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全集3六祖坛经讲话】顿渐品第八
学道之人 尽除一切善念恶念
作者:星云大师
2019/4/6

经文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盘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盘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云: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⑥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⑦,也只成个知解宗徒⑧。」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着《显宗记》,盛行于世。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二)

译文

志彻比丘,江西人,俗姓张,名行昌。少年时,曾做过侠客。自从南北两宗分化弘教以来,两位宗主虽然不分彼此,但是门徒们却竞相产生爱憎。当时,北宗门下的弟子自行推立神秀大师为第六祖,他们恐怕五祖传衣法给六祖的事被天下人知道,于是派遣行昌来行刺六祖大师。六祖大师心中通彻明亮,早已预知有此事,就先准备十两黄金放在床座间。有一天夜里,行昌潜入六祖的室内,正要刺杀六祖,六祖从容的伸颈就刃,行昌一连挥动利刃三次,都没有伤害到六祖。

六祖说:「正义之剑无邪心,邪心用剑行不正,我只欠你的钱债,没有欠你的命债。」

行昌大惊,昏倒于地,好久才苏醒过来,向大师忏悔自己的罪过,请求原谅,并表示希望跟随六祖出家。六祖就把金子给了行昌,对他说:「你暂且离开,恐怕我的弟子们知道会加害于你。再过一段时日以后你可以改换形貌再来,我会接受你的。」

行昌遵照六祖的意旨,就在当天深夜遁逃而去。后来别投僧团出家,受具足戒,精进修行。

有一天,行昌想起六祖的话,就远道前来礼拜六祖。六祖说:「我一直都在惦念着你,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

行昌说:「过去承蒙和尚慈悲宽恕我的罪过,现在虽然出家勤修苦行,总觉得难以报答和尚的恩德,心想只有弘传佛法,广度众生,如此才能报此恩德于万一!弟子出家以来,常常阅读《涅盘经》,却不懂『常』和『无常』的意义,请和尚慈悲,为我解说。」

六祖说:「所谓无常,就是佛性;所谓有常,就是一切善恶诸法的分别心。」

行昌说:「和尚所讲的,和经文完全相反。」

六祖说:「我所传授的是佛所印可的佛法,怎敢违背佛说的经义呢?」

行昌说:「经中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说是无常;善恶一切诸法乃至菩提心都是无常,和尚却说是常,这就和经文相违背了,使我对这问题更加疑惑不解。」

六祖说:「《涅盘经》,我过去曾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过一次,就为他解说经中要义,没有一字一义不与经文相契合,就是现在为你说的,仍然没有不同。」

行昌说:「我的见识浅薄愚昧,希望和尚慈悲为我详细开示。」

六祖说:「你知道吗?佛性如果是常,还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直到穷尽无量劫,也没有一个人会发菩提心。所以我说佛性无常,正是佛所说的真常道理。再说,一切诸法如果是无常,那么一切诸法就都有自性去接受生死,而真常的不生不死之性就有所不周遍。所以我说一切善恶诸法都是常,正是佛所说的无常真理。佛陀是因为凡夫外道颠倒执着无常为常,那些二乘人又执说真常为无常,如此凡夫二乘共成八种颠倒见,所以佛陀在涅盘的了义教中破除他们的偏见,从而明白说出涅盘所具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你现在依经文的字句言辞而违背了经典的真义,执着有断灭现象的无常,以及固定不变的死常,而错解佛陀最后教诲的圆妙深意,这样纵使阅读千遍经文,又有什么益处呢?」

行昌忽然大悟,说出一首偈子:「因为有执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涅盘有常性。不了解方便去除执着,如同春池里捡取石砾。我现在不假任何功用,佛性自然得以显现在面前。如果不是大师相授与,我自己也无所谓获得。」

六祖说:「你现在已经究竟彻悟了,应该名叫志彻。」志彻听了,向六祖顶礼拜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叫神会,是襄阳姓高人家的子弟。十三岁时,从荆南的玉泉寺来参礼六祖。六祖说:「善知识!你远来辛苦了!有将根本带来了吗?如果有将『根本』带来,就应该认得主人公,你不妨试着说说看。」

神会说:「我以无所住心为根本,『见』就是主人公。」

六祖说:「你这个沙弥讲话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呢?」

神会于是问道:「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呢?」

六祖用拄杖打了他三下,说:「我打你时,是痛还是不痛呢?」

神会回答说:「也痛也不痛。」

六祖说:「我也见也不见。」

神会问:「怎样是也见也不见呢?」

六祖说:「我所见的,是常见自己内心里的过失,但是不见别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也见也不见。你说也痛也不痛又是怎样的呢?你如果不痛,就和木石一样;如果痛,就和凡夫一般,会生起瞋恨心。你前面问的见不见是二边见,痛不痛是生灭法,你连自己的自性都还没有见到,还敢这样作弄人!」

神会听了这一番话后,就向六祖顶礼,忏悔谢罪。

六祖又说:「你如果心里愚迷,不能见性,可向善知识问取见性之路;如果心有所悟,就是自见本性,可以就此依法修行。你既自己愚迷不见自己的心性,却反来问我见与不见。我见性,我自己知道,岂能代替得了你心中的愚迷?你如果自见本性,也不能代替我心中的愚迷。为什么不去自知自见,却来问我见与不见呢?」

神会听了,再向六祖顶礼一百多拜,请求大师恕罪,从此服侍六祖,不离左右。

有一天,六祖对大众说:「我有一样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后也没有前,大家还识得么?」

神会挺身而出说:「这是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会的佛性。」

六祖说:「已经跟你说没有名没有字了,你还叫它作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使有个茅蓬存身,也只是个将佛法作知解会意的人。」

六祖大师示寂后,神会前往京城、洛阳弘扬曹溪的顿教法门。着有《显宗记》,盛行于世。

六祖眼看各个宗派的人问难佛法,都心存不善,于是就把他们集合到座下,怜悯地对他们说道:「学道的人,对一切善恶念头都应当尽行除却。当善恶都不去思量的时候,这种境界无以名之,假名为自性,这无二的自性,就叫作真如实性。在真如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就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性。」

大家听完六祖大师的一番开示后,都虔诚顶礼,请求事奉六祖为师。

注释

⑥取次:随便、草率。

⑦有把茆盖头:有个茅蓬(草庵)可以存身。

⑧知解宗徒:谓以佛法作知解会的人。

【星云大师全集3】六祖坛经讲话 机缘品第七
一念知非 自性灵光常显作者:文/星云大师
2019/2/23

经文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⑩四智⑪,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⑫性清净,平等性智⑬心无病,

妙观察智⑭见非功,成所作智⑮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⑯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⑰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⑱,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三)

注释

⑩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

⑪四智:佛果的四智,为唯识宗所立。是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种无漏智。

⑫大圆镜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此种佛智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可映现万物。

⑬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的佛智。此智慧能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生起大慈悲心。

⑭妙观察智:巧妙观察诸法而自在说法的佛智。

⑮成所作智:如来成就其本愿力所应作事。

⑯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

⑰灵光:众生本具的佛性,清净无染,灵灵昭昭,常放光明。

⑱三乘法: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盘彼岸的三种法门。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

译文

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人。最初阅读《楞伽经》多达一千多遍,却不能领会三身和四智的意义,于是就来参礼六祖,恳求解说经中要义。

六祖说:「所谓三身:清净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圆满报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是你的修行实践。如果离开本性,另外说有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无智;如果悟得三身本无自性,这就叫作四智正觉。听我说偈:『自性本来具有三身,由三身发明成四智。不必摒绝见闻外缘,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现在为你说的法,你要深信永无迷惑。莫学他人向外驰求,整天口中徒说菩提。』」

智通又再启请说:「是否能请大师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领会自性三身的意义,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义,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谈说四智,这就叫作有智无身;即使有智,也等于无智。」

六祖又再说偈:「大圆镜智是本性清净体,平等性智的心体无所滞碍,妙观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成所作智如同大圆镜。虽然五八两识果上转,六七两识因中转,但只转其名而非转其实性体。如果在悟道转识时,不留余情,尽管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于定中。」

智通闻偈后立即领悟了本性四智,于是呈偈说道:

三身原来是我的体性,四智原本是明彻的心。

三身四智圆融无障碍,应物随缘任意而现形。

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动,守住也不是最好办法。

身智妙旨因师得晓悟,从此尽无染污诸假名。

智常比丘,信州贵溪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想要求得什么吗?」

智常答说:「学僧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他开示见性成佛的奥义,只是心中还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决,因此从遥远的地方前来参礼,祈求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六祖说:「他都说了些什么?你试着举出一些例子说说看。」

智常说:「我到了那里,大约住了三个月,都不曾得到他的开示教诲,我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有一天晚上,我单独进入方丈室,请他开示:『什么是我的本来心性呢?』他说:『你见过虚空吗?』我回答说:『见过。』他又问:『你所见的虚空有没有相貌呢?』我回答说:『虚空没有形体,哪有什么相貌可言呢?』他说:『你的本性就如同虚空,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作正见;没有一物可知,这就叫作真知。没有青黄长短等色法的区别,但见得本源清净无染,觉体圆融澄明,这就叫作见性成佛,也叫作如来知见。』学僧虽然听了这个说法,还是不能解决内心的狐疑,所以恳求和尚开示。」

六祖说:「那位和尚所说,还存有知见在,所以不能使你全然明白。我现在给你一首偈语:『不见一法犹心存无见,就好像浮云遮蔽日光。不知一法犹执守空知,依然像太虚中闪电。这个知见是瞬起暂现,然而却如此错认知见,哪里曾了解随缘方便?你应当要能一念知非,好让自性灵光经常显现。』」

智常听了这首偈语以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无来由的生起知见,执着外相觅求正觉,只要存有悟的念头,哪能出离昔时迷惑?自性中觉悟的源体,仍随知见徒然迁流。若非进入祖师丈室,依旧茫然执着两端。」

有一天,智常问六祖说:「佛陀说三乘教法,又说有最上乘,弟子不了解,愿求和尚教导。」

六祖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心性外的法相。佛法并没有四乘之分,而是人心各有不同:从目见耳闻下转诵经典的人是小乘行者,悟解佛法义理的人是中乘行者,依法修行的人是大乘行者,万法完全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不染不着,远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作最上乘的行者。乘是行的意思,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你应该自己依法修行,不必问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自己的佛性都是来去无碍,圆通无碍的。」

智常礼谢六祖的开示,从此侍奉六祖,一直到六祖示寂。

李商隐的禅诗佛缘
《忆住一师》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华师》
李商隐
孤鹤不睡云无心,衲衣筇杖来西林。
院门昼锁回廊静,秋日当阶柿叶阴。
李商隐一生虽然才华横溢,文采超群,但却是失意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悲苦的一生。他仕途坎坷,就是在二十六岁求助令狐绹登第之后,也是郁郁不得志,最高只做过六品太学博士。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寄人篱下,做别人的幕僚和书记官。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穷困潦倒,往往需人接济,几十年都是在萎蘼不振、郁郁寡欢中度过。他渴望试图改变这种不堪的命运和颓废的心境,期求幸福与快乐。为此,他到玉阳山中求仙访道。但多年修炼求索,却又迷茫困顿,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和驱散心中的疑云,反而频添葛藤。
  大中五年(851),李商隐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入川任节度书记官。在此他有幸遇到了佛门大德智玄国师,从此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据《宋高僧传》记载:“有李商隐者—代文宗,时无论辈,常方从事河东柳公梓潼幕。久慕玄之道学,后以弟子礼事玄。”又据《佛祖统纪》记载:“智玄大师俗姓陈,咸通四年总政救门事,号悟达国师。帝幸安国寺,赐师沉香宝座。僖宗中和二年幸蜀,召师赴行在,后辞退九龙山。师三学洞真,名盖一时,世称陈菩萨。”智玄大师是当时著名大德,法门龙象,很受唐皇器重,拜为国师,授予释、道、儒三教首座,佛教两衔僧禄,他不仅统领全国佛教僧众,也是释、道、儒三教共尊的大德。李商隐正式皈依智玄大师不久,他偶患眼疾,多方医治不愈,痛苦难耐,后求助智玄大师授其《天眼偈》三章。李商隐依教奉行,昼夜礼诵,虔诚不殆,不日疾愈如初。从此,李商隐对佛法深信不疑,常追随大师住寺为“行者”。他在《樊南乙集序》中写道:“三年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扫地打钟,为清凉山行者。”并且“自出财俸,于长平山慧义精舍藏经院特创石壁五间,金字勒《妙法莲化经》七卷。”李商隐平时疲于奔命,生活拮据,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难以资养,他为佛法肯出巨资,实在难得。
  大中五年冬,李商隐四十岁时,爱妻突然病故,擞下一对儿女无人照料,为了活计,他忍痛南下四川。此时的李商隐深深感到了生命脆微,人生苦短,祸福难料,兴衰相伴,苦空无常。认识到欲求解脱,只有一心向道精进修学才是正途。于是常常住寺为行者,青灯黄卷,扫地打钟,精进修行。很快对无上甚深的佛法妙理和因果缘起有了深刻的认知。他的诗作风格与前迥然不同,完全畅游在佛法大海之中,吸吮着自救的法味,赞佛颂法自明心地的诗文,成了他诗作的主流。

如五言律诗《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常在寺院与僧人相伴修行,看到“残阳”“落叶”“寒雪”的生来无常,同时感到这大千世界不过如微尘一样渺小和空幻,这世事人生还有什么爱与憎、苦和乐可执着和放不下呢?如此洒脱、自在的诗句在过去没有的,读来耳目一新。

再如《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首灯。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者病僧。
  大海龙官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诗人因六时用石莲花供佛,时常想念同修楚公,劝其不可以执着于深山老林独处苦修,虽然可以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但它好比龙宫的广大和诸天雁塔的高崇,并非是真正的无限。诗中最后—句说,修到大阿罗汉的鹙子(舌利弗),若不能回小向大,修大乘的菩萨道,他就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佛果。可见此时的李商隐对大、小、偏、圆的佛法理念,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把握。再看他的一首《题僧壁》看出他舍生求道的决心和正知见的修行见地。

《题僧壁》曰: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蚌胎未满 思新桂,琥珀初成问旧松。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因果经》说:“菩萨昔以头目脑髓施于人,为求无上正真之道。”诗人正是在追踪前贤“乞脑剜身”的大乘菩萨精神。可以看出他对佛法的大能现小、小能容大、圆融无碍的佛法见地和高远大气的思想境界,以及“舍生求道”实践他过去、现在、未来累世修行成佛的坚强决心。所以,人们称此诗是李商隐对佛法最透彻认知的了义之作。李商隐之所以能有如此高远的修学境界,并能写出那么多富有深意的佛学诗文,首先是他深厚的慧根和累世精进的修为,但与他的恩师智玄国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当他老师圆寂之后,他常行香祭拜,不忘师恩。他的一首《送臻师》渗透着他对恩师无限眷恋之情和发愿追随共同往生成佛的决心。

《送臻师》曰: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李商隐佛缘深厚,发心纯正,入佛之后心精进修行,至死不移,临终萌生出尘之志。大中十二年,在荥阳家中养病时,寄信给他的师兄、著名高僧僧彻大师:“某志愿削染为玄弟子。”可惜此时他已病人膏盲,为时已晚,但他一心向佛之心天地可鉴。
  诗人后期的大量诗作,反映了他在佛法深透义理薰修之下,了悟人生苦空无常的实相见地,同时彻底改变了他过去那种受伤、悲怨、颓废无奈的心境,而步人了—个开朗明快、自由自在的清净王国。若回过头来再去翻看那些被历史毁誉参半的评述,还有什么意义呢?李商隐死后,陕西风翔府的佛门信众,在为智玄法师建庙塑像时,特地为李商隐也造了—尊手持拂尘的塑像,侍立在智玄法师的身旁,以示永远纪念他们师徒二人。这也了却李商隐临终“某志愿削染为玄弟子”的心愿,同时也说明人们对李商隐修学佛法境界的肯定和人格的尊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正事:处女座爱的时候是真爱,甭管他对你多计较,心里是绝对为你好的,那种真挚,除了你爸爸妈妈以外,也就处女座了。说正事:处女座爱的时候是真爱,甭管他对你多计较,
  • 什么是渐修什么是顿悟为什么顿悟离不开渐修为什么有些人就适合渐修不适合顿悟简单的说人从出生到老(就是学会从简单、到复杂、在从复杂走出来选择了简单)比如顿悟的人他在
  • 【多年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翁旗喜获两个旅游荣誉称号】近日,在2021“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案例暨城市品牌”发布会上,翁牛特旗荣获“2021中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旅
  • #如何挽回异地恋女友##失恋挽回前任分手挽回#存一个我爱的别人对我的评价[抱一抱]自恋是我的经历和初始性格最终导致了现在的状态,虽然自恋不一定是褒义词,但是我好
  • [微风]秋,深了,眨眼间,便已深如海,揽着岁月的苍凉,用深情叠加的一颗秋水禅心,执那支瘦笔,写一秋、一叶、一诗、一词,篇篇深情,句句秋意,字字有爱,有你有我有我
  • ——余光中《浪子回头》12.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艾米莉•狄金森22.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
  • 为了避开“老”这个字眼出现在自己身上,潘迎紫如今的社交圈里晒出的大多都是自己年轻时候剧照,再不就是精修到毛孔和鼻梁都没有后期照。如今已经72岁的她,更多是靠“冻
  • #搜狐汽车##2021广州车展# 在广州车展,我们看到了宝马i4 M50,新车定位于四门纯电中型轿车,外观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此前发布的概念车,硕大“大鼻孔”中网
  • 【沾化区暨富源街道新冠肺炎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成功举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区应对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
  • ”这流传下来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那里的地形地貌,山环水绕,不仅仅有历经沧桑后宁静安闲的古镇,还有蜚声国内外的百寿摩崖石刻“百寿图”更有那一河星星点点如梦幻般的海菜
  • 大众途铠的年轻化并不是某些厂商热衷的采用极其夸张的造型来博取眼球的做法,而是在外观上用恰到好处的运动化元素细节和大胆鲜丽的配色设计进行点缀,既保留了大众为人熟知
  • 【中国留学生最喜欢的10所美国大学榜单】近日,美国教育网站College Factual发布了一份《2021年最适合中国留学生的最佳美国大学排行榜,这份榜单一共
  • 作为河南足球的一个符号,王随生一生致力于河南足球事业,曾带领以洛阳球员为班底的河南队冲上甲级联赛,实现了河南几代足球人的梦想。那一年10月,以赵宏义等9名洛阳球
  • 当然,后面没有沙发,如果你用长绿的植物来填补后面的空间是有益的和无害的。2、家具应该是弯曲的沙发在起居室中的重要位置,就像国家的重要港口一样,必须能够吸收尽可能
  • 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自行车从基础通勤款式向升级电助力和差异化需求转变: 中国自行车进出口均价差异较大,进口以价格较高的竞赛车为主,出口则以价格相对较低的山地自
  • 大运流年:35-45岁癸亥运中,婚姻不顺矛盾多,如果想在这个运势重新开展感情生活,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困扰。从你未来的感情运势发展来看,大运一路走
  • 【古诗词里的“风”,总有一阵在你心里荡起涟漪】#文学##诗词# .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南风知我意,
  • 固原出土的隋史射勿墓誌考(上) 隋代史射勿墓,1987年7月發掘於寧夏固原縣南郊小馬莊村,是固原地區20世紀發掘的粟特史氏家族墓之一。史射勿墓誌的發現對研究來
  • 白色外套,清新优雅,温润又大方,很符合王艳的气质,合体版型和过膝的中长款长度,有修身显瘦的效果,领口和门襟采用皮草拼接,既有保暖的效果,又让外套偏向了雍容和贵气
  • 几天前,有人在交通卡点微信群发了一张油画和原型照片,他一看居然是自己。那段时间,我在金塔县吉祥如意广场一个核酸采样点做志愿者。