程可以划分“物光源”上的“点光源”,然这种划分,却会随着“物光源”与“凸透镜”相对位址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物光源”必然划分为无限多的“点光源”,这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实际上还是对“物光源”所发射的光做分析的。

在这里,我们还要明白,我们分析“物光源”的光,只是采用了经典光学的说法,运用了经典光学为后世所创造的词语,所创立的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陈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当代的光学家、生理学家做思维交流。人类的文化思想发展史就是这样的,后世之人只能以前代人所创立的语言做思维交流。

我们在前文亦曾说过,理论上的“点光源”不能实现,所以所谓的“点光源”的光线可以看作一个极细的光束。这是应该的,必须的,这一点还非常重要。因为在讨论“人眼”视觉时,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人眼”视觉恰恰便对“点光源”的光线即极细小的光束又做了分析,而且,这种分析才是真正的“人眼分辨率”。

所谓“点光源”的光线是极细小的光束,这是从光源的角度考察。现在,“人眼”角膜要接受某一方向的光线,“方向”是理论化了的概念,所以“人眼”便会以“受光方向”对“点光源”的光线做分析。

在“人眼”这里,所受光线实则是从某一方向不断投射到角膜上的光物质微粒,而所谓光线,则是在某一方向上不断投射到角膜的光物质微粒流。

示意图四十二、

“人眼”的“光觉”变成“物觉”,并不是在获取“物”所发射的光线到达“人眼”实现。“人眼”只是感受某一方向上投射来的光,从而实现“光觉”。一个光源在某一个方向发射光,光源忽然熄灭,它所发射在与“人眼”间的距离中的光还是会直达“人眼”的。对此,光学家、生理学家做了另外的解释,似是说“人眼”可实现“光觉的短暂遗留”,称“视觉后象”。

可以做个粗浅比喻,一个水管向某处喷水,在水管掉向时,已喷出的水还会落向某处。

76、“视域”的选择功能的发生、发展、完善,与“人
眼”结构的进化同步,其机制便是“人眼”结构

“人眼”一旦放置在“一片光明”中,便会向前方选取一个“人眼视野投射光(线)空间锥体”,这便是“视野”。然我们又把这样的“光(线)空间锥体”的“底座面”命名为“视野”,这不仅是为了对“人眼视野投射光(线)空间锥体”本身做分析,而且是为了对它的“底座面”再做分析。分析之法,便是探寻那个“底座面”上那些随机变动、可远可近、可大可小的一重重的“人眼视域”的选取过程。

示意图四十三、

很显然,“人眼视域”乃“人眼视野”的一些部位、部分,所以,这种“选取”便是以角膜(包括前房)、与瞳孔相互配合实现的。这一点由上图即可看出。

假设我们从蚯蚓无眼对动物眼睛的发生和进化做思考,从而考察“人眼”的发生和进化,我们便应该明白:“人眼”是从无到有的,而从无到有的原因则在于较强的阳光的照射(地球固态壳层上的阳光或许古代很强烈),所以,“人眼”的发生和进化便是在破坏和复生的过程中实现的;破坏会引发自我保护,而复生则会增加薪的结构部位,这种过程应该是以人类历史中不断发生的“交代关系”完成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眼”在发生、进化之初,便具有了在“人眼视野”面上选取“人眼视域”的萌芽。相对于“人眼”而言,光照有正有斜,正面照射光强,斜照之光自然较弱。故“人眼”受光、感光,便由“光照”本身迫使其对“人眼视野”做了分析(划分区域),有正有斜,有强有弱。“人眼”在“人眼视野”面上选取“人眼视域”便是这样开始的。

亦是为此,现代人类的“人眼”,放置到“一片光明”中,即使处于茫然无觉状态(所谓静息状态),只要它是睁开的,其“视野”便是背景,其“视域”则已做选择。对此,光学家、生理学家说是“主视域”和“远光视域”、“余光视域”。

同样为此,“人眼视域”便不仅不能脱离“人眼视野”,而且总是做为“人眼视野”的一个部分、部位存在。在“人眼”中,“视域”只表现为“视野”的清晰部位。“人眼视域”是“人眼视野”最清晰的中心部位,而“人眼视域”又有最清晰的中心部位。“人眼视域”只是与“人眼视野”相对而言,两者间有着大范围的重叠、过渡,总是不能截然划分。
77、“人眼视域”中“点光源”向“人眼”的投射光轴
(也是一条光线)如何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空间”

“人眼”进化出了自己一重重的结构,对与人体(通过视细胞)相互作用的光(线)做选取、疏导、过滤,第一步是以角膜(包括前房)与瞳孔配合,限制了大范围的投向“人眼”角膜的光(线)。总之,光(线)不能进入瞳孔,便不能到达视网膜上的视细胞。那么,进入瞳孔的光(线)又如何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内呢?

示意图四十四、

上图所示,是“人眼视域”中“点光源”向角膜的投射光轴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空间”的情形。说明如下。在这里,必须明白,上图所示的“光线”不是“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的一般“光线”,而是“投射光轴”。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点光源”投射到“人眼”的“投射光(线)锥体”的中心轴。“点光源”那“投射光(线)锥体”内的“光线”当有无限多条。

首先,上图所示的光(线)都是“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向“人眼”角膜投射光(线)的光轴。在“人眼”角膜曲率半径的延长线上,远远近近,有着无穷无尽的“点光源”。它们都会向“人眼”角膜发出“投射光(线)锥体”,而这些“投射光(线)锥体”有着共同的光轴。这些光轴进入“人眼”角膜乃至前房时,不发生折射。很显然,这些“光轴”也都是一条“光线”,只不过它们在“点光源”们的“投射光(线)锥体”中都是中心轴,故可以说都是“点光源”的“投射光轴”。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光(线)从前房进入晶状体,论说是从“光稀媒质”进入“光密媒质”,然这里却可以不发生折射。假设前房中的“房水”包裹了晶状体,而“房水”中的光(线)方向恰恰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重合(没有入射角),那么,这样的光(线)从“房水”进入晶状体,便不发生折射。我们推断,幸运的是,进入瞳孔的、“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们的投射光轴,便是这样的一些“光线”(“点光源”的投射光轴也都是一条“光线”)。

光学家、生理学家以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为四重的“复合折(屈)光系统”,并以为各重间的光折射过程复杂太过,难以描述。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各重间的折射率。

在此,光学家、生理学家想多了,相对于“人眼视域”中“点光源”的投射光轴说来,所谓“复合折光系统”各重间,不是折射过程复杂得难以描述,而是根本就没有折射。“人眼”做为人类机体的部位已为有机整体,与环境中的“物”毕竟不同。

这是“人眼”进化史中的唯物辩证法之功。“人眼”的每一步进化都必然地解决“人眼”所遭迂的难题,满足“人眼”实践的一种须求,故角膜的形态、前房“房水”的多寡、晶状体的大小及它椭圆面的曲率半径,都是在满足“人眼”选取光、疏导光的须要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人眼”的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看似分了重,其实还是一体。“人眼”的进化是统一的综合过程,它不允许统一体的各部位间出现不协调。

第三,“光线”出晶状体进入玻璃体内,过程便不同了,这里会发生折射。然这里的“光线”是从“出射角”做折射,所以,如以晶状体曲面的曲率半径为折射法线,我们便可以推断,折射过程是增大“出射角”的。若是即可知,“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们向“人眼”角膜的“投射光轴”进入瞳孔,穿过晶状体,在出晶状体进入玻璃体时是飞散的,就和凸透镜后“点光源”的“折射光(线)锥体”一样,不聚焦。

第四,“人眼”角膜外为抛物面,其曲率半径从眼轴向外,方向在连续渐变。若是,它们延长线上一切“点光源”共有的那一条条投射光轴,前后相邻者将两两相交,并与眼轴相交。由外向内(邻近眼轴),其交点当越来越远,到与眼轴相邻的那一条“光线”,与眼轴的交点将趋于无限远。

第五,上图所示,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会随着晶状体的变形而做调节,而且眼轴还会演变为视(觉)轴。

【#911事件20年#,美国从“团结”走向“分裂”】
#美国从团结走向分裂#
离“9·11恐袭事件”,已经过去20年。

2001年9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说道:“今天是所有美国人团结起来寻求正义与和平的日子。过去,美国击败了自己的敌人,今天的美国人也会战胜自己的敌人。”

2016年9月11日,奥巴马引用印在美国国徽上的格言之一“合众为一 (E pluribus unum)”:“他们试图恐吓我们,希望能激起足够的恐惧,让我们自相残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重申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性‘合众为一’是如此重要”。

2020年9月11日,特朗普则表示:“为了纪念他们(‘911’受害者),我们决心团结一致,作为一个‘美国’,去捍卫我们的自由,去维护我们的价值观,去爱我们的邻居。”

2021年9月11日前夕、“9·11事件”20周年之际,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缅怀了在袭击中丧生及受伤的人,并再次呼吁“全国团结”。

20年间,4届美国总统都在重复一个词,“团结”。讽刺的是如今的美国早已今非昔比,社会加速割裂愈发难以弥合,令“团结”成了一种“9·11念想”。9月10日,美国NBC新闻网就指出,“911事件”曾团结美国,20年后的现在,美国是分裂。

同日NBC一项民调也显示,“911事件”发生后的一项民调显示,高达72%的美国民众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只有11%。但现在,这些数字几乎完全相反。只有29%的人认为美国处在正确的轨道上,63%的人认为国家位于错误的轨道上。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9月10日消息,美国总统拜登“911事件20周年前夕”发表视频称,“针对美国穆斯林的恐惧、愤怒、怨恨和暴力”扭曲了美国的团结。拜登认为,“团结”(unity)在“9·11事件”后美国最脆弱的一段时间内提供了最强的力量(greatest strength),这点不能忘记。

美国总统呼吁全国团结之际,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拥枪、堕胎权利等问题造成的政治分歧却日益撕裂美国。

美国知名脱口秀喜剧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被中国观众称为“囧司徒”)对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NBC News)表示,2001年9月12日那天美国曾拥有过空前团结一致的景象。

2021年,眼见着美军从阿富汗令人难堪的撤军行动,加上由于国内政局种种龃龉美国仍深陷于新冠疫情中,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似乎正在经历一场信心危机。

“囧司徒”表示,“911”后,“一颗装填着仇恨的延迟炸弹(a delayed bomb)被引爆”,并正摧毁美国。

美联社援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显示,在“9·11事件”后,在美国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穆斯林等的仇恨犯罪激增,近年来虽有所减少,但数目从未回到袭击前的水平。近期,美国针对亚裔的歧视及仇恨犯罪也有上升。

据美联社报道,9月11日当天,拜登及其夫人吉尔·拜登计划访问纽约市,在“9·11事件”中,位于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被两架飞机摧毁,造成了2753人死亡;此外,拜登夫妇还将访问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五角大楼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Shanksville)郊外的美联航93号航班坠毁地。

然而,拜登出席“911”纪念活动的计划可谓“一波三折”。

此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曾于8月6日披露了一份由近1800名“911”受害者家属、幸存者和救援人员所联名签署的声明。声明称,如果拜登不履行他去年10月在竞选时许下“公布相关解密档案”的承诺,那么遇难者家属将不希望他参加 “911”2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遇难者家属声明还提到,“发现许多证据表明沙特政府官员支持恐怖袭击事件。”并称如果拜登不公开相关机密调查档案,将是对沙特政府的“袒护”。不过NBC在报道中补充称,尽管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发现沙特阿拉伯在情报共享方面是一个“有问题的盟友”(problematic ally),但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沙特政府或其个别高级官员支持基地组织”。

就在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白宫网站发表了拜登当天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和一份声明,该命令要求美国司法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审查、解密并发布与“911”恐怖袭击有关的部分机密文件。

“我们绝不能忘记在‘911’事件中逝去的生命,以及给他们亲人带来的痛苦。”拜登在声明中称,“我的心将继续与他们同在,美国政府也将继续满怀敬意地与他们沟通,并将倾听他们的声音。”

《华盛顿邮报》在3日的报道中提到,一些“911”受害者家属对拜登此举加以了赞赏。有受害者家属团体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的命令“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自杀式袭击者劫持了四架客机,其中两架撞上纽约地标性商业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另两架撞向五角大楼。三架飞机撞击了目标,而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市附近坠毁。事件共造成近3000人遇难。

【“9•11”恐袭20年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外媒:伤口仍未愈合,世界依旧不安全】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整整20年了。今天,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当年遇袭的三个地点:世贸中心遗址、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据CNN报道,前总统小布什、奥巴马也将和拜登一起参加纪念活动——除了特朗普,“9·11”事件后执政的所有美国总统都到齐了。拜登将郑重悼念近3000名遇难者,但同时,他也想将自己塑造为带领美国告别一个时代的领导者。只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引发的混乱和悲惨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一个时代不会轻易远去。美国人20年的所谓“反恐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基地”组织被削弱,但更多极端组织在全球多个地区出现,而且,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有美国官员强调,重要的是,在这20年里,全球未发生像“9·11”这样规模的恐怖袭击。但是,世界也并未变得更加安全。#911事件20周年#

美媒:拜登放弃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周六上午,位于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遗址的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将举行仪式,宣读所有遇难者名字,并在8时46分进行默哀。20年前9月11日的这个时间,美国航空11次航班撞上了双子塔的北塔。17分钟后,美联航175次航班撞上南塔。9时37分,美国航空77次航班撞击五角大楼西翼。10时03分,美联航93次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这一系列事件造成至少2996人遇难。

对于拜登将在11日访问所有三处遇袭地点,美国网民反应不一。有人说,自己很高兴看到总统在这一对众多美国人都极具意义的日子作出这样的行程安排。但也有网民让拜登“待在白宫地下室”,称他之所以认为自己参加纪念活动重要,是因为他想要挽救自己的支持率。有网民嘲讽说,在这三个地方“迎接”拜登的可能是抗议活动。

CNN10日披露说,拜登的助手曾考虑让总统在11日发表讲话,但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他只是在纪念活动上献花圈、默哀。白宫制作了一个反思“9·11”事件的视频,计划在11日一早播出,拜登也会出现在里面。“在这个时候,言语起不了什么作用。”美国学者诺曼·奥恩斯坦说。

“总统正在与过去20年划清界限,”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历史学教授杰里米·苏里表示,“他想让自己看上去如同一名历史学者,并且宣布‘我们告别了一个时代’。”CNN称,拜登相信,他从前三任总统那儿继承了一些失败的政策遗产,并认为自己做了他们都没做到的事情:结束美国最长的战争。不过苏里认为,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希望拜登总统在‘9·11’当天不要出现在世贸中心遗址,这里现在是圣地。”美国保守派新闻主播布莱恩·瓦特撰文说。《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克·泰森认为,拜登之所以没有资格在这个神圣的日子踏足遇袭遗址,是因为“他向在‘9·11’事件中袭击我们的敌人投降了”。

最初,拜登将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的最后期限定在9月11日。法新社说,显然,他想把撤军跟“9·11”联系起来。但最终,拜登没能主持一个团结的时刻,而是令他的国家伤痕累累,并陷入分裂。

9月11日,美国并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唯一焦点。此前俄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阿富汗塔利班将在这天举行临时政府就职仪式。不过据俄新社10日报道,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萨曼贾尼当天称,关于11日举行就职典礼的传闻与事实不符,几天前塔利班就决定取消这一仪式。

悲观情绪笼罩美国

“‘9·11’事件过去20年了,悲观的阴云正笼罩着这个国家。”美国《名利场》杂志9日刊文说,美国更加分裂,以至于关于现实和常识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成为激烈的政治争论话题。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本周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9·11”事件的发生令美国变得更差,33%的人认为变得更好。在2002年,认为“美国变得更好”的受访者比例是55%,2011年,该数字降至39%。另外,2003年,67%的受访者认为,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比“9·11”之前更加安全。如今,这一比例降至49%。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虽然“9·11”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在恐袭发生后的几个月,公众表现出罕见的团结精神,不过,“9·11效应”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是短暂的。《华尔街日报》9日叙述道,尽管小布什的反恐行动最初获得广泛支持,但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他遭到民主党人和媒体的“厌恶”。美国虽然举行总统选举,但社会对选举结果的认同不断下降,党派分歧的情况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变得更糟,到了特朗普任期,美国经历了一场“没有步枪的内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拜登上台,然而不到一年,他就制造了“喀布尔耻辱”。

最近的一项调查称,有64%的美国人表示,“9·11”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对于生活上发生的变化,有一个群体的感受可能比其他群体都要深——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有分析人士总结,美国穆斯林在“9·11”后受到三重伤害:袭击本身带来的冲击;感受到周边其他人的疏离;美国政府对阿拉伯裔群体进行严格审视,并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

“‘9·11’事件激发了欧美极右翼。”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社论说,“9·11”后,“伊斯兰恐惧症”逐渐在欧美社会蔓延,极右翼势力有了新目标。后来,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进一步刺激欧美的保守化浪潮,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更是欧美保守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世界各地种族之间的裂痕正进一步扩大,更令人担心的是,极右翼势力的兴盛也激发极左势力的崛起,如今,世界正遭受两股极端力量的撕扯。

“伤口疼,危险还在”

20年过去了,世界依旧不安全。“伤口疼,危险还在。”德国《焦点》周刊10日文章说,2001年9月11日可以被视为“21世纪真正的开端”,西方在那天告别“梦想时代”,直到现在,恐怖主义制造的伤口仍未愈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称,有能力像“基地”组织那样在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的团体或许已被分裂、削弱,然而,具有类似意识形态的极端组织蔓延到更多地方,尤其是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

英国《经济学人》11日文章(提前出版)说,最初,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是为了粉碎恐怖组织,到后来,演变成对政权更迭和国家建设的渴望,但美国最终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家建设’过时了。”德国《斯图加特日报》10日评论称,美国和欧洲在过去20年不得不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观不再是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典范。

《联合早报》称,战争只带来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和一个撕裂的伊拉克。美国人直到今天还没觉察到,单靠武器并不能有效遏止极端主义和恐怖袭击。“9·11”恐袭造成近3000人遇难,但20年的反恐战争带来更大规模的家破人亡。(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 陈欣 柳玉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以为只有上班可以安逸舒适原以为只有开店可以自由支配而现在,一部手机,一个平台给了自由,给了自在399的事业很多人以为做不了大生意而现在每月的点滴都在证明这个时
  • [心][心][赞]1、活动期间下单,快递单号8开头显示顺丰的快件,都是发圆通的, 单号没错,大家查圆通快递的就可以看到物流信息啦!福利:付邮9.9免费得一块古法
  • 怎么还要听歌呢,你快点睡吧…说实在的,我有点不太耐烦了有的时候他会磨蹭很久才睡…而我要等他睡着后再回去找小Q哼哼就小声的说,麻麻,我昨天哭了,所以你要对我好一点
  • 但有一点我始终坚信,那就是,当你能把自己感动得哭了的时候,你就成功了今天看了热搜才发现肖战这段时间真的出去度假了,是和父母!
  • 微博上的机务大v囚青最近就发了一条微博说:“现在有的机场是这样管理一线工作者的:机坪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看摄像头检查,如果有人在停机坪随意拉开防护服透气之类,看到
  • 5.科学大道(瑞达路-须水河东路段)因金梭路、长椿路、西四环施工东西双向通行受影响。11.文化路(北三环-连霍高速段)南北双向通行缓慢。
  • 我大哥:我之前问你要不要手环了……你说你要那玩意没用……我:我操!万一以后见面呢 我要留着机会当面问他hhhhhhhh(毕竟我大哥知道我也爱开玩笑哈哈哈哈哈)我
  • 荷兰代购爆款零食多力多滋Doritos香脆玉米片咸脆三角多口味185g前一阵买乐事薯片的时候送了一包芝士口味的,感觉还行,没吃过的可以试一试,刚刚被别人种草甜椒
  • 从父母的家具开始,继而自己的卧室、快餐店、学校,他对涂鸦的爱一发不可收。虽然他说这是由于自己的绘画强迫症「OCD: Obsessive Compulsive D
  • 首先,单身生态不代表没有伴侣,还是要有勇气去追求爱情,活在爱里,因为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个人调节压力,对健康起到保护作用。爱好,兴趣,职业,生活,朋友
  • 然后我记得好像这位小妹妹之前是喜欢ENHYPEN的(但是现在喜不喜欢我不确定)因为她把朋友圈给我屏蔽了(我也不知道为何[汗][合十])所以我只能出于礼貌和好奇的
  • 在公司选品会的时候就有同事说“我不需要防晒、抗氧化,我觉得黑一点没啥”不需要美白的人也是需要防晒、抗氧化的!我们皮肤的衰老的原因除了基因 端粒方面目前科学还在攻
  •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汉中文史丛书
  • 但网络舆论的特质就是这样的,来得汹涌,忘得也快,谁也不知道明天的风会吹向谁。不知道大家心情怎么样,翻了很多评论,好坏参半吧,基本上每一句嘲讽的话下面都会有人站出
  • 回到房间打开微博也不禁小小的在心里惊叹了一下,又想,应该再多送一点牛奶的春的消息报春鸟儿早在窝里时,就已经开始了抖擞抖擞它那一身已长熟的羽毛,它们跃跃欲飞,它们
  • #凤凰花开# :嘿嘿~今天一家起个大早,驱车一个半小时,只为寻找那簇“火红”…来到凤凰苗木基地,不到十分钟,似乎“血缘”的神奇,上百株凤凰木林里一家三口竟一致看
  • 你从来都只为自己的感受而做事,领导赏识恨不得为他两肋插刀,同事背后捅刀,你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你在意的是谁付出谁得到,你不曾真正付出过的地方,就没必要纠结。2,
  • 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人这一辈子,拼的不是钱,不是房,而是生命和健康。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身体健康,就是幸福,一直活着,就是幸运。
  • 从此前公众通过报纸、电视、实体店等传统渠道获取开奖信息,到现在通过网站、客户端、小程序等直播观看整个开奖过程,当中的变化也为公众更加了解体育彩票开奖全过程提供便
  • 【买就送幸棉洗衣液,叠加满减到手89.1】幸棉双V液体软支撑内衣Soft系列女V型美背文胸无痕无钢圈大胸内衣,超赞~幸棉V领软支撑内衣女透气收副乳无痕美背无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